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评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屈振辉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2,共6页
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也符合历史和世界发展潮流。但任何改革都无法实现尽善尽美,这次改革仍存在可能受行政干预、在实际操作中遭遇客观困难、无法解决教师晋职后动力不足等问题。从治理的视域考察,今后... 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也符合历史和世界发展潮流。但任何改革都无法实现尽善尽美,这次改革仍存在可能受行政干预、在实际操作中遭遇客观困难、无法解决教师晋职后动力不足等问题。从治理的视域考察,今后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应实现完全的自治;解决现阶段评审中代表作不具代表性,科研业绩评价只重课题立项数而轻结题数,社会服务标准难确定或被忽视等问题;改变现行监管中重结果监管而轻过程监管、重操作监管而轻规则监管的状况,并在监管办法中规定司法救济的途径。这些改革将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称评审 改革 大学治理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转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归属变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屈振辉 黄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27,31,共4页
军转民过程中涉及到知识产权归属变迁问题与国防科技、军事、政治及经济等息息相关,它的顺利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及历史意义。把先进的军工科技成果有效地转向民用技术进行重新开发和应用,让这些先进的科技转变为解决百姓现实问题的生产... 军转民过程中涉及到知识产权归属变迁问题与国防科技、军事、政治及经济等息息相关,它的顺利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及历史意义。把先进的军工科技成果有效地转向民用技术进行重新开发和应用,让这些先进的科技转变为解决百姓现实问题的生产力,可以有效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基于军转民的核心问题着手,研究了知识产权的归属性变迁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转民 知识产权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范敏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适应性的现状,为提高大学生适应性水平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湖南多所高校494名大学生,采用由卢谢峰编写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性别、生源地、家庭结构维度上适应性总体水平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而在是... 目的:了解大学生适应性的现状,为提高大学生适应性水平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湖南多所高校494名大学生,采用由卢谢峰编写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性别、生源地、家庭结构维度上适应性总体水平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而在是否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维度上适应性总体水平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及身心症状表现6维度上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在生活自理适应性上无明显性差异。结论:学生干部和高年级大学生群体适应性较高。分别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及身心症状上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 大学生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权的法哲学之辩
4
作者 屈振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26,共5页
目前国内的基因权研究方兴未艾,尽管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不少误区。它作为新型权利不同于传统权利,需从法哲学角度予以辨明。基因权究其本质是生命体保持"本类"的权利,也是任何生命体都理应拥有的"自然权利";以遗传为... 目前国内的基因权研究方兴未艾,尽管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不少误区。它作为新型权利不同于传统权利,需从法哲学角度予以辨明。基因权究其本质是生命体保持"本类"的权利,也是任何生命体都理应拥有的"自然权利";以遗传为主要功能的基因旨在维护自然界秩序,因此"秩序"应当成为基因权的最高价值追求;在现有基因权研究中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很明显,未来基因权研究应更多地转向非人类中心主义;基因权的谱系既包括私权也包括公权与生态权,因此,基因权涉及到私法、公法和生态法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权 法哲学 新型权利 “本类” 秩序 人类中心主义 权利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权与女德的会通——《女诫》家教意义的现代诠释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哲 刘立夫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中国传统女德教育的思想十分丰富,源远流长,瑕瑜互见。班昭《女诫》中对"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的解释具有不容忽视的现代价值。文章将女权运动与传统女德思想资源结合起来,整合... 中国传统女德教育的思想十分丰富,源远流长,瑕瑜互见。班昭《女诫》中对"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的解释具有不容忽视的现代价值。文章将女权运动与传统女德思想资源结合起来,整合成既具有传统美德又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女德。强调重视女德教育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是其构建全新现代女性道德的时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权 女德 女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