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校正辅助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定量和源解析土壤中苯系物
1
作者 朱慧颖 张臻 +6 位作者 李学琪 吴欣冉 胡韵宜 彭天英 卢桂英 林海 卿湘东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28-37,共10页
苯系物是土壤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甚至强致癌性。本研究借助化学计量学三维校正算法强大的谱图分辨能力和“二阶优势”,在干扰共存及色谱峰和光谱曲线严重重叠的情况下,实现了土壤中乙苯(EBZ)、邻二甲苯(OXY)、间二甲苯(MXY... 苯系物是土壤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甚至强致癌性。本研究借助化学计量学三维校正算法强大的谱图分辨能力和“二阶优势”,在干扰共存及色谱峰和光谱曲线严重重叠的情况下,实现了土壤中乙苯(EBZ)、邻二甲苯(OXY)、间二甲苯(MXY)、1,2,4-三甲苯(UTB)和1,3,5-三甲苯(MTY)的同时、快速和准确定量分析。采用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ATLD)获得土壤中五种苯系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5.0±1.3)%至(102.5±4.5)%之间;预测均方根误差在0.92~24.93μg/mL之间;检测下限在0.061~1.060μg/mL之间。这些结果表明,发展的方法性能优良。接着采用发展的方法对7个茶园土壤样和60个工业区土壤样进行解析,在两类土壤样中均未检出OXY、MXY和MTY,但检测到EBZ和UTB。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ATLD获得的相对浓度矩阵进行解析,发现两类土壤有很好的区分度,说明其有机污染来源不同,推测茶园土壤中EBZ和UTB可能来源于农业活动,如喷施农药、堆肥和施肥等,而工业区土壤中EBZ和UTB则可能来源于汽车尾气、煤炭燃烧和石油泄漏等。该方法简单、快速、绿色、环保,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土壤苯系物快速定量和源解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校正 高效液相色谱 苯系物 ATLD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壁方式对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汤涵 李滔滔 +7 位作者 汪无忌 刘纯 陈怡 肖晗汕 刘石泉 胡治远 余松林 文瑞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32,共7页
为对比3种破壁方法对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子囊果和子囊孢子)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利用超声法、萌发法和玻璃珠振摇法处理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运用抑菌圈法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子囊果较易破... 为对比3种破壁方法对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子囊果和子囊孢子)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利用超声法、萌发法和玻璃珠振摇法处理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运用抑菌圈法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子囊果较易破碎,子囊孢子较难破碎;玻璃珠振摇法提取的子囊果提取物比子囊孢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更强,子囊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半径分别为5.8 mm和12.6 mm;玻璃珠振摇法破壁子囊孢子的破壁率最高,可达94.8%,其提取物具有抑菌活性,其余两种方法获得的提取物无明显的抑菌活性。3种方法中,玻璃珠振摇法是提取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中抑菌物质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壁方法 冠突散囊菌 有性繁殖体 抑菌 茯砖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