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功能”视角下县域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逻辑及实现机制
1
作者 杨晶 赵竟竹 邓大松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40,共12页
在救助资源约束化和需求复杂化情境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成为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质效的可行方式。既有研究主要关注救助结果而非过程,忽视了欠发达地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可行性及其动态过程刻画。本文基于S县政慈衔接情境... 在救助资源约束化和需求复杂化情境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成为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质效的可行方式。既有研究主要关注救助结果而非过程,忽视了欠发达地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可行性及其动态过程刻画。本文基于S县政慈衔接情境,使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构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的“结构-功能”分析框架,深入探讨县域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变化、失衡、均衡”的过程,并剖析其衔接逻辑和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在政慈衔接的“局部-整体”衔接转型中,社会救助主体结构和功能趋于调整。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结构-功能”,遵循AGIL(适应-达成-整合-维持)的实践机制,从局部到整体动态叠加,持续消解着县域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的内生困境,为改善欠发达县域救助资源整合和整体性治理提供机理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助 慈善帮扶 结构—功能理论 AGIL模型 衔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