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视域下的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滕召胜 罗安 +2 位作者 帅智康 刘敏 唐求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38,共5页
在简要比较国内外研究生联合培养方式基础上,指出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以湖南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为例,从校企融合育人、中外联合指导、教学方式改革、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着手,探究并形成了遵循联合培养规... 在简要比较国内外研究生联合培养方式基础上,指出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以湖南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为例,从校企融合育人、中外联合指导、教学方式改革、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着手,探究并形成了遵循联合培养规律全面育人、中外导师合作指导科学育人、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强化育人、突破时空柔性管理全程育人的研究生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效显著,可为兄弟院校工科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电气信息类研究生 中外联合培养 培养模式 实践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实验室开放运行与持续改进——以湖南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滕召胜 罗安 +2 位作者 章兢 汪沨 马子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结合新工科建设目标和电气、信息行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分析了电气信息类专业新工科背景下的开放实验室建设需求,介绍了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与面向实验室教学开放服务的运行机制,从开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运维、进入开放实验... 结合新工科建设目标和电气、信息行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分析了电气信息类专业新工科背景下的开放实验室建设需求,介绍了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与面向实验室教学开放服务的运行机制,从开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运维、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管理、开放实验室的全方位安全防控、开放实验室的项目跟进等方面介绍了电气信息类专业开放实验室的持续改进方法,运行成效证明了实验室开放运行与持续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气信息类专业 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创融合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实践——以湖南大学控制学科为例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敏 王耀南 +2 位作者 谭浩然 江未来 张辉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7,共4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高校研究生已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先行者。本文针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推进专业知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出了“课程牵引轴”“团队推动轴”“竞赛训练轴”“平台提...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高校研究生已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先行者。本文针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推进专业知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出了“课程牵引轴”“团队推动轴”“竞赛训练轴”“平台提升轴”四轴联动,在意识、文化、能力、实践四方面螺旋上升的“四轴四螺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通过推进实施该模式,湖南大学控制学科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为国内外其他高校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专创融合 四轴四螺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湖南省棉叶蝉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4
作者 刘冰蕾 王永波 +2 位作者 张正云 杨彬 李彩红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目的】棉叶蝉(Amrasca biguttula)在湖南省棉田发生日趋严重,旨在解析当地棉叶蝉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方法】2023年在湖南省采集了14个棉叶蝉地理种群样本,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获得的线粒体DNA(m... 【目的】棉叶蝉(Amrasca biguttula)在湖南省棉田发生日趋严重,旨在解析当地棉叶蝉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方法】2023年在湖南省采集了14个棉叶蝉地理种群样本,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获得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序列,利用MEGA 7.0、DnaSP 6.1、Arlequin 3.5和Network 10.2等软件对湖南省14个棉叶蝉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种群动态和系统进化等进行分析。【结果】在140头棉叶蝉个体中扩增获得长度为568 bp的mtDNA COⅠ序列。共检测到14个单倍型(Hap1~Hap14),其中Hap1被所有种群共享,其发生频率达87.86%,是原始单倍型。棉叶蝉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2269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52,核苷酸平均差异数为0.29625。各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76~0.00709。棉叶蝉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低(遗传分化系数为0.01684),基因交流频繁(基因流为29.19)。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棉叶蝉群体Tajima’D、Fu and Li’s D和Fu and Li’s F中性检验结果均为负值且显著,表明湖南省棉叶蝉种群正在经历扩张。【结论】湖南省棉叶蝉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种群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分化程度低,群体正在经历扩张,应该采取积极的监测和防控措施,保障湖南省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叶蝉 线粒体COⅠ基因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需求操控攻击策略及防护分析
5
作者 严康 陆艺丹 +1 位作者 白晓清 李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188,共11页
随着大规模配电网用户侧电力异构物联设备(简称配电网用户侧物联设备)接入电力系统,互联网中用户负荷控制业务的主导地位愈加明显。由此,电力系统存在一条跨越信息物理空间的攻击路径——需求操控攻击,致使电力系统面临一种新型的网络... 随着大规模配电网用户侧电力异构物联设备(简称配电网用户侧物联设备)接入电力系统,互联网中用户负荷控制业务的主导地位愈加明显。由此,电力系统存在一条跨越信息物理空间的攻击路径——需求操控攻击,致使电力系统面临一种新型的网络安全威胁。在此背景下,研究需求操控攻击策略对于电力系统抵御该类网络攻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文中阐述了黑客如何利用配电网用户侧物联设备实施需求操控攻击以及其特点,并基于负荷特征和电力设备运行特征制定电力系统中异常负荷规模约束。然后,以低攻击代价诱导传输线路故障为目的探讨需求操控攻击策略,分析了在该类需求操控攻击情景下传输线路的脆弱性。最后,通过多场景下的多个IEEE标准系统仿真验证了需求操控攻击可以低代价地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信息物理系统 网络攻击 需求操控攻击 异构设备 可控负荷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能信息一体化传输的APF多机并联系统及其均流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敏超 邹杰 +2 位作者 王雷 郭琴 周磊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5,共11页
由于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间歇性、非线性负荷增减频繁等原因,导致谐波能量变化较大,采用多台并联运行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能够对微电网谐波进行有效治理。然而,多台APF并联运行会因各APF补偿的电流不均而形成环流... 由于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间歇性、非线性负荷增减频繁等原因,导致谐波能量变化较大,采用多台并联运行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能够对微电网谐波进行有效治理。然而,多台APF并联运行会因各APF补偿的电流不均而形成环流,从而导致系统损耗增加。为此,本文提出1种基于电能信息一体化传输技术的均流控制方法,通过在逆变器功率调制环节加入信息调制,实现电能变换的同时传递关键信息,完成并联系统的均流控制。相较于传统的集中式、主从式控制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无需额外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R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均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F多机并联系统 均流控制 电能信息同步传输 谐波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电网发电竞价信息加密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建刚 罗滇生 +3 位作者 陈亮 银车来 付维生 陈庆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12-14,共3页
实行发电竞价上网是实现电力市场化的重要举措和必经步骤。文中根据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竞价的特点和信息发布对加密技术的要求 ,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应用于发电竞价系统。采用1 0 2 4 bit公开密钥算法 RSA,形成了完整的加密、解密、身份... 实行发电竞价上网是实现电力市场化的重要举措和必经步骤。文中根据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竞价的特点和信息发布对加密技术的要求 ,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应用于发电竞价系统。采用1 0 2 4 bit公开密钥算法 RSA,形成了完整的加密、解密、身份验证和证据保全等技术手段 ,为保证发电竞价上网的“公正、公平、公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竞价 加密技术 身份验证 信息加密系统 通信 电力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信息类学科竞赛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2
8
作者 滕召胜 汪沨 +2 位作者 欧阳博 曹琳琳 唐求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24,共4页
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特点,及长期开展学科竞赛指导,探索适合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管理模式;从管理模式、指导分类、淘汰机制、平台体系、保障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确保教师积极投入学科竞赛指导,确保大学生踊跃参加学科竞赛培训。实践证明,... 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特点,及长期开展学科竞赛指导,探索适合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管理模式;从管理模式、指导分类、淘汰机制、平台体系、保障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确保教师积极投入学科竞赛指导,确保大学生踊跃参加学科竞赛培训。实践证明,建立的管理模式有利于理论结合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发了大学生追求真知、热爱科学的热情,促进了教学、科研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信息 学科竞赛 管理模式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理念下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华 吴桂清 +1 位作者 刘红霞 曹琳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16,共4页
该文针对"新工科"建设需求,提出了电气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开展了以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为基础、设计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为导向的多元化、层次化实... 该文针对"新工科"建设需求,提出了电气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开展了以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为基础、设计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为导向的多元化、层次化实验教学改革,形成了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学院平台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的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证明,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稳步提高,实验教学改革成效明显,为电气信息类专业"新工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气信息类专业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双一流”建设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开放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华 曹琳琳 陈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8-281,共4页
开放实验室是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湖南大学电气信息学科"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建设了面向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从安全教育、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开放实验室使用效率等方面,... 开放实验室是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湖南大学电气信息学科"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建设了面向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从安全教育、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开放实验室使用效率等方面,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开放过程中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形成了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为电气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与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 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工程图扫描输入和自动识别系统
11
作者 范文兵 谭鹤良 陈志强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46-48,共3页
在分析电气图处理的基础上 ,结合图像识别技术 ,就电气图纸扫描输入及识别的关键——矢量化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了一种将二值点阵图形转换为矢量图形的贯穿笔道剥离算法 .分析了多幅图形的拼接问题 ,为大幅面图纸的快速输入提供了重... 在分析电气图处理的基础上 ,结合图像识别技术 ,就电气图纸扫描输入及识别的关键——矢量化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了一种将二值点阵图形转换为矢量图形的贯穿笔道剥离算法 .分析了多幅图形的拼接问题 ,为大幅面图纸的快速输入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穿笔道剥离算法 电气工程图 扫描输入 自动识别系统 矢量化处理 矢量图形 二值点阵图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混合尺度调控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阳红 惠玲利 +2 位作者 杨勃 郭潇潇 罗琼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共11页
为改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中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和多能传输差异对调控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改进小波融合算法的混合尺度调控方法.首先采用区间数学的方法,对系统中风电功率不确定性进行表示并给出风电处理策略.其次,考虑到不同能源传... 为改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中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和多能传输差异对调控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改进小波融合算法的混合尺度调控方法.首先采用区间数学的方法,对系统中风电功率不确定性进行表示并给出风电处理策略.其次,考虑到不同能源传输特性的差异,提出了改进的小波融合算法,即先对电力网络中传感器信号数据进行多个不同小波基的多尺度分解,再对天然气系统信号数据中使用相同小波基分解的信号在混合尺度上实施加权数据融合,进行不同小波基的逆变换后得到融合信号.最后基于所搭建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调控方法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调控结果优于DMPC(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滚动优化调控结果,且在改善了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混合尺度调控模型 改进小波融合算法 风电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电压电流信息融合的泵房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13
作者 孟志强 陈励勤 +1 位作者 陈燕东 罗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173,共10页
为了实现自来水厂泵房及其二次加压泵房中配电设备与水泵故障的快速在线诊断与报警,保障泵房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多点电压与电流信息融合技术的泵房设备故障在线诊断方法.基于泵房设备配电系统与设备构成,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 为了实现自来水厂泵房及其二次加压泵房中配电设备与水泵故障的快速在线诊断与报警,保障泵房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多点电压与电流信息融合技术的泵房设备故障在线诊断方法.基于泵房设备配电系统与设备构成,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泵房配电设备与水泵常见故障所具有的电压与电流特征及其相互影响机理,使用配电线路中多个关键节点的实时电压、电流测量值进行融合处理,提取泵房配电主回路供电电压超限、配电线路中空气开关或接触器触头开路、水泵电机绕组开路、水泵电机绕组不平衡与匝间短路、水泵堵转、电机与水泵连接机构断开6类故障的故障特征,实现这些故障的在线诊断.阐述了故障诊断方法的执行条件、实现原理及具体实现步骤.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诊断泵房设备故障,克服了现有人工排查耗时耗力与离线分析不及时的不足,为自来水厂及其二次加压泵房配电设备与水泵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设备 水泵电机 故障诊断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方向与关键词修订 被引量:6
14
作者 关永刚 罗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29,共4页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组织学科专家对学科代码下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进行了梳理和修订。广泛征求学科专家意见,以体现时代性和包容性为目标,删减了不合理或过时的内容,合并了重复或相近的内容,增补了空缺或趋...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组织学科专家对学科代码下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进行了梳理和修订。广泛征求学科专家意见,以体现时代性和包容性为目标,删减了不合理或过时的内容,合并了重复或相近的内容,增补了空缺或趋势性的内容。经过本次修订,在各学科代码下的研究方向中均突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热点,以及其他学科交叉的内容。修订后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更加合理,进一步明确了电工学科的资助范围,有利于基金项目申请人和评议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 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络重构和应急资源的灾后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协调恢复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桂岑 何川 +3 位作者 刘绚 南璐 刘天琪 张瑜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3,共8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给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灾后配电网和信息网的协调恢复至关重要。为减小灾后系统的损失,提出了一种以系统损失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灾后多源协调恢复方法。基于配电网和信息网... 近年来,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给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灾后配电网和信息网的协调恢复至关重要。为减小灾后系统的损失,提出了一种以系统损失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灾后多源协调恢复方法。基于配电网和信息网的耦合建立系统灾后协调恢复模型,综合考虑分布式发电机组、储能设备、网络重构、移动应急资源等措施来加快负荷的恢复;在此基础上考虑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灾后多源协调恢复方法;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网和21节点信息网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协调恢复 信息物理耦合系统 网络重构 配电网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6
作者 安一卓 《河北农机》 2018年第7期66-66,共1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助力。本文以自动化技术的内涵为始,分析了自...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助力。本文以自动化技术的内涵为始,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领域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领域的主要应用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质量调控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晟 凌吉莉 +2 位作者 魏娟 秦国军 黄守道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74-3300,共27页
大力发展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风电机群高性能服役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单机容量和装机规模持续增大,风况、海况等复杂环境使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性能-安全运行能力-发电效益之间... 大力发展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风电机群高性能服役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单机容量和装机规模持续增大,风况、海况等复杂环境使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性能-安全运行能力-发电效益之间的协同优化难度增加,机组安全准确预警与服役质量调控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该文主要针对风电机群服役质量动态调控需求,首先,从关键部件层面论述齿轮箱、变桨系统、变流器、发电机和叶片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及齿轮箱和变流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梳理与比较;然后,就健康度、环境因素对单机服役质量的影响展开分析,从高品质发电、维保优化和尾流控制对机群服役质量影响展开论述;最后,对未来风电机群服役质量调控的发展趋势及潜在的研究热点进行探讨与预测,旨在为提升风电机群的服役性能和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机群 风电机组 服役质量 动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式新能源并网稳定性问题分析与控制方法
18
作者 李勇 常樊睿 +3 位作者 彭衍建 王绍阳 张曦壬 曹一家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3-1559,共17页
发展新能源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因其地形特征多采用分散式的新能源开发模式。但分散式新能源通常处于网架结构薄弱地区,工业负荷接入周边,加之其自身显著的电力电子... 发展新能源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因其地形特征多采用分散式的新能源开发模式。但分散式新能源通常处于网架结构薄弱地区,工业负荷接入周边,加之其自身显著的电力电子特性,并网后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复杂的稳定控制难题。为此,针对分散式新能源并网稳定性问题的机理分析与控制方法进行综述,从多时间尺度的角度归纳了谐波、电压、暂态同步以及频率等方面不同类型的稳定性问题,并总结了中国新能源并网的相关标准;进一步分析了复杂并网稳定性问题的产生原因,阐述并比较了各类稳定性控制方法的原理、优缺点等;最后结合新型储能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趋势,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新能源 谐波 高/低电压穿越 暂态同步失稳 频率越限 电压抬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经济-环保随机调度方法
19
作者 陈远扬 谭益 李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3-2003,共11页
通过优化调度改善电网有功潮流分布、减小火电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电力系统环保、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途径。针对含碳捕集电厂、风力发电、常规火电等多种电源的电力系统,该文综合考虑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风电出力... 通过优化调度改善电网有功潮流分布、减小火电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电力系统环保、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途径。针对含碳捕集电厂、风力发电、常规火电等多种电源的电力系统,该文综合考虑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风电出力随机性、N-1故障等多类型因素,建立了面向环保、安全、经济运行的电力系统有功随机调度模型。在该模型中,目标函数考虑了火电的环保与燃料成本、风电成本、N-1故障后校正控制成本等因素,约束条件包括正常运行约束、N-1故障后计及校正控制的电网安全约束等。针对所提有功随机调度模型的特点,该文提出了融合全连接型深度神经网络的快速高效求解方法。该方法通过全连接型深度神经网络构建用于优化软件寻优搜索的初始点,进而加速所提模型的求解过程。最后,该文通过3个修改后的IEEE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经济调度 碳捕集电厂 风电 随机优化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Q网络的无预测风电场日前拓扑优化
20
作者 黄晟 潘丽君 +3 位作者 屈尹鹏 周歧林 徐箭 柯德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风电场受风速变化等因素影响,出力易产生大幅波动,从而造成电压波动和网损增加等问题,影响风电场的安全高效运行。目前的风电场日前调控方案多基于传统的数学优化模型展开,且需要风机的日前出力预测数据,故无法完全避免的日前预测误差... 风电场受风速变化等因素影响,出力易产生大幅波动,从而造成电压波动和网损增加等问题,影响风电场的安全高效运行。目前的风电场日前调控方案多基于传统的数学优化模型展开,且需要风机的日前出力预测数据,故无法完全避免的日前预测误差的引入造成日前优化调控方案有效性的降低,增加了日内风机调控的难度。因此,文中充分发挥强化学习模型的决策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Q网络(DQN)的无预测风电场拓扑重构决策方案,并以DQN为框架展开。首先,构建基于历史数据的状态空间;然后,提出基于生成树的动作价值对解耦的动作空间优化方法,以最小化电压偏差和网损为目标建立优化评价体系,完成由历史实际出力数据到决策的映射关系构建,在避免引入预测误差的情况下实现风电场日前优化调控;最后,设计一种基于多层次经验指导的经验回放策略,提升算法的训练性能,保证算法的适用性。根据实际的风电运行数据进行仿真,通过对比分析改进技术对DQN算法的影响和优化调控前后风电场的运行状态,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预测 深度Q网络 拓扑重构 电压控制 优化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