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60MPa级工程机械用钢热轧过程的氧化铁皮演变研究
1
作者 吴浩鸿 赵文聪 +3 位作者 王皓 汪宏兵 陈强 曹光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1,116,共8页
针对高强工程机械用钢960QT热轧全流程的工艺,设计了高温氧化动力学、氧化铁皮热变形、氧化铁皮结构转变等实验,系统研究了热轧过程中目标钢种高温氧化行为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960QT经过高温氧化后,Cr发生选择性氧化,提升了氧化激活能... 针对高强工程机械用钢960QT热轧全流程的工艺,设计了高温氧化动力学、氧化铁皮热变形、氧化铁皮结构转变等实验,系统研究了热轧过程中目标钢种高温氧化行为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960QT经过高温氧化后,Cr发生选择性氧化,提升了氧化激活能,其氧化激活能为168.96 kJ/mol。随轧制温度升高,氧化铁皮塑性也提高,在高温下氧化铁皮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轧制变形后氧化铁皮的完整性更好。根据氧化铁皮的结构转变实验,发现在氧化皮中的FeO会经历先共析Fe3O4析出以及共析组织生成两个阶段,并系统绘制了氧化铁皮结构转变TTT曲线,发现结构转变过程符合C型规律,共析转变的鼻尖温度在450℃左右。结合以上实验结果,对热轧全流程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960QT表面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60QT 高温氧化 热变形 结构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氮化制备Ti(C,N)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远兵 陈希来 +1 位作者 金广湘 李亚伟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3,共6页
简单概述了Ti(C,N)的结构、性质、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碳热还原氮化制备Ti(C,N)技术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其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因素(如C/Ti摩尔比,原料种类及粒度大小,原料混合方式,气体流速,燃烧温度,添加剂等)的影响... 简单概述了Ti(C,N)的结构、性质、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碳热还原氮化制备Ti(C,N)技术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其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因素(如C/Ti摩尔比,原料种类及粒度大小,原料混合方式,气体流速,燃烧温度,添加剂等)的影响,同时还对碳热还原氮化制备Ti(C,N)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氮化法 Ti(C N) 热力学 动力学 工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流程形状与性能遗传影响的高强钢冷轧板形板厚控制研究
3
作者 王宏峰 郑帅帅 +3 位作者 杨庭松 张明 陈禄祯 孙文权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5,共10页
针对高强薄带钢轧制过程中的头尾厚差波动、高阶板形缺陷问题,以提升高强薄带钢的质量、促进高强薄带钢的稳定制备为目标,从热轧卷取至冷轧变形的全流程入手,围绕DP780和DP980高强度薄带钢,分析了热轧卷取过程中的非均匀相变现象、冷轧... 针对高强薄带钢轧制过程中的头尾厚差波动、高阶板形缺陷问题,以提升高强薄带钢的质量、促进高强薄带钢的稳定制备为目标,从热轧卷取至冷轧变形的全流程入手,围绕DP780和DP980高强度薄带钢,分析了热轧卷取过程中的非均匀相变现象、冷轧过程中的厚差波动现象以及板形难调控现象,探究了非均匀相变对冷轧基料的形状与性能的遗传影响,给出了高强薄带钢热轧-冷轧厚差联合调控策略;探究了冷轧基料的横向非均匀性能分布规律,给出了适配于冷连轧机组和单机架精密轧机的高阶板形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薄带钢 非均匀相变 横向非均匀性能 板形控制 板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SH-CCT曲线及冷裂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安同邦 郑庆 +3 位作者 张永林 梁亮 朱彦洁 彭云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5-81,I0007,I0008,共9页
采用Formastor-FⅡ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13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的奥氏体化相变温度,结合光学显微镜与维氏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800~500℃冷却时间(t_(8/5))对13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粗晶热影响区组织和硬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t_(8... 采用Formastor-FⅡ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13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的奥氏体化相变温度,结合光学显微镜与维氏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800~500℃冷却时间(t_(8/5))对13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粗晶热影响区组织和硬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t_(8/5)为3~60 s时,13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粗晶热影响区组织均由板条马氏体组成,硬度值为438~454 HV5;随着冷却时间延长,粗晶区出现贝氏体类组织,当t_(8/5)为150 s时,粗晶区为板条马氏体/贝氏体混合组织,硬度平均值为413 HV5;当t_(8/5)为300~600 s时,粗晶区为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混合组织,硬度值为341~381 HV5;当t>600 s时,粗晶区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硬度值为269~322 HV5.冷裂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该试验钢碳当量C_(E)(ⅡW)和C_(EN)均大于0.5%,具有一定的冷裂倾向,需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或保温缓冷等措施,避免焊接冷裂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 SH-CCT曲线 焊接热影响区 微观组织 冷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QP980激光焊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5
作者 田飞 蔺宏涛 江海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47-453,共7页
为解决高强度钢QP980在汽车轻量化应用方面存在的成分偏析、淬硬脆化和氢致开裂等焊接问题,开展了QP980钢激光焊接研究,对1.2 mm厚QP980钢进行焊接试验,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研究工... 为解决高强度钢QP980在汽车轻量化应用方面存在的成分偏析、淬硬脆化和氢致开裂等焊接问题,开展了QP980钢激光焊接研究,对1.2 mm厚QP980钢进行焊接试验,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研究工艺参数对QP980钢激光焊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所选焊接工艺参数下均获得了全焊透及表面成形良好的接头;QP980钢激光焊接头的横截面宏观形貌呈现“沙漏型”,接头可分为焊缝区、粗晶区、细晶区、临界热影响区、亚临界热影响区和母材区;不同工艺参数下接头的焊缝及部分热影响区的硬度均高于母材,且硬度最高值出现在细晶区,在焊缝的两端都存在一个软化区,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宽度变大,软化区也更加远离焊缝中心;不同工艺参数下接头的抗拉强度都能达到母材的强度,屈服强度均高于母材,而接头的伸长率都低于母材,说明在所选焊接工艺参数下,均获得了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QP980 激光焊接 工艺参数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双金属带锯条背材用钢RM8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刚 孙瑜蔓 +2 位作者 苏斌 曾斌 齐江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4-177,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RM80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升高,RM80钢中碳化物逐渐溶解,原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在回火过程中,RM80组织由回火屈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且在较... 采用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RM80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升高,RM80钢中碳化物逐渐溶解,原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在回火过程中,RM80组织由回火屈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且在较高温度淬火再回火后的RM80组织中仍能看到马氏体形态。经1 150℃淬火和550℃三次回火后,RM80钢可以实现强度和塑性的良好匹配,其屈服强度为1 244 MPa,抗拉强度为1 590 MPa,延伸率为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带锯条 RM80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淬火 回火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As含量的Ti微合金化IF钢热轧板酸洗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爱达 李光强 +1 位作者 谢世正 邓之勋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6-411,共6页
借助XRD、OM、SEM及EDS等分析手段,对残余元素As含量不同的Ti微合金化IF钢热轧板氧化铁皮的表面形貌、结构、厚度及微区成分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As含量对热轧板酸洗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s含量对该Ti微合金化IF钢热轧板表面氧化铁皮形... 借助XRD、OM、SEM及EDS等分析手段,对残余元素As含量不同的Ti微合金化IF钢热轧板氧化铁皮的表面形貌、结构、厚度及微区成分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As含量对热轧板酸洗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s含量对该Ti微合金化IF钢热轧板表面氧化铁皮形貌、组成及厚度影响较小;但相同酸洗条件下,热轧板试样酸洗速度随钢中As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这是因为高As含量热轧板表面在酸洗时易形成絮状物,进而降低了热轧板酸洗效率。对于给定的热轧板,建议在Ti微合金化钢生产过程中,应将As含量控制在0.0055%以内,这将有利于提高其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皮 热轧板 As含量 酸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Al含量Fe-C-Si-Mn轻量化高强钢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袁清 彭田 +4 位作者 李庆龙 朱小勇 付博 祖守胡 梁亮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8-174,共7页
从工业化应用角度出发,本文设计了两种不同Al含量(分别为1%和2%)的Fe-C-Si-Mn轻量化高强钢,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Al元素后,钢密度相较于普通碳素钢有所降低。Al含量为1.0%时,钢经淬火-... 从工业化应用角度出发,本文设计了两种不同Al含量(分别为1%和2%)的Fe-C-Si-Mn轻量化高强钢,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Al元素后,钢密度相较于普通碳素钢有所降低。Al含量为1.0%时,钢经淬火-回火处理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板条,当奥氏体化温度为1050℃时,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性能较锻态钢有显著提升。而当Al含量为2.0%时,不同奥氏体化温度热处理后钢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板条+铁素体,力学性能较锻压态无明显改善,表明2.0%Al钢不宜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AL含量 显微组织 强塑积 奥氏体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锰铝系Fe-Mn-Al-C低密度钢的高温热塑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世伟 袁清 +3 位作者 彭其春 肖爱达 徐光 薛正良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6-182,共7页
本文基于工业化应用角度设计了一种Al、Mn含量较低的低密度钢,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其高温热塑性进行研究,并采用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拉断后钢样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钢种的热塑性曲线... 本文基于工业化应用角度设计了一种Al、Mn含量较低的低密度钢,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其高温热塑性进行研究,并采用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拉断后钢样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钢种的热塑性曲线在760~820℃出现了塑性低谷区,断面收缩率均小于80%,790℃拉伸时钢样的断面收缩率达到极小值,仅为54.45%,故实际生产中,实验钢种应避免在该温度范围进行连铸压下或热轧。在850~1200℃温度范围,实验钢种的热塑性能较好,断面收缩率均大于86%。另外,实验钢种的抗拉强度随着热拉伸温度的上升而下降,760℃时其抗拉强度最大为17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低密度钢 高温热塑性 断口形貌 抗拉强度 断面收缩率 拉伸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超低碳钢搪瓷制品表面气孔缺陷成因及控制
10
作者 刘景佳 王自荣 +1 位作者 田飞 江海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7-259,262,共4页
针对涟钢冷轧超低碳搪瓷用钢开发初期在建筑装饰材料搪瓷制品上使用时出现搪瓷表面气孔问题,通过分析罩式退火(罩退)、连续退火(连退)不同工艺的冷轧超低碳搪瓷钢的原始表面、搪瓷层结构的差异,确定了带钢搪瓷表面气孔缺陷与罩式退火过... 针对涟钢冷轧超低碳搪瓷用钢开发初期在建筑装饰材料搪瓷制品上使用时出现搪瓷表面气孔问题,通过分析罩式退火(罩退)、连续退火(连退)不同工艺的冷轧超低碳搪瓷钢的原始表面、搪瓷层结构的差异,确定了带钢搪瓷表面气孔缺陷与罩式退火过程带钢表面发生Ti、Mn元素的富集氧化有关。优化退火工艺后,消除了带钢搪瓷表面的气孔缺陷,确保了带钢搪瓷制品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罩式退火 气孔 静电干粉搪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