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行设计研究:从情境创新到机器行为设计——访谈湖南大学谭浩教授
1
作者 王靓 谭浩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大背景下,汽车设计正进行着革命性的突破,致力于构想和探索未来出行的全新情景,超越传统的框架,引领行业的未来发展。在此背景下,谭浩教授探讨了工业设计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行为科学等手段... 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大背景下,汽车设计正进行着革命性的突破,致力于构想和探索未来出行的全新情景,超越传统的框架,引领行业的未来发展。在此背景下,谭浩教授探讨了工业设计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行为科学等手段进行设计创新,以及如何在国际化和学术研究中发挥作用,提出设计研究应关注用户接受度和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设计 行为设计 情境创新 汽车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生产线单元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根余 陈建明 +1 位作者 梅丽芳 王祖建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为了将激光焊接技术用于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采用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与激光焊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工业计算机为辅助控制核心,实时与光纤激光器、焊接机器人通信的激光焊接生产线。并通过改变... 为了将激光焊接技术用于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采用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与激光焊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工业计算机为辅助控制核心,实时与光纤激光器、焊接机器人通信的激光焊接生产线。并通过改变控制焊接参量,焊接某车型左前门零部件,与点焊焊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焊接生产线焊接速度明显提高、控制灵活、焊接强度提高了70%。这为我国汽车的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以及车身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焊接生产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生产线 白车身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耐撞性设计参数的区间稳健性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琼 刘桂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4,共8页
基于区间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公差的汽车车身耐撞性稳健优化设计模型,可在有效降低耐撞性能对设计参数波动敏感性的同时实现公差范围的最大化。该模型首先利用对称公差来描述汽车碰撞模型中车身关键耐撞部件的主要尺寸、位置和形状等设... 基于区间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公差的汽车车身耐撞性稳健优化设计模型,可在有效降低耐撞性能对设计参数波动敏感性的同时实现公差范围的最大化。该模型首先利用对称公差来描述汽车碰撞模型中车身关键耐撞部件的主要尺寸、位置和形状等设计参数本身的不确定性,然后将参数设计和公差设计相结合,建立了以稳健性评价指标和公差评价指标为优化目标,设计变量名义值和公差同步优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再次,利用区间可能度处理不确定约束,将该优化模型转换为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两个汽车耐撞性优化设计问题,并通过序列二次规划法和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方法及稳健优化设计模型可行且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 优化设计 公差 车身耐撞性 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链的纯电动汽车车身主断面优化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保公 刘子建 +1 位作者 周小龙 刘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9-967,共9页
基于梁单元车身简化几何模型建立以主断面为节点的车身静态和动态刚度链数学模型,研究电动车车身主断面属性与刚度以及模态的关系;以车身刚度、模态为约束条件,以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同时满... 基于梁单元车身简化几何模型建立以主断面为节点的车身静态和动态刚度链数学模型,研究电动车车身主断面属性与刚度以及模态的关系;以车身刚度、模态为约束条件,以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同时满足静态刚度和频率特性要求的电动汽车车身主断面属性参数。建立对应的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计算刚度及模态,并与刚度链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主断面 车身刚度链 静态刚度 模态分析 多目标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及应用于车身制造的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宋新华 金湘中 +2 位作者 陈胜迁 袁江 张明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9-265,共7页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充分集成了激光焊接和电弧焊接两种工艺的优点,是一种新型优质的焊接技术,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介绍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特点和激光与电弧的相互作用机制;总结了常见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充分集成了激光焊接和电弧焊接两种工艺的优点,是一种新型优质的焊接技术,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介绍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特点和激光与电弧的相互作用机制;总结了常见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复合焊接 研究进展 汽车车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汽车前纵梁吸能结构的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白中浩 陈天志 +1 位作者 曹立波 殷文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35-939,共5页
为了增强某款SUV车的耐撞性,提出了一种带诱导槽的八边形结构、可逐级吸收碰撞能量的前纵梁,并建立了其准静态纵向压溃和台车碰撞两种有限元模型。在台车模型中考虑了台车质心位置和车轮模型的刚度、高速旋转与摩擦特性的影响;采用正交... 为了增强某款SUV车的耐撞性,提出了一种带诱导槽的八边形结构、可逐级吸收碰撞能量的前纵梁,并建立了其准静态纵向压溃和台车碰撞两种有限元模型。在台车模型中考虑了台车质心位置和车轮模型的刚度、高速旋转与摩擦特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前纵梁的材料、壁厚和焊点位置进行了优化,并将优化结果用于底盘结构。底盘耐撞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结构具有较好的吸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前纵梁 正交设计 优化 耐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载货汽车追尾碰撞相容性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白中浩 蒋彬辉 +2 位作者 张前斌 文佳旺 曹立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6-40,共5页
对一种已获得专利的新型货车后防护结构进行碰撞相容性优化设计,建立了该结构的乘用车-货车追尾碰撞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了模型有效性。为提高碰撞相容性,制定了防护架最大的吸能和乘用车前部最小的变形量两个优化目标函... 对一种已获得专利的新型货车后防护结构进行碰撞相容性优化设计,建立了该结构的乘用车-货车追尾碰撞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了模型有效性。为提高碰撞相容性,制定了防护架最大的吸能和乘用车前部最小的变形量两个优化目标函数,并设计了优化设计参数变量及其变化范围,采用正交化试验方法对16组参数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并对优化目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显著性分析,最后,对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实车碰撞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安全性 碰撞相容性 后防护结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5
8
作者 任锡娟 曹立波 欧阳志高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位于汽车后排中间位置,增高座垫的高度可根据儿童身高无级调节。相对于常规使用的附加式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无须安装,避免了儿童座椅的误用。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该装置调整到不同高度... 提出了一种新型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位于汽车后排中间位置,增高座垫的高度可根据儿童身高无级调节。相对于常规使用的附加式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无须安装,避免了儿童座椅的误用。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该装置调整到不同高度的仿真模型,研究了3岁、6岁和10岁儿童假人正面碰撞时的响应,并通过对6岁假人的碰撞仿真分析,得出其关键设计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集成式座椅能够在正面碰撞中对3岁到10岁的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式 儿童安全座椅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σ的车身噪声传递函数稳健优化设计 被引量:8
9
作者 聂祚兴 于德介 +1 位作者 周建文 周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5-159,共5页
为提高设计稳健性,将6σ稳健优化设计引入车身噪声传递函数优化过程。将6σ质量管理、可靠性设计稳健设计相结合,考虑设计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在内所有不确定性信息,不仅满足优化目标函数、提高系统可靠性要求,使系统响应均方差最小... 为提高设计稳健性,将6σ稳健优化设计引入车身噪声传递函数优化过程。将6σ质量管理、可靠性设计稳健设计相结合,考虑设计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在内所有不确定性信息,不仅满足优化目标函数、提高系统可靠性要求,使系统响应均方差最小化,即提高稳健性。以某型汽车为例,在汽车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基础上采用基于试验设计的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以车身总质量一阶模态频率为约束条件驾驶员耳旁声压级响应均方根值为目标函数,在基本随机变量概率特性已知情况下对车身噪声传递函数进行6σ稳健优化设计,与传统确定性优化设计相比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传递函数 响应面模型 声固耦合 6σ稳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混合动力汽车侧面碰撞中B柱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立波 刘衡 武和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72-278,共7页
对某混合动力汽车侧面碰撞B柱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设计中,结合试验设计理论、响应面模型、可靠性优化设计,基于产品质量工程,以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和美国新车评价规程(US-NCAP)的侧面碰撞试验法规为基础,结合国内外交通事故... 对某混合动力汽车侧面碰撞B柱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设计中,结合试验设计理论、响应面模型、可靠性优化设计,基于产品质量工程,以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和美国新车评价规程(US-NCAP)的侧面碰撞试验法规为基础,结合国内外交通事故调查统计数据。选取对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有重要影响的B柱内板、外板和加强板的壁厚和内板、外板材料屈服强度为设计变量。结果表明:在满足碰撞角度在-30°~30°和碰撞速度在40~60 km/h的混合动力汽车B柱耐撞性和可靠性要求条件下,90%、95%可靠性优化设计分别使得B柱质量降低了11.86%和1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侧面碰撞 B柱 试验设计 响应面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异种金属板件磁脉冲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崔俊佳 袁伟 李光耀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0,共8页
采用磁脉冲焊接技术,实现不锈钢板与铜板和不锈钢板与铝板的固相焊接。通过改变焊件的厚度和板间距等参数,研究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微观分析方法,对不同样件焊接界面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 采用磁脉冲焊接技术,实现不锈钢板与铜板和不锈钢板与铝板的固相焊接。通过改变焊件的厚度和板间距等参数,研究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微观分析方法,对不同样件焊接界面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焊件的不同参数的焊接界面微观特征差异较大。随着板件厚度和板间距的增大,焊接界面波形尺寸和过渡区厚度显著增加,焊接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轻量化 磁脉冲焊接 异种材料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的汽车除霜出风口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郁琦 谷正气 +1 位作者 杨易 容江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2-975,共4页
文章将空调出风口几何尺寸和出风角度参数定义成设计变量,设计目标为风窗玻璃A、B区平均努塞尔数。通过设计实验选取30个样本点,采用Kriging模型建立近似模型,并利用多岛遗传算法对该近似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风窗玻璃... 文章将空调出风口几何尺寸和出风角度参数定义成设计变量,设计目标为风窗玻璃A、B区平均努塞尔数。通过设计实验选取30个样本点,采用Kriging模型建立近似模型,并利用多岛遗传算法对该近似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风窗玻璃A、B区平均努塞尔数分别了提高16.70%,和14.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实验 除霜 KRIGING模型 多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元模型优化方法在汽车顶棚隔声量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军 顾成波 +2 位作者 吴飞 顾纪超 时枭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现有的Kriging、响应面和径向基函数等元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混合元模型的优化方法。以某车型的顶棚为例,采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分析方法,建立了考虑流体/结构耦合的汽车顶棚声传输的仿真模型,经Nastran和Virtual.Lab Acoustics... 在现有的Kriging、响应面和径向基函数等元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混合元模型的优化方法。以某车型的顶棚为例,采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分析方法,建立了考虑流体/结构耦合的汽车顶棚声传输的仿真模型,经Nastran和Virtual.Lab Acoustics软件求解,得到了20~300Hz频段的隔声量曲线,再利用混合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混合元模型的优化方法快速、高效、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顶棚 隔声量 混合元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双前桥转向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及其最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应时 廖丹 +2 位作者 李克安 莫运博 杨勇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8-103,共6页
以柳州汽车有限公司LZ1200M(8×4)车型为基础,从整体考虑双前桥转向机构的优化问题,通过平面投影的方法建立了双前桥转向系统的运动学模型.运用优化理论确定12设计变量的优化目标函数,在Matlab软件中进行优化计算,并对优化后的结构... 以柳州汽车有限公司LZ1200M(8×4)车型为基础,从整体考虑双前桥转向机构的优化问题,通过平面投影的方法建立了双前桥转向系统的运动学模型.运用优化理论确定12设计变量的优化目标函数,在Matlab软件中进行优化计算,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误差分析,最终得出满意解决方案,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前桥 转向系统 运动学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管理的汽车安全带约束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鑫 吴钢 尹来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136,共5页
为提高汽车安全带约束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实车碰撞实验对安全带约束系统数值模型进行校正;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安全带约束系统的近似模型,运用IP-GA遗传算法对安全带约束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进行优化。优化中为控制由近似模型所致误... 为提高汽车安全带约束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实车碰撞实验对安全带约束系统数值模型进行校正;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安全带约束系统的近似模型,运用IP-GA遗传算法对安全带约束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进行优化。优化中为控制由近似模型所致误差,通过模型管理更新近似模型,并将误差达到允许范围内优化解作为实际问题的解。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获得安全带约束系统的最佳匹配参数,确保汽车乘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带约束系统 近似模型管理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响应面方法的汽车板选材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勇 李光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7,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响应面方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汽车板选材优化方法,并将其用于车体的侧面碰撞安全性研究,采用多项式近似模型替代车体侧面碰撞的物理有限元模型,针对汽车碰撞部位各个零部件进行优化选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响应面方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汽车板选材优化方法,并将其用于车体的侧面碰撞安全性研究,采用多项式近似模型替代车体侧面碰撞的物理有限元模型,针对汽车碰撞部位各个零部件进行优化选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法所得车体侧面碰撞部位各个零部件材料可达到合理的匹配,并可改善车体侧面的碰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响应面 材料选择 侧面碰撞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越野车车身稳定系统匹配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德广 张雨 +1 位作者 张邦基 张农 《汽车工程学报》 2015年第4期252-262,共11页
过硬的横向稳定杆会限制车辆的越野能力,因此某些车型为了保障越野能力而选用较软的横向稳定杆,便导致了越野车侧倾刚度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套可取代横向稳定杆的车身稳定系统,用于在不影响车辆越野性能的同时增加车辆的... 过硬的横向稳定杆会限制车辆的越野能力,因此某些车型为了保障越野能力而选用较软的横向稳定杆,便导致了越野车侧倾刚度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套可取代横向稳定杆的车身稳定系统,用于在不影响车辆越野性能的同时增加车辆的侧倾刚度。通过建立整车及液压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运算仿真,以求得能和整车匹配的车身稳定系统的关键参数。然后根据该车的底盘结构对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并开发出了原型样机进行装车试验。通过对原装越野车和改装越野车进行悬架性能试验、蛇行试验和平顺性试验,并对结果作对比分析,验证了车身稳定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车辆动态侧倾刚度,改善其操纵稳定性且并不影响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稳定系统 设计 试验 操纵稳定性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概率-区间混合不确定性的汽车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琼 黄志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549,563,共6页
针对汽车正面碰撞中某些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中包含不确定的区间变量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汽车正面碰撞混合不确定可靠性优化模型,将基于误差比例选择技术的最优多项式模型引入整车碰撞分析中。由于存在区间参数,内层通过限制可靠度的区间... 针对汽车正面碰撞中某些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中包含不确定的区间变量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汽车正面碰撞混合不确定可靠性优化模型,将基于误差比例选择技术的最优多项式模型引入整车碰撞分析中。由于存在区间参数,内层通过限制可靠度的区间下界建立概率约束,从而保证车身结构的安全性。采用了一种基于漂移向量的高效解耦算法,将嵌套优化问题转换为确定性优化和混合可靠性分析的序列迭代过程,避免了内外层嵌套寻优,实现了汽车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的高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防撞梁、吸能盒和前纵梁的总质量减轻了2.35%,所有约束可靠度指标均得到满足,实现了保证车身轻量化要求下的车身和乘员安全性可靠性优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 概率-区间混合不确定性 最优多项式模型 漂移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新型主动评价模型的汽车电子配置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成艾国 艾莎 《汽车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162-167,共6页
汽车电子配置方案评价中,存在备选方案集过大、评价指标模糊、指标权重难以精确等问题。为提高汽车电子配置方案的选择效率,提出了基于技术进化法则和投入产出效益的主动型方案评价方法。以单个汽车电子配件为评价主体,采用技术进化S曲... 汽车电子配置方案评价中,存在备选方案集过大、评价指标模糊、指标权重难以精确等问题。为提高汽车电子配置方案的选择效率,提出了基于技术进化法则和投入产出效益的主动型方案评价方法。以单个汽车电子配件为评价主体,采用技术进化S曲线判断生命周期阶段,引进数据包络法构建投入产出评价模型,通过先评价后组合的主动式评价方法获取最佳的配置方案。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案评价 主动式评价模型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投入产出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尾迹区涡流频率特性实验分析
20
作者 朱晖 杨志刚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9,共5页
基于模型风洞实验台架,对汽车模型外流场尾迹区流动结构进行实验研究。采用热线风速仪,对外流场尾迹区中选定测点处的三维速度场进行采样。针对速度场的采样数据,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探讨了汽车尾迹区破裂涡流的频率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基于模型风洞实验台架,对汽车模型外流场尾迹区流动结构进行实验研究。采用热线风速仪,对外流场尾迹区中选定测点处的三维速度场进行采样。针对速度场的采样数据,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探讨了汽车尾迹区破裂涡流的频率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得出:流体微团随着流场整体运动的同时,在其运动轨迹附近进行三维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气动力学 涡流 频谱分析 汽车模型 速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