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一五”期间国内贸易经济研究进展审视 被引量:4
1
作者 柳思维 赵锋 徐志耀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6,共5页
本文系统地对"十一五"以来国内贸易经济学科研究的主要进展与代表性成果进行了审视与剖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十二五"期间学科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十一五” 贸易经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湖南服务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柳思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1-17,共7页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服务业大发展是一个历史趋势 ,入世后加快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湖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一定优势 ,发展湖南服务业要有正确的总体思路 ,并注重优化调整湖南服务产业结构。
关键词 全球化 湖南 服务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35
3
作者 柳思维 晏国祥 唐红涛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114,共4页
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轨迹可以总结为"三观"之变: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朴素城乡整体观发展到后来的城乡分割发展观,随后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重城乡联系的城乡融合发展观。综观国外统筹城乡理论多年来的研究,其主要... 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轨迹可以总结为"三观"之变: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朴素城乡整体观发展到后来的城乡分割发展观,随后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重城乡联系的城乡融合发展观。综观国外统筹城乡理论多年来的研究,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注重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异与区域之间的比较,注重空间分析与社会因素相结合。国外相关研究也存在定量研究过少,理论假定过窄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发展 城乡发展 理论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经济理论与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的洛伦兹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陈华 柳思维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41,共12页
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和模型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城乡劳动力二元市场提供了分析基础和工具。基于Harris-Todaro模型的思想,可以建立一个更为简化的二元经济模型,使农民工进城、城市失业、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不平等(基尼系数)等问题能够综合... 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和模型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城乡劳动力二元市场提供了分析基础和工具。基于Harris-Todaro模型的思想,可以建立一个更为简化的二元经济模型,使农民工进城、城市失业、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不平等(基尼系数)等问题能够综合起来加以分析讨论。利用洛伦兹分析方法,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各种政策选择和政策效应都可以得到清楚的阐述,特别是可以清楚地揭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科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差距 劳动力市场 二元经济 失业 不平等 洛伦兹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经济研究述评 被引量:7
5
作者 欧阳峣 生延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5,81,共7页
大国经济由于自身的特征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优势,也正是这种特点和优势使得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与众不同。对大国经济的提出、大国经济的特征及优势、大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战略、大国经济的比较研究及中国大国优势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 大国经济由于自身的特征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优势,也正是这种特点和优势使得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与众不同。对大国经济的提出、大国经济的特征及优势、大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战略、大国经济的比较研究及中国大国优势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归纳和整理,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经济 大国优势 大国战略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贸易与区际贸易协同发展:一个分析性框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兵权 柳思维 文凤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3,共3页
通过构造贸易的经济增长模型,发现总产出的均衡增长率主要依赖于制度的演进,区际贸易,引进、消化吸收及模仿先进技术的效率,以及时间贴现率大小。对外贸易与区际贸易发展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国际高新技术溢出、吸收、... 通过构造贸易的经济增长模型,发现总产出的均衡增长率主要依赖于制度的演进,区际贸易,引进、消化吸收及模仿先进技术的效率,以及时间贴现率大小。对外贸易与区际贸易发展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国际高新技术溢出、吸收、再创新与国际产业转移,区际贸易发展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区际间转移,二者协同发展,共同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区际贸易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碳交易市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柳思维 徐志耀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0,共6页
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建设经验表明,配额型市场是国际总体发展趋势,技术标准则是竞争焦点所在。当前,长株潭城市群碳交易市场建设在市场定位、交易框架、基础技术和人才储备等方面面临挑战。为加快建设和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碳交易市场,一是要... 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建设经验表明,配额型市场是国际总体发展趋势,技术标准则是竞争焦点所在。当前,长株潭城市群碳交易市场建设在市场定位、交易框架、基础技术和人才储备等方面面临挑战。为加快建设和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碳交易市场,一是要制定配额型碳交易标准、确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以及市场管理制度;二是加快碳排放监控技术在微观数据采集中的应用,加强IT技术在交易平台中的应用;三是加紧碳交易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碳交易 配额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陶开宇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9,共5页
扩大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增总量、调结构、重和谐、共发展。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和谐发展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经济增长速度不宜过快;寻找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规范之间的改革平衡点;树立正确消费观,... 扩大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增总量、调结构、重和谐、共发展。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和谐发展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经济增长速度不宜过快;寻找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规范之间的改革平衡点;树立正确消费观,构建和谐消费模式。扩大消费需求,要加强消费教育,转变消费观念;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夯实消费基础;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消费能力;推行低碳消费模式,增加有效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实施差别化措施,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等。其中,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应开拓消费空间,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发乡村市场,努力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加强市场调控,保障城乡基本消费需求;引导消费升级,拓展高端消费需求;建设配套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特色消费;加大财政投入,适度发展公共消费;研究专项政策,抓住群体消费;破解制度缺陷难题,尽力吸引外来消费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和谐发展 有效供给 低碳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我国东西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论东西经济产业联动升级对接 被引量:6
9
作者 宁晓青 朱栋梁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48-51,共4页
分析和总结了我国东西部产业对接方式的演变历程 ;探讨了实现东西产业对接对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联动升级的重要性 ;提出了在遵从 5项原则的基础上应倡导和确立的目标模式。
关键词 中国 东西部经济 产业对策 产业联动 东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的市场动力与新型工业化研究:现状、展望
10
作者 柳思维 尹元元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2,共6页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任务亟需理论上的探究,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内涵、本质、路径、评价机制、战略措施等方面对新型工业化进行了探讨,但工业化的动力研究一直未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关于市场动力研究即是其中...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任务亟需理论上的探究,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内涵、本质、路径、评价机制、战略措施等方面对新型工业化进行了探讨,但工业化的动力研究一直未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关于市场动力研究即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中,尤其需要对市场动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唯有全面分析市场动力失衡的现状、表象、原因及实现均衡的对策,才能有效地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经济增长 市场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中心区位、迁移与城市商圈空间分布——基于动态模糊算法仿真和经验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柳思维 朱艳春 唐红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5,共8页
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揭示,绝大多数城市的行政中心所在区域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中心;行政中心迁移往往带来迁入地零售商业的爆发式增长,行政中心区位和迁移与城市商圈空间分布之间有着显著关联。文章通过动态模糊算法仿真分析发现:... 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揭示,绝大多数城市的行政中心所在区域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中心;行政中心迁移往往带来迁入地零售商业的爆发式增长,行政中心区位和迁移与城市商圈空间分布之间有着显著关联。文章通过动态模糊算法仿真分析发现:行政中心对其空间所在区域的商圈发展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行政中心空间区位迁移与城市商圈空间结构演化存在显著的空间耦合互动,即迁入区域的商圈发展将显著加速,特别是区域内新商圈成形将明显加速,对迁出区域商圈的影响则相对不明显;城市商圈空间分布发展显著变化。最后,以长沙市的经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中心 城市商圈 动态模糊算法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评价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0
12
作者 欧阳峣 李坚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2-147,共6页
本文选取24项测量指标反映我国区域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采用量表问卷的形式收集基础评价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构成样本的10个省份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进行综合评价排序,运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同时,在分析中小企业发... 本文选取24项测量指标反映我国区域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采用量表问卷的形式收集基础评价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构成样本的10个省份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进行综合评价排序,运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同时,在分析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区域差异性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战略思路,以及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融资环境、重视技术创新、改进产业组织和加强社会服务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支持力度 战略思路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乡二元商品市场格局及城乡商品市场和谐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柳思维 唐红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8,共7页
城乡二元经济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瓶颈。本文从城乡二元商品市场和谐发展的角度对城乡二元经济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商品市场发展呈现出日益失衡的状态,并且从福利经济学理论和计量实证分析两... 城乡二元经济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瓶颈。本文从城乡二元商品市场和谐发展的角度对城乡二元经济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商品市场发展呈现出日益失衡的状态,并且从福利经济学理论和计量实证分析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城乡二元商品市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商品市场 和谐发展 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扩张还是技术进步:中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评价——基于非参数Malquist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生延超 欧阳峣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7,共6页
入世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迅速成长。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到底是简单的规模扩张复制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受到质疑。本文基于非参数Mal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运用该方法测算... 入世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迅速成长。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到底是简单的规模扩张复制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受到质疑。本文基于非参数Mal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运用该方法测算了中国汽车工业入世以来整体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汽车工业各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结果显示: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TFP是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因素共同推动的,但技术效率的影响相对有限,而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子行业中差异明显,汽车业和汽车摩托车配件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且都是由技术进步推动;车用发动机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且逐年下降趋势明显;改装汽车业的技术含量不高,更多的是依赖于规模效应的发挥;摩托车业的产业地位导致其TFP、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业 Malquist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范方志 张杰飞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99,共7页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模型内生性建模的研究思路及其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并考虑中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现实,加入"迁移成本"、"城市成本"和"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三个...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模型内生性建模的研究思路及其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并考虑中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现实,加入"迁移成本"、"城市成本"和"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三个变量,建立了内生的一般均衡模型,深入解释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取决于"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迁移成本"和"城市成本"三个变量的相对大小。由此得出促进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 “异地转移” 新经济地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德宝 柳思维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50-56,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转轨加速,使得消费者面临着许多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出现了变异。应用不确定性下的消费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性动机,可以得出结论:转轨时期由制度变迁导致的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转轨加速,使得消费者面临着许多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出现了变异。应用不确定性下的消费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性动机,可以得出结论:转轨时期由制度变迁导致的支出不确定性对消费者影响很大,城镇居民的不确定性感受更多地来源于支出的不确定性。因此,当前的政策措施应主要放在减少居民支出的不确定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不确定性 储蓄 消费 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7
作者 欧阳峣 生延超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4-37,共4页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创新。国内学者从行政管理、财政税收、金融服务、产业和消费、教育与法制等方面研究体制机制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创新。国内学者从行政管理、财政税收、金融服务、产业和消费、教育与法制等方面研究体制机制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加强对微观措施、体制改革、科技支撑等方面的研究,尽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是未来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实践探索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体制机制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审视与剖析——“中国城乡市场协调发展高峰论坛”观点综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娟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29,共6页
农产品价格波动关系到整体物价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近年来中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波动的现象,一些专家在"中国城乡市场协调发展高峰论坛"上通过考察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产品供求、流通体系建设及... 农产品价格波动关系到整体物价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近年来中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波动的现象,一些专家在"中国城乡市场协调发展高峰论坛"上通过考察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产品供求、流通体系建设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中国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机理及成因,着重讨论流通领域如何缓解农产品价格非正常波动的对策,提出未来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预测及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价格波动 流通环节溢价 反周期调控 流通体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模式的创建与发展——以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红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0-55,共6页
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是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创建与发展长株潭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模式,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落实推进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长株潭农产... 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是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创建与发展长株潭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模式,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落实推进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长株潭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模式创建与发展所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优越的政策及经济发展环境,探讨长株潭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业务模式的科学构建与发展举措,无疑对"十二五"时期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及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绿色物流 物流银行模式 创建与发展 长株潭“两型”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粮食产量——基于中国三大类粮食产量区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杰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了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既有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且多数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整体性分析。考虑到粮食生产的区域环境差异,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97年以来全国及三大类粮食产量区(粮食...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了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既有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且多数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整体性分析。考虑到粮食生产的区域环境差异,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97年以来全国及三大类粮食产量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计量分析发现:尽管从全国整体来讲,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三大产量区并不相同(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负面影响但不显著);在对粮食产量产生正向作用的三个影响因素中,粮食产量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弹性最大,而粮食产量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最小。为了保障中国的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重点应保护耕地,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可大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全国应有效加速土地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粮食产量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