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纤维在时尚针织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申香英 严桂香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1,共3页
从针织产品在健康抑菌、休闲自然、绿色生态、时尚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角度,阐述麻纤维在时尚针织产品中的应用情况,并以多款创新产品开发为例进行阐述,包括针织用汉麻纱线的开发,天然汉麻抑菌内裤的开发,功能性汉麻、棉、莱赛尔针织... 从针织产品在健康抑菌、休闲自然、绿色生态、时尚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角度,阐述麻纤维在时尚针织产品中的应用情况,并以多款创新产品开发为例进行阐述,包括针织用汉麻纱线的开发,天然汉麻抑菌内裤的开发,功能性汉麻、棉、莱赛尔针织衫产品的开发,警用汉麻时尚袜子的开发等。麻纤维在健康抑菌、舒适柔软针织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良好,为未来麻纤维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纤维 汉麻混纺纱 汉麻针织衫 汉麻抑菌内裤 汉麻袜子 功能性 时尚针织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紧密纺纱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力军 何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9-701,共3页
采用Matlab程序模拟纤维的运动轨迹,研究了网格圈型紧密纺纱系统吸气负压和网格圈外表面摩擦系数对集聚区纤维集聚效果的影响,比较了网格圈紧密纺纱和常规纺纱的成纱质量.结果表明:吸气负压为2350Pa,网格圈外表面摩擦系数为0.6时,紧密... 采用Matlab程序模拟纤维的运动轨迹,研究了网格圈型紧密纺纱系统吸气负压和网格圈外表面摩擦系数对集聚区纤维集聚效果的影响,比较了网格圈紧密纺纱和常规纺纱的成纱质量.结果表明:吸气负压为2350Pa,网格圈外表面摩擦系数为0.6时,紧密纺纱系统集聚区纤维的集聚效果较好,纤维的快速集聚和调整集聚时间短,出现较长时间的稳定集聚状态,纤维能够被集聚区气流有效地控制;与常规纱线比较,紧密纺纱线强力提高16.51%,纱线USTER条干提高5.7%,毛羽减少5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纺纱 网格圈 集聚效果 成纱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支苎麻棉紧密纺纱的开发 被引量:4
3
作者 严桂香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优选原料,合理配置混纺工艺,利用可溶维纶短纤提高纺纱支数技术;采用了苎麻、棉、可溶维纶短纤三种性能各异的原料分步均匀、准确混合的"分步混纤"工艺;应用先进的紧密纺技术,成功开发超高支——100SR55/C45苎麻棉紧密纺优质纱。
关键词 苎麻 可溶维纶短纤 混纺工艺 分步混纤 超高支紧密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微生物净化苎麻化学脱胶废水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龙芳年 袁力军 《中国麻业科学》 2007年第4期204-206,211,共4页
本文从作者多年来从事苎麻脱胶废水研究设计、现场施工、生产调试、达标验收等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培养高效、专一微生物的规律,着重解决苎麻脱胶废水碱性大、浓度高、颜色深难处理的难题,应用工程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效率高,能达到... 本文从作者多年来从事苎麻脱胶废水研究设计、现场施工、生产调试、达标验收等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培养高效、专一微生物的规律,着重解决苎麻脱胶废水碱性大、浓度高、颜色深难处理的难题,应用工程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效率高,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脱胶废水 高效微生物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苎麻湿法纺纱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文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5期313-316,共4页
虽然2500Nm超细苎麻纤维的刚性随着支数的提高得到极大的弱化,但是由于该苎麻纤维细度仍然大于3.0d,刚度仍然较大,纯纺加工成纱毛羽仍然很多。采用新型苎麻湿法纺纱技术,解决了纯苎麻纱毛羽多的难题,为织造高品质纯苎麻面料提供具有专... 虽然2500Nm超细苎麻纤维的刚性随着支数的提高得到极大的弱化,但是由于该苎麻纤维细度仍然大于3.0d,刚度仍然较大,纯纺加工成纱毛羽仍然很多。采用新型苎麻湿法纺纱技术,解决了纯苎麻纱毛羽多的难题,为织造高品质纯苎麻面料提供具有专有特点的纱线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毛羽 湿法纺纱 牵伸 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 tex麻赛尔棉混纺针织产品的开发 被引量:1
6
作者 严桂香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27,共2页
从麻赛尔短纤维、黏胶短纤维、新疆3级棉纤维的性能特点入手,选取麻赛尔、黏胶纤维采用相同的纺纱工艺分别与棉混纺,混纺比为55∶45,纱线线密度为14.7 tex。这两种纱线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麻赛尔棉纱质量均较黏纤棉纱质量好,条干均匀,... 从麻赛尔短纤维、黏胶短纤维、新疆3级棉纤维的性能特点入手,选取麻赛尔、黏胶纤维采用相同的纺纱工艺分别与棉混纺,混纺比为55∶45,纱线线密度为14.7 tex。这两种纱线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麻赛尔棉纱质量均较黏纤棉纱质量好,条干均匀,尤其单纱强力高出黏纤棉纱24%左右,弹性伸长也好于黏纤棉纱。最后介绍了麻赛尔棉混纺针织纱在KW-3WH型4针道圆纬机上开发优质针织产品的编织工艺、染整工艺及技术要点,为该系列针织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赛尔 混纺针织纱 面料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档超高支苎麻面料纺织工艺与产品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力军 荣金莲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精选高支优质苎麻原料,采用快速脱胶技术、高品质麻球生产技术、超细旦可溶性维纶提高纺纱支数技术,解决了超高支苎麻面料加工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开发了320Nm×400Nm纯苎麻面料,为目前国际上纺纱支数最高、最细薄苎麻织物。
关键词 苎麻 快速脱胶 高品质麻球 超高支纺纱 高档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支苎麻棉爽丽纱面料的开发 被引量:1
8
作者 严桂香 袁力军 《中国麻业科学》 2011年第5期247-251,266,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嵌入式复合式纺纱技术,实现低支高纺,开发高支苎麻棉爽丽纱面料的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
关键词 高支苎麻棉爽丽纱 嵌入式复合纺纱 低支高纺 纺织工艺及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苎麻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柳红 陈继吾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4期248-251,共4页
以高品质苎麻为原料,采用高效生物酶制剂进行苎麻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技术研究,仅通过一次煮炼就能达到传统化学脱胶二次煮炼的效果。该技术可提高精干麻生产能力及生产效率,改善精干麻质量。
关键词 高品质苎麻 生物酶 生物化学联合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支苎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正宾 张慧琴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2期148-153,共6页
依照苎麻纤维的结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高支苎麻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条件,包括活性染料的选择、碱剂的选择、中性盐的选择、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对织物染色的影响,确定了高支苎麻织物活性染料大生产的最佳工艺及其染色设备。
关键词 高支苎麻织物 活性染料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织物抗皱整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寿文 柳正宾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4期252-254,共3页
依照苎麻纤维的结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对苎麻织物免烫整理剂、抗皱整理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苎麻织物最佳的抗皱整理工艺技术。
关键词 苎麻织物 抗皱整理 中高温微压湿法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化纤长丝在苎麻针织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元林 严桂香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24,共3页
以研发苎麻功能性复合针织产品为目标,将苎麻混纺纱与功能性化纤长丝在针织大圆机上进行织造工艺改进。将28.00 tex苎麻、棉混纺纱(55∶45)与具有良好弹性的8.33 tex/32 f(75 D/32 f)生物索弹丝(黑色丝)、7.78 tex/48 f(70 D/48 f)麦卡... 以研发苎麻功能性复合针织产品为目标,将苎麻混纺纱与功能性化纤长丝在针织大圆机上进行织造工艺改进。将28.00 tex苎麻、棉混纺纱(55∶45)与具有良好弹性的8.33 tex/32 f(75 D/32 f)生物索弹丝(黑色丝)、7.78 tex/48 f(70 D/48 f)麦卡云母锦纶冰凉长丝FDY、7.78 tex/48 f温多丝远红外发热涤纶长丝DTY分别进行复合开发,采用针织的疋纱工艺,使面料外层突出麻的特性与风格,内层具有各长丝的多功能效果。该研究为开发丰富多彩的高功能性、高质量麻类针织产品提供参考,功能性化纤长丝苎麻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生物基弹性涤纶 麦卡云母冰凉锦纶 温多丝发热涤纶 复合针织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lmax~纤维在苎麻针织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13
作者 严桂香 李怀忠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共3页
从CoolmaxR新型涤纶纤维及苎麻纤维的基本性能、物理测试指标入手,设计两款线密度均为19.7 tex的苎麻、CoolmaxR混纺纱,以及麻、棉、CoolmaxR混纺纱,并对混纺针织纱的纱线规格、染色技术特点、针织工艺等进行讨论。采用苎麻与CoolmaxR... 从CoolmaxR新型涤纶纤维及苎麻纤维的基本性能、物理测试指标入手,设计两款线密度均为19.7 tex的苎麻、CoolmaxR混纺纱,以及麻、棉、CoolmaxR混纺纱,并对混纺针织纱的纱线规格、染色技术特点、针织工艺等进行讨论。采用苎麻与CoolmaxR混纺纱及纯苎麻纱,以及苎麻与棉混纺纱,在单面圆纬机上编织纬平针针织面料,重点分析4种面料的含水率、吸湿、散湿性能。结果表明:含有CoolmaxR涤纶纤维的麻类针织物吸、散湿速度与含CoolmaxR涤纶纤维及麻纤维的总量有关,含量越高,吸、散湿速度越快,并且该类针织物的吸、散湿速度快于纯麻或麻棉类针织物,更优于纯棉类针织物,该研究为丰富苎麻针织产品类别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MAX 新型涤纶纤维 苎麻纤维 COOLMAX 混纺纱 吸湿性能 散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 tex×2大麻棉涤复合针织色纱的开发
14
作者 严桂香 《针织工业》 2011年第11期7-8,共2页
首先介绍了大麻精干麻的加工工艺,然后重点阐述了通过嵌入纺纱技术开发19.7 tex×2大麻棉涤复合针织色纱的生产工艺。最后指出,该复合针织纱色泽均匀亮丽、色牢度好、手感柔软、弹性好,适合开发T恤衫、圆领衫等针织产品。
关键词 大麻棉涤复合针织纱 大麻精细加工 嵌入纺纱 染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柔软棉纤维色纺纱开发及性能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乐 黄伟军 严桂香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2,共3页
从棉纤维原料柔软处理、纺纱工艺优化、合股纱捻向调整3方面,对棉纤维色纺纱进行超柔软处理。通过煮练、染色、后处理等工艺对色棉纤维进行柔软处理,进一步通过纱线原料合理选配、细纱工艺优化及细纱设备改造,以及调整色纺纱复捻捻向,开... 从棉纤维原料柔软处理、纺纱工艺优化、合股纱捻向调整3方面,对棉纤维色纺纱进行超柔软处理。通过煮练、染色、后处理等工艺对色棉纤维进行柔软处理,进一步通过纱线原料合理选配、细纱工艺优化及细纱设备改造,以及调整色纺纱复捻捻向,开发18 tex×2(32^S/2)5股复捻超柔软低捻棉纤维色纺纱。纱线手感柔软、持久,适用于制作超柔软棉色纺纱针织毛衫,使毛衫产品具有羊绒般的穿着舒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色纺纱 超柔软 低捻纱 合股纱 针织毛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N PTT/R/V混纺纱的浆纱工艺探讨
16
作者 袁力军 何文 荣金莲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5期309-312,共4页
以80N PTT/R/V混纺纱作为经纱织成的织物经脱维纶处理后,可以得到经纱为160NPTT/R的织物。为提高80N PTT/R/V混纺纱的可织性,可采用PVA、接枝淀粉和酰胺浆的混合浆液进行上浆。试验表明,浆纱的毛羽降低率可达74.4%,耐磨性可提高250%,实... 以80N PTT/R/V混纺纱作为经纱织成的织物经脱维纶处理后,可以得到经纱为160NPTT/R的织物。为提高80N PTT/R/V混纺纱的可织性,可采用PVA、接枝淀粉和酰胺浆的混合浆液进行上浆。试验表明,浆纱的毛羽降低率可达74.4%,耐磨性可提高250%,实际生产效率也可达到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支苎麻纱 PTT/R/V混纺纱 苎麻面料 浆纱 可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