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脉冲点焊焊枪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1
作者 陈昶 朱佳佩 +3 位作者 柳泉潇潇 崔俊佳 蒋浩 李光耀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162,共10页
目的根据现有平板线圈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用于自动化作业的磁脉冲点焊焊枪。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磁脉冲点焊焊枪线圈和现有平板线圈的性能差异,并对磁脉冲点焊焊枪线圈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当线圈工作部分高10 mm、宽4 mm... 目的根据现有平板线圈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用于自动化作业的磁脉冲点焊焊枪。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磁脉冲点焊焊枪线圈和现有平板线圈的性能差异,并对磁脉冲点焊焊枪线圈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当线圈工作部分高10 mm、宽4 mm时,焊枪线圈和平板线圈的最大电流密度、最大磁感应强度、最大洛伦兹力分别为3.142×10^(10)A/m^(2)和3.639×10^(10)A/m^(2)、19.40 T和21.69 T、5.149×10^(11)N和1.626×10^(12)N。当线圈工作部分宽4 mm时,随着高度由10 mm降低至4 mm,焊枪线圈的最大电流密度和最大洛伦兹力分别提升了27.56%和57.64%。当驱动能力接近时,焊枪线圈所产生的位移仅为平板线圈的13.09%。当焊枪线圈工作部分截面为10 mm×10 mm的方形时,飞板凸台在20μs时的速度仅为200 m/s;而当截面为ϕ5.6 mm的圆形时,飞板凸台在19.2μs时便产生237 m/s的速度。结论在工作部分的高度和宽度相同的情况下,焊枪线圈的性能要弱于现有平板线圈的性能。在宽度不变的条件下降低焊枪线圈工作部分的高度可以增大飞板的电流密度、洛伦兹力和速度,并且在性能相近的情况下,焊枪线圈工作部分所受应力要小于现有平板线圈所受应力。另外,将磁脉冲点焊焊枪线圈工作部分的截面由方形替换为相同面积的圆形,可以获得更优的焊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脉冲点焊 焊枪 设计 线圈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力发电等值仿真技术研究
2
作者 阳同光 吴世丹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6-1236,共11页
随着电网系统风电渗透率的提高,对所在地区电网的电能质量以及电能调度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风电场在大扰动下的宏观动态响应特性,对风电场进行动态等值建模非常重要。针对风电场的动态等值建模研究,文章首先对现今主流的风机类型及其... 随着电网系统风电渗透率的提高,对所在地区电网的电能质量以及电能调度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风电场在大扰动下的宏观动态响应特性,对风电场进行动态等值建模非常重要。针对风电场的动态等值建模研究,文章首先对现今主流的风机类型及其模型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等值建模方法中的降阶法、单机等值法以及多机等值法做了比较和详细阐述,并对等值参数计算和集电网络等值进行了概述;最后总结了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尚存在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渗透率 动态等值 等值参数计算 集电网络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材料在储能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
3
作者 周理 刘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4-1876,共3页
铝硅合金相变材料的密度和热导率高,稳定性强,在储能储热系统中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本文针对铝硅合金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发展进行综述,文章首先回顾了铝硅相变材料国内外研究实例,总结核心物理参数,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变储... 铝硅合金相变材料的密度和热导率高,稳定性强,在储能储热系统中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本文针对铝硅合金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发展进行综述,文章首先回顾了铝硅相变材料国内外研究实例,总结核心物理参数,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变储热材料与换热技术的研发方向,包括容器材料稳定性、铝硅相变物理性以及相变蓄热器的结构优化,最后总结了铝硅合金的未来应用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储能技术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尖峰特征LSTM自编码器的窃电识别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康 刘鑫 +3 位作者 张蓬鹤 薛阳 李彬 苏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4,共9页
近年来,面向高损线路的窃电检测方法得到大面积工程应用,对降低窃电检测误报率和推动数据驱动窃电检测的工程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如何准确检出非高损线路的专变窃电用户,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实践经验中部分窃电用户存在用电量... 近年来,面向高损线路的窃电检测方法得到大面积工程应用,对降低窃电检测误报率和推动数据驱动窃电检测的工程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如何准确检出非高损线路的专变窃电用户,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实践经验中部分窃电用户存在用电量异常尖峰这一特点,提出基于负荷尖峰特征长短期记忆(LSTM)自编码器的用户窃电识别方法。首先,分析典型窃电用户曲线形态,提炼了区分正常及窃电用户的用电量尖峰特征。然后,结合该特征和用户分时数据周期性规律,构建LSTM自编码模型重构输入得到拟合值,基于拟合值与真实值的均方误差设定自适应阈值,从而识别窃电嫌疑用户并提供具体预警尖峰时段。最后,应用实际专变用户用电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准确率、命中率和误报率上均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窃电 长短期记忆 神经网络 自编码器 用电特征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平衡情况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综述 被引量:55
5
作者 阳同光 桂卫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41-246,共6页
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并网逆变器的输出有功功率和电流将存在二次脉动和畸变。为了提高电网不平衡时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有效降低并网逆变器对电网的冲击,研究不平衡电网情况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成为了迫切的需求。根据不同控... 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并网逆变器的输出有功功率和电流将存在二次脉动和畸变。为了提高电网不平衡时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有效降低并网逆变器对电网的冲击,研究不平衡电网情况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成为了迫切的需求。根据不同控制目标,从并网同步算法、正负序分离、电流跟踪控制、谐波补偿和滤波器技术等方面对现有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进行综述。最后,对不平衡电网情况下并网逆变器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不平衡 并网逆变器 控制策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与RVM感应电机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阳同光 桂卫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95,共7页
针对感应电机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将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相关向量机(RVM)相结合的感应电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感应电机定子电流进行小波分解,并采用核主元分析方法有效去除信息的冗余,得到能反映感应电机运行状态... 针对感应电机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将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相关向量机(RVM)相结合的感应电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感应电机定子电流进行小波分解,并采用核主元分析方法有效去除信息的冗余,得到能反映感应电机运行状态的特征向量。然后,利用相关向量机对故障特征向量进行故障分类,识别感应电机的运行状态。通过对不同运行状态下感应电机进行识别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和其他3种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基于KPCARVM方法的故障诊断方法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和泛化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感应电机故障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成分分析 相关向量机 感应电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导滤波和差分图像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成亚玲 柏智 谭爱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0-224,共5页
针对传统的多聚焦图像的空间域融合容易出现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滤波(GF)和差分图像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源图像进行不同水平的GF,并对滤波后图像进行差分,从而获得聚焦特征图像;随后,利用聚焦特征图像的梯度能... 针对传统的多聚焦图像的空间域融合容易出现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滤波(GF)和差分图像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源图像进行不同水平的GF,并对滤波后图像进行差分,从而获得聚焦特征图像;随后,利用聚焦特征图像的梯度能量(EOG)信息获得初始决策图,对初始决策图进行空间一致性检查以及形态学操作以消除因EOG相近而造成的噪点;然后,对初始决策图进行GF以得到优化后决策图,从而避免融合后的图像存在边缘骤变的问题;最后,基于优化后决策图对源图像进行加权融合,以得到融合图像。选取3组经典的多聚焦图像作为实验图像,将所提方法与其他9种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主观视觉效果显示,所提方法能更好地将多聚焦图像的细节信息保存下来,另外,经该方法处理后的图像的4项客观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对比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融合图像,较好地保留原始图像信息,有效解决传统多聚焦图像融合出现的边缘模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焦图像融合 引导滤波 差分图像 决策图 空间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改进的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诊断感应电机转子断条故障 被引量:5
8
作者 阳同光 桂卫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114,共6页
当进行感应电机转子断条故障诊断时,定子电流中(1±2S)f0故障特征频率容易被基波频率淹没,采用故障特征频率进行转子故障诊断难以达到满意效果。为解决故障特征频率被淹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技术的基波消... 当进行感应电机转子断条故障诊断时,定子电流中(1±2S)f0故障特征频率容易被基波频率淹没,采用故障特征频率进行转子故障诊断难以达到满意效果。为解决故障特征频率被淹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技术的基波消去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以改进二阶广义积分器为核心的单相锁相环,自适应捕捉定子电流基波频率和幅值,然后重构定子电流基波成份,并分离出故障特征电流,最后对故障特征电流进行频谱分析,凸显故障特征频率。该方法能在电网电压频率波动情况下自适应捕捉定子电流基波成份,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而且不需要采集电压信号,节约硬件开销。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转子故障进行有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 转子断条 感应电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退火温度对热浸镀铝钢高温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范彬 文明才 廖建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研究了经650、950℃扩散退火5 h后的热浸镀铝钢,在环境温度400℃、不同载荷作用下的磨损行为,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经650℃扩散退火处理的热浸镀铝钢的镀层主由脆性相Fe_2Al_5组成;其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主磨损机制为氧... 研究了经650、950℃扩散退火5 h后的热浸镀铝钢,在环境温度400℃、不同载荷作用下的磨损行为,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经650℃扩散退火处理的热浸镀铝钢的镀层主由脆性相Fe_2Al_5组成;其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主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和剥落磨损。经950℃扩散退火处理后的镀层均由韧性相FeAl和Fe_3Al构成;当载荷低于200 N时,其磨损率几乎不随载荷变化,且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其优异的耐磨性源于磨面处形成了厚1~2μm、含大量Al2O3和Fe2O3及少量W、Mo的氧化物的摩擦氧化层,主磨损机制为氧化轻微磨损。当载荷增加至250 N时,45钢基体发生热软化,摩擦层不稳定而剥落,基体发生塑性挤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退火 热浸镀铝钢 氧化轻微磨损 摩擦氧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工艺对电磁压制成形Ag-Cu-Zn-Sn钎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晓华 胡建华 +2 位作者 高歌 徐畅 陈昶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7,31,共6页
采用理论分析、显微分析、工艺实验的方法对电磁压制成形的中温无镉银基钎料Ag44Cu28Zn25Sn3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钎料致密度、硬度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时间不变时,在一定的烧结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 采用理论分析、显微分析、工艺实验的方法对电磁压制成形的中温无镉银基钎料Ag44Cu28Zn25Sn3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钎料致密度、硬度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时间不变时,在一定的烧结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烧结后试样越致密,硬度越高;而烧结温度不变时,烧结时间延长,则烧结后试样致密度越低,硬度也越低。该结果可为电磁压制成形银基钎料烧结工艺的合理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压制 烧结工艺 银基钎料 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频器网侧电流感应电机定子故障诊断 被引量:4
11
作者 阳同光 桂卫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变频器网侧电流频谱分析的感应电机定子故障诊断方法。当感应电机发生定子故障时,定子电流负序分量将通过逆变器、整流器向变频器网侧传播,将在网侧电流频谱中出现故障特征频率成分。分析电网负序电压对感应电机定子电流、... 提出一种基于变频器网侧电流频谱分析的感应电机定子故障诊断方法。当感应电机发生定子故障时,定子电流负序分量将通过逆变器、整流器向变频器网侧传播,将在网侧电流频谱中出现故障特征频率成分。分析电网负序电压对感应电机定子电流、变频器网侧电流的影响,发现电网负序电压分量在网侧电流中形成的故障特征频率与定子故障时的网侧电流故障特征频率存在明显不同,选择容易测取的网侧电流可构成定子故障诊断新判据。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变频器网侧电流频谱分析能有效进行定子故障诊断,且不受电网负序电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调速系统 定子故障 特征频率 负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布谷鸟搜索优化反推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阳同光 文明才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111,共7页
针对并网逆变器模型非线性和电网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反推控制技术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考虑参数变化和电网扰动的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设计并网逆变器反推控制。然后,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对不确定性... 针对并网逆变器模型非线性和电网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反推控制技术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考虑参数变化和电网扰动的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设计并网逆变器反推控制。然后,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对不确定性部分进行在线辨识和补偿,消除模型非线性和外部扰动产生的不确定性部分的影响。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控制器自适应律,证明了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反推控制器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逆变器精确并网控制,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并网逆变器 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 自适应反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弛豫退火对非晶合金晶化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彬 文明才 廖建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7-189,共3页
对Fe73Si7.5B4.5P9.5C3.5Cu2非晶合金进行弛豫退火之后,非晶合金内部的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再对该非晶合金进行部分晶化处理。研究发现,经弛豫退火处理的非晶合金析出的晶粒得到细化,其热稳性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了非晶合金综合的软... 对Fe73Si7.5B4.5P9.5C3.5Cu2非晶合金进行弛豫退火之后,非晶合金内部的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再对该非晶合金进行部分晶化处理。研究发现,经弛豫退火处理的非晶合金析出的晶粒得到细化,其热稳性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了非晶合金综合的软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退火 晶化处理 软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平衡情况下基于神经网络并网逆变器同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阳同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4,共9页
为解决常规锁相环技术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难以对电网电压频率和相位进行有效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电网不平衡情况下基于神经网络的并网逆变器同步算法。首先,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推导电网电压状态方程,并基于此建立神经网络;然后,利... 为解决常规锁相环技术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难以对电网电压频率和相位进行有效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电网不平衡情况下基于神经网络的并网逆变器同步算法。首先,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推导电网电压状态方程,并基于此建立神经网络;然后,利用网络输出电压矢量和实际电压矢量误差进行在线调整权值,并利用权值调整计算在线辨识电网电压频率、相位和幅值,从而可以构建电网电压的正负序分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电网不平衡情况下快速有效在线自适应辨识电网电压频率和相位,提取电网电压正负序分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不平衡 并网逆变器 神经网络 同步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概率-区间混合不确定性的汽车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琼 黄志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549,563,共6页
针对汽车正面碰撞中某些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中包含不确定的区间变量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汽车正面碰撞混合不确定可靠性优化模型,将基于误差比例选择技术的最优多项式模型引入整车碰撞分析中。由于存在区间参数,内层通过限制可靠度的区间... 针对汽车正面碰撞中某些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中包含不确定的区间变量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汽车正面碰撞混合不确定可靠性优化模型,将基于误差比例选择技术的最优多项式模型引入整车碰撞分析中。由于存在区间参数,内层通过限制可靠度的区间下界建立概率约束,从而保证车身结构的安全性。采用了一种基于漂移向量的高效解耦算法,将嵌套优化问题转换为确定性优化和混合可靠性分析的序列迭代过程,避免了内外层嵌套寻优,实现了汽车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的高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防撞梁、吸能盒和前纵梁的总质量减轻了2.35%,所有约束可靠度指标均得到满足,实现了保证车身轻量化要求下的车身和乘员安全性可靠性优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 概率-区间混合不确定性 最优多项式模型 漂移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前角金刚石磨粒磨削钛合金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根余 殷赳 +1 位作者 朱智超 胡搒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0-78,共9页
为研究正前角金刚石磨粒磨削加工的机理,论证正前角磨削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建立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Ti6Al4V钛合金过程的模型,对比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具有正、负前角的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 为研究正前角金刚石磨粒磨削加工的机理,论证正前角磨削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建立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Ti6Al4V钛合金过程的模型,对比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具有正、负前角的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飞秒激光加工的正前角金刚石磨粒和原始的负前角金刚石磨粒开展钛合金磨削试验,采用测力仪测量磨削力,并将测得的磨削力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观测磨削加工表面形貌,测量表面粗糙度,将正、负前角磨削时的磨削力、磨削加工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中,磨削力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磨粒前角由负到正而逐渐减小,仿真得到的磨削力与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相比于传统的负前角磨削,正前角金刚石磨粒具备良好的耐磨性,磨削表面磨痕较浅、加工缺陷少,表面粗糙度值降低58%~66%,可有效提高磨削加工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力 表面质量 正前角 单颗磨粒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80)Si_(8.5)B_xP_(9.5-x)Cu_2非晶形成能力与磁性能研究
17
作者 范彬 文明才 廖建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2-64,共3页
铁基非晶拥有优异的软磁性能,B元素的加入对非晶合金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Fe_(80)Si_(8.5)B_xP_(9.5-x)Cu_2(x=0,1,3,6,8)中随B元素含量的增加,其非晶形成能力增加,热稳定性增加。同时也提高了Fe_(80)Si_(8.5)B_xP_(9.5-x)Cu_2非晶... 铁基非晶拥有优异的软磁性能,B元素的加入对非晶合金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Fe_(80)Si_(8.5)B_xP_(9.5-x)Cu_2(x=0,1,3,6,8)中随B元素含量的增加,其非晶形成能力增加,热稳定性增加。同时也提高了Fe_(80)Si_(8.5)B_xP_(9.5-x)Cu_2非晶合金的软磁性能,当x=8时,其饱和磁化强度(M_s)达234.94emu/g,磁矫顽力为20.7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 非晶形成能力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侧储能事故备用风险与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经济优化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魏文 姜飞 +2 位作者 戴双凤 陈长青 陈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3-162,共10页
针对电网调峰过程中需求侧储能(Energy Storage,ES)事故备用闲置时间过长,以及传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Depth Peak Regulation,DPR)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需求侧储能事故备用风险与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经济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分... 针对电网调峰过程中需求侧储能(Energy Storage,ES)事故备用闲置时间过长,以及传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Depth Peak Regulation,DPR)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需求侧储能事故备用风险与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经济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天气状态、负载率水平以及故障风险类型等影响因素,构建了考虑需求侧的ES风险量化模型、ES事故备用调峰经济模型。其次,结合火电机组进行深度调峰时对机组损伤及燃料需求分析,构建了考虑火电机组投油成本的深度调峰经济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侧风险量化的ES事故备用辅助火电机组DPR的经济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修正后的IEEE30节点系统中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ES事故备用参与DPR能有效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和ES事故备用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调峰 风险量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波环境下中间仓单体收放过程中的管柱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荣耀 陈国明 +1 位作者 刘伟 郑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36-2847,共12页
海洋内波对中间仓海上收放作业的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内波和海流联合作用下中间仓单体收放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采用Newmark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中间仓收放过程中的冲击响应以及管柱形态、张力、等... 海洋内波对中间仓海上收放作业的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内波和海流联合作用下中间仓单体收放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采用Newmark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中间仓收放过程中的冲击响应以及管柱形态、张力、等效应力、上部转角和月池处偏移等因素。结果表明:在各项因素中,顶部张力受内波影响小,等效应力、上部转角和月池处偏移受内波影响大;收放作业过程中硬管等效应力最大位置发生于悬挂点附近;上部转角和月池处偏移是影响作业安全的限制因素,内波上层流方向与海流同向工况是实施收放作业的危险工况,中间仓入水0~300 m深度是收放过程的危险深度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中间仓 内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镁合金轴叉磁脉冲压接/胶接复合连接工艺与接头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昶 朱佳佩 +3 位作者 韩子川 柳泉潇潇 崔俊佳 李光耀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137,共8页
面向汽车传动轴中轻量化材料的使用与连接需求,提出了一种6061-T6铝合金和AZ31B镁合金轴叉的磁脉冲压接/胶接复合连接工艺。通过改变放电次数、槽倾角和放电能量等工艺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艺下胶接接头、磁脉冲压接接头和磁脉冲压接/... 面向汽车传动轴中轻量化材料的使用与连接需求,提出了一种6061-T6铝合金和AZ31B镁合金轴叉的磁脉冲压接/胶接复合连接工艺。通过改变放电次数、槽倾角和放电能量等工艺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艺下胶接接头、磁脉冲压接接头和磁脉冲压接/胶接复合连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显微观测探究了不同试验参数对铝/镁合金接头性能的影响和机理。通过中性盐雾腐蚀试验观察了接头在不同周期下的腐蚀产物和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磁脉冲压接/胶接复合连接工艺能够实现镁合金和铝合金的高质量连接,放电能量25 kJ、槽倾角90°、放电3次时,接头最大扭矩达到1479.30 N·m;铝合金外管和镁合金槽底面的贴合区域长度随放电次数和槽倾角的增大而增加;胶粘剂的加入有利于降低接头的腐蚀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磁脉冲压接/胶接复合连接 力学性能 盐雾腐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