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聚合硫堇膜与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的直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冯辉 王桦 +2 位作者 张云 严八妮 张玉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83-1686,共4页
本工作采用电聚合手段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聚硫堇基质膜,借硫堇膜上富含的氨基基团实现对碳纳米管与纳米金颗粒二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组装,制备稳定的碳纳米管/纳米金/聚硫堇传感界面,以此传感界面固定免疫活性物质,发展了一种无电子媒... 本工作采用电聚合手段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聚硫堇基质膜,借硫堇膜上富含的氨基基团实现对碳纳米管与纳米金颗粒二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组装,制备稳定的碳纳米管/纳米金/聚硫堇传感界面,以此传感界面固定免疫活性物质,发展了一种无电子媒介的酶免疫传感器.结果表明,电极采用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界面固定免疫活性物质,其传感响应性能明显优于单独采用碳纳米管的情况.以人IgG免疫体系为例,电极以此界面固定人IgG抗体,并通过夹心方式直接响应酶催化H2O2的还原电流信号,实现了对人IgG浓度的灵敏测定.此外,采用甘氨酸-HCl缓冲液洗涤使用后的传感器,可有效洗脱其表面的免疫复合物,实现传感器的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硫堇 碳纳米管 纳米金颗粒 酶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催化沉积质量放大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符婷 王桦 +1 位作者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2-1035,共4页
提出了一种酶催化沉积质量放大的高灵敏压电免疫传感器.采用1,6-二巯基己烷在石英晶振上自组装一单分子层,再通过另一端巯基连接胶体金,利用胶体金的高比表面积和强吸附作用力增加抗IgG抗体的固定量,同时借助胶体金优良的生物亲和性保持... 提出了一种酶催化沉积质量放大的高灵敏压电免疫传感器.采用1,6-二巯基己烷在石英晶振上自组装一单分子层,再通过另一端巯基连接胶体金,利用胶体金的高比表面积和强吸附作用力增加抗IgG抗体的固定量,同时借助胶体金优良的生物亲和性保持抗IgG抗体的活性.在H2O2存在下,通过标记在抗人IgG抗体上的HRP酶催化底物DAB(3,3′-联苯二胺),反应中生成的不溶性产物沉积到石英晶振的Au电极表面,达到质量放大的目的.结果表明,检测人IgG在16 ng/mL^100μg/m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0 ng/mL,在用于实际试样的回收率测定中,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放大 胶体金 1 6-二巯基自组装 压电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胱胺自组装膜和SiO_2纳米颗粒增强效应的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3
作者 王潇蕤 张云 +1 位作者 张玉玮 王桦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胱胺自组装膜和SiO2纳米颗粒增强效应的生物分子固定法,并将之用于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所制备的SiO2纳米颗粒具有生物亲和性高和比表面积大等优良理化性能,经表面功能化后可高效键合日本血吸虫抗原(SjAg)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胱胺自组装膜和SiO2纳米颗粒增强效应的生物分子固定法,并将之用于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所制备的SiO2纳米颗粒具有生物亲和性高和比表面积大等优良理化性能,经表面功能化后可高效键合日本血吸虫抗原(SjAg)分子,制得敏化的SjAg@SiO2颗粒。将SjAg@SiO2固定于修饰了胱胺自组装膜的石英晶体表面,发展了一种新型压电免疫传感器,用于日本血吸虫抗体(SjAb)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SiO2颗粒的纳米三维(3D)空间结构有利于所固定的抗原对抗体的识别,进而获得了对目标物SjAb的高灵敏检测。所研制的传感器检测感染兔血清样中SjAb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6~22.7μg/mL,检测下限为0.4μg/mL(S/N=3)。此外,临床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技术的分析检测能力与经典酶联免疫法(ELISA)相接近,可望用于血吸虫病临床生化诊断、现场筛查和疫情监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纳米颗粒 日本血吸虫 生物分子固定化 压电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