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3L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生物学过程及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钰森 贾鹏 +6 位作者 练亿香 方雨婷 陈婷 樊天禹 彭高扬 胡丽君 尹江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7-1007,共11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几丁质酶-3样蛋白2(CHI3L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生物学过程及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为训练集(n=325)、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为验证集(n=702),对CHI3L2与脑胶质瘤患...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几丁质酶-3样蛋白2(CHI3L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生物学过程及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为训练集(n=325)、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为验证集(n=702),对CHI3L2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预后价值和生物学过程进行交叉验证分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CHI3L2表达及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与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HI3L2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用GO、KEGG及GSVA途径分析CHI3L2在脑胶质瘤中的潜在生物学过程,构建CHI3L2的列线图以校准曲线及C-Index值来评估预测的准确性。WB法和qPCR法检测CHI3L2在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00、胶质瘤U215和U87细胞中蛋白质与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选取长沙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保存的7例正常脑组织、5例低级别胶质瘤(LGG,WHOⅠ~Ⅱ级)和6例胶质母细胞瘤(GBM,WHOⅣ级)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验证CHI3L2在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HI3L2在GBM(P<0.0001)、非1p/19q编码(P<0.0001)、IDH-野生型(P<0.0001)、非MGMT甲基化(P<0.01)患者中显著表达,对GBM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且是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构建的列线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预后预测性良好。CHI3L2与LGG和GBM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免疫细胞均有显著关系。脑胶质瘤中CHI3L2蛋白(P<0.05)和mRNA(P<0.0001)的表达水平与更高的恶性程度相关,免疫组化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个发现。结论:CHI3L2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并且参与脑胶质瘤的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浸润,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治疗策略中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几丁质酶-3样蛋白2 生物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在早期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上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才锐 胥延 +4 位作者 郭小健 王平 李雯霖 洪卫 姜德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3期2607-2609,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NOD小鼠视网膜HIF-1α表达及其作用。方法:NOD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于糖尿病2、4、6、8和12周处死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摘除眼球后分离视网膜。Western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糖尿病NOD小鼠视网膜HIF-1α表达及其作用。方法:NOD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于糖尿病2、4、6、8和12周处死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摘除眼球后分离视网膜。Western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视网膜上HIF-1α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小鼠血糖明显增高,体重明显下降(P<0.01)。(2)Westernblot显示糖尿病6周时视网膜HIF-1α低水平表达,12周时HIF-1α表达增高。(3)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组12周时视网膜内层HIF-1α表达增加,而未见视网膜外层HIF-1α表达。结论:(1)糖尿病早期视网膜HIF-1α表达增高,说明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发生缺血缺氧。(2)HIF-1α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继发损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低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促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VEGFmRNA 被引量:4
3
作者 邝国平 姜德咏 +1 位作者 郭丽花 万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ascularen dothelialgrowthfactormRNA ,VEGFmRNA)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AGEs(10mg...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ascularen dothelialgrowthfactormRNA ,VEGFmRNA)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AGEs(10mg·L-1、5 0mg·L-1、10 0mg·L-1、2 0 0mg·L-1、4 0 0mg·L-1、6 0 0mg·L-1)作用人RPE细胞18h ;10 0mg·L-1的AGEs作用人RPE细胞不同时间 (2h、4h、8h、18h、2 4h、4 8h) ,取不同组别细胞作原位杂交 ,用图像分析仪分析染色结果。结果 随AGEs浓度的增加 ,人RPE细胞表达VEGFmRNA逐渐增强 ;随AGEs作用时间的延长 ,人RPE细胞表达VEGFmR NA逐渐增强。结论 AGEs能促使人RPE细胞表达VEGFmRNA ,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非继发性青光眼治疗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姜志伟 唐罗生 +3 位作者 朱晓华 郭小健 姜德咏 龚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非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原发性或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视网膜复位手术28例,一次性成功者25例(89.3%),失败3例(均为行外加压手...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非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原发性或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视网膜复位手术28例,一次性成功者25例(89.3%),失败3例(均为行外加压手术者);术后第1天眼压为10~46(28.1±6.5)mmHg,术后1周眼压为(18.9±7.2)mmHg,最后复诊时眼压为(17.6±6.2)mmHg;再行抗青光眼手术者10例(35.7%);术后脉络膜出血2例,渗出性脉络膜脱离2例。结论:此类病人开角型青光眼比例较高,外伤及手术是重要原因;手术治疗成功率与普通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无明显差异;提倡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或放液+注气+冷冻+加压(DACE)的手术方法;脉络膜易受累,即术前脉络膜脱离,术后脉络膜出血及渗出较易发生;术中术后应密切注意眼压;术后视力恢复较差,可能与原发青光眼/眼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非继发性青光眼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