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需求导向的城乡规划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
1
作者 易纯 曾志伟 +2 位作者 陈笑葵 刘彬 刘沅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3期181-183,共3页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旨在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该文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出发,采用需求导向法等研究方法,将...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旨在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该文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出发,采用需求导向法等研究方法,将研究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通过树立正确的城乡规划价值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能力培养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改革路径,形成了“三贯穿、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工程知识、能力、素养”的三位一体“大工程观”的能力体系,完善了“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产教融合机制,致力于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导向 城乡规划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绿视率对多时态热舒适度的影响
2
作者 毛志睿 李雨航 陈笑葵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为优化城市热环境与人居品质提供新视角。[方法]以武汉市江岸区滨水地段为例,结合街景数据与遥感气候数据,利用深度学习与ENVI-met模拟计算绿视率和生理等效温度(PET),分析其时空特征,探讨绿视率对热舒适度的影响。[结果]1)武汉... [目的]为优化城市热环境与人居品质提供新视角。[方法]以武汉市江岸区滨水地段为例,结合街景数据与遥感气候数据,利用深度学习与ENVI-met模拟计算绿视率和生理等效温度(PET),分析其时空特征,探讨绿视率对热舒适度的影响。[结果]1)武汉市江岸区滨水地段内,绿视率受区域特征影响呈现分布差异;2)7∶00-15∶00,不同城市空间热舒适度(PET)变化速率不同,历史街区内部>街道区域>滨水公园区;3)绿视率与PET的负相关性随时间变化显著,早晨至中午逐渐增强,中午12∶00达到峰值后减弱;4)绿视率对PET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效应,绿视率在43.9%~47.3%时对PET的降低作用最显著(P<0.05),超过此范围后改善效果减弱;5)绿视率对热环境稳定性的影响显著,高绿视率显著减小了PET的日变化幅度,表现为更稳定的热环境和更小的日温差。[结论]城市空间类型显著影响热环境动态特征;绿视率与PET呈负相关关系,其调控效应在日间辐射峰值时段(12∶00前后)最强且存在边际递减规律;合理配置绿视率是提升热舒适度的关键。未来需进一步探究多气候条件下绿视率与植被类型、配置方式的关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态热舒适度 绿视率 语义分割 微气候模拟 边际递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割理论的城市住区研究--上海住房市场空间分割的实证研究及规划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国武 龚皓锋 刘沅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86,共6页
针对大多数住房市场的分析至今未能充分认识住房空间位置背景的复杂性及其市场意义,住房的空间分割要素常常被简化为住房所在社区邻里与城市中心区的距离等可达性变量,导致住房子市场划分的科学性不强,本文从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入手,探究... 针对大多数住房市场的分析至今未能充分认识住房空间位置背景的复杂性及其市场意义,住房的空间分割要素常常被简化为住房所在社区邻里与城市中心区的距离等可达性变量,导致住房子市场划分的科学性不强,本文从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入手,探究传统方法在住房空间分割和子市场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解析城市空间结构因素对住房市场空间分割的影响,进而探讨分割理论研究对当前城市住区规划编制和住房政策制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房 市场分割 住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问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琳 许熙冉 聂咏琪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6期40-42,共3页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湖南省一方面积极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整体实现了从“全覆盖式”到“实用性”的编制模式转变,另一方面推动“多规合一”的乡村规划实践,以助力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发展。为提高村庄规划质量、落...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湖南省一方面积极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整体实现了从“全覆盖式”到“实用性”的编制模式转变,另一方面推动“多规合一”的乡村规划实践,以助力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发展。为提高村庄规划质量、落实村庄规划实施管理,该文深入分析了村庄规划编制的主要问题,针对村庄规划编制的村庄用地分类管控、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土地集约利用、产业优化发展和公众参与机制等内容提出了改进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提高规划实用性、落实规划实施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规划编制 国土空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住房分市场理论的城市住房规划研究——上海城市住房分市场动态变化驱动力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国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8,共7页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住房系统的运作机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我国城市规划、住房规划理论和方法与时俱进。本文构建了我国住房分市场动态变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对上海市两个案例住宅区1...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住房系统的运作机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我国城市规划、住房规划理论和方法与时俱进。本文构建了我国住房分市场动态变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对上海市两个案例住宅区1994至2005年住房分市场动态变化驱动力的实证研究表明:影响不同区位、不同层级城市住房分市场动态变化的供、需因素复杂多样,在不同层面上广泛地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区域甚至国际发展变化的趋势、城市规划控制和土地供应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住房分市场动态变化的研究对我国市场化体制下的城市住房规划理论和方法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住房需求的评估和住房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规划 住房分市场 城市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城市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平 汤放华 黄曦红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城市以追求高效率为目标,城市效率的测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湖南省2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2001—2013年近13年面板数据,结合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城市要素空间投入——产出角度,对湖南省城市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 城市以追求高效率为目标,城市效率的测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湖南省2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2001—2013年近13年面板数据,结合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城市要素空间投入——产出角度,对湖南省城市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3年,湖南省城市技术效率仅为0.847,未达到DEA有效;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3.0%,主要来源于技术改进,技术效率变化起着拖累作用,全省城市效率变化整体呈现稳中求进的趋势。同时,省内城市效率区域差异和个体差异特征明显,城市效率的区域空间差异格局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格局的一致性,长株潭地区城市效率水平和全要素增长率均最高,湘西地区城市则均表现为最低;针对城市效率时空差异的驱动机制表明,其主要由影响城市效率的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有机协同的"自增长机制"体系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效率 时空差异特征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汤放华 苏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3-488,共6页
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条件和演变阶段进行分析,通过节点、通道、网络、域面、等级、流等六大结构要素阐述了其演变规律与特征,即传统经济时代为低水平离散点状的空间结构,城市间的联系和互动较少,通道不完善,等级结构不明显,网... 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条件和演变阶段进行分析,通过节点、通道、网络、域面、等级、流等六大结构要素阐述了其演变规律与特征,即传统经济时代为低水平离散点状的空间结构,城市间的联系和互动较少,通道不完善,等级结构不明显,网络不健全,流动性水平较低;计划经济时代,是一种计划空间,处于一种理性的计划均衡状态;转型经济时代是一种非均衡的、不断极化的空间,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和升级,城市的空间组织功能日益重要,各种空间通道快速建设和完善,等级结构日趋复杂,流动性激增.认为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将进入信息化、生态化、空间体系化和城乡一体化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演变 长株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湖南省土地利用格局及多功能演变 被引量:7
8
作者 雷文韬 古杰 谢宏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83-293,共11页
为了增强土地的多功能性,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和功能性较弱等问题。该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通过“要素-结构-空间-功能”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机制,构建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对其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借助... 为了增强土地的多功能性,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和功能性较弱等问题。该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通过“要素-结构-空间-功能”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机制,构建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对其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借助ArcGIS软件,采用土地利用空间转移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区域2000—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空间+功能”的双视角探析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与功能转变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三生”空间格局演变波动较大,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收缩,生活空间扩张;其中又以生活空间扩张显著,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之间转换较为频繁为主要特点,是造成湖南省土地利用“三生”空间波动重组的主要因素。2)区域分布格局,生产空间主要分布于省北部的常德、益阳、岳阳以及中部衡阳、娄底、邵阳、永州4市交界的中心区域;生活空间主要分布于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中心的核心分布区以及各市城市中心区域;生态空间分布面积最广,主要分布于省西部及西南部丘陵山地区域,以及位于省北部的洞庭湖水域区等;区域变化以环长株潭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演变更剧烈,其次是东、西、南三面山地区域;动态度结果显示全省土地利用总体动态变化率有提升态势。3)2000—2020年土地利用“三生”功能水平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生态功能评分最高,变化最明显,生产功能次之,波动中水平趋于稳定,生活功能最低,呈逐年提升趋势;区域间水平差异由低水平高差距向高水平的相对均衡转变。4)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与功能转变之间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尤其在时序变化上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空间+功能”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机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在“一对多”机制关系研究中,未来需要结合土地多功能测度方法更加准确识别“三生”空间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三生"空间 格局演变 土地利用多功能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沅 易纯 +1 位作者 雷文韬 刘彬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76-78,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学科,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实践育人的重要价值,通过优化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 新工科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学科,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实践育人的重要价值,通过优化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原则,从重塑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协同教学平台和完善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路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学生学习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得以提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产生了一批成果,为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育人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城乡规划专业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隔离与城市居民遭受犯罪侵害的相关性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古杰 周素红 宋广文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52-1760,共9页
已有文献对社会隔离和犯罪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但主要聚焦于种族或族群之间的社会隔离,对个体活动联系和情感联系等方面的关注相对不足。文章以1148份在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居住3 a以上居民的问卷为数据基础,构建了社会联系、邻里联... 已有文献对社会隔离和犯罪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但主要聚焦于种族或族群之间的社会隔离,对个体活动联系和情感联系等方面的关注相对不足。文章以1148份在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居住3 a以上居民的问卷为数据基础,构建了社会联系、邻里联系、活动联系和情感联系相结合的社会隔离指标体系,在控制个体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隔离与暴力侵害、入室盗窃、社区内扒窃和社区外扒窃四大犯罪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整体上,社会隔离与居民遭受犯罪侵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部分指标和特定犯罪类型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其中,1)与暴力侵害具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仅有意见建议(负相关);2)与入室盗窃具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包括社区内亲朋人数(负相关)、社区情感(正相关)和社区管理服务满意度(正相关);3)与社区内扒窃具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包括社区内亲朋人数(负相关)、邻里是否相互串门(正相关)、邻里是否相互借东西(负相关)和居民对社区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正相关);4)与社区外扒窃具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包括是否失业(负相关)、邻里关系和谐程度(正相关)、意见建议(负相关)和居民对管理服务满意度(正相关)。总的来看,不同衡量维度的社会隔离与社区的非正式社会控制、居民对犯罪的警惕程度有关,从而导致其对居民遭受犯罪侵害概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随受侵害类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隔离 受害者 扒窃 入室盗窃 暴力侵害 社会网络关系 个体情感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视角下产业园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路径与内容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超 杨翠 +1 位作者 易纯 易维良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30,共8页
从“双创”视角出发,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契机,剖析新时期产业园区发展的新目标与新要求,在识别产业园区智能、集群、“双碳”、弹性、人本等特征的基础上,将战略、业态、空间充分融合,从目标指标、规划用地、设施支撑和规划管控等... 从“双创”视角出发,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契机,剖析新时期产业园区发展的新目标与新要求,在识别产业园区智能、集群、“双碳”、弹性、人本等特征的基础上,将战略、业态、空间充分融合,从目标指标、规划用地、设施支撑和规划管控等方面提出湖南省产业园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编制路径与规划内容,以期指导编制能践行“三高四新”使命、满足“双创”需求的产业园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 产业园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彭建国 石孟良 谢志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6-378,共3页
从人的行为心理、建筑生态、建筑与环境协调等角度,明晰和拓展了灰空间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花园阳台、建筑入口、开敞边庭、底层架空、柱廊空间等5种灰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 灰空间 建筑手法 生态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旅游古镇线上线下热度特征及其转化机制——以丽江大研古镇为例
13
作者 陈笑葵 毛志睿 +1 位作者 易纯 高钰桔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9-1200,共12页
文章以丽江大研古镇为例,借助多源数据和多元空间分析方法,剖析其线上线下游客集聚热度特征及转化机制,结果表明:1)大研古镇线上线下热度的空间关联程度高、整体分布极不均衡,线上热度排名前10%的空间单元汇聚了超过90%的浏览量与签到量... 文章以丽江大研古镇为例,借助多源数据和多元空间分析方法,剖析其线上线下游客集聚热度特征及转化机制,结果表明:1)大研古镇线上线下热度的空间关联程度高、整体分布极不均衡,线上热度排名前10%的空间单元汇聚了超过90%的浏览量与签到量,呈现幂律衰减特征。线下热度排名前10%的空间单元汇聚了超过33.6%的总游客量,呈现以四方街为核心向外围递减的“核心—边缘”格局。2)游客集聚行为是线上线下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游客移动行为、数字内容打卡行为和数字内容浏览行为之间形成正向促进效应。3)旅游古镇在注意力经济的影响下,通过数字媒介流量传播实现线上线下热度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特色资源通过游客的打卡行为转化为数字内容,高质量数字内容通过媒介传播实现注意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吸引游客移动与消费行为的集聚,塑造出新的“网红打卡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行为 虚实空间交互 网红打卡点 旅游古镇 数字媒介 注意力经济学 丽江大研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色彩景观视觉感知量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14
作者 罗媛媛 黄燕 +1 位作者 周晨 张梁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植物的色彩具有主观视觉的第一特征,植物色彩景观的品质是园林绿化质量的直接体现。对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植物色彩景观量化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展、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基于色彩量化技术... 植物的色彩具有主观视觉的第一特征,植物色彩景观的品质是园林绿化质量的直接体现。对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植物色彩景观量化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展、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基于色彩量化技术,对植物色彩与人体响应尤其是与视觉响应的关系、植物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应用研究是国内外共同的关注重点,“美景度”和“视觉感知”是共同的研究前沿热点。2)植物色彩景观的视觉审美评价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局限,设计实践多基于色彩调和理论提出植物搭配的方法,或基于色彩的生理、心理感知提出植物品种建议。最后,基于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多学科融合选取色彩评价指标、多视角交叉选取视觉感知的评价方法、多方法结合构建植物色彩景观的数字化营造模式3方面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感知 植物色彩景观 审美评价 量化研究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湖南省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发展协调度演变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汤放华 朱俊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6,共8页
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构建湖南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8—2018年,湖南省城镇化质量由低质量发展(0.1759)进入加速发展阶段(0.3616),但结构和区域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构建湖南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8—2018年,湖南省城镇化质量由低质量发展(0.1759)进入加速发展阶段(0.3616),但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够平衡。(2)城镇化质量在投入产出和规模方面(创新、共享)提升较快,结构平衡性(协调、绿色和开放)提升较慢且不稳定。(3)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耦合度水平较高,由0.9128增加到0.969,两者相互作用不断加强并朝有序方向发展。(4)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由勉强协调(0.5079)上升至初级协调状态(0.6603),格局形成以长沙为核心的中心-外围结构,协调度较高水平区域由东向西逐渐蔓延,在湘西和怀化处形成低值洼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水平 发展协调度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物联网技术对乡村空间转型的影响研究--以湖南安化县高马二溪村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易纯 刘彬 +1 位作者 雷文韬 王雄 《南方农机》 2022年第23期28-31,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在高马二溪村黑茶产业中,对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点、耕作半径和就业等村民生产、生活空间带来了巨大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在高马二溪村黑茶产业中,对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点、耕作半径和就业等村民生产、生活空间带来了巨大变化。课题组从高马二溪村的实际出发,将从乡村空间整体转型、生产空间转型、生活空间转型、生态空间转型四个方面对利用农业物联网后对村庄空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为村庄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乡村空间 转型 高马二溪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改革实践——评《Revit+VR建筑设计实操实战思维课堂》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44-I0045,共2页
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各个领域,三维建模、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等工具的出现为高校建筑设计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和全新方式。现代建筑行业对建筑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数字素养和设计能力,还应具备... 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各个领域,三维建模、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等工具的出现为高校建筑设计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和全新方式。现代建筑行业对建筑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数字素养和设计能力,还应具备与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并能与客户进行沟通和合作。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已经成为当代建筑设计教育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数字化技术 教学方式改革 可视化技术 虚拟现实 三维建模 协作能力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志睿 车兴蕊 +1 位作者 陈笑葵 高钰桔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目的]元阳哈尼梯田因其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展现的创造力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而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从时空过程角度剖析其核心遗产区的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是推动实现遗产活态保护的重要基础,可为梯田文... [目的]元阳哈尼梯田因其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展现的创造力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而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从时空过程角度剖析其核心遗产区的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是推动实现遗产活态保护的重要基础,可为梯田文化传承和生态价值保护的路径探索提供借鉴。[方法]利用元阳县申遗前后土地利用、实地调研等数据,借助景观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分析等方法,剖析元阳哈尼梯田核心遗产区景观格局及其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哈尼梯田核心遗产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水田、旱地、村庄等类型为主,主要景观类型的复杂度下降、离散度程度增加,景观的分离程度加剧。申遗后整体景观格局呈现动态稳定;2)梯田在申遗后出现不同坡度、高程的小幅缩减,整体聚田比指数下降,核心遗产区正由“农业生产用地主导”向“生态-经济复合用地主导”转变,景观功能由维持生产生活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功能转变,其人地关系表现出从“人地共生”转向“人地分离”的变化趋势。[结论]未来研究需深入探索哈尼梯田的人地关系演变,警惕“人地分离”现象,通过有效措施实现活态保护,适应现代社会的多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时空动态演变 文化景观遗产 遗产保护 元阳哈尼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流域生态状况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宁启蒙 何自强 +2 位作者 胡然 吴雨欣 段宜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072-8083,共12页
掌握生态状况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是国土空间的优化和生态功能的提升的关键。目前研究大多侧重于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单一变化,尚未综合考虑人为干扰因素,导致生态修复分区以单一生境或要素的修复为主,无法较好地解决人地关系矛盾。以... 掌握生态状况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是国土空间的优化和生态功能的提升的关键。目前研究大多侧重于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单一变化,尚未综合考虑人为干扰因素,导致生态修复分区以单一生境或要素的修复为主,无法较好地解决人地关系矛盾。以洞庭湖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景观格局指数、InVEST模型分析了2000年和2018年景观分布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运用模糊推理算法探究2000—2018年洞庭湖流域生态状况特征,基于此揭示人类-自然因素对生态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洞庭湖流域整体景观更加破碎化,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聚集程度不断下降,景观类型更加离散。(2)研究期间,食物供给服务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生境质量服务和碳储量服务总体呈下降趋势。(3)洞庭湖流域生态状况整体转好,生态指数上升区域(74%)明显大于下降区域(26%)。生态系统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地区,而生态恢复区域多分布在远离各城市中心的山地丘陵区域。(4)洞庭湖地区各影响因素对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显著性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生态系统退化的高值区和人类活动强度较为集中的地区,具有显著影响的地区重心逐渐由西部转移到东部。其中,人口密度、GDP、路网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对洞庭湖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坡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生态系统退化产生的正向影响呈逐渐增强的趋势。本研究利用模糊推理方法计算出洞庭湖流域的生态指数,从而识别出生态退化区域,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状况 生态管理分区 洞庭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梁 张瑞 +2 位作者 肖祥 刘沅 文彤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6期90-96,共7页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农村居民的深切期盼,科学合理评价农村人居环境是环境整治建设的首要工作。本文以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油草塘村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与其他...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农村居民的深切期盼,科学合理评价农村人居环境是环境整治建设的首要工作。本文以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油草塘村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与其他7个同类型村对比,采用区间赋值法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水平展开定量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草塘村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居住条件较好,但依然存在不足,如公共服务设施中严重缺乏休闲互动场地;基础设施中需补齐道路黑化和亮化的短板;经济发展困难,缺乏产业支撑。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劣分析,为有的放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