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大学影视艺术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彭菊华 查云帆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2期28-31,共4页
综合性大学影视艺术本科人才培养应当坚持走自己的路,走特色办学之路。其招生要兼顾"双基":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其培养要锚定"两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其教学要推行"两化":课程教学实践化和实践教学课程化。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影视艺术人才培养 双基 两型 两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艺术本科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彭菊华 刘安产 张志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影视艺术 本科教育 高等艺术教育 艺术人才培养 学科人才培养 本位意识 多元化发展 推陈出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践转化”为落点的影视艺术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彭菊华 赵军 刘红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3期11-13,共3页
该文认为,当代影视艺术本科教育应当定位于培养善于创新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必须贯彻“四个并重”。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传授、自我拓展、实践转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落点在实践转化,要大力优化实践教学。
关键词 影视艺术教育 教育教学模式 实践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影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安产 《大学教育科学》 2006年第4期48-51,共4页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等影视艺术教育要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除注重教育本身的变革外,更要延伸人才培养的视角,密切关注与之相关的影视产业和社会文化语境,把握影视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通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等影视艺术教育要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除注重教育本身的变革外,更要延伸人才培养的视角,密切关注与之相关的影视产业和社会文化语境,把握影视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通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产业 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嵌入性特征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美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72-,45,共2页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影视表演专业及其所在高校可以视为一种网络组织,声乐教学“嵌入”这一网络组织之中,并与该网络组织的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互动的同时,也产生一种嵌入依赖关系。声乐教学可通过自身教学的创新以摆脱嵌入性依赖。
关键词 影视表演 声乐教学 嵌入性 嵌入性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研究型大学的文化体系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涤非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9S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文化体系 功能定位 价值文化 办学理念 办学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与广播电视的队伍建设
7
作者 何春耕 《社会科学家》 2003年第5期133-137,共5页
一、"三个代表"思想同我国广播电视的内在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广播电视队伍建设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最直接、最突出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总结我党近80年的建设经验,形成了"三个代... 一、"三个代表"思想同我国广播电视的内在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广播电视队伍建设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最直接、最突出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总结我党近80年的建设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广播电视 队伍建设 先进文化 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文化 生产力 人民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新闻弱势传播原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彭菊华 丁玲娜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科技新闻 新闻传播 弱势地位 原因分析 科技信息 主流新闻 主流媒体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新闻传播的转型及其价值取向 被引量:8
9
作者 彭菊华 张志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6,共4页
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全新的社会转型期,新闻传播随社会的转型而改变,其间新闻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生活化、平民化、深度化等特点。"民生新闻"的兴起、经济新闻的崛起、时政新闻的新变、娱乐... 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全新的社会转型期,新闻传播随社会的转型而改变,其间新闻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生活化、平民化、深度化等特点。"民生新闻"的兴起、经济新闻的崛起、时政新闻的新变、娱乐新闻的兴盛,构成此期的新闻报道新框架。这一时期新闻传播也发生了种种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新闻传播 新闻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龙敏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5,共6页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共享意识淡薄、缺少统一的标准规范、缺乏相应的保障和监督、激励机制、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高校图书馆应该以自身资源优势参与共享系...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共享意识淡薄、缺少统一的标准规范、缺乏相应的保障和监督、激励机制、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高校图书馆应该以自身资源优势参与共享系统,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其保障机制、监督激励机制、运行平台管理机制,保证构成共享运行机制各因素有效地运行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资源共享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编导教学改革——做中学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莉 《大学教育科学》 2005年第6期53-54,共2页
“做中学”理论在国外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成品教学”方法是“做中学”理论的主要实现形式之一。将“做中学”理论应用于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改进电视编导教学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 做中学 成品教学 电视编导 基础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媒消费文化对传媒消费的制约及其解决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向阳 王美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25-127,共3页
我国传媒消费文化主要特征是信用缺乏,传媒商品消费滞后,以家庭为主的跨代型传媒消费文化,传媒商品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和雷同性等。消费文化通过对传媒消费者行为的制约而影响传媒消费观念、消费信心、消费结构。化解这种制约的途径是通... 我国传媒消费文化主要特征是信用缺乏,传媒商品消费滞后,以家庭为主的跨代型传媒消费文化,传媒商品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和雷同性等。消费文化通过对传媒消费者行为的制约而影响传媒消费观念、消费信心、消费结构。化解这种制约的途径是通过传媒消费文化来引导消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消费文化 传媒消费 传媒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红高梁》到《英雄》——论张艺谋文化电影的俗雅之变 被引量:8
13
作者 苏美妮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从《红高粱》到《英雄》,张艺谋的文化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展现,明显地表现出从俗文化到雅文化,从传递负面信息到正面信息,从批判到赞赏的转变。而造成这些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电影为生存而求变;二是张艺谋本... 从《红高粱》到《英雄》,张艺谋的文化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展现,明显地表现出从俗文化到雅文化,从传递负面信息到正面信息,从批判到赞赏的转变。而造成这些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电影为生存而求变;二是张艺谋本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电影 文化符号 俗文化 雅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审美超越——谢晋电影创作观念略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春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1-96,共6页
中国电影传统观念的主要特征为 :以突出伦理教化和政治倾向的“载道”原则为基本特点的功能观念、以“影戏”的基本规律为本体的创作观念、以“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传统为核心的接受观念 ,以及注重探索适合大众审美情趣的电影艺术创作... 中国电影传统观念的主要特征为 :以突出伦理教化和政治倾向的“载道”原则为基本特点的功能观念、以“影戏”的基本规律为本体的创作观念、以“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传统为核心的接受观念 ,以及注重探索适合大众审美情趣的电影艺术创作方法等。谢晋电影创作观念 ,上承郑正秋、蔡楚生等创立的电影创作传统 ,下开中国传统电影借鉴并融合现代电影手法的先河 ,对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实现了审美超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时代精神 审美超越 谢晋 电影创作 电影审美接受观念 电影创作观念 电影功能观念 戏剧化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目主持人使用方言的正负效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竹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96,共3页
近两年,全国各省市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异军突起”。方言这种“独特的言语形式”,在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产生了奇妙的传播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本文辨证分析了广播电视主持人使用方言的利弊。
关键词 方言 节目主持人 正效应 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春耕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电视娱乐节目 文化困境 大众文化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目主持人的方言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 方言 平民化 口语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学视阈中的“口述历史”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叙事学 视阈 “自上而下” 史学观点 自下而上 普通人 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板与多元:电视剧《奋斗》中80后女性形象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琛 邹丽君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期53-54,62,共3页
社会性别理论是对传媒建构性别形象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石。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奋斗》描写了一群80后的年轻人为了爱情、事业奋斗的青春经历,剧中对80后女性形象的建构既有刻板印象的存在,如美丽时尚的外型,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角色定位;... 社会性别理论是对传媒建构性别形象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石。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奋斗》描写了一群80后的年轻人为了爱情、事业奋斗的青春经历,剧中对80后女性形象的建构既有刻板印象的存在,如美丽时尚的外型,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角色定位;又呈现了80后女性多元化的人生主题——爱情,独立,生活,生存。剧中80后女性形象分析是社会建构性别的又一次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社会建构 刻板印象 多元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后现代文化症候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茂丽 周清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73-76,80,共5页
在西风东渐的浪潮中,西方后现代文化逐渐进入中国大陆,使处于前工业社会时期的中国大陆染上了后现代社会才具有的后现代色彩。电影艺术是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电影出现的平面化、零散化等特... 在西风东渐的浪潮中,西方后现代文化逐渐进入中国大陆,使处于前工业社会时期的中国大陆染上了后现代社会才具有的后现代色彩。电影艺术是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电影出现的平面化、零散化等特征,则隐喻了一场精神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话西游 大众文化 后现代 零散化 精神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