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血栓性动脉内膜切除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德国美茵茨大学医院的经验
1
作者 尹邦良 S.Iversen H.Oelert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4期312-314,I013,共4页
自1989年5月至1991年9月期间,32例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PH)患者(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8±15岁;心功能Ⅲ级22例,Ⅳ级10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施行双侧肺动脉血栓性动脉内膜切除术(PTE)。手术死亡率21.9%(7/32)。主要死... 自1989年5月至1991年9月期间,32例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PH)患者(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8±15岁;心功能Ⅲ级22例,Ⅳ级10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施行双侧肺动脉血栓性动脉内膜切除术(PTE)。手术死亡率21.9%(7/32)。主要死亡原因为再灌注肺水肿及肺动脉梗阻解除不完全。25例存活者心功能明显改善。15例随诊17±5月,效果良好。作者认为,CT-PH患者施行PTE治疗可获良好效果,但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却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性肺高压 动脉内膜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廖纪南 陈鲁源 +1 位作者 何福清 黄小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53-256,共4页
调查500例出院老年病人中,医院内获得性肺炎(NP)的发病率为15.6%,占同期院内感染的58.0%。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48.6%),以卡他布兰汉氏菌为首位(30.6%)。文中对NP发病有关因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肺炎 NP 老年人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菌株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稳成 向旭东 +1 位作者 陈平 昝家宁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67-569,共3页
为探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特点和药物敏感性 ,对临床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采取痰细菌培养及下气道分泌物培养共获得 196株细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B纸片法 ,最低抑菌浓度 (MIC)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结果发现革兰氏阴性... 为探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特点和药物敏感性 ,对临床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采取痰细菌培养及下气道分泌物培养共获得 196株细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B纸片法 ,最低抑菌浓度 (MIC)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结果发现革兰氏阴性细菌 (G-)以铜绿假单胞菌 (PA)和肺炎克雷白杆菌 (KLB)为主 ,分别占 30 %和 2 2 % ;革兰氏阳性菌 (G+)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分别占 14%和 12 %。药敏试验示 ,依米配能、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复达欣、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对G-细菌有效率分别为 98% ,90 % ,90 % ,92 % ,90 % ,89% ;而万古霉素对G+细菌为 10 0 %。提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 ,依米配能、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复达欣、环丙沙星、阿米卡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抗菌素 药物敏感性 医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压已控制的晚期青光眼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37
4
作者 蒋幼芹 吴振中 +2 位作者 莫杏君 陈晓明 蒋瑶丽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229-232,共4页
为探讨对眼压已控制的晚期青光眼的治疗,1989年以来,对21例(27只眼)经小梁切除术后平均2.4±3.1年(2月~14年)的62±13.1岁(22~81岁)患者,术后不用降眼压药物,24小时眼压各项值均≤2.79kPa的原发性青光眼,经用云南省民间草药... 为探讨对眼压已控制的晚期青光眼的治疗,1989年以来,对21例(27只眼)经小梁切除术后平均2.4±3.1年(2月~14年)的62±13.1岁(22~81岁)患者,术后不用降眼压药物,24小时眼压各项值均≤2.79kPa的原发性青光眼,经用云南省民间草药益脉康片治疗2~6月。结果显示:治疗后视野提高率为22.8%;各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视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视野净增值与疗程数间呈显著相关(r=0.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青光眼 灯盏花素 治疗 眼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杨金瑞 黄循 邹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0-91,共2页
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问卷对1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心身症状检出率84.3%,心身症状以躯体化、焦虑、恐怖、抑郁、精神病性显著(P<0.01~0.05)。心身症状检出率低年龄组高于4... 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问卷对1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心身症状检出率84.3%,心身症状以躯体化、焦虑、恐怖、抑郁、精神病性显著(P<0.01~0.05)。心身症状检出率低年龄组高于40岁以上组(87.4%及72.4%,P<0.05)、病程>1年组高于≤1年组(89.7%及77.4%,P<0.05)。有心身症状者EPQ测查中的N分显著性高于无心身症状者(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心理卫生 个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间螺纹融合器在下腰椎融合的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吕国华 马泽民 李启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88-189,共2页
目的:报道应用椎体间螺纹融合器(threadedfusioncage,TFC)治疗下腰椎疾病的临床结果,并对其适应证、融合方式、并发症防治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分析了48例应用TFC治疗腰椎不稳或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单... 目的:报道应用椎体间螺纹融合器(threadedfusioncage,TFC)治疗下腰椎疾病的临床结果,并对其适应证、融合方式、并发症防治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分析了48例应用TFC治疗腰椎不稳或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TFC融合26例,TFC+节段性内固定22例;后路椎间融合44例,前路椎间融合3例,侧前路椎间融合1例。结果:术后经6~21个月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92%(优795%,良12.5%),骨融合率98%,伤口感染1例,短时神经功能障碍2例。结论:TFC融合术是治疗下腰椎不稳或滑脱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定 椎体间融合 螺纹融合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多相性应激对老龄鼠心肌脂质过氧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幼硕 屈晓冰 +3 位作者 胡敏 姚树桥 蔡伟雄 龚耀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 :探讨长期心理应激在老龄鼠心肌脂质过氧化形成和心肌超微结构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经为期 6周的多相性应激源 (限制、旋转、拥挤 )刺激后 ,青龄鼠 (1 5月龄 )和老龄鼠 (15月龄 )心肌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 目的 :探讨长期心理应激在老龄鼠心肌脂质过氧化形成和心肌超微结构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经为期 6周的多相性应激源 (限制、旋转、拥挤 )刺激后 ,青龄鼠 (1 5月龄 )和老龄鼠 (15月龄 )心肌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以及心肌天门冬酸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磷酸激酶 (CPK)活性的变化 ,观察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青龄鼠比较 ,老龄鼠心肌LPO含量较高 ,SOD活性较低 ,LDH和CPK活性也较低 (P均 <0 0 5 ) ;慢性多相性应激后 ,老龄鼠心肌LPO含量进一步增高 ,SOD活性进一步降低 ,GSH -PX活性也下降 (均P <0 0 5 ) ;电镜下老龄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肌质网等膜结构损伤加重 ,青龄鼠心肌SOD活性增高 (P <0 0 5 ) ,其心肌细胞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老化 心肌 脂质过氧化 超微结构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A测量活体大鼠骨的精密性及骨丢失的检测 被引量:9
8
作者 陆泽元 廖二元 +3 位作者 伍贤平 伍汉文 周智广 邓小戈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9-201,2229,共4页
目的 了解QDR - 45 0 0A型双能X射线吸收法 (DXA)测量活体大鼠的精密性和探测去卵巢后大鼠骨丢失的能力。方法 测量 15只体重为 2 0 2~ 311g的SD大鼠全身、股骨及腰椎的骨密度 (BMD) ,每只大鼠测量 3次 ,可得变异系数 (CV) ,15只大... 目的 了解QDR - 45 0 0A型双能X射线吸收法 (DXA)测量活体大鼠的精密性和探测去卵巢后大鼠骨丢失的能力。方法 测量 15只体重为 2 0 2~ 311g的SD大鼠全身、股骨及腰椎的骨密度 (BMD) ,每只大鼠测量 3次 ,可得变异系数 (CV) ,15只大鼠CV的平均值为该指标的批内CV。结果 ①全身、股骨、腰椎BMD的批内CV分别为 0 71%、2 0 2 %和 2 44 % ,全身BMD的批内CV显著低于股骨和腰椎 (P <0 0 5 ) ;②全身BMD的批间CV为 0 99% ,股骨整体为 2 81% ,腰椎总体 (L3~L6 )为 3 42 % ;③术后 4周去卵巢组全身、股骨、腰椎BMD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 ,而股骨远侧干骺端BMD低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④去卵巢后 14周腰椎总体 (L4~L6 )的BMD低于假手术组(P <0 0 5 )。结论 QDR - 45 0 0A型DXA测量大鼠全身、股骨和腰椎BMD有较好的精密性 ,全身优于局部骨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射线吸收法 骨丢失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晨虹 肖根秀 +3 位作者 赵柏程 卢放根 左泽志 罗建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 1(ET- 1)、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 A(TXA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GRP)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妊高征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妊高征患者 ,2 3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 1、PGI2 、TX...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 1(ET- 1)、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 A(TXA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GRP)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妊高征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妊高征患者 ,2 3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 1、PGI2 、TXA2 、c GRP浓度 ,用 Griess法测定 NO浓度。结果 :1妊高征患者血浆 NO、PGI2 、c GRP浓度降低 ,NO与妊高征病情呈负相关 ,PGI2 、c GRP与中、重度妊高征病情呈负相关。 2妊高征患者血浆 ET- 1、TXA2 浓度增高 ,ET- 1与妊高征病情呈正相关。,TXA2 与中、重度妊高征病情呈正相关。 3上述 5种血管活性物质相关分析 ,NO与 ET- 1、TXA2 与中、重度妊高征呈负相关 ,NO与 PGI2 、c GRP呈正相关 ,ET- 1与 PGI2 、c GRP呈负相关。结论 :1NO、ET- 1、PGI2 、TXA2 、c GRP可做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的指标。 2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在妊高征发病中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1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及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竹林 李永国 +4 位作者 黄生福 钟德午 吕方 刘栋才 柏敏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胃癌 VEGF BFGF 微血管计数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与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窘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晨虹 萧根秀 梁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应用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与胎儿监护仪对240例高危孕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波S/D<3、NST评分≥7分,胎儿预后良好;S/D≥3、NST评分<7分,胎儿预后不良。提示: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S/D与N... 应用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与胎儿监护仪对240例高危孕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波S/D<3、NST评分≥7分,胎儿预后良好;S/D≥3、NST评分<7分,胎儿预后不良。提示: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S/D与NST阴性预测值近似,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测弥补了单纯NST判断高危儿预后的不足,提高了对胎儿监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多普勒 血流 胎心监护 胎儿窘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斑玻璃疣特征预见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松 聂爱光 +2 位作者 谭家铨 姜德咏 唐朝珍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黄斑玻璃疣与老年黄斑变性(AMD)发病的危险性。方法于1989年始观察了早期AMD患者54例(54眼)。结果平均追踪55个月,追踪期内玻璃疣数量及融合程度有不同程度增加,18例(33.33%)患者发生了AMD... 目的探讨黄斑玻璃疣与老年黄斑变性(AMD)发病的危险性。方法于1989年始观察了早期AMD患者54例(54眼)。结果平均追踪55个月,追踪期内玻璃疣数量及融合程度有不同程度增加,18例(33.33%)患者发生了AMD,黄斑玻璃疣发生渗出性AMD的5年累积危险性为37.78%,其中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SRNVMS)4眼(7.4%),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4眼(7.4%),地图状萎缩10眼(18.51%)。具有融合的软性玻璃疣的相对危险度是3.14倍,数量较多(>Ⅱ级)的相对危险度是6.89倍,玻璃疣位于中心凹区的相对危险度是2.6倍。结论揭示具有高危险特征的黄斑玻璃疣具有发生AMD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黄斑玻璃疣 预见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16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熊正东 谢崇德 +5 位作者 高洁生 方建珍 金一平 郑煜煌 谭师宇 王慧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半数以上在12岁以前发病。因此亦为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如何有效地防治哮喘反复发病是当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课题。作者根据哮喘发病的新概念:IgE合成和调节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半数以上在12岁以前发病。因此亦为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如何有效地防治哮喘反复发病是当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课题。作者根据哮喘发病的新概念:IgE合成和调节的新认识及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卡介菌 多糖核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过氧化氢诱导白内障形成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建光 李含玉 +2 位作者 曾令柏 王家翠 杨策尧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皮质性白内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200μmol/L过氧化氢(H2O2)诱导离休兔晶状体白内障形成,TUNEL法检测 H2O2作用 1,6,18,24,48 h的晶状体上皮凋亡细胞,同时测定晶状... 目的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皮质性白内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200μmol/L过氧化氢(H2O2)诱导离休兔晶状体白内障形成,TUNEL法检测 H2O2作用 1,6,18,24,48 h的晶状体上皮凋亡细胞,同时测定晶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H2O2作用 1h,晶状体保持透明,未发现凋亡上皮细胞。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上皮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晶状体逐渐变混浊。 SOD活性早期无变化,18 h后逐渐降低。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是皮质性白内障形成的细胞学基础,其发生先于晶状体抗氧化机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过氧化氢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用药治疗急性盆腔炎(附98例临床用药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丹志 王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0-261,共2页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伴有高热、中热、低热和无热等四组急性盆腔炎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抗生素组合治疗 ,观察对比每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消失、血象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伴有高热、中热、低热和无热等四组急性盆腔炎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抗生素组合治疗 ,观察对比每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消失、血象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高热组中采用不同二组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消失所需时间方面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 .0 1)。中热组中采用不同二组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消失、血象恢复正常方面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低热组中采用不同二组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对于伴有高热的急性盆腔炎患者应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加灭滴灵进行治疗 ,在中、低及无热组中 ,联合使用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加灭滴灵等常规普通抗生素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盆腔炎 抗生素 药物疗法 合理用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细辛单体成分对混合培养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长华 蒋幼芹 江 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主要单体成分4-吡喃酮-3-β-1)-吡喃葡萄糖甙(PCP)和新灯盏花素(NBC)对混合培养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法将12只生后2-3天的SD乳鼠视网膜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鼠尾胶原包被的96孔培养板...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主要单体成分4-吡喃酮-3-β-1)-吡喃葡萄糖甙(PCP)和新灯盏花素(NBC)对混合培养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法将12只生后2-3天的SD乳鼠视网膜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鼠尾胶原包被的96孔培养板培养。分为对照组和各种质量浓度梯度(1×10-3g/L-1×10-8g/L)的单体成分实验组,于1,3,5天,用MTT微量自动比色法测量存活细胞的吸光度A值。结果 培养在鼠尾胶原上的细胞生长良好,上述质量浓度的PGP和NBC对培养细胞形态无影响。各培养时期实验组吸光度A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灯盏细辛单体成分PGP和NBC无直接促鼠RGCs在体外存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培养 4-吡喃酮-3-β-D吡喃葡萄糖甙 新灯盏花素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诱导人胚胎肾系膜细胞增殖和PAI-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何庆南 易著文 +1 位作者 陈香美 傅博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人胚胎肾系膜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 1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 (MTT)掺入法、Northern杂交和纤维蛋白平板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凝血酶刺激下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AI 1mRNA表达和PAI 1...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人胚胎肾系膜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 1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 (MTT)掺入法、Northern杂交和纤维蛋白平板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凝血酶刺激下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AI 1mRNA表达和PAI 1蛋白质活性的变化 ,并同时用人工水蛭素进行阻断实验。结果 :凝血酶呈浓度依赖性的方式促进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AI 1mRNA表达和PAI 1蛋白质活性 ,水蛭素能特异地阻断凝血酶的作用。结论 :凝血酶可通过促进系膜细胞增殖、P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PAI-1 肾小球 系膜细胞培养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上丘逆行标记法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定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益华 蒋幼芹 +2 位作者 刘忠浩 罗学港 吴振中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方法 ,并了解大鼠RGCs密度分布情况。方法 暴露大鼠双上丘后将饱含 3 0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溶液的明胶海绵片贴附于双上丘表面 ,大鼠存活 2 4h后 ,取出视网膜行HRP组织化学反... 目的 建立一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方法 ,并了解大鼠RGCs密度分布情况。方法 暴露大鼠双上丘后将饱含 3 0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溶液的明胶海绵片贴附于双上丘表面 ,大鼠存活 2 4h后 ,取出视网膜行HRP组织化学反应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RGCs进行分类及计数。结果 左右眼RGCs密度分别为 14 66±3 76/mm2 及 14 5 7± 40 4/mm2 ,左眼鼻、颞侧RGCs密度分别为 14 90± 3 71/mm2 及 14 4 2± 3 82 /mm2 ,右眼鼻、颞侧RGCs密度分别为 14 67± 410 /mm2 及 14 4 6± 40 0 /mm2 。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直接上丘HRP逆行标记RGCs定量计数法 ,正常大鼠双眼RGCs密度基本相同 ,颞侧及鼻侧RGCs密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上丘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选择性培养 被引量:7
19
作者 席兴华 姜德咏 唐罗生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 建立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 (PC)和内皮细胞 (EC)选择性培养的简便方法。方法 采用含 2 0 %胎牛血清 (FBS)的DMEM和在该培养基中加入 5 %贫血小板人血浆 (PPP)及牛视网膜浸出液 (2 0 μl/ml) ,结合原代培养细胞克隆的分离、除杂。... 目的 建立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 (PC)和内皮细胞 (EC)选择性培养的简便方法。方法 采用含 2 0 %胎牛血清 (FBS)的DMEM和在该培养基中加入 5 %贫血小板人血浆 (PPP)及牛视网膜浸出液 (2 0 μl/ml) ,结合原代培养细胞克隆的分离、除杂。结果 获得的PC和EC能连续传代 ,纯净度 >95 %。PC形状不规则 ,无接触性抑制 ,对 3G5和α 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 ,Ⅷ因子抗体染色阴性 ;EC呈鹅卵石状生长 ,有接触性抑制 ,对Ⅷ因子抗体染色阳性 ,3G5和α 肌动蛋白抗体染色阴性。结论 用 2 0 %FBS的DMEM或在该培养液中加入 5 %PPP及视网膜浸出液 ,结合原代细胞克隆的分离、除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笛血管周细胞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荧光测定改良法 被引量:33
20
作者 唐爱国 杨锡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93-295,共3页
本法系在Cohn和Lyle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以10%三氯醋酸代替25%HPO_3在常温(18~30℃)下去蛋白,并以pH8.3磷酸盐缓冲液代替pH8.0的该液。本法的重复性试验和回收试验结果满意,最低检出限为25ng/ml,标准曲线至少在2.5μg/ml内呈... 本法系在Cohn和Lyle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以10%三氯醋酸代替25%HPO_3在常温(18~30℃)下去蛋白,并以pH8.3磷酸盐缓冲液代替pH8.0的该液。本法的重复性试验和回收试验结果满意,最低检出限为25ng/ml,标准曲线至少在2.5μg/ml内呈线性。用本法测定39例健康献血员,血浆GSH值为15.125±3.383μmol/L,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本法灵敏、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标本用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血浆 荧光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