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法提高两课教学实效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林耘
-
机构
湖南商学院政治理论课部
-
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
文摘
师生角色互换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运用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所讲的内容要选择适当;各学生小组中的教学组织者最好多样化,使其各尽所长,形成“合力”;对教学组织者要进行教学形式的辅导;对学生所撰写的教案要适当调整。并掌握好以下几个原则:民主平等原则、合理有序原则、合作性原则、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
关键词
师生角色互换法
两课教学
教学实效性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网络时代大学哲学教育的改革
- 2
-
-
作者
林耘
-
机构
湖南商学院政治理论课部
-
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3年第4期29-32,共4页
-
文摘
网络时代的出现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因此凸现一系列问题,如教育对象价值观多元化,教师权威受挑战,教学内容较陈旧,手段单一等。教学改革应遵循方向性、疏导性、主体性的原则,具体对策包括提高教师素质、丰富充实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进现代教学手段、建立相关网站或栏目及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和教育。
-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哲学教育
教育改革
大学生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李翱复性学说及其思想来源
被引量:7
- 3
-
-
作者
林耘
-
机构
湖南商学院政治理论课部
-
出处
《船山学刊》
2002年第1期66-69,82,共5页
-
文摘
隋唐以降,在佛道的挑战之下,儒家学说在心性论方面处于劣势。李翱于是提出复性学说,试图通过对儒家原有典籍《中庸》、《大学》、《易传》和《孟子》等书中有关思想的重新阐释,构筑起一个儒家心性论体系,与佛道相抗衡,他认为人人皆有与圣人一样的至善本性,凡人只是由于情欲遮蔽了本性才没有成为圣人。只要人们停止思虑,灭息妄情,复归本性,就能达到诚的境界,成为圣人。他的复性学说是吸收佛教和道家思想改造儒家心性论的一个有益尝试。
-
关键词
李翱
复性学说
思想渊源
《复性书》
人性
-
分类号
B24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