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初步评价——正常家庭与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对照研究 被引量:449
1
作者 费立鹏 沈其杰 +4 位作者 郑延平 赵靖平 蒋少艾 王立伟 汪向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98-202,共5页
本文使用经我们翻译并修改的两个西方自评家庭量表 FACESII 及 FES,分别对45个精神分裂症家庭及47个对照组家庭的家庭结构和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病人家庭特点是内部矛盾多,亲密度低,适应性和纪律性差,其家庭结构多表现为“僵硬—松散... 本文使用经我们翻译并修改的两个西方自评家庭量表 FACESII 及 FES,分别对45个精神分裂症家庭及47个对照组家庭的家庭结构和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病人家庭特点是内部矛盾多,亲密度低,适应性和纪律性差,其家庭结构多表现为“僵硬—松散”的极端型,这说明两量表能明确地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问题的所在,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对病人家庭进行咨询,同时说明此两量表经进一步完善在中国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庭环境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思维方式的变革:家庭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陆亚文 杨德森 杨玲玲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8期7-9,共3页
家庭治疗是一个年轻的心理治疗流派。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世界已初具规模的家庭治疗,开始进入我国临床。我国家庭数堪称世界之最,家庭在病人的医治中作用甚大,故亟待大力开发家庭治疗。本文介绍了家庭治疗给临床思维方式带来的变革:... 家庭治疗是一个年轻的心理治疗流派。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世界已初具规模的家庭治疗,开始进入我国临床。我国家庭数堪称世界之最,家庭在病人的医治中作用甚大,故亟待大力开发家庭治疗。本文介绍了家庭治疗给临床思维方式带来的变革:认识客体由单纯的病人转向了群体——家庭,认识主体由病人绝对服从的医师转向参与、指导;治疗策略由单纯的药物转向调整家庭格局。讨论和研究这些新观念,将为推动我国家庭治疗的发展、创立中国特色的家庭治疗,拓宽思维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治疗 临床思维 精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