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GA的高速O-OFDM实时系统发送端信号处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杰 肖江南 +3 位作者 陈明 吴限 陈林 严光文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49,共3页
介绍了基于XI LI NX FPGA的1Gb/s光OFDM(O-OFDM)发送端信号处理的整体设计,对传输信号的星座映射及FFT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量化比特数时IFFT/FFT的误差矢量幅度(EVM),提出了使用不同量化比特对信号进行适当放大而提高系统的IFFT-... 介绍了基于XI LI NX FPGA的1Gb/s光OFDM(O-OFDM)发送端信号处理的整体设计,对传输信号的星座映射及FFT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量化比特数时IFFT/FFT的误差矢量幅度(EVM),提出了使用不同量化比特对信号进行适当放大而提高系统的IFFT-FFT转换精度的方法。实验验证了OFDM信号I FFT-FFT变换后随量化比特数的增加,EVM值不断减少,相应的星座图更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FPGA 16QAM IFFT/FFT EVM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泵浦脉冲诱导等离子体通道的空心光束产生 被引量:1
2
作者 谭超 施晓辉 +2 位作者 唐杨林 邓杨保 傅喜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0,共5页
利用飞秒脉冲诱导生成的具有渐变折射率分布的等离子体通道产生空心光束.当飞秒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中传输时将电离产生等离子体通道,该等离子体通道具有渐变的折射率分布,等离子体通道中激光束只能在电子密度低于临界等离子体密度的区域传... 利用飞秒脉冲诱导生成的具有渐变折射率分布的等离子体通道产生空心光束.当飞秒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中传输时将电离产生等离子体通道,该等离子体通道具有渐变的折射率分布,等离子体通道中激光束只能在电子密度低于临界等离子体密度的区域传播,故当探测光束在等离子体通道边缘传输时将偏转形成空心光束.当泵浦光束功率为8mW时,探测光束转变为典型的空心光束结构;当泵浦光束的入射功率、重复率或等离子体通道中轴向电子密度改变时,等离子体通道中可供探测光束通过的区域将随之发生改变,这将导致空心光束中黑斑的面积发生变化.因此通过调节泵浦光束的入射功率和重复率可以控制产生空心光束的黑斑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脉冲 空心光束 渐变折射率 等离子体通道 重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垂直双泵浦对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信号波长变换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周慧 何晶 陈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0,共10页
针对偏振复用相位调制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特性问题,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四波混频效应,建立了对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理论模型.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泵浦光与信号光之间的频率间隔、偏振复用信... 针对偏振复用相位调制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特性问题,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四波混频效应,建立了对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理论模型.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泵浦光与信号光之间的频率间隔、偏振复用信号中的一个信号与一号泵浦光的偏振夹角对系统转换效率和信号质量有影响;波长转换过程中交叉相位调制产生的相位噪音会对信号质量有影响,且当泵浦光功率较大、泵浦光功率远大于信号光功率时,交叉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较小,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本文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对其它偏振复用信号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四波混频效应的波长变换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技术 正交相移键控 全光波长变换 四波混频 半导体光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OFDM系统中调制器最优偏置的研究
4
作者 张军 陈明 +1 位作者 陈林 成运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0,共3页
理论分析了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双边带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IM/DD DSB-OOFDM)中电光调制器与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产生的非线性干扰。针对不同调制指数,通过改善电光调制器直流偏置,减轻非线性噪声的影响,实现IM/DD DSB-OOFDM传输系统性能最... 理论分析了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双边带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IM/DD DSB-OOFDM)中电光调制器与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产生的非线性干扰。针对不同调制指数,通过改善电光调制器直流偏置,减轻非线性噪声的影响,实现IM/DD DSB-OOFDM传输系统性能最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调制指数较小时,较高的偏置电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 电光调制器 偏置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中自陡效应对红移色散波的影响
5
作者 董辉 雷大军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1,66,共4页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脉冲演变遵循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三阶色散为负的情形下,自陡效应对红移色散波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红移色散波产生的机理不同于蓝移色散波,自陡效应对红移色散波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自陡 色散波 光子晶体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可调谐被动调Q掺铒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慧 陈宇 +2 位作者 王志腾 赵楚军 张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07-2810,共4页
基于光学沉积方法,制备了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并利用此可饱和吸收体搭建了环形腔结构的被动调Q掺铒光纤激光器,实现了稳定的调Q激光脉冲输出,其重复频率为5.1~14.2kHz,最窄激光脉冲宽度为8μs,最大平均功率为162.3μW,且通过调节偏振... 基于光学沉积方法,制备了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并利用此可饱和吸收体搭建了环形腔结构的被动调Q掺铒光纤激光器,实现了稳定的调Q激光脉冲输出,其重复频率为5.1~14.2kHz,最窄激光脉冲宽度为8μs,最大平均功率为162.3μW,且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中心波长在1556~1558nm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 石墨烯 被动调Q 可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能量Airy光束的小尺度自聚焦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文龙 章礼富 +1 位作者 谭超 傅喜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0-216,共7页
研究了有限能量Airy光束在克尔介质中的非线性传输过程及整体自聚焦(特别是小尺度自聚焦)特性.研究发现相对于整体自聚焦,有限能量Airy光束主峰的小尺度自聚焦更容易发生,而且其噪音调制的增长速度随着截断系数的增加而变慢.通过对比研... 研究了有限能量Airy光束在克尔介质中的非线性传输过程及整体自聚焦(特别是小尺度自聚焦)特性.研究发现相对于整体自聚焦,有限能量Airy光束主峰的小尺度自聚焦更容易发生,而且其噪音调制的增长速度随着截断系数的增加而变慢.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截断系数小尺度自聚焦的增益谱,发现截断系数也极大地影响有限能量Airy光束的增益谱,截断系数越小Airy光束受噪音影响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较大的截断系数,有限能量Airy光束增益谱和由它主瓣拟合的高斯光束的增益谱越来越接近.研究结果对于有限能量Airy光束的潜在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自聚焦 无衍射光束 Airy光束 非线性传输 小尺度自聚焦 增益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介质中会聚高功率激光的焦点位置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辉 傅喜泉 侯彦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7-271,共5页
为了控制激光束的传输,使激光光束能根据实际情况在特定的位置聚焦,并且保证在传输过程中光束质量不退化,根据透镜聚焦和非线性介质的自聚焦理论,研究了高功率会聚激光光束在两者共同作用下焦点位置的变化.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高功率激光... 为了控制激光束的传输,使激光光束能根据实际情况在特定的位置聚焦,并且保证在传输过程中光束质量不退化,根据透镜聚焦和非线性介质的自聚焦理论,研究了高功率会聚激光光束在两者共同作用下焦点位置的变化.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高功率激光光束的焦点位置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求解光束在非线性Kerr介质中所遵循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得到焦点的位置变化和光束初始束宽,输入功率以及透镜焦距的关系,从而找到了控制焦点位置的方法.基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对理论分析进行了相应的模拟验证,结果相互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 非线性传输 自聚焦 光束束宽 聚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码及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的60GHz OFDM-RoF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冠军 陈林 +3 位作者 余建军 肖江南 曹子峥 李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83-988,共6页
分析了60 GHz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光纤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子载波互拍及频率选择性衰落.提出利用里德-所罗门码级联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结合符号交织来降低两者对系统性能的不良影响.采用符号交织来分散正交频分复用中子载波上的误码,然后通过高... 分析了60 GHz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光纤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子载波互拍及频率选择性衰落.提出利用里德-所罗门码级联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结合符号交织来降低两者对系统性能的不良影响.采用符号交织来分散正交频分复用中子载波上的误码,然后通过高码率的里德-所罗门码级联实用的网格编码调制技术来纠正比特错误.仿真结果表明:经过符号交织后,误码在子载波上的分布变得较均匀,有利于纠错;2.5 Gb/s正交频分复用信号采用RS-PTCM-64QAM方案比采用未编码的16QAM调制提高了5 dB左右的接收机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纤无线通信系统 网格编码调制技术 光载毫米波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相位调制的堆积脉冲非线性传输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龙 谭超 傅喜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6-181,共6页
基于子脉冲交叉相位调制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利用耦合非线性传输模型,对堆积脉冲的非线性传输和峰均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堆积脉冲的子脉冲间存在重叠时,在传输过程中时间相干会导致子脉冲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其脉冲质量.在不同的... 基于子脉冲交叉相位调制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利用耦合非线性传输模型,对堆积脉冲的非线性传输和峰均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堆积脉冲的子脉冲间存在重叠时,在传输过程中时间相干会导致子脉冲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其脉冲质量.在不同的子脉冲延迟情况下,堆积脉冲的强度和峰均比随传输距离的变化而改变,且变化幅度均随子脉冲延迟的增大而减小.对于高斯型堆积脉冲,当归一化子脉冲延迟大约为3时其在非线性传输过程中保持脉冲形状基本不变;而对于超高斯型的堆积脉冲,归一化子脉冲延迟则约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传输 堆积脉冲 啁啾脉冲 峰均比 脉冲相互作用 交叉相位调制 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时域均衡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良 陈林 +1 位作者 肖江南 刘彬晖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1-43,共3页
提出了时域DD-LMS均衡法在O-OFDM系统中的应用。理论分析了DD-LMS均衡原理,实验验证了在直接检测O-OFDM系统中用DD-LMS均衡法比用LS均衡法的系统的平均功率代价降低了1dB;在相同接收功率下,使用DD-LMS均衡方法的系统误码率比使用LS均衡... 提出了时域DD-LMS均衡法在O-OFDM系统中的应用。理论分析了DD-LMS均衡原理,实验验证了在直接检测O-OFDM系统中用DD-LMS均衡法比用LS均衡法的系统的平均功率代价降低了1dB;在相同接收功率下,使用DD-LMS均衡方法的系统误码率比使用LS均衡系统误码率降低很多,相应信号星座图也较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 DD-LMS均衡 时域均衡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