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悬架用弹簧钢铁素体全脱碳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红英 陈广 唐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掌握汽车悬架用60Si2MnA弹簧钢的铁素体全脱碳行为,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研究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热轧后的冷却速率对铁素体全脱碳层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铁素体全脱碳行为影... 为掌握汽车悬架用60Si2MnA弹簧钢的铁素体全脱碳行为,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研究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热轧后的冷却速率对铁素体全脱碳层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铁素体全脱碳行为影响最大,影响区间为725~925℃,850℃对应的脱碳层厚度达到最大;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对铁素体脱碳行为也有较大影响,脱碳层厚度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冷却太慢会形成较厚的脱碳层,冷却速率达到0.2℃/s时,实验钢基本不会发生脱碳行为.因此,避开脱碳层峰值温度,减少在(α+γ)两相区停留时间,均可有效阻止60Si2MnA弹簧钢的铁素体全脱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钢 铁素体全脱碳 冷却速率 两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1000MPa级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余伟 钱亚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80-1885,共6页
采用C-Mn-Cr-Mo-B和C-Mn-Mo-Nb-Cu-B两种成分的低碳微合金结构钢,研究了热机械控制处理后离线调质(TMCP+QT)工艺和控轧后直接淬火回火(CR+DQ+T)工艺分别对2种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和TEM分析了显微组织、析出与位错.结果表明:C-M... 采用C-Mn-Cr-Mo-B和C-Mn-Mo-Nb-Cu-B两种成分的低碳微合金结构钢,研究了热机械控制处理后离线调质(TMCP+QT)工艺和控轧后直接淬火回火(CR+DQ+T)工艺分别对2种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和TEM分析了显微组织、析出与位错.结果表明:C-Mn-Cr-Mo-B钢经过TMCP+QT工艺,在450~550℃回火1 h可以得到最佳的强度与低温韧性组合,屈服强度大于1 GPa,延伸率大于15%,-40℃冲击功大于30 J,组织为回火马氏体.C-Mn-Mo-Nb-Cu-B钢在CR+DQ+T工艺条件下,回火温度在450℃以上时,ε-Cu粒子大量析出,导致屈服强度大幅上升;经500~600℃回火,由于Nb、V、Mo碳化物析出,使钢的屈服强度达到1 030 MPa;620℃回火后,屈服强度仍达到1 GPa,延伸率达到20%,-40℃冲击功大于35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高强度低合金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体冷却壁黏结物物相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恒保 张建良 +2 位作者 焦克新 周云花 但家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6-1333,共8页
基于湘钢3号高炉破损调查,对高炉炉腰、炉腹以及炉身下部的黏结物进行取样,通过X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手段,系统研究高炉不同位置黏结物的化学成分及微观形貌,分析高炉炉体冷却壁黏结物的物相组成和形成机理。研... 基于湘钢3号高炉破损调查,对高炉炉腰、炉腹以及炉身下部的黏结物进行取样,通过X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手段,系统研究高炉不同位置黏结物的化学成分及微观形貌,分析高炉炉体冷却壁黏结物的物相组成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炉炉体不同高度部位黏结物的物相组成和沉积行为显著不同,黏结物的物相主要为氧化锌-C和渣铁混合物。结合氧化锌在冷却壁热面沉积行为的热力学条件,分析氧化锌-C型黏结物因氧化锌易被还原而导致黏结物频繁脱落,不利于高炉炉体冷却壁长寿,而形成的高炉渣铁黏结物可以有效地隔离高温物料、煤气与冷却壁的直接接触,延缓物料对冷却壁的磨损等侵蚀,保障高炉冷却壁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体 冷却壁 黏结物 长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