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学院: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径——以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78
1
作者 刘锦峰 贺鑫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4,共9页
产业学院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模式创新,是从根源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型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产业学院的逻辑起点在于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本质的把握,主要体现在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教育深度对接产业、社会多元主体的"... 产业学院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模式创新,是从根源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型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产业学院的逻辑起点在于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本质的把握,主要体现在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教育深度对接产业、社会多元主体的"跨界合作"三个方面。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一是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自身特性的冲突;二是产教供需的对接偏差;三是顶层设计的欠缺。文章从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有效融合、完善产业学院办学相关标准和制度两个方面探索了该现实困境的消解之径,并以构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为例,详细阐述了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体系结构、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以及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体制机制建设,以促进高职院校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 跨境电商 逻辑起点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应然追求、实然困境和必然路径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锦峰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94,共7页
打造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旨在推动产业与职业教育由“融入”向“融合”深化,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应然追求是义利统一、情理交融、开放包容、互融共生,但现实中存在政策制度激励作用不够、行业组织引领效... 打造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旨在推动产业与职业教育由“融入”向“融合”深化,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应然追求是义利统一、情理交融、开放包容、互融共生,但现实中存在政策制度激励作用不够、行业组织引领效应不强、校企双方责任担当不足、开放包容运行机制不畅等现实困境。因此,应当在遵循共生原则、互补原则、包容原则和开放原则的前提下,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环境、建立校企双方供需匹配的关系、创新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载体、完善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强化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责任感与主动性,推动职业教育实现“三个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命运共同体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以跨境电商专业为例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锦峰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68,共9页
工匠精神培育是新生代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教育的时代使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然而,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不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职责不实、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未彰... 工匠精神培育是新生代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教育的时代使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然而,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不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职责不实、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未彰显等现实困境。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政府牵头,营造文化氛围,重塑工匠精神培育的新环境;需要企业参与,强化协同育人,重塑工匠精神培育的新格局;需要学校发力,打造特色专业,重塑工匠精神培育的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跨境电商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