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众腐败感知与腐败的民间传说——基于C市城区公众腐败感知调查的一项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袁柏顺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69,共14页
作为腐败量度的重要方法,腐败感知及相关的腐败印象指数常被广泛运用,但公众的腐败感知很大程度上属于民间传说,具有夸大甚至无中生有的特性,而并非亲身经历的腐败事实。通过腐败感知可以量度"腐败传说"的流行程度。基于C市... 作为腐败量度的重要方法,腐败感知及相关的腐败印象指数常被广泛运用,但公众的腐败感知很大程度上属于民间传说,具有夸大甚至无中生有的特性,而并非亲身经历的腐败事实。通过腐败感知可以量度"腐败传说"的流行程度。基于C市城区居民925份问卷调查的数据,确认了"腐败传说"的存在。但不同于已有研究所认为的那样,"腐败传说"与其观念持有者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有无遭遇腐败的亲身经历则与腐败感知、反腐败成效感知呈现出显著相关性,有腐败经历者对腐败普遍水平和严重程度的评价更高,对反腐败成效的评价更低。反腐败工作致力于降低腐败发生率并因此降低民众遭遇腐败的概率,应为关键,但并不足够;通过各种措施降低"腐败传说"的流行程度,本身亦应成为反腐败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感知 腐败传说 腐败测量 反腐败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腐败神话与廉洁转型——基于香港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袁柏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8,共4页
作为一个实现了由腐败到廉洁的转变,且长期维持较高廉洁程度的成功样本,香港反腐败的经验是廉政研究当中长盛不衰的话题。虽然香港惩处、预防、教育三管齐下的反腐败战略已经众所周知,但其中教育战略的重要性往往受到严重的低估。墨宁认... 作为一个实现了由腐败到廉洁的转变,且长期维持较高廉洁程度的成功样本,香港反腐败的经验是廉政研究当中长盛不衰的话题。虽然香港惩处、预防、教育三管齐下的反腐败战略已经众所周知,但其中教育战略的重要性往往受到严重的低估。墨宁认为,教育战略能够在廉洁均衡状态当中帮助维持一个已经较低的腐败率,而在腐败均衡中以及发生均衡转换的情况下却功效不大,因为当腐败比比皆是之时,腐败活动并不大会因大张旗鼓的道德教育而受到影响。与波普一样,她认为,虽然教育战略很可能也是必要的战略,但教育战略最好努力为惩处和预防的战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战略 廉洁 香港 教育战略 案例 转型 神话 均衡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廉政制度结构体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湘波 杨燕妮 《湖湘论坛》 2007年第4期69-71,共3页
廉政制度结构体系由制度环境和具体制度安排两个层次构成。其中,具体的制度安排又包括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及实施机制。要使我国的廉政制度具有制度适应性,就必须对我国的廉政制度结构体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 廉政制度结构 制度环境 制度安排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实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地与香港制度廉洁性评估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柏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要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府,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清晰地指出了今后党和政府的努力方向。如何建设廉洁政府,应该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本组的三篇文章从实践借鉴和理论溯源... 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要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府,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清晰地指出了今后党和政府的努力方向。如何建设廉洁政府,应该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本组的三篇文章从实践借鉴和理论溯源等角度对廉洁政府的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袁柏顺教授认为,内地的制度廉洁性评估与香港相比在评估内容、评估重点、评估专业性、评估主体等方面均存在有待改进之处;耿曙教授通过对台湾地区腐败治理的历史考察和经验总结,提出了建构“整体性廉政体系”的设想,即通过整体性、系统性的方式,逐步建立治理腐败的各项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与香港 评估重点 廉洁性 制度 廉洁政府 反腐倡廉建设 反对腐败 党和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模式与实践路径:全周期管理视域下的廉洁文化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柏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2,共11页
反腐败教育战略和廉洁文化建设因其缓不济急、短时间内难以取得明显成果、效果难以测量等因素,其价值受到低估。但从全周期管理的视角考察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中国内地反腐败历史、逻辑与实践,可以发现其独特价值:它直面腐败产生的... 反腐败教育战略和廉洁文化建设因其缓不济急、短时间内难以取得明显成果、效果难以测量等因素,其价值受到低估。但从全周期管理的视角考察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中国内地反腐败历史、逻辑与实践,可以发现其独特价值:它直面腐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改变社会价值观与信念、社会交往的非正式规范、腐败容忍度和塑造支持反腐败的行为取向模式,最终实现腐败问题滋生蔓延土壤的清理。廉洁文化建设根据其有无正式的战略,改变社会文化的路径、方式,可分为中国香港地区模式、新加坡模式和中国内地模式。当前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发挥体制优势,提振信心,坚定、持续推进既定战略;加强和改进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建设,以正式制度逐步取代易致腐败的非正式制度;持续推进纪律教育和正风工作以化风成俗,尽力先在党员、公职人员当中移风易俗;建立有效导引机制以在廉洁文化建设上实现从自我革命到社会革命的升级,加大直面社会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改进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以社会革命创造支持自我革命的持续动力与有利环境,从而真正实现不只有廉洁政治还包括廉洁社会的清廉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战略 全周期管理 廉洁文化 腐败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反腐:双刃剑效应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细良 黄胜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随着自媒体迅速发展,微博反腐应运而生,为公民参与反腐败斗争开辟了新途径。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正效应,对廉洁政治建设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负效应,严重制约... 随着自媒体迅速发展,微博反腐应运而生,为公民参与反腐败斗争开辟了新途径。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正效应,对廉洁政治建设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负效应,严重制约其作用的发挥。在分析微博反腐双刃剑效应的基础上,针对当下微博反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路径选择,从法律、机制、素质、技术四个层面提供解决对策,为微博反腐的趋利避害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微博反腐 廉洁政治 反腐倡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纪反腐:价值、问题及其功能开发 被引量:5
7
作者 龙太江 李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30,共8页
党纪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利剑,在治理腐败的过程中不仅方式独特、效果显著,而且承载着重要的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法律价值。然而,党纪反腐在实践中存在的诸如相关配套制度缺乏、部分党纪规定与国法契合度不高、重要领域党纪建设不完... 党纪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利剑,在治理腐败的过程中不仅方式独特、效果显著,而且承载着重要的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法律价值。然而,党纪反腐在实践中存在的诸如相关配套制度缺乏、部分党纪规定与国法契合度不高、重要领域党纪建设不完善以及执行落实不足等问题却大大削弱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党纪反腐需要通过废旧立新,提升其质量和严谨性;完善党纪法规配套措施建设,增强其系统性;实现纪法分开,加强党纪国法之间的衔接协调;立足现实反腐需要,保障党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执行力,确保党规党纪刚性运行等措施进行完善,以求在不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有效地正风肃纪,建设廉洁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纪反腐 党内法规 反腐价值 功能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围、界限与动态发展:也论监察对象“全覆盖” 被引量:11
8
作者 袁柏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不同于当前关于监察对象"全覆盖"范围的两种观点,本文认为确定监察对象范围的标准,应该从公共权力中心论转向公共职位(身份)中心论和公共利益中心论,不能满足于仅仅限定在"行使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而应是全体公职... 不同于当前关于监察对象"全覆盖"范围的两种观点,本文认为确定监察对象范围的标准,应该从公共权力中心论转向公共职位(身份)中心论和公共利益中心论,不能满足于仅仅限定在"行使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而应是全体公职人员。这不仅是法理逻辑之必然,亦有其理论与现实需要。另一方面,监察对象必须有明确界限,不能延伸至普通群众与私营部门。而这是由我国反腐败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属性、监察体制改革的初衷以及我国的治理模式所决定的。当前确定的监察对象范围有其当下的合理性,但我国廉洁政治与廉洁社会建设存在的先后之分以及注重抓关键少数再及多数的反腐败模式,决定了我国监察对象范围的动态发展性和延伸至全体公职人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对象 公职人员 治理模式 反腐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腐败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5
9
作者 袁柏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8,共8页
腐败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全球治理的热点和各个国际行为体政策议程中的优先事项。在这当中,中国逐步参与反腐败国际合作与全球腐败治理,从积极承办国际反贪大会、牵头组织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积极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 腐败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全球治理的热点和各个国际行为体政策议程中的优先事项。在这当中,中国逐步参与反腐败国际合作与全球腐败治理,从积极承办国际反贪大会、牵头组织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积极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在缔约国大会、履约审议中发挥作用,主动、积极参与全球腐败治理。十八大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治理 中国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国际行为体 反腐败国际合作 全球治理 政策议程 反贪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反腐败历程中“局部特赦”原因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柏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4,共5页
香港反腐败历程当中戏剧性地颁布"局部特赦令",一般都归因于警务人员对廉政公署反腐败执法的反弹。但警、廉冲突只是直接原因和具体表象,局部特赦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零容忍原则下强力反腐所激起的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冲突。这... 香港反腐败历程当中戏剧性地颁布"局部特赦令",一般都归因于警务人员对廉政公署反腐败执法的反弹。但警、廉冲突只是直接原因和具体表象,局部特赦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零容忍原则下强力反腐所激起的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来自警察系统尤其是基层警务人员,还包含其他部门的基层公务员、工商界甚至普通市民,不仅涉及腐败行为,更是直接挑战传统腐败习俗。局部特赦实质上是对政府与社会当中既往各种小腐败、普遍盛行的习惯性腐败行为一体惩处的划断性了结,而非对于严重腐败罪行的妥协与退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廉政公署 局部特赦 腐败 反腐倡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庇护式腐败网络:庇护主义范式的视角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湘波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5,共12页
用庇护主义范式来分析腐败,就会得出庇护腐败网络的全新概念,从而使对腐败的探讨进入更深一步的层次。按不同标准,可以把庇护制分成不同的类型。以时间顺序演变历程为标准可以把庇护制分为传统庇护制与现代庇护制;以政体类型为标准可把... 用庇护主义范式来分析腐败,就会得出庇护腐败网络的全新概念,从而使对腐败的探讨进入更深一步的层次。按不同标准,可以把庇护制分成不同的类型。以时间顺序演变历程为标准可以把庇护制分为传统庇护制与现代庇护制;以政体类型为标准可把庇护制分为关系庇护制与选举庇护制。庇护关系主要通过三种机制把庇护者与被庇护者结合在一起,即强制机制、规范机制和交换机制。庇护腐败网络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不对称性、二元网络性、个人性或持久性、互惠性和自愿性。治理庇护式腐败需构建“不敢腐、不能腐及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庇护主义 庇护关系 庇护式腐败 庇护制 腐败网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官员经商的两难困境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湘波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26,共3页
只依靠法是不够的,且成本很高。公务员经商、兼职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只注重外在制度的惩治功能。
关键词 经商 两难 官员 治理 预防功能 公务员 惩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贿赂观念
13
作者 袁柏顺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4,共6页
霍布斯一方面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包括"行贿"都不能算是不义;另一方面又将特定条件下实现自我利益视为自己对自己的"贿赂"而认其为"腐败"和不义。可送钱而不可收受贿赂,担任裁判者不得受贿的价值观... 霍布斯一方面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包括"行贿"都不能算是不义;另一方面又将特定条件下实现自我利益视为自己对自己的"贿赂"而认其为"腐败"和不义。可送钱而不可收受贿赂,担任裁判者不得受贿的价值观是17世纪英国社会难得的共识。霍布斯在《利维坦》当中引入的贿赂观念,既有力支撑了其整个政治哲学的基础即自然法诫条,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其社会契约论与政治权威起源论证,并成就了其政治哲学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 腐败 霍布斯 廉政思想 社会契约 政治权力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转换进路 被引量:12
14
作者 袁柏顺 李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10-19,共10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成果。该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调适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变化整体上擘画了话语体系的转换进路。基于语境、话题、意向和评价等四个系统微观要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成果。该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调适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变化整体上擘画了话语体系的转换进路。基于语境、话题、意向和评价等四个系统微观要素,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转换进路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它在四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客观顺应”到发挥“历史主动”的语境更进;从“个别侧重”到“统筹协调”的话题转换;从破“话语陷阱”到立“中国特色”的意向转型;从“单向维度”到“多向维度”的评价转变。这些变化为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进一步赓续创新指明了更加清晰的发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话语体系 转换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庸官”与“一把手”的紧箍咒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一帆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5A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党内监督制度 制度化 党内罢免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体制的变迁——基于1949—2020年省级纪委书记群体的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向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72,共10页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体制是围绕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形成的制度体系,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领导体制。通过对1949—2020年省级纪委书记群体的兼职、来源、任期和流动等人事信息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纪律...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体制是围绕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形成的制度体系,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领导体制。通过对1949—2020年省级纪委书记群体的兼职、来源、任期和流动等人事信息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领导体制经历了一个地方各级纪委从只受同级党委领导的单一领导体制,逐渐演变为同时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且侧重于上级纪委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的过程;此外,纪委书记职位在党政维度和条块维度上均存在较为紧密的人事交流,且在专业性上更多具有通用性知识而非专用性知识。这些发现对于深入认识当代中国政治中党的领导、党政关系、条块关系的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律检查体制 领导体制 人事制度 省级纪委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限”之后,问题官员仍面难关
17
作者 李一帆 《人民论坛》 2007年第13期36-36,共1页
“30天大限”之后,没有主动交待问题的官员不仅未过关口。
关键词 官员 中国纪律监察委员会 “以交易形式收受财物”行为 共产党员 隐形腐败 重点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