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胚胎胃肠及胰腺D细胞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曾腊初 陈关林 +2 位作者 盛昆岚 袁国保 龙治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人胚胎各时期胃肠胰的D细胞发生及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D细胞最早出现于6周零5天胚的十二指肠,7周零3天胚的胰、胃、空肠,7周零6天胚的回肠,8周零4天胎的结肠及10周零5天胎的阑尾;细...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人胚胎各时期胃肠胰的D细胞发生及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D细胞最早出现于6周零5天胚的十二指肠,7周零3天胚的胰、胃、空肠,7周零6天胚的回肠,8周零4天胎的结肠及10周零5天胎的阑尾;细胞密度在胚期低,胎期逐增,至胎晚期又依次在胰、胃窦、十二指肠、胃体、空肠、回肠、升结肠及阑尾中降低,且肠绒毛顶端可见衰老的D细胞。提示胚胎D细胞的发生与胃肠胰的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嗜铬细胞 胃肠系统 胰腺 胚胎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小鼠睾丸的酶组织化学及氯化镍对其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方旭 卢迪生 +2 位作者 李玉绿 罗正兰 韩英士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用6O只LACA纯系成年雄性小鼠的睾丸,研究一组酶的代谢特点和分布规律及不同剂量氯化镍对其各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型黄递酶主要见于间质细胞和晚期精子细胞;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见于晚期精子细胞;非特异性酯酶见于间质细... 用6O只LACA纯系成年雄性小鼠的睾丸,研究一组酶的代谢特点和分布规律及不同剂量氯化镍对其各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型黄递酶主要见于间质细胞和晚期精子细胞;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见于晚期精子细胞;非特异性酯酶见于间质细胞;而5’-核(艹廿)酸酶主要见于围腔小室细胞。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氯化镍对睾丸酶活性未见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组织化学 氯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绒毛滋养层基膜和羊膜基膜中某些抗原的检测
3
作者 祝继明 Kare.,AH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24例人胚胎绒毛滋养层基膜和羊膜基膜某些抗原成分。结果表明:羊膜基膜从第11周开始出现VII型胶原、BM165抗原GB3抗原;而滋养层基膜始终未出现上述抗原。二者基膜成分差别很大,但羊膜基...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24例人胚胎绒毛滋养层基膜和羊膜基膜某些抗原成分。结果表明:羊膜基膜从第11周开始出现VII型胶原、BM165抗原GB3抗原;而滋养层基膜始终未出现上述抗原。二者基膜成分差别很大,但羊膜基膜与皮肤基膜成分非常类似。据此,羊膜的外胚层起源得以证实。通过检测绒毛滋养层基膜抗原早期诊断大性表皮松解症也许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胶原 抗原 纤维连接素 滋养层 羊膜 基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精子F小体的检测
4
作者 张建湘 高建华 +1 位作者 杜延龄 许德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采用改良的蛋白酶消化方法,选择新鲜或冷冻牛精液,经Q-M染色法检测牛精子F小体。结果发现:酶消化处理后随着染色时间延长(30min,60min,120min),F小体检测率递增(23.3±l.3,43.2±1... 采用改良的蛋白酶消化方法,选择新鲜或冷冻牛精液,经Q-M染色法检测牛精子F小体。结果发现:酶消化处理后随着染色时间延长(30min,60min,120min),F小体检测率递增(23.3±l.3,43.2±1.6,46.6±1.0);而未经蛋白酶处理者,F小体的检测率很低。资料表明,在牛部分精子头部能检测到F小体,可能与酶对精子膜的消化有关。消化后质膜对染料的通透性增高,高度螺旋状态的DNA分子解聚,Y染色体上的显色基团得以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性染色体 F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