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谭平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41,94,共5页
对影响运动成绩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是各级教练员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以往多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但在实践中,这种方法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研究有其局限性。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全能选手的总分与7个单项之间的关系... 对影响运动成绩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是各级教练员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以往多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但在实践中,这种方法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研究有其局限性。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全能选手的总分与7个单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各单项在全能运动训练中应占的地位及它们对总分成绩所起的作用,对于科学地安排、控制训练全过程及尽快提高我国女子全能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女子七项全能 女子全能 关联度分析法 关联分析 运动训练 最好成绩 高水平运动员 单项 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及语义研究历史演进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童山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6,共6页
关键词 方法论 语义研究 历史演进 语境 描写语言学派 语言研究 结构主义语言学 语言的意义 语言意义 索绪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21世纪信息管理人才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陆美蓉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35-338,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21世纪图书馆的基本特征,阐述了21世纪对信息管理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21世纪 信息管理 人才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英诗意象的艺术构造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卫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意象构造对于诗歌创作和欣赏都是十分重要的。从英诗角度看,意象有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通感性意象、动态性意象等的一些主要构造方式;从时空意象组合看,英美现代诗歌的内在结构具有叠映、交替、衬托。
关键词 英诗 意象 意象创造 意象构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解放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建华 《理论月刊》 CSSCI 1994年第6期11-12,共2页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解放崔建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这是我国改革理论的一个重大实破,是劳动力部门所有制向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一次质的飞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解放崔建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这是我国改革理论的一个重大实破,是劳动力部门所有制向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一次质的飞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一次大解放,它将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劳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 生产资料 传统体制 独立财产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性努力 市场经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多视角的掘进——评《修辞学论文集》第四集
6
作者 童山东 《汉语学习》 1988年第4期44-46,共3页
由中国修辞学会编集、陆续出版的《修辞学论文集》可以标示着近些年中国修辞学不断前进的足音。最近出版的第四集在实现“学术内容上有所革新”,“逐渐把重点转向当代修辞学”(前言、p.1)的编旨的过程中,三十三篇论文能给予读者一个明... 由中国修辞学会编集、陆续出版的《修辞学论文集》可以标示着近些年中国修辞学不断前进的足音。最近出版的第四集在实现“学术内容上有所革新”,“逐渐把重点转向当代修辞学”(前言、p.1)的编旨的过程中,三十三篇论文能给予读者一个明显的特点:多层次多视角的掘进! 一 突破传统修辞学框囿的领域向更广更深的层次研究修辞现象、探索修辞规律是这几年的突出成就。文集中所收的论文基本上反映了这方面的特征。在修辞手段的层次上,除了关于传统的辞格、词语锤炼少量论文外,多数论文将探索的笔触伸向了“话语的信息连接”、“句子前提”、“句群的修辞效果”、“篇章修辞理论”、“语体的性质构成”和“语言风格表达手段”等等;在横向层面上,除了一般修辞外,文集中收集了探讨戏剧语言、新闻语体、公文、商业广告、现代散文体、作家语言以及非语言要素修辞手段等方面的论文,表现出立体交叉的丰富层次,这无疑对传统修辞领域有较多的突破和拓展。 随着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实行,科学研究领域也呈现一派开放引进的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修辞学 商业广告 非语言要素修辞 传统修辞学 语言风格 修辞效果 词语锤炼 修辞手段 修辞规律 修辞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海拾贝——实问虚问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7
作者 赵煌庚 《地理教学》 1997年第2期38-38,共1页
“实间”即针对教学内骞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提问,一般用于难度较大或较抽象的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虚问”是似问非问,巧设迷雾,但要虚中有实,一般用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能记住、... “实间”即针对教学内骞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提问,一般用于难度较大或较抽象的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虚问”是似问非问,巧设迷雾,但要虚中有实,一般用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能记住、背熟就算是懂了,其实不然。教师在课堂上应针对一些地理知识提出一系列题意明确、清楚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理解,帮助他们克服盲目自满情绪,以达到突破、分散难点,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 教学效果 学生 地理概念 题意 教师 一般 盲目 诱发 新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高校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
8
作者 倪依克 《中国健康教育》 1996年第12期14-15,共2页
大学生的健康观,对建康所持的态度、生活方式、个人与学校对社会各种状况做出的反应等等,不但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对校外人群发生影响。抓好高校健康教育,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的健康,而且对民族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人群 健康观 影响 反应 状况 生活方式 高校 大学生 理性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