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绥宁县苗族传统音乐文化初探
1
作者 龙涛 龙开义 《艺术探索》 2007年第6期24-26,共3页
湖南省绥宁县是一个苗族人口占多数的湘西南山区县,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苗族丰厚的民族文化,孕育了该地区苗族丰富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本文对绥宁的苗族传统音乐作了一些初步探索研究。
关键词 湖南绥宁 苗族 传统音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多媒体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晓燕 《音乐创作》 2006年第5期107-109,共3页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迅猛推进,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开始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有形式单一、教学媒体落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等诸多不足,已愈发难以满足现代音乐教育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时代需求。现在我国倡导采...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迅猛推进,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开始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有形式单一、教学媒体落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等诸多不足,已愈发难以满足现代音乐教育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时代需求。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在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音乐教师要努力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实行“开放式”教育。高师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学音乐师资,其音乐专业教学直接影响到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育 音乐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 多媒体 教育思想观念 现代化教育手段 “开放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相结合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海燕 陈伟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9-110,共2页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服务地方相结合是体现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有效措施,是高校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与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与本地教育系统合...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服务地方相结合是体现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有效措施,是高校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与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教育服务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等形式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实践能力 地方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阳弹词音乐述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唐海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4期50-55,共6页
益阳弹词是益阳地区的主要曲种之一。本文通过对益阳弹词的历史沿革及艺术特点的考察和研究,分析、总结益阳弹词音乐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益阳弹词 历史沿革 艺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听觉退化到视觉消费——论我国流行音乐异化的成因和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牟华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目前我国流行音乐忽视音乐作品本身质量,过分注重对歌者的舞台包装,制造视觉卖点,以刺激人们的视觉消费,造成了流行音乐从听觉退化到视觉消费的异化。这造成了流行音乐创作的浮躁心态和音乐作品质量的低下,人们音乐审美的钝化和迷失,甚... 目前我国流行音乐忽视音乐作品本身质量,过分注重对歌者的舞台包装,制造视觉卖点,以刺激人们的视觉消费,造成了流行音乐从听觉退化到视觉消费的异化。这造成了流行音乐创作的浮躁心态和音乐作品质量的低下,人们音乐审美的钝化和迷失,甚至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流行音乐异化的成因,最后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对策,并从商业角度,分析了一个好的音乐创作,也需要关注人们的需求,关注人们心里在想什么?人们最需要什么?这也是音乐创作的真正内涵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异化 听觉退化 视觉消费 成因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红楼梦》音乐的风格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蔡志妮 《黄河之声》 2010年第21期97-99,共3页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影视界引以为经典,剧中以《序曲》和《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为代表的12首插曲的词全部是从《红楼梦》中选取的词、曲、令、诗。这12首插曲,情调相似而音调各异,又各具风格特征,共同构成了一种特...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影视界引以为经典,剧中以《序曲》和《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为代表的12首插曲的词全部是从《红楼梦》中选取的词、曲、令、诗。这12首插曲,情调相似而音调各异,又各具风格特征,共同构成了一种特定的艺术氛围。本文试通过对红楼梦中的音乐的分析研究,对这种既有古典民族音乐风格特征又能为现代人所理解的《红楼梦》风格特点作一定的了解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音乐 故事情节 古典民族音乐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湖南地花鼓的表演艺术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科 《黄河之声》 2010年第20期96-97,共2页
地花鼓(又名花灯)是湖南省流传甚广、蕴藏丰富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它取决于中国戏曲的一部分。它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绮丽神奇的楚文化滋养出湖南戏剧艺术的萌芽。其时,楚国的沅湘之间盛行信鬼喜祀之风俗,巫风尤盛,祭祀之时必... 地花鼓(又名花灯)是湖南省流传甚广、蕴藏丰富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它取决于中国戏曲的一部分。它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绮丽神奇的楚文化滋养出湖南戏剧艺术的萌芽。其时,楚国的沅湘之间盛行信鬼喜祀之风俗,巫风尤盛,祭祀之时必以歌舞来娱神。无论音乐上还是歌舞语言上,皆"楚风习习",民间地域色彩浓厚。流放沅湘一带的爱国诗人屈原,曾汲取这些歌舞的营养,写出了诗篇《九歌》。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沅湘之间巫师娱神歌舞的内容,还可以领略祭祀的盛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花鼓 艺术特征 表演 民间歌舞 湖南省 舞蹈动作 地域色彩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戏曲 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声乐语言的音乐性 被引量:1
8
作者 余雯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3期66-67,共2页
歌曲的音乐性虽然主要从曲调中体现出来,然而在依字行腔的过程中,对歌词或唱词的语言情态、语调、语气、语势等处理的细微变化,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曲调的音乐性与表现力。
关键词 曲调 声调 歌词 歌曲创作 音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方音乐的生存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海燕 《益阳师专学报》 2002年第5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地方音乐 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教材 音乐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审美诉求
10
作者 文彦波 王美文 肖明云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8-89,共2页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美学和美育思想的奠基人。他认为音乐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唱歌科"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位置,方不致沦为"修身科"的附庸。同时他也指出,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培...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美学和美育思想的奠基人。他认为音乐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唱歌科"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位置,方不致沦为"修身科"的附庸。同时他也指出,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培养"完全之人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审美 情感 完全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学习个性在音乐创作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雯 《艺海》 2012年第7期137-138,共2页
音乐学习的个性是指学习者在音乐鉴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和性格特征。主要包括学习者对音乐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习者的音乐学习能力、音乐学习气质和性格等。
关键词 音乐学习个性 音乐创作 音乐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艺术的情感意蕴
12
作者 李教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2年第3期34-36,共3页
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鉴赏都源于和归线为人的情感,它不失为音乐本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它是具体可感和确切的,它对人的人文感化和润泽效应具有自身内在的原理和方式。音乐教育是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实质上是情感教育,... 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鉴赏都源于和归线为人的情感,它不失为音乐本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它是具体可感和确切的,它对人的人文感化和润泽效应具有自身内在的原理和方式。音乐教育是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实质上是情感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欣赏 情感意蕴 音乐形象 情感教育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作曲家 关键因素 有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的仆人 真情的结晶——从音乐剧《音乐之声》看R&H的音乐剧歌曲创作观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徐 卿菁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在美国音乐剧历史上,罗杰斯与汉默斯坦二世(简称R&H)以其完美的合作开创了辉煌璀璨的“R&H时代”(1943一1959)。他们共同创作的音乐剧歌曲,因其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强大的戏剧力量成为世界音乐剧史上的瑰宝。本文以音乐剧《音乐之声》为... 在美国音乐剧历史上,罗杰斯与汉默斯坦二世(简称R&H)以其完美的合作开创了辉煌璀璨的“R&H时代”(1943一1959)。他们共同创作的音乐剧歌曲,因其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强大的戏剧力量成为世界音乐剧史上的瑰宝。本文以音乐剧《音乐之声》为例,通过分析剧中歌曲的戏剧功能与情感表达,看R&H的歌曲创作观——歌曲是“戏剧的仆人、真情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曲创作 戏剧功能 情感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育从教者的专业性和商业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安琪 陈伟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专业性应同商业性共同发展,才能普及与推广更高质量的音乐教育,两者合理的平衡才是关键。
关键词 音乐教育 专业性 商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实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倩 周勇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09-110,共2页
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应坚持正确的方法,比如:尊重儿童的意愿,选择能引发儿童兴趣的内容,给予儿童合适的赞美和批评,以及让孩子学会在音乐中展现情绪。
关键词 早期教育 儿童音乐 音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阳地方戏曲音乐的形成及发展
16
作者 梁玲芝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益阳地方戏曲音乐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在其传承过程中,兼容了南北尤其是湖南戏曲音乐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笔者认为,它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更应博众家之长,才能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发展。本文就益阳地方戏... 益阳地方戏曲音乐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在其传承过程中,兼容了南北尤其是湖南戏曲音乐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笔者认为,它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更应博众家之长,才能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发展。本文就益阳地方戏曲音乐的形成和发展等问题予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形成和发展 音乐历史 地方戏曲 文化气息 艺术风格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润腔技巧 被引量:15
17
作者 唐海燕 《音乐创作》 2008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润腔堪称为歌唱的灵魂,王志信在其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运用了多种润腔技法。结合平时的演唱与教学,本文分析了其作品中常见的装饰音、甩腔、顿腔、哭腔、拖腔等几种主要润腔技巧。
关键词 王志信 民族声乐作品 润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声乐丰富表现力的良好载体——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 被引量:7
18
作者 唐海燕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39-141,共3页
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不仅篇幅有所拓展,又融入多种润腔技巧、地方语言、咬字技巧和丰富的语气对比,为民族声乐演唱技巧的发挥和表现力的丰富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关键词 民族声乐 表现力 载体 王志信 民族声乐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南洞庭湖区原生态民歌“胡呐喊”的衬腔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海燕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43-145,共3页
歌手们在演唱原生态民歌"胡呐喊"的过程中,除了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还经常据语气、情感和润腔的需要,穿插一些由习惯性语气、衬字、衬词、衬句和称谓衬词等来美化唱腔,对唱腔情绪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使唱腔产生高... 歌手们在演唱原生态民歌"胡呐喊"的过程中,除了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还经常据语气、情感和润腔的需要,穿插一些由习惯性语气、衬字、衬词、衬句和称谓衬词等来美化唱腔,对唱腔情绪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使唱腔产生高亢、幽远、多情、流动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洞庭湖区 原生态民歌 胡呐喊 衬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法中西合璧 真善美浑然天成——析王志信创作民族声乐作品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海燕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音乐家的作品是研究他的审美追求的主要依据。王志信在创作中把握了当时社会时代、政治背景,运用广泛的题材,体现广大群众的审美意识;灵活运用“中西合璧”的创作技法,展现作品的抒情性、叙事性和戏剧性,并从听众、指挥、评委、演... 音乐家的作品是研究他的审美追求的主要依据。王志信在创作中把握了当时社会时代、政治背景,运用广泛的题材,体现广大群众的审美意识;灵活运用“中西合璧”的创作技法,展现作品的抒情性、叙事性和戏剧性,并从听众、指挥、评委、演唱者等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作品,体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志信 民族声乐作品 审美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