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量立足展魅力 品牌为翼展翅飞——湖南华莱抓质量创品牌之路
1
作者 林佳艺 李小芳 《茶叶通讯》 2011年第4期44-46,共3页
近年来,随着世人对黑茶的深入了解,黑茶的保健价值逐渐被揭秘。从2005年开始,湖南省就将黑茶作为振兴产区农业经济的重要项目。政府从技术、政策、市场上都给予了很多扶持与优惠,黑茶的制作工艺更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随着世人对黑茶的深入了解,黑茶的保健价值逐渐被揭秘。从2005年开始,湖南省就将黑茶作为振兴产区农业经济的重要项目。政府从技术、政策、市场上都给予了很多扶持与优惠,黑茶的制作工艺更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做大做强湖南安化黑茶产业,打造安化黑茶品牌,湖南省把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作为落实中央惠农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品牌 质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翼展 保健价值 农业经济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黑毛茶优化拼配样的风味品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阿婷 刘巧芳 +6 位作者 肖娟娟 贺军辉 高兵财 黄建安 王坤波 刘仲华 禹利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78,共16页
为获得具有湖南地域特色、滋味醇厚较鲜爽、香气浓郁持久的黑茶拼配原料,以槠叶齐、桃源大叶、黄金茶1号鲜叶为原料加工得到槠叶齐黑毛茶(Z)、桃源大叶黑毛茶(T)、黄金茶1号黑毛茶(H),并将3个黑毛茶Z∶T∶H按20∶20∶60、20∶60∶20、40... 为获得具有湖南地域特色、滋味醇厚较鲜爽、香气浓郁持久的黑茶拼配原料,以槠叶齐、桃源大叶、黄金茶1号鲜叶为原料加工得到槠叶齐黑毛茶(Z)、桃源大叶黑毛茶(T)、黄金茶1号黑毛茶(H),并将3个黑毛茶Z∶T∶H按20∶20∶60、20∶60∶20、40∶15∶45、40∶45∶15、60∶10∶30、60∶30∶10拼配得到6个拼配茶样,对其进行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及香气组分等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槠叶齐黑毛茶占比为40%、60%时,拼配茶样滋味醇厚较鲜爽、香气浓郁持久,品质高于单一黑毛茶及槠叶齐黑毛茶占比为20%的2个拼配茶样。生化分析结果发现,槠叶齐黑毛茶占比为40%、60%时,茶样水浸出物、没食子酸含量更高,滋味醇厚较鲜爽;在此基础上,桃源大叶占比较高时,茶多酚、黄酮、总儿茶素、咖啡碱含量更高,滋味更加浓强;黄金茶占比较高时,可溶性糖含量更高,滋味更为甜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成分,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共筛选出41种候选差异挥发物(VIP>1),进一步计算其相对香气活性值(ROAV),发现芳樟醇、L-α-松油醇、雪松醇、异亚丙基丙酮、藏红花醛等13种关键差异挥发物(VIP>1、ROAV>1);槠叶齐黑毛茶占比为40%、60%时,高含量的藏红花醛、苯乙醇与其高香持久的特征密切相关,加入高配比的黄金茶1号黑毛茶,使得D-柠檬烯、芳樟醇氧化物(Ⅳ)含量更高,赋予了拼配茶样的花香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优化拼配 滋味品质 香气品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化黑茶含氟量测定方法验证及氟含量现状分析
3
作者 吴远兰 贺军辉 +2 位作者 高兵财 张梅花 李姣姣 《茶叶通讯》 2024年第4期538-544,共7页
采用《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中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别测定安化黑茶原料及成品茶中氟含量,并对不同种类黑茶进行相关验证试验,包括方法精密度、方法回收率、方法重现性、检测人员验证、检测设备验证、不同浸提方式以及不同取样量... 采用《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中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别测定安化黑茶原料及成品茶中氟含量,并对不同种类黑茶进行相关验证试验,包括方法精密度、方法回收率、方法重现性、检测人员验证、检测设备验证、不同浸提方式以及不同取样量对比。结果表明,各验证的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在0.00% ~ 4.62%,回收率在92.0% ~ 102.5%;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砖茶氟含量的检测,也适用于黑毛茶原料及湘尖茶、花卷茶等成品黑茶含氟量的检测。试验对安化县芙蓉山片区、高马二溪片区、云台山片区、冷市片区、烟溪片区等5大片区黑毛茶各等级原料进行含氟量检测,并分析了安化黑茶含氟量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黑茶 测定方法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花”对不同等级莓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益欢 禹利君 +3 位作者 贺军辉 周宇飞 徐帅 刘仲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87-94,共8页
为探究“发花”对不同等级莓茶风味品质的影响,以一级莓茶和二级莓茶为原料加工成手筑茯砖,进行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分析和香气组分比较。结果表明:“发花”使不同等级莓茶苦涩味降低,香气由青草香变为花果香且具有独特的菌花香,汤色由... 为探究“发花”对不同等级莓茶风味品质的影响,以一级莓茶和二级莓茶为原料加工成手筑茯砖,进行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分析和香气组分比较。结果表明:“发花”使不同等级莓茶苦涩味降低,香气由青草香变为花果香且具有独特的菌花香,汤色由黄色明亮变为橙黄明亮;两个等级莓茶“发花”后水浸出物含量基本不变,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游离氨基酸下降显著,降幅分别为48.54%、38.57%(P<0.05),二氢杨梅素含量增加,分别由发花前的312.80 mg/g和154.56 mg/g上升到371.26 mg/g、161.00 mg/g,杨梅素在“发花”一级莓茶中含量增加,在“发花”二级莓茶中含量降低;两种“发花”莓茶中具有新鲜青草香的反-己烯醛、(E)-2-庚烯醛、反式-2-癸烯醛和泥土气味的1-辛烯-3-醇等香气组分含量减少或消失,具有花香、果香和药香的法尼醇、苯乙醛、藏花醛、法尼基丙酮、甲基庚烯酮、水杨酸甲酯、二氢茴香脑等含量增加或出现,其中具有花果香的2-环己烯-1-酮、β-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二氢-γ-紫罗兰酮和棕榈酸乙酯香气组分含量在“发花”二级莓茶中显著增加。因此莓茶“发花”后青草香减弱,表现出花果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莓茶 发花 风味品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散茶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浸提及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向阳 刘雁 +5 位作者 禹利君 徐诗钰 贺军辉 刘仲华 王坤波 刘亚玲 《茶叶通讯》 2021年第2期328-332,共5页
为探究“金花”散茶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准确分析方法,本试验对比了不同蒽酮反应体系及常规水浴浸提(A)、超声波辅助浸提(B)、索氏水浴回流浸提(C)三种浸提方法对不同原料的浸提效果。结果发现,0.33%的蒽酮硫酸反应体系、5~10倍的茶汤... 为探究“金花”散茶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准确分析方法,本试验对比了不同蒽酮反应体系及常规水浴浸提(A)、超声波辅助浸提(B)、索氏水浴回流浸提(C)三种浸提方法对不同原料的浸提效果。结果发现,0.33%的蒽酮硫酸反应体系、5~10倍的茶汤稀释倍数有助于获得良好测定结果;A浸提率较低,但可实现茶多酚、水浸出物等常规组分一体化浸提测定;B可实现对大批量样品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充分浸提;C浸提率最高,但耗时耗能、批量处理样品量少。三种浸提方法,需根据样品特性区别选择,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测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散茶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反应体系 浸提方法 黑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化七个山头的土壤肥力状况及黑毛茶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贺军辉 刘亚玲 +1 位作者 吴远兰 高兵财 《茶叶通讯》 2022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为了解安化不同山头黑毛茶品质的差异,分别对来自安化县七个山头的二、三级黑毛茶进行感官审评和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5种重金属、515种农药残留、氟化物等理化指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安化七个山头的黑毛茶口感香气纯正、汤色黄... 为了解安化不同山头黑毛茶品质的差异,分别对来自安化县七个山头的二、三级黑毛茶进行感官审评和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5种重金属、515种农药残留、氟化物等理化指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安化七个山头的黑毛茶口感香气纯正、汤色黄亮;各项理化指标优良,其中儿茶素含量远高于平地茶,重金属、氟化物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地标中规定检测的农药残留均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安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