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叶巧云 《森林工程》 201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必须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测绘工程 实践教学 体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OLI数据的不透水面提取方法对比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维 李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1期83-85,102,共4页
不透水面的分布规模和空间格局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该研究基于LandsatOLI遥感影像,以长株潭主城区核心区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归一化建筑指数法、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法和最小噪声分离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法3种方... 不透水面的分布规模和空间格局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该研究基于LandsatOLI遥感影像,以长株潭主城区核心区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归一化建筑指数法、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法和最小噪声分离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法3种方法提取不透水面信息的综合比较。结果表明:MNF结合SVM方法步骤相对较多,在选取端元和去除水体掩膜等方面都存在人工干涉,受人工影响较大;归一化建筑指数法虽然能快速地提取不透水面,但存在裸土与不透水面混淆的情况;而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法可有效区分裸土与不透水面,提取精度高于其他2种方法。最终选择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法,提取研究区2013年、2015年的不透水面信息,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扩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归一化建筑指数法(NDBI) 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法(NDISI) 最小噪声分离(MNF)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法 LANDSAT O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21世纪初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华斌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2期161-162,共2页
湖南省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省份。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省洪涝灾害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如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山丘区洪涝灾害所引发的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洪涝灾害损失严重等,对湖南省各方面造成了较大的损害。... 湖南省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省份。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省洪涝灾害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如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山丘区洪涝灾害所引发的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洪涝灾害损失严重等,对湖南省各方面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基于此,通过分析得出的这些特点和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出相应的防洪抗灾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山洪灾害 人类活动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GNSS与HNCORS在矿区生态修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林 曹幼元 黄长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84,共8页
矿产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但矿山的开发和利用严重破坏了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矿区生态修复主要解决矿山开采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是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遵循自... 矿产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但矿山的开发和利用严重破坏了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矿区生态修复主要解决矿山开采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是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对受损、退化、服务功能下降的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过程和活动,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测量成为了生态工程领域中的关键环节,精确测量为整个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数据支持,从而确保修复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本文将静态GNSS和HNCORS在矿区生态修复测量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和分析,静态GNSS测量技术以其高精度和全天候性,广泛应用于生态工程测量中,为精确获取地理信息提供了可靠手段;而HNCORS测量技术则以其实时性和数据更新频率优势,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实时性,适用于快速反馈环境监测数据的需求。通过工程实践精度比较,表明HNCORS通过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优化,不受静态GNSS控制测量不利因素影响,精度能满足矿山首级控制测量及后序工程测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GNSS HNCORS 矿区 生态修复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越界开采预防措施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林 曹幼元 黄长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矿山越界开采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侵害了国家的矿产资源,另一方面也侵犯了周边合法矿业权人的权益,这种行为的发生不但扰乱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还产生了重大安全隐患和资源纠纷。但是由于其行为发生的隐蔽性较强,在平时的实地检查核... 矿山越界开采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侵害了国家的矿产资源,另一方面也侵犯了周边合法矿业权人的权益,这种行为的发生不但扰乱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还产生了重大安全隐患和资源纠纷。但是由于其行为发生的隐蔽性较强,在平时的实地检查核查中难以发现,这是当前政策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由于产生矿山越界开采的原因较多,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方面、行政管理方面、技术层面,还有矿山企业的主观不作为等,因此,研究矿山越界开采的行业及其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众多现象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越界开采的基本内涵出发,重点分析了越界开采现有的预防措施,以及检查核查的技术成果,分析了越界开采形成的原因,并从政策制定层面、政府落实层面和技术支持层面提出相应的措施。通过对越界开采的研究,为我国政策制定以及技术发展应用提借新的思路和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界开采 矿山 矿业权人 矿区范围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与极限平衡分析的露天矿边坡角优化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云 杨珊 钟福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为保证露天边坡的安全稳定,提出用有限元与极限平衡综合分析法分析其稳定性并优化边坡角。利用数值分析软件ABAQUS模拟出边坡潜在滑动面和张裂缝的位置,再根据极限平衡法计算出不同边坡角下的安全系数值,绘制安全系数随边坡角的变化曲线... 为保证露天边坡的安全稳定,提出用有限元与极限平衡综合分析法分析其稳定性并优化边坡角。利用数值分析软件ABAQUS模拟出边坡潜在滑动面和张裂缝的位置,再根据极限平衡法计算出不同边坡角下的安全系数值,绘制安全系数随边坡角的变化曲线,最后得到安全稳定条件下的最终边坡角的优化值。采用该方法对某露天矿的边坡进行优化,最终边坡角由原设计的53.5°提高至55.4°,能同时降低剥离工程量,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极限平衡分析 露天矿 最终边坡角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溶性腐殖酸对U(VI)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 被引量:12
7
作者 蒋海燕 周书葵 +3 位作者 曾光明 刘迎九 李华 欧阳双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3-198,共6页
以不溶性腐殖酸(Insolubilized Humic Acid,IHA)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U(VI)。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p H值、时间、U(VI)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及等温吸附规律,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 以不溶性腐殖酸(Insolubilized Humic Acid,IHA)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U(VI)。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p H值、时间、U(VI)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及等温吸附规律,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5℃下1.4 g/L的IHA在p H值为5时对10mg/L U(VI)的去除率可达99.37%;IHA对U(VI)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的反应,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决定系数达0.99以上;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决定系数为1;IHA吸附U(VI)后表面形态发生了变化,与U(VI)相互作用的基团主要是羧基和酚羟基,综合看来,IHA吸附U(VI)的机理表现为离子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U(VI) 不溶性腐殖酸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冶炼中浸渣锌还原浸出机制与动力学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纯 闵小波 +2 位作者 张建强 王密 李辕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7-203,共7页
以锌冶炼中浸渣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浸渣的化学成分及锌的存在形态,锌主要以铁酸锌形式存在。采用SO2做还原剂,研究温度、初始硫酸浓度、二氧化硫分压对锌浸出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中浸渣中锌还原浸出反应机制及动力学。结果表明:H+在锌还原... 以锌冶炼中浸渣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浸渣的化学成分及锌的存在形态,锌主要以铁酸锌形式存在。采用SO2做还原剂,研究温度、初始硫酸浓度、二氧化硫分压对锌浸出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中浸渣中锌还原浸出反应机制及动力学。结果表明:H+在锌还原浸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锌还原浸出反应活化能为31.67 k J/mol,为化学反应控制;SO2做还原剂时,反应时间、液固比及初始酸度均大幅降低。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初始硫酸浓度80 g/L、温度95℃、液固比(L/S)10 m L/g、二氧化硫分压200 k Pa、反应时间120 min。该工艺条件下,中浸渣中锌浸出率达99%以上。XRD和ICP分析表明:中浸渣中铁酸锌分解,硫化锌在该反应条件下未完全浸出,还原浸出渣中主要化学成分为铅和锌,主要物相为Pb SO4和Zn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浸渣 还原浸出 二氧化硫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与热泵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兴应 龚光彩 王晨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3-921,共9页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hybrid,PV-T)系统产生的热水的温度通常达不到生活所需的水温,如果和热泵联合工作,则可以提供较高温度的热水,系统的实用性明显提高。理论上在PV-T提供的热能与热泵吸收的热能相等时,P...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hybrid,PV-T)系统产生的热水的温度通常达不到生活所需的水温,如果和热泵联合工作,则可以提供较高温度的热水,系统的实用性明显提高。理论上在PV-T提供的热能与热泵吸收的热能相等时,PV-T与热泵能很好的匹配耦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V-T与热泵耦合的热力分析模型。结合热管式PV-T系统实验装置和热泵实验装置进行测试的实验数据,对该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分析,基于两种不同算法,得出了匹配情况下PV-T耦合热泵系统的COP,实验还得出PV-T系统的火用效率为0.08左右,热泵的火用效率为0.38左右,匹配情况下耦合系统的火用效率为0.05左右,该PV-T耦合热泵系统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文中对系统提出了节能建议。该研究结果为PV-T与热泵耦合工作的应用及其系统参数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PV-T) 热泵 光电效率 热能效率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差异时空格局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磊 袁华斌 +2 位作者 李景保 刘清俊 何为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1,27,共6页
采用传统统计学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1—2011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区绝对差异呈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波动式缩小;四地市间差异和岳阳、常德内部差异是经济区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高水平县域... 采用传统统计学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1—2011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区绝对差异呈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波动式缩小;四地市间差异和岳阳、常德内部差异是经济区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高水平县域为地市市区及周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向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转变;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呈"四核"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县域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 动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广播星历参数及拟合算法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琴琴 崔先强 +2 位作者 贾小林 宋迎春 杜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5,99,共5页
对两种GPS广播星历参数及其拟合算法进行对比,分析了部分参数改变对星历拟合算法性能的影响,并使用GPS精密星历内插轨道进行了实际验证。
关键词 GPS 广播星历 参数 偏导数 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降观测AR模型的不确定性平差算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邹渤 宋迎春 +1 位作者 唐争气 谢雪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6-688,共3页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获取的数据经常存在着不确定性,影响参数估计的可靠性和沉降预测的准确性。把不确定度作为参数融入AR模型,建立基于AR模型的不确定性平差模型。依据残差中不确定性传播规律,利用min-max估计准则,使得残差中的最大不确...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获取的数据经常存在着不确定性,影响参数估计的可靠性和沉降预测的准确性。把不确定度作为参数融入AR模型,建立基于AR模型的不确定性平差模型。依据残差中不确定性传播规律,利用min-max估计准则,使得残差中的最大不确定度达到最小,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不确定性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得到基于不确定性算法的AR模型,扩展了现有误差理论。通过沉降实例进一步验证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观测 AR模型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驱动的从空气中直接捕碳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黎灿兵 王煌 +3 位作者 耿英会 孙良 曹一家 石海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0-136,共7页
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碳捕集与封存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措施。从空气中直接捕碳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捕碳装置负荷是柔性负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波动性能源驱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碳捕集与封存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措施。从空气中直接捕碳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捕碳装置负荷是柔性负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波动性能源驱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具有波动性的特点。利用其驱动捕碳装置从空气中直接捕碳,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望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文中分析了利用新能源驱动的从空气中直接捕碳的潜力,提出了新能源捕碳的关键技术。对新能源捕碳的规划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利用新能源捕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柔性负荷 碳捕集方式 碳捕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剩余污泥对Pb^(2+)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爱河 张伟 +1 位作者 鄢恒珍 张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1-196,共6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干污泥为原料,以浓硫酸为活化剂,制备活化剩余污泥吸附剂,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Pb2+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 H值、吸附温度、活化剩余污泥投加量对活化剩余污泥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剩余污泥对Pb2+的最佳吸...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干污泥为原料,以浓硫酸为活化剂,制备活化剩余污泥吸附剂,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Pb2+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 H值、吸附温度、活化剩余污泥投加量对活化剩余污泥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剩余污泥对Pb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b2+初始质量浓度60 mg/L、初始p H值5、活化剩余污泥投加量100mg、吸附温度288 K,影响从高到低的各因素为Pb2+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初始p H值、活化剩余污泥投加量。采用Langmuir、Freundlich、D-K-R吸附等温方程对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平衡试验数据进行拟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活化剩余污泥对Pb2+的吸附平衡过程。其吸附过程吉布斯自由能ΔG为-3.35^-0.32 k J/mol,焓变ΔH和熵变ΔS均为负值,表明活化剩余污泥对Pb2+的吸附是自发的、以物理吸附为主的放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吸附等温线 吸附热力学 活化剩余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InSAR高程提取的误差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长军 郭际明 +2 位作者 周命端 喻小东 袁长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共4页
从基线沿水平向分解的InSAR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星载InSAR高程公式;然后根据斜距、基线、相位、基线倾角、入射角、高度等量之间的几何构形及存在的函数关系,推导出星载InSAR影响高度精度的误差公式,并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斜距、基线、相... 从基线沿水平向分解的InSAR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星载InSAR高程公式;然后根据斜距、基线、相位、基线倾角、入射角、高度等量之间的几何构形及存在的函数关系,推导出星载InSAR影响高度精度的误差公式,并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斜距、基线、相位、基线倾角、入射角、水平基线及垂直基线等测高精度因子的相关性及与对高程误差的影响,明确基线长度和方向对测高精度的影响;最后,针对星载InSAR高程提取的特点,提出一些提高测量精度的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高程误差 精度分析 误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算法的InSAR影像配准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喻小东 郭际明 +1 位作者 黄长军 袁长征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2期66-69,共4页
配准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中极其关键的一个步骤。本文详细介绍了SIFT算法,并根据其特点将其应用于InSAR数据的配准过程中。实验结果表明:SIFT算法在InSAR配准中是一种简单、有效和可靠的配准方法。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配准 SIF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位移监测中带有未知参数的滤波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争气 宋迎春 邹勃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8-113,共6页
在基坑边坡的动态监测中,为了控制几何观测异常对形变参数估计的影响,把基坑边坡的力学信息看成是一个未知信息,建立了带有未知参数的滤波模型,并在固定的观测窗口中,把未知参数看成是一个不变的量,利用观测残差和状态预测残差来拟合它... 在基坑边坡的动态监测中,为了控制几何观测异常对形变参数估计的影响,把基坑边坡的力学信息看成是一个未知信息,建立了带有未知参数的滤波模型,并在固定的观测窗口中,把未知参数看成是一个不变的量,利用观测残差和状态预测残差来拟合它,并对滤波结果同时进行修正,得到了一个带有未知参数的滤波算法.实例说明,利用先验的几何、物理信息进行变形监测,能有效地提高状态参数估计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变形监测 未知参数 卡尔曼滤波 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CPM模型的边坡失稳灾害预测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云 刘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971-2976,共6页
提出基于粗糙集的边坡失稳灾害突变级数预测模型,选取介质容重、内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边坡坡高、孔隙压力比共6个预测指标,运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属性约简和属性重要性排序,在此基础上开展突变级数的指标浓缩,从而实现对边坡失稳灾... 提出基于粗糙集的边坡失稳灾害突变级数预测模型,选取介质容重、内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边坡坡高、孔隙压力比共6个预测指标,运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属性约简和属性重要性排序,在此基础上开展突变级数的指标浓缩,从而实现对边坡失稳灾害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输出的各种指标预测值与实际值较吻合,预测精度较高,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这种方法克服了突变级数法难以判定属性重要度的缺点,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为公路边坡风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CPM模型 粗糙集 突变级数 边坡失稳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培养条件下烟曲霉去除Cd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耀宁 汪元南 +5 位作者 黎媛萍 陈艳容 苟宇 朱福造 张道利 刘耀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研究了一株高耐Cd的烟曲霉在实验室摇瓶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Cd的去除效果,测定了其在去除过程中菌株产谷胱甘肽(GS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重金属Cd浓度为50mg/L时,烟曲霉去除Cd效率最佳,达到55.5%的去除率,其产生的GSH浓度达到了0.89μmo... 研究了一株高耐Cd的烟曲霉在实验室摇瓶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Cd的去除效果,测定了其在去除过程中菌株产谷胱甘肽(GS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重金属Cd浓度为50mg/L时,烟曲霉去除Cd效率最佳,达到55.5%的去除率,其产生的GSH浓度达到了0.89μmol/mg.研究比较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烟曲霉对Cd的去除效率,发现在温度30℃,pH5.0,加液量120mL,转速100r/min,接种量0.4mL(1.0×10~7 CFU/mL)的培养条件下,烟曲霉能达到最佳去除Cd的效率.通过这种培养条件的优化,烟曲霉较初始条件下对50mg/L Cd的去除率提高了29.8%,培养体系中GSH浓度增加了0.42μmol/m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变化表明烟曲霉在优化的液态生长环境下可以较好去除培养体系中的重金属Cd,其产生的GSH对Cd的去除有促进作用,其解毒机制可能是依靠体内GPX和GR将应激产生的氧化性物质去除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谷胱甘肽 液体培养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S-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表形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长军 聂智平 +1 位作者 龚新苗 周青山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88,共3页
针对传统的D-InSAR易受观测周期以及空间和时间基线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很难将离散的D-InSAR观测连接起来,以获得时间上连续的沉降场,从而揭示研究区域的沉降演化情况。本文以ENVISAT卫星C波段雷达传感器ASAR影像为数据源,利用PS-InSAR技... 针对传统的D-InSAR易受观测周期以及空间和时间基线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很难将离散的D-InSAR观测连接起来,以获得时间上连续的沉降场,从而揭示研究区域的沉降演化情况。本文以ENVISAT卫星C波段雷达传感器ASAR影像为数据源,利用PS-InSAR技术获取了葛亭煤矿时间连续的沉降场,揭示了矿区沉降漏斗的发展和演化情况,为今后矿区的灾害预警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矿区沉降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