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与城市文化空间的互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文化动因
1
作者 胡亮才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96-99,共4页
目前,国际化背景下的现代城市文化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人与城市文化空间的相互建构以及城市人的自我确认需求,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城市文化空间 高等教育 国际化 自我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及其动力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亮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57-158,共2页
本文对当前我国面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进行描述,并就我国在高教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从理论与措施两方面论述了促进这一进程的动力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英语课堂主体发展途径 被引量:2
3
作者 文巧平 胡亮才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
课堂结构与形成性评价的内在契合是追求高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形成性评价通过以下途径构建大学英语课堂结构:构建教学主体评价标准且通过对于主体评价期待的激发,确认和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主体;依赖形成性评价的情感性原则、... 课堂结构与形成性评价的内在契合是追求高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形成性评价通过以下途径构建大学英语课堂结构:构建教学主体评价标准且通过对于主体评价期待的激发,确认和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主体;依赖形成性评价的情感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多元化原则,构建教学主体交流所需的交流语境、激发教学主体的交流和探索欲求、构建课堂的多维交流途径;依赖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对学生能力的描述以及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适时调整,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双向反馈机制。其中,主体的发展是前提和基础,交流结构的形成是平台,反馈机制的建立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大学英语 课堂结构 主体 交流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意”“象”的身体逻辑及其艺术表现
4
作者 曾小明 刘新敖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5-69,共5页
魏晋名士遵循"象—意—象"的身体逻辑结构,其尚情、重性、求真之"意",通过艺术表现的动力、内容和理想,与身体的欲望、行为、意向之"象"紧密结合。"风骨"等身体的肉体性存在以及"气"... 魏晋名士遵循"象—意—象"的身体逻辑结构,其尚情、重性、求真之"意",通过艺术表现的动力、内容和理想,与身体的欲望、行为、意向之"象"紧密结合。"风骨"等身体的肉体性存在以及"气"、"清"等身体的精神性存在的批评标准也表明,魏晋"意""象"的身体逻辑,已经以艺术为载体且两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身体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