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6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车身耐撞性与NVH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勇 李光耀 孙光永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760-1763,共4页
将多学科设计优化运用在汽车车身耐撞性研究中,通过拉丁方试验设计获取采样数据点,同时,为了提高了计算效率,构建了考虑整车正撞安全性和白车身扭转模态优化设计的多学科系统的响应面近似模型,然后运用序列响应面方法结合多学科可行性... 将多学科设计优化运用在汽车车身耐撞性研究中,通过拉丁方试验设计获取采样数据点,同时,为了提高了计算效率,构建了考虑整车正撞安全性和白车身扭转模态优化设计的多学科系统的响应面近似模型,然后运用序列响应面方法结合多学科可行性方法对近似模型进行优化。避免了传统整车耐撞性和白车身NVH相结合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计算量大,且在碰撞非线性系统优化中常常易导致收敛缓慢甚至不收敛的缺点。在较好地满足CMVDR294安全法规的同时,使得白车身的扭转模态值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优化 NVH 近似模型 拉丁方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生产线单元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根余 陈建明 +1 位作者 梅丽芳 王祖建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为了将激光焊接技术用于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采用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与激光焊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工业计算机为辅助控制核心,实时与光纤激光器、焊接机器人通信的激光焊接生产线。并通过改变... 为了将激光焊接技术用于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采用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与激光焊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工业计算机为辅助控制核心,实时与光纤激光器、焊接机器人通信的激光焊接生产线。并通过改变控制焊接参量,焊接某车型左前门零部件,与点焊焊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焊接生产线焊接速度明显提高、控制灵活、焊接强度提高了70%。这为我国汽车的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以及车身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焊接生产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生产线 白车身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覆盖件抗凹性实验评估及测量装置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成艾国 蒋风光 +1 位作者 汲彦军 刘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2-1406,共5页
对汽车覆盖件抗凹性的评估指标和实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综合运用机械装置和Lab VIEW程序,设计出一套抗凹性测量装置。该装置简单、实用,可供机械设计师参考。
关键词 汽车覆盖件 抗凹性 实验评估 测量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工程机械产品再制造绿色性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邓乾旺 罗井知 +1 位作者 王长文 罗正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退役工程机械产品再制造不仅延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而且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并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对回收后的退役产品的绿色性评价研究多将环境和经济因素进行分开评价,将两个因素合并成一个统一评价尺度量值的研究... 退役工程机械产品再制造不仅延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而且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并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对回收后的退役产品的绿色性评价研究多将环境和经济因素进行分开评价,将两个因素合并成一个统一评价尺度量值的研究较少。以某工程机械企业再制造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多属性效用决策方法构建绿色性评价的多目标决策模型,采用总效用值对绿色性进行度量。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成本的集成思想建立了绿色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生态环境、人因和经济等方面因素。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退役产品再制造修复方案的绿色性效用值计算过程。该方法模型可为再制造企业选择最优的处理方案以及再制造加工工艺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再制造 绿色性评价 多属性效用决策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设计阶段基于混合元模型的纯电动铝合金汽车车身轻量化优化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凯 阳均 +2 位作者 赵小羽 顾纪超 崔晓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80-1084,共5页
在汽车车身概念设计阶段,针对轻量化设计及优化白车身刚度问题,建立了某款纯电动铝合金汽车车身骨架基于真实接头的简化力学模型。运用灵敏度分析筛选出灵敏度较大部件,然后利用元模型的优化方法(hybrid and adaptive meta-modeling met... 在汽车车身概念设计阶段,针对轻量化设计及优化白车身刚度问题,建立了某款纯电动铝合金汽车车身骨架基于真实接头的简化力学模型。运用灵敏度分析筛选出灵敏度较大部件,然后利用元模型的优化方法(hybrid and adaptive meta-modeling method,HAM)对灵敏度较大部件进行截面厚度优化,使优化目标车身质量得到了降低,同时改善了车身的模态和刚度,根据研究的数据制造了电动车车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元 截面优化 简化力学模型 轻量化 刚度 铝合金电动汽车车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汽车主动悬架虚拟实验台的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晓琳 于德介 李碧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1,共4页
基于ADAMS/View建立了1/4汽车麦弗逊悬架模型,并运用ADAMS/Hydraulic模块,建立了主动悬架的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了汽车主动悬架虚拟实验台。以阶跃输入、模拟路面输入和随机路面输入作为激励,对比分析了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在理想控制力和液... 基于ADAMS/View建立了1/4汽车麦弗逊悬架模型,并运用ADAMS/Hydraulic模块,建立了主动悬架的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了汽车主动悬架虚拟实验台。以阶跃输入、模拟路面输入和随机路面输入作为激励,对比分析了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在理想控制力和液压伺服作用力作用下采用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以验证汽车主动悬架虚拟实验台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DMAS的汽车主动悬架虚拟实验台,其跟随理想控制力的能力较强;与被动悬架比较,其车身的垂直加速度、悬架变形和车轮动载荷都明显降低,控制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虚拟实验台 PID控制器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耐撞性设计参数的区间稳健性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琼 刘桂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4,共8页
基于区间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公差的汽车车身耐撞性稳健优化设计模型,可在有效降低耐撞性能对设计参数波动敏感性的同时实现公差范围的最大化。该模型首先利用对称公差来描述汽车碰撞模型中车身关键耐撞部件的主要尺寸、位置和形状等设... 基于区间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公差的汽车车身耐撞性稳健优化设计模型,可在有效降低耐撞性能对设计参数波动敏感性的同时实现公差范围的最大化。该模型首先利用对称公差来描述汽车碰撞模型中车身关键耐撞部件的主要尺寸、位置和形状等设计参数本身的不确定性,然后将参数设计和公差设计相结合,建立了以稳健性评价指标和公差评价指标为优化目标,设计变量名义值和公差同步优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再次,利用区间可能度处理不确定约束,将该优化模型转换为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两个汽车耐撞性优化设计问题,并通过序列二次规划法和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方法及稳健优化设计模型可行且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 优化设计 公差 车身耐撞性 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遗传算法求解退役工程机械回收及再制造系统中的碳排放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邓乾旺 徐博文 +1 位作者 廖浩岚 刘霞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4期42-47,109,共7页
对退役产品进行回收及再制造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尚没有一个定量模型对退役产品的整个回收及再制造过程的碳排放进行评估。针对这种现状,以工程机械退役产品为对象,对回收及再制造过程中的"碳足迹"进行深入研究,建立... 对退役产品进行回收及再制造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尚没有一个定量模型对退役产品的整个回收及再制造过程的碳排放进行评估。针对这种现状,以工程机械退役产品为对象,对回收及再制造过程中的"碳足迹"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工程机械产品回收及再制造过程的碳排放评估模型;并采用改进的混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该算法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以克服它们各自在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方面的缺陷,引入了竞争机制和自适应机制来进一步抑制算法的早熟,实现了对复杂回收及再制造网络系统的高效处理。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退役产品回收及再制造系统的碳排放计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产品 回收及再制造系统 碳排放 混合遗传算法(H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驱动的汽车造型特征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文治 赵江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汽车造型特征语义表达中的工程驱动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用户大众对汽车造型特征的工程语义认知情况,用分析法对工程语义造型对象及其认知要素属性类型进行归类,结合案例研究验证工程驱动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作用。结果... 目的研究汽车造型特征语义表达中的工程驱动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用户大众对汽车造型特征的工程语义认知情况,用分析法对工程语义造型对象及其认知要素属性类型进行归类,结合案例研究验证工程驱动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作用。结果分析表明,体量类型属性的造型特征对工程语义表达的贡献最大,形面属性特征次之。结论工程语义是整体汽车造型特征语义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造型设计的一个驱动来源,将工程驱动作为一个设计策略纳入汽车造型设计方法体系中,是对汽车造型设计理论和应用的有用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造型特征 设计驱动 工程语义 造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征研发税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工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阳立高 刘建江 杨沿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0,共5页
全球能源与环境危机促使国际汽车技术更新换代朝着清洁新能源尤其是电动汽车技术方向发展,为我国新能源尤其是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期。为抓住机遇,在开征合理税率研发税有效积累R&D资金的基础上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 全球能源与环境危机促使国际汽车技术更新换代朝着清洁新能源尤其是电动汽车技术方向发展,为我国新能源尤其是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期。为抓住机遇,在开征合理税率研发税有效积累R&D资金的基础上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工程,并对国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工程的基本内涵、战略意义、经济基础、战略模型与战略部署等内容深入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国家创新工程 研发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耐撞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纯 陈涛 杨枫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51,共8页
为求解车身耐撞框架结构非线性耐撞拓扑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能量控制混合元胞自动机的拓扑优化方法。首先运用LS-DYNA显式有限元算法,以混合元胞自动机作为优化计算模型,根据比例局部控制规律确定设计变量中的局部改变,同时在拓扑结构... 为求解车身耐撞框架结构非线性耐撞拓扑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能量控制混合元胞自动机的拓扑优化方法。首先运用LS-DYNA显式有限元算法,以混合元胞自动机作为优化计算模型,根据比例局部控制规律确定设计变量中的局部改变,同时在拓扑结构中划分柔性区域和刚性区域并赋予其不同的设计尺寸和质量分数约束,增加能量控制约束及最优约束条件选取。然后通过单工况和多工况连续体拓扑优化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最后,将方法用于汽车前保险横梁的设计,耐撞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说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撞性 拓扑优化 能量控制 混合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高强度钢车身零件局部几何特征设计意图及其图示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迪辉 申光举 +2 位作者 李光耀 陈卓 崔付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在分析先进高强度钢车身零件局部几何特征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提出并举例说明了零件局部几何特征设计意图的图示方法,讨论了该方法在零件冲压工艺设计中的应用。采用这种表达方法,冲压工艺分析人员根据车身零件设计人员提供的设计意图可... 在分析先进高强度钢车身零件局部几何特征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提出并举例说明了零件局部几何特征设计意图的图示方法,讨论了该方法在零件冲压工艺设计中的应用。采用这种表达方法,冲压工艺分析人员根据车身零件设计人员提供的设计意图可针对性地提出几何设计变更,改善零件的可制造性;车身零件设计部门根据冲压工艺分析部门提供的设计意图,优化零件设计。该方法的完善和推广,有望降低车身零件制造难度,缩短车身零件设计与制造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设计 先进高强度钢 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链的纯电动汽车车身主断面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保公 刘子建 +1 位作者 周小龙 刘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9-967,共9页
基于梁单元车身简化几何模型建立以主断面为节点的车身静态和动态刚度链数学模型,研究电动车车身主断面属性与刚度以及模态的关系;以车身刚度、模态为约束条件,以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同时满... 基于梁单元车身简化几何模型建立以主断面为节点的车身静态和动态刚度链数学模型,研究电动车车身主断面属性与刚度以及模态的关系;以车身刚度、模态为约束条件,以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同时满足静态刚度和频率特性要求的电动汽车车身主断面属性参数。建立对应的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计算刚度及模态,并与刚度链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主断面 车身刚度链 静态刚度 模态分析 多目标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梁结构的电动汽车车身刚度正向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浩龙 张小龙 刘子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5-982,共8页
汽车车身骨架结构由薄壁梁构成,因此将薄壁梁理论运用到车身正向开发设计中。改进文献中的车身刚度设计方法,推导了包括双力矩和翘曲函数等在内的薄壁结构的14个状态向量与15个截面属性之间的力学关系;建立了包含主断面属性的车身梁单... 汽车车身骨架结构由薄壁梁构成,因此将薄壁梁理论运用到车身正向开发设计中。改进文献中的车身刚度设计方法,推导了包括双力矩和翘曲函数等在内的薄壁结构的14个状态向量与15个截面属性之间的力学关系;建立了包含主断面属性的车身梁单元刚度分析模型和以车身接头为耦合点的整车刚度链力学模型。通过对比相同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以及文献中的刚度链计算结果,验证了提出的薄壁结构车身刚度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最后,以车身弯曲和扭转刚度为约束条件,以车身质量为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了比对应文献更好的车身轻量化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正向设计 薄壁理论 刚度设计方法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工程机械造型设计决策的认知与行为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正棠 赵江洪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62-66,共5页
目的帮助项目决策者和设计师更高效、更顺畅地对工程机械造型设计方案进行评判与沟通。方法以中联重科起重机设计决策过程的语言分析为基础,研究决策者和设计师对工程机械产品设计的造型认知,找到认知和语义表达上的差异。结果决策者主... 目的帮助项目决策者和设计师更高效、更顺畅地对工程机械造型设计方案进行评判与沟通。方法以中联重科起重机设计决策过程的语言分析为基础,研究决策者和设计师对工程机械产品设计的造型认知,找到认知和语义表达上的差异。结果决策者主要通过主题概念、方案细节、工程工艺构成对工程机械产品的造型进行认知,在决策过程中存在形态认知与造型理解的碎片化现象。结论研究提出在"决策指标"和"预期意象"之间存在保留式、约束式、启发式3种决策行为及其对应的设计沟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设计决策 造型认知 决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cking算法的汽车发动机罩性能快速预测
16
作者 唐稳生 聂昕 陈少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6-1271,共6页
随着汽车研发周期不断缩短,传统的汽车结构设计手段很难满足市场的快速迭代。有限元仿真分析能够准确评估车辆结构性能,但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和人工成本。针对上述问题,以某款汽车发动机罩为例,通过DOE试验设计在设计空间中选取样本点,... 随着汽车研发周期不断缩短,传统的汽车结构设计手段很难满足市场的快速迭代。有限元仿真分析能够准确评估车辆结构性能,但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和人工成本。针对上述问题,以某款汽车发动机罩为例,通过DOE试验设计在设计空间中选取样本点,利用Isight与Hypermesh构建了联合仿真分析流程,缩短了人工仿真周期;基于联合仿真数据,通过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构建汽车发动机罩的性能预测模型,实现了对质量、扭转刚度、1阶模态的预测,并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预测模型,能够准确评估汽车发动机罩性能,为汽车结构的智能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设计 机器学习 智能设计 集成学习 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宽频复合层合板结构吸声机理及其优化设计
17
作者 罗哲 谭刚 +2 位作者 杨钰 王林惠 王鑫昱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3,174,共7页
传统轻量化复合吸声结构在中频宽带吸声性能不足,限制了其在汽车、高铁以及航空航天等运载工具中的实际应用。基于复合吸声原理设计一种超薄宽频复合层合板吸声结构并进行设计优化,实现了其在小尺寸下中频大带宽吸声性能的提升,有望解... 传统轻量化复合吸声结构在中频宽带吸声性能不足,限制了其在汽车、高铁以及航空航天等运载工具中的实际应用。基于复合吸声原理设计一种超薄宽频复合层合板吸声结构并进行设计优化,实现了其在小尺寸下中频大带宽吸声性能的提升,有望解决运载工具吸声结构轻量化设计问题。首先,设计一种超薄宽频复合层合板吸声结构,并通过模拟仿真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其次,针对复合层合板结构吸声性能影响参数众多的问题,建立主效应分析模型实现了结构设计参数的降维;最后,针对吸声结构性能的多参数非线性优化问题,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与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Adaptive Simulated Annealing,ASA)相结合的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吸声结构相比,该复合层合板吸声结构在同尺寸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吸声性能,且结构厚度只有中心频率波长的1/15,同时具有很好的轻量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吸声结构 优化设计 Pareto图 RBF神经网络 自适应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3
18
作者 何莉萍 赵曦 +3 位作者 丁舟波 冯坤 周惦武 高学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6,共4页
在大量充放电模拟试验和随车试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数据信号处理器(DSP)芯片TMS320C2812的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监测、荷电状态(SOC)估计、控制局域网(CAN)通信及USB存储等功能.在SOC估计算法上,根据电池所处状态进行了分... 在大量充放电模拟试验和随车试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数据信号处理器(DSP)芯片TMS320C2812的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监测、荷电状态(SOC)估计、控制局域网(CAN)通信及USB存储等功能.在SOC估计算法上,根据电池所处状态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对估算难度最大的电池动态放电状态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镍氢电池的SOC能进行准确预测,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 数据信号处理器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汽车前碰撞横梁的轻量化设计与碰撞性能分析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冠 周佳 +4 位作者 刘志文 李落星 刘波 李晓青 刘扬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8,共9页
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混合细胞自动机(HCA)作为优化计算模型,对铝合金前碰撞横梁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针对拓扑优化结果,采用模拟退火法优化横梁壁厚尺寸,获得薄壁、中空且带有加强筋结构的铝合金前碰撞横梁设计方案。以606... 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混合细胞自动机(HCA)作为优化计算模型,对铝合金前碰撞横梁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针对拓扑优化结果,采用模拟退火法优化横梁壁厚尺寸,获得薄壁、中空且带有加强筋结构的铝合金前碰撞横梁设计方案。以6061铝合金前碰撞横梁替代某车型原钢质横梁,通过台车碰撞进行仿真模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铝合金前碰撞横梁比原钢质前碰撞横梁质量减轻了25%,且具有较高的抗弯曲强度,低速碰撞下,铝合金前碰撞横梁较原钢质件系统吸能提高了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碰撞横梁 混合细胞自动机 吸能性能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lyMAX方法的某轿车白车身实验模态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谢小平 韩旭 +1 位作者 吴长德 雷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0-443,447,共5页
对实验模态分析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最小二乘复频域法的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分别采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和最小二乘复指数法对某轿车白车身进行了实验模态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将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对实验模态分析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最小二乘复频域法的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分别采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和最小二乘复指数法对某轿车白车身进行了实验模态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将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刚度测试结果,对白车身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 实验模态分析 最小二乘复指数法 最小二乘复频域法 模态判定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