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易西南 李昌琪 +2 位作者 吴松 曾赵军 伍校琼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2-253,F003,共3页
目的 :探索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 (侧芽 )的来源。方法 :将Wistar大鼠左侧腓总神经切断后端—侧吻合到外膜开窗的胫神经干上。术后 1 5周对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用快兰和核黄作神经干注射标记 ,取背根神经节 (DRG)荧光显微镜下... 目的 :探索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 (侧芽 )的来源。方法 :将Wistar大鼠左侧腓总神经切断后端—侧吻合到外膜开窗的胫神经干上。术后 1 5周对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用快兰和核黄作神经干注射标记 ,取背根神经节 (DRG)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细胞 ;取吻合口附近的胫、腓神经段经锇酸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腓总神经内轴突与胫神经轴突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背根节内未发现双标细胞。光镜下 ,可清晰地见到左侧腓总神经内的再生纤维从胫神经近侧端下行而至。结论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腓总神经内的再生纤维来自于胫神经的侧芽缺乏依据 ,因无法排除来自腓总神经近端生长锥和受损胫神经纤维生长锥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端一侧神经缝合术 逆行荧光双标 再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上丘逆行标记法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定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益华 蒋幼芹 +2 位作者 刘忠浩 罗学港 吴振中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方法 ,并了解大鼠RGCs密度分布情况。方法 暴露大鼠双上丘后将饱含 3 0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溶液的明胶海绵片贴附于双上丘表面 ,大鼠存活 2 4h后 ,取出视网膜行HRP组织化学反... 目的 建立一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方法 ,并了解大鼠RGCs密度分布情况。方法 暴露大鼠双上丘后将饱含 3 0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溶液的明胶海绵片贴附于双上丘表面 ,大鼠存活 2 4h后 ,取出视网膜行HRP组织化学反应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RGCs进行分类及计数。结果 左右眼RGCs密度分别为 14 66±3 76/mm2 及 14 5 7± 40 4/mm2 ,左眼鼻、颞侧RGCs密度分别为 14 90± 3 71/mm2 及 14 4 2± 3 82 /mm2 ,右眼鼻、颞侧RGCs密度分别为 14 67± 410 /mm2 及 14 4 6± 40 0 /mm2 。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直接上丘HRP逆行标记RGCs定量计数法 ,正常大鼠双眼RGCs密度基本相同 ,颞侧及鼻侧RGCs密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上丘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皮质内注射海人酸对皮质和海马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雷德亮 廖丽民 +1 位作者 楚亚平 刘湘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6-230,共5页
本实验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方法结合GFAP免疫组化方法,对微量海人酸皮质内注射后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等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注射区内的一氧化氮合欧阳性神经元很快消失;注射侧... 本实验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方法结合GFAP免疫组化方法,对微量海人酸皮质内注射后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等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注射区内的一氧化氮合欧阳性神经元很快消失;注射侧皮质和海马的旧阳性神经元和神经末梢溃变;至注射海人酸后8h,这些变化波及到对侧皮质和海马.随着皮质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溃变,在注射侧皮质和海马内的一些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新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这些新的酶活性可能是诱导型的一氧化氮合酶.这些结果表明:表达一氧化氮合酶的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对海人酸的毒性很敏感,神经细胞和非神经细胞中出现的诱导型的一氧化氮合酶可能是海人酸引起脑损伤时机体的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海人酸 皮质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法对骨骼肌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志诚 黄群武 +1 位作者 张建一 帅建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用 Fluoro—gold 和 Fast Blue 两种荧光标记物,以 wistar 大鼠作为实验模型,切除6mm 坐骨神经,用骨骼肌修复神经缺损,用荧光示踪法进行检验,证明该技术是研究神经再生效果敏感可靠的检测指标.进一步证实了肌桥修复周围神经的连续性.
关键词 骨骼肌桥 周围神经 荧光标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顶叶内胎脑皮质移植物微循环重建的形态学研究
5
作者 雷德亮 克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9-13,共5页
在78只成年Wistar大鼠顶叶预制的脑腔内,植入妊娠15d胎鼠大脑皮质全层约1mm3的小块。移植后24h移植物与宿主脑之间已建立起血运关系,3d后移植物内可见完整的毛细血管,30d后移植物内毛细血管呈网状;毛细血管... 在78只成年Wistar大鼠顶叶预制的脑腔内,植入妊娠15d胎鼠大脑皮质全层约1mm3的小块。移植后24h移植物与宿主脑之间已建立起血运关系,3d后移植物内可见完整的毛细血管,30d后移植物内毛细血管呈网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血管基膜连续而完整。结果表明:移植物与宿主脑之间成功地建立了微循环,移植物内的毛细血管具备血脑屏障的某些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移植 胚胎 大脑皮质 微循环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Waller变性时的信息传递方式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惠勇 郑德枢 +2 位作者 燕启江 孙卫文 刘湘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5-208,T036,共5页
为了检测 Waller变性时损伤部远侧段的溃变过程是同时发生还是自切断处逐渐向远侧离心式传递 ,本实验切断大鼠坐骨神经 ,将整个远侧段分为连续的 A、B、C三段 ,A段为最靠近切断处的部位。用 c-fos免疫组化方法和 EA50 组化方法 ,比较了... 为了检测 Waller变性时损伤部远侧段的溃变过程是同时发生还是自切断处逐渐向远侧离心式传递 ,本实验切断大鼠坐骨神经 ,将整个远侧段分为连续的 A、B、C三段 ,A段为最靠近切断处的部位。用 c-fos免疫组化方法和 EA50 组化方法 ,比较了三段之间的形态变化和阳性细胞数。结果显示 ,神经切断后 2 d,A、B、C三段间 c-fos阳性细胞数量有显著差异。至第 5天 ,这种差别消失 ,各段间阳性细胞数量表达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说明 ,周围神经切断后 ,信息传递是由近至远地发生 ,也说明 Waller变性是由近至远地发生。至于神经切断后 ,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ER变性 信息传递 C-FOS SCHWANN细胞 坐骨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眼压致大鼠视网膜节细胞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 被引量:4
7
作者 贾莉君 蒋幼芹 +3 位作者 吴振中 刘忠浩 罗学港 刘丹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228-231,共4页
为了探讨大鼠眼压与细胞代谢的关系,对一组大鼠分别以75%、50%及25%平均动脉压作右眼前房内灌注。采用改良细胞色素氧化酶组织化学法作视网膜细胞色素氧化酶反应,观察其对视网膜节细胞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结果表明:以7... 为了探讨大鼠眼压与细胞代谢的关系,对一组大鼠分别以75%、50%及25%平均动脉压作右眼前房内灌注。采用改良细胞色素氧化酶组织化学法作视网膜细胞色素氧化酶反应,观察其对视网膜节细胞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结果表明:以75%平均动脉压作大鼠前房内灌注可致大鼠视网膜节细胞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下降,主要表现在视网膜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节细胞数及高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节细胞数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 眼压 动物模型 节细胞 色素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与视网膜缺血损害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爱华 刘求理 刘忠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90-91,共2页
近年许多研究发现,组织细胞缺血时,存在严重Ca2+内流,大量Ca2+蓄积在神经组织内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诱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促发和加剧继发性神经元损害,是神经元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1-3]。本文就Ca2+在视网膜缺血损害中的作用及C... 近年许多研究发现,组织细胞缺血时,存在严重Ca2+内流,大量Ca2+蓄积在神经组织内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诱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促发和加剧继发性神经元损害,是神经元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1-3]。本文就Ca2+在视网膜缺血损害中的作用及Ca2+阻滞剂的治疗意义作一综述。1 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 钙离子 钙超载 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