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刍议
1
作者 徐晓红 《当代传播》 2003年第1期26-27,共2页
我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在指导思想、教育机构、管理体制、传授的形式方法和面向社会生活实际等方面,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可喜的进步,但是,现在处在信息高科技时代,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和传播方法不断产生,特别是卫星通信、网络技... 我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在指导思想、教育机构、管理体制、传授的形式方法和面向社会生活实际等方面,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可喜的进步,但是,现在处在信息高科技时代,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和传播方法不断产生,特别是卫星通信、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当前的新闻教育已落后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新闻教育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中国 西部地区 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3
2
作者 向延桃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79,共3页
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网络媒体凭借互联网提供的便捷传播平台,为网民带来全新的新闻信息收发体验,同时也给电视新闻带来巨大挑战。作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形式,电视新闻需要正视网络时代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合理发挥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传... 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网络媒体凭借互联网提供的便捷传播平台,为网民带来全新的新闻信息收发体验,同时也给电视新闻带来巨大挑战。作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形式,电视新闻需要正视网络时代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合理发挥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特色和优势,形成应对网络时代媒介新闻传播挑战的创新思路,增强电视新闻同网络新闻传播竞争状态下的优势,以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电视新闻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众差异性与电视传播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文敏 《当代传播》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进入信息爆炸、全息互动的21世纪,在大视野、大传播、大经营的全息观照中,传媒人越来越注意到信息流程终端的受众.受众是信息的收受者和消费者,又是对信息、讯息、媒体乃至传播者的最终检验者.受众是传播活动中仅次于传播者的又一活跃因... 进入信息爆炸、全息互动的21世纪,在大视野、大传播、大经营的全息观照中,传媒人越来越注意到信息流程终端的受众.受众是信息的收受者和消费者,又是对信息、讯息、媒体乃至传播者的最终检验者.受众是传播活动中仅次于传播者的又一活跃因素,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信息反馈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理论 媒介引导 品牌意识 频道专业化 受众差异性 电视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网络新闻的“优”与“忧”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晓红 《当代传播》 2004年第5期56-58,共3页
网络新闻的出现,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网络新闻的界定、网络新闻的优势以及网络新闻所面临的问题的研究,来探讨新形势下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网络新闻 新闻真实性 新闻质量 著作权纠纷 个人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优 周海英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106,共3页
时代的变化导致了艺术的变迁。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最初就是与技术如影随形的,新媒体艺术有了技术的依托,才能体现出艺术的多样性。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大众文化的趋势,同时也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新媒体艺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时代的变化导致了艺术的变迁。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最初就是与技术如影随形的,新媒体艺术有了技术的依托,才能体现出艺术的多样性。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大众文化的趋势,同时也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新媒体艺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科技 传统艺术 新媒体艺术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博客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周海英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7,共3页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从论文发表时间、研究主题,及其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等维度,对国内学界博客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进程作出简要分析,指出博客研究仍然处于与博客本身及其使用者相关的问题研究的低层次,并探讨博客研究所蕴涵着...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从论文发表时间、研究主题,及其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等维度,对国内学界博客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进程作出简要分析,指出博客研究仍然处于与博客本身及其使用者相关的问题研究的低层次,并探讨博客研究所蕴涵着的对传统社会科学理论所进行的反思,从而拓展理论视野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客 研究现状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文敏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0S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信息时代 高校 媒介素养教育 大众传播体制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传媒生态环境优化路径三析
8
作者 李端生 《当代传播》 2004年第5期11-12,共2页
我国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综合发展带来一个大好时机,西部传媒必需抓住机遇优化自身生态环境。文章从3个方面分析了这种优化之路。
关键词 传媒环境 生态环境 西部大开发 信息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名著改编电视剧忠实性原则的思考——以新版《红楼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施焱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12期158-159,共2页
所谓"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的基本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形式,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一部好的电视剧在"忠实原著"的同时还要体现出编剧、导演的独特艺术匠心与风格。李少红导演... 所谓"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的基本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形式,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一部好的电视剧在"忠实原著"的同时还要体现出编剧、导演的独特艺术匠心与风格。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不仅没有做到对原著的忠实,而且在一种深层次上是对原著的"不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版《红楼梦》 改编 原著 忠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与“不隔”的审美分析——兼论少游美成词直觉审美的差异
10
作者 程安庸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王国维提出的"隔"与"不隔"的问题,其实就是对文学作品欣赏的最初层次上的问题,属于直觉审美的范畴。在欣赏之初,作品能否唤起欣赏主体的审美快感,是隔与不隔的关键所在。而要迅速唤起欣赏主体的审美快感,就须使作... 王国维提出的"隔"与"不隔"的问题,其实就是对文学作品欣赏的最初层次上的问题,属于直觉审美的范畴。在欣赏之初,作品能否唤起欣赏主体的审美快感,是隔与不隔的关键所在。而要迅速唤起欣赏主体的审美快感,就须使作品所传达的情绪与欣赏者的情绪快速产生对应交流,故语言易晓、意境空灵、韵律明快流畅的作品能获得这一效果,而艰深晦涩的作品就难有这样的效果。据此,检讨少游美成词风格的差异,正是在此点上见出了优劣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审美 不隔 情绪 明快流畅 艰深晦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