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EGFR、nm23-H_1和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启幼 范松青 张利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3-305,I046,共4页
目的:探讨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A B C 法检测36 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和40 例无转移的甲状腺... 目的:探讨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A B C 法检测36 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和40 例无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的表达。结果:76 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 % 、605 % 和118 % ;但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 E G F R 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者( P< 005) ,且转移灶的 E G F R 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原发灶( P< 005) ;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n m23 H1 阳性率低于无转移癌者( P< 001)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 E G F R 的阳性表达与n m23 H1 的表达有负相关( P< 001)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E G F R 的过表达,nm23 H1 的低表达,二者表达的失平衡是其易于淋巴结转移的原因之一, E G F R,nm23 H1 联用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NM23-H1 乳头状腺癌 P53蛋白 E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胆管癌角蛋白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新民 张利群 +1 位作者 黄锦 陶光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31-132,共2页
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对32例肝外胆管癌作单克隆角蛋白抗体免疫组化观察,发现角蛋白在癌细胞内分布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乳头状腺癌以膜型为主,管状腺癌则集中于癌细胞腔面顶端,在腔缘形成连续的深染带,低分化腺癌阳性部位则以... 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对32例肝外胆管癌作单克隆角蛋白抗体免疫组化观察,发现角蛋白在癌细胞内分布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乳头状腺癌以膜型为主,管状腺癌则集中于癌细胞腔面顶端,在腔缘形成连续的深染带,低分化腺癌阳性部位则以浆型及核周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瘤 角蛋白 免疫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