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略论王闿运文学创作的客观评价问题 |
周柳燕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
2
|
元末浙西文人群的忧愤色彩与吴中文学精神 |
唐朝晖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3
|
民国文学史特点研究 |
汤溢泽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4
|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的赢利模式体系构建与运用 |
李芊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5
|
三网融合下的电视娱乐业商业模式体系重构 |
李芊
欧阳友权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6
|
美国动画电影的审美内涵 |
曾耀农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8
|
|
7
|
第六代电影导演对历史的阐释 |
曾耀农
童业富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8
|
《全唐诗》的弃儿--长沙窑瓷诗的创作倾向论略 |
周柳燕
陈书良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9
|
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规范维度与美德维度 |
贺琛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0
|
《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儒学渊源 |
彭昊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1
|
经济权力与商界小说的话语实践 |
杨虹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2
|
古代戏剧的传播美学与现代传播艺术 |
曾耀农
曹洪亮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9 |
1
|
|
13
|
论李白爱情诗的特征 |
谢资娅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4
|
论新闻传播者面临的角色责任冲突 |
贺琛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5
|
《小团圆》出版事件的伦理审视 |
贺琛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6
|
残雪的诗性批评与中国文论传统 |
彭文忠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7
|
明岁泽九州 功成返湫底——论曾国藩京官时期“功成身退”的道家人生设计 |
彭昊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8
|
论王闿运诗歌中的现实之作 |
周柳燕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9
|
商业文化的误读——鹿子霖形象的象征意义 |
赵智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0
|
王维《田园乐》的艺术化境与创作心迹 |
王达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