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电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权TOPSIS法
1
作者 何姣 聂宇琦 李娜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2-147,共6页
全面、客观评价发电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升其竞争力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基于2018—2022年5家典型发电上市公司55份ESG相关报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熵权TOPSIS法对其ESG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投入和安... 全面、客观评价发电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升其竞争力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基于2018—2022年5家典型发电上市公司55份ESG相关报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熵权TOPSIS法对其ESG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投入和安全生产对发电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发电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总体不高且综合得分波动性大。建议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引入第三方鉴证监督机制以及加强ESG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发电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信息披露 主成分分析 熵权TOPSIS法 发电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交通能源环境效率与能源回弹效应——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朝 朱于珂 覃昌雄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28,共15页
使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公路交通能源环境效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与空间误差修正模型测算公路交通长期和短期能源回弹效应。研究表明,公路交通能源环境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和时间差异,以能源服务对能源环境效率的... 使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公路交通能源环境效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与空间误差修正模型测算公路交通长期和短期能源回弹效应。研究表明,公路交通能源环境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和时间差异,以能源服务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弹性作为能源回弹效应的度量指标,能源回弹效应值较低。长期内,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能源回弹效应分别为9.16%~10.14%与23.44~25.8%;短期内,客运交通能源回弹效应不显著,货运交通能源回弹效应为13.72%。能源环境效率提升所带来的能源节约并未被能源回弹效应大幅度折抵。以能源服务对燃料价格的弹性作为能源回弹效应的度量指标,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短期能源回弹效应分别为68.22%与71.68%。能源回弹效应的空间溢出效应作用显著:长期内,邻省燃料价格每下降1%,本省客运周转量增加0.4365%,货运周转量增加0.68%;短期内,邻省燃料价格每下降1%,本省客运周转量增加0.4119%,货运周转量增加0.6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环境效率 能源回弹效应 超效率DEA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误差修正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如何促进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跃军 刘文丽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为激励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中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相关补贴政策,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复杂影响机制尚不清晰,激励效果也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本文聚焦2011年—2020年中国A股上市的新能源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 为激励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中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相关补贴政策,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复杂影响机制尚不清晰,激励效果也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本文聚焦2011年—2020年中国A股上市的新能源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补贴总体上促进了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样本区间内,政府补贴每提升1%,新能源企业专利申请提升0.82%;2)研发投资和创新人力资本在政府补贴促进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企业金融化会发挥调节效应,增强政府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3)政府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短期内研发补贴每提升1%,新能源企业专利申请提升1.064%,长期时研发补贴与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非研发补贴每提升1%,新能源企业专利申请提升0.61%;4)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知识产权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显著,而在知识产权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则不明显.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政府制定新能源产业政策和新能源企业用好政府补贴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企业 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 企业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间接回弹效应测算:基于投入产出和再分配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朝 周宵宵 +1 位作者 张欢 朱于珂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2-157,共16页
基于投入产出和再分配模型,本文对1997-2012年中国居民电力、汽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效应分别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第一,研究时间区间内,居民三种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值均在10%以内,其中居民电力消费的间接回弹值最大;第二,... 基于投入产出和再分配模型,本文对1997-2012年中国居民电力、汽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效应分别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第一,研究时间区间内,居民三种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值均在10%以内,其中居民电力消费的间接回弹值最大;第二,不同的分配情景下,居民能源消费间接回弹效应在能源类型和城乡间均存在差异。政府应重点关注居民电力消费,引导居民转变消费方式来降低回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能源消费 间接回弹效应 投入产出模型 再分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pf方法的中美天然气价格行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跃军 马淑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90,共11页
在低碳经济转型升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常态下,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近些年美国页岩气革命对全球油气供需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引发了全球关注。为此,本文运用Zipf方法刻画中美两国天然气价格的动力学行为,并... 在低碳经济转型升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常态下,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近些年美国页岩气革命对全球油气供需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引发了全球关注。为此,本文运用Zipf方法刻画中美两国天然气价格的动力学行为,并开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首先,中、美天然气价格行为均是非对称的。在中国市场,大体上天然气价格长期看涨的概率更高;在美国市场,温和型投资者在5.5a的投资时间标度内看涨天然气价格,超过5.5a则认为天然气价格随机波动,而贪婪型投资者长期看涨天然气价格。其次,投资者的投资时间标度和预期收益均会对中、美天然气价格行为产生影响。时间标度越大,中、美天然气价格看涨的概率越大;预期收益越大,其对天然气价格行为的扭曲越大,但若预期收益收敛至临界点,就不会再扭曲天然气价格行为。最后,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两类投资者以及美国天然气市场的温和型投资者对市场认知的分歧主要都源于价格的涨跌幅度和涨跌时机,而不是涨跌本身。然后,我们为中美天然气市场投资者提出几点建议:在中国市场,温和型投资者可以一直持有天然气资产,而贪婪型投资者可以继续买入并持有天然气资产。在美国市场,温和型投资者在一个季度内可以买入当天和卖出期限不足一个季度的天然气期货合约,在一个季度至5.5a内可以卖出天然气资产,超过5.5a后投资者无论做空还是做多都有可能获益;贪婪型投资者可以买入并长期持有天然气资产。这些结果有助于认识中美两国天然气市场不同行为主体的交易行为,以及规避天然气价格的极端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价格 Zipf方法 投资时间标度 预期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权交易是否驱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曹蒲菊 刘朝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56,共18页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2004年-2018年2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然后将排污权交易政策作为准实验,采用DID和PSM-DID方法检验排污权交易政策对城市经济高质...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2004年-2018年2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然后将排污权交易政策作为准实验,采用DID和PSM-DID方法检验排污权交易政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区域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4年-201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较低,有较大的提升潜力;2)排污权交易政策显著提升了研究期内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3)排污权交易政策对高收入和低污染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低收入和高污染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均不显著;4)地方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可以强化排污权交易政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程度的提高则不利于发挥排污权交易政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排污权交易政策 双重差分模型 地级及以上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税并档降率会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吗
7
作者 范文林 胡明生 唐爽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5-50,共6页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并档降率导致企业金...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并档降率导致企业金融资产的配置增加,金融资产的投资替代效应增强;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较高区域的企业中,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弱化了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降低作用以及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上述结论可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税收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并档降率 金融资产配置 投资替代效应 财务风险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碳排放效应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朝 吴纯 李增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8,共10页
确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CO2排放的影响路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何有效利用中国OFDI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2003—2018年45个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应用具有阈值和动态特征的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 确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CO2排放的影响路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何有效利用中国OFDI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2003—2018年45个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应用具有阈值和动态特征的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评估中国OFDI对CO2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线性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OFDI对沿线国家CO2排放的直接影响显著为负。(2)中国OFDI的规模效应增加了沿线国家CO2排放,其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一步抑制了沿线国家CO2排放,且技术效应在间接效应中占有主导地位。(3)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OFDI的碳减排效应更多体现在低收入国家。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文章认为沿线国家应持续引进中国OFDI,并通过提高能效和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打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中国政府应继续鼓励并引导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中国投资对东道国环境的改善作用,放大中国投资对低收入国家的技术溢出效应;中国应根据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道国实施差异化投资策略,实现中国投资环境效益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视域下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37
9
作者 刘朝 王梓林 原慈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21,共10页
工业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减排结果关系到中国整体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工业低碳发展中自主技术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而持续调整的工业能源结构和行业结构可能影响自主技术创新的减排效果,进而影响工业碳排放趋势。因此,厘清工业结构... 工业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减排结果关系到中国整体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工业低碳发展中自主技术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而持续调整的工业能源结构和行业结构可能影响自主技术创新的减排效果,进而影响工业碳排放趋势。因此,厘清工业结构调整下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进而预测碳排放趋势,对于工业碳达峰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限-STIRPAT拓展模型研究能源结构与行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并结合LSTM神经网络和情景分析对工业碳排放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减排效应。此外,能源结构和行业结构分别对工业碳排放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②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减排效果存在显著能源结构和行业结构门限效应。具体而言,能源结构存在双门限效应,门限值分别为16.98%和31.18%,且数值越大时自主技术创新的减排效果越弱;而行业结构仅存在单门限效应,门限值为49.45%,且对自主技术创新减排效果的影响与能源结构相反。③预测期内,工业碳排放预测结果在不同情景下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LSTM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表明,基准情景的工业碳排放能够在2024年达峰,但达峰后出现反弹趋势;而自主技术创新增强情景的工业碳排放相较于基准情景累计减少3.27亿t且不存在反弹趋势;能源结构去煤化情景不足以有效减少工业碳排放。基于上述结果,从加强自主技术创新、调整工业结构等方面为工业低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技术创新 工业结构 碳排放 门限-STIRPAT拓展模型 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情绪而行能为油气公司投资者带来收益吗?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跃军 邢丽敏 裴家敏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103,共15页
“有限理性”和“非理性”投资者的噪音交易会使股票价格偏离均衡,为此,基于39家全球知名油气公司2002年12月16日至2019年4月15日的股票价格数据构建公司层面的投资者情绪持久指数,并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该情绪指数对油气公司股票价格... “有限理性”和“非理性”投资者的噪音交易会使股票价格偏离均衡,为此,基于39家全球知名油气公司2002年12月16日至2019年4月15日的股票价格数据构建公司层面的投资者情绪持久指数,并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该情绪指数对油气公司股票价格收益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样本区间内,投资者情绪持久指数对油气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显著为负.第二,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在第一周内情绪效应是油气公司股票收益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此后动量效应的影响更大.第三,在经济衰退和油气公司股价下挫时,投资者情绪对油气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分别大于经济繁荣和油气公司股价上行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持久指数 油气公司 股票收益率 面板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