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风险效用的风光水火抽蓄日前联合半调度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谭玉东 周年光 +3 位作者 杨娴 何智强 龚岸榕 李杨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对调节电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提出含风电、光伏、水电、火电和抽水蓄能多类异质电源的联合系统半调度模型与求解方法。首先,采用半调度模式,基于峰荷时段的负荷和备用需求确定火电机组开机组合,进一步通过预判抽蓄... 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对调节电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提出含风电、光伏、水电、火电和抽水蓄能多类异质电源的联合系统半调度模型与求解方法。首先,采用半调度模式,基于峰荷时段的负荷和备用需求确定火电机组开机组合,进一步通过预判抽蓄机组的发电/抽水功率确定其工作状态,实现离散整型变量的独立求解;其次,构造风险效用函数,量化抽水蓄能对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态度,完成辅组服务市场报价与出清;最后,以总报价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风-光-水-火-抽蓄日前联合调度优化模型(WSHTPC模型),通过不同新能源渗透率下的算例仿真,证实了所建模型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系统 半调度 抽水蓄能 辅助服务市场 风险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峰谷分时电价的风储联合发电系统跟踪风电计划出力控制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彭丽 罗隆福 +2 位作者 阳同光 杨京渝 陈长青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34-1641,共8页
风电场配置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是提高风电场调度计划精确度的有效手段。为提高风储联合发电系统跟踪调度计划出力能力、增加BESS收益,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和... 风电场配置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是提高风电场调度计划精确度的有效手段。为提高风储联合发电系统跟踪调度计划出力能力、增加BESS收益,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和双层模糊控制的BESS跟踪风电计划出力控制策略。首先,基于MPC方法建立了以并网功率与计划出力偏差、储能系统剩余容量偏离理想值最小为目标;其次,结合BESS实时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与风电功率计划值动态跟踪需求,通过引入第一层模糊控制规则,实时调整目标函数中的权重系数,以获得最佳跟踪效果。同时,为提高BESS收益,结合SOC和峰谷分时电价,采用第二层模糊控制规则,对BESS的充放电功率进行修正;最后,在风储联合发电系统实验平台上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MPC方法相比,所提控制策略提高了风储系统跟踪计划出力能力,避免了BESS越限,具有良好的峰谷套利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联合发电 跟踪计划出力 模型预测控制 双层模糊控制 峰谷分时电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特征挖掘和改进深度学习模型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京渝 罗隆福 +2 位作者 阳同光 彭丽 田飞扬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16,共7页
为提高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度,需进一步挖掘气象特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调参的特征挖掘改进深度学习模型。对气象因素提取多时间尺度下的统计特征、组合特征和类别特征;构建包含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结合模块、E... 为提高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度,需进一步挖掘气象特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调参的特征挖掘改进深度学习模型。对气象因素提取多时间尺度下的统计特征、组合特征和类别特征;构建包含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结合模块、Embedding模块和输出模块的深度学习模型,将连续数值特征输入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结合模块,将类别特征输入Embedding模块;由贝叶斯优化调参进行特征组合选择,找出最优特征组合,得到最终的风电功率预测结果。与某风电场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气象特征 深度学习 特征构造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锂离子电池包单体内部温度压力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志亮 王怀兴 +2 位作者 阳同光 黎灿兵 李航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38-146,共9页
针对储能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安全问题,开发一种高效锂离子软包电池内部温度压力模拟方法,为储能系统提供电池状态实时监测工具。首先,通过融合化学反应模型、热路模型和膨胀模型,将软包电池内部生热、产气、传热、膨胀等过程集成到... 针对储能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安全问题,开发一种高效锂离子软包电池内部温度压力模拟方法,为储能系统提供电池状态实时监测工具。首先,通过融合化学反应模型、热路模型和膨胀模型,将软包电池内部生热、产气、传热、膨胀等过程集成到统一的计算框架中。其次,建立基于微分方程组的软包电池温度、压力计算模型,反应模型和热路模型通过温度、生热率等状态参数彼此耦合。再次,将该方法应用于4款电池样本进行温度、压力模拟。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表明,该方法能高效计算锂离子软包电池内部温度和压力,最大模拟误差小于4%,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并且,该方法求解过程无需调用耗时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计算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锂离子电池 温度-压力模拟 产气 反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