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麻醉措施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调控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道妙 谭秀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55-256,共2页
非麻醉措施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调控徐道妙*谭秀娟**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邮政编码:410007应激(stress)的研究在整个人类健康与疾病领域里占有显著的位置。随着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应激反应的概念逐步发展成为... 非麻醉措施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调控徐道妙*谭秀娟**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邮政编码:410007应激(stress)的研究在整个人类健康与疾病领域里占有显著的位置。随着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应激反应的概念逐步发展成为“机体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以交感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应激反应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太尼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对神经外科病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的影响
2
作者 鄢建勤 蔡宏伟 +1 位作者 任飞 杜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595-596,共2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研究不同剂量芬太尼和依托咪酯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对神经外科病人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F5组,芬太尼5μg/kg;F10组,芬太尼10μg/kg。余诱...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研究不同剂量芬太尼和依托咪酯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对神经外科病人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F5组,芬太尼5μg/kg;F10组,芬太尼10μg/kg。余诱导用药相同:安定0.1mg/kg、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mg/kg。采用TCD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V-MCA),同时监测BP、HR、PETCO2和SpO2。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和插管后3分钟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比,插管前和插管后3分钟,两组V-MCA均明显降低(P<0.01);血压在插管前降低(P<0.01),插管后恢复麻醉前水平。但两组间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芬太尼和依托咪酯复合诱导能抑制插管刺激引起的脑血流量增加和心血管反应,减少脑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脑血流速率 芬太尼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拉子宫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血浆PGI_2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徐道妙 郭曲练 +2 位作者 刘瑶 程志刚 李锋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26,共2页
探讨硬膜外阻滞下行子宫切除术牵拉子宫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浆前列环素变化的关系。20例病人,ASAⅠ~Ⅱ级,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麻醉前、牵拉子宫前、牵拉后5min、10min、15min及子宫切除后观察病人血流动力学... 探讨硬膜外阻滞下行子宫切除术牵拉子宫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浆前列环素变化的关系。20例病人,ASAⅠ~Ⅱ级,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麻醉前、牵拉子宫前、牵拉后5min、10min、15min及子宫切除后观察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随机选其中10例抽血测定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变化。结果:牵拉子宫后,MAP、TPR、PAWP均明显下降,而PGI2明显升高,高峰出现于牵拉后10min。这提示PGI2增加是导致子宫牵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麻醉 血流动力学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胃粘膜PCO_2及胃粘膜pH的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瑶 郭曲练 蔡宏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28-229,共2页
目的:研究低温体外循环(CPB)期间胃粘膜PCO2及胃粘膜pH(pHi)的变化。方法:对15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和结论:CPB停机前胃粘膜PCO2显著增高,pHi显著降低。CPB期间存在胃粘膜低灌流和... 目的:研究低温体外循环(CPB)期间胃粘膜PCO2及胃粘膜pH(pHi)的变化。方法:对15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和结论:CPB停机前胃粘膜PCO2显著增高,pHi显著降低。CPB期间存在胃粘膜低灌流和酸中毒,胃粘膜产生CO2增加。胃粘膜PCO2是一种反映胃粘膜缺血缺氧较简便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PCO2 pH 体外循环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异丙酚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蔡宏伟 周艳平 +2 位作者 杜珊 任飞 刘尚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390-392,共3页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 (V MCA) ,观察不同剂量异丙酚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 4例神经外科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8例 ) ,异丙酚剂量分别为 0 2 5mg/kg、1 0mg/kg和 2 0mg/kg。采用经颅多普勒监...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 (V MCA) ,观察不同剂量异丙酚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 4例神经外科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8例 ) ,异丙酚剂量分别为 0 2 5mg/kg、1 0mg/kg和 2 0mg/kg。采用经颅多普勒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 (V MCA) ,同时监测BP、HR、PETCO2 和SpO2 。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5、10和 15分钟测定。结果 :异丙酚三组剂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 (6 %~ 2 4% ) ,其中以 2mg/kg组在第 5分钟的作用最为显著 (P <0 0 5 ) ,维持 10分钟左右。结论 :不同剂量 (0 2 5~ 2 0mg/kg)异丙酚能一过性降低脑血流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脑血流动力学 剂量 TCD V-M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胃粘膜酸中毒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瑶 郭曲练 +2 位作者 蔡宏伟 申建初 黄庆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24-426,共3页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低温心肺转流 (CPB)期间胃粘膜酸中毒的影响。方法  2 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n =10 )和丙泊酚组 (B组 ,n =10 )。用芬太尼、咪唑安定、潘库溴铵维持麻醉 ,间断吸入异氟醚。B组于...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低温心肺转流 (CPB)期间胃粘膜酸中毒的影响。方法  2 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n =10 )和丙泊酚组 (B组 ,n =10 )。用芬太尼、咪唑安定、潘库溴铵维持麻醉 ,间断吸入异氟醚。B组于CPB开始至停机前持续静脉注入丙泊酚 5~ 8mg·kg-1·h-1。分别于CPB前 (T1)、停机前 (T2 )和停机后 4 0分钟 (T3)测定PaCO2 和胃粘膜PCO2 (PiCO2 ) ,计算PiCO2 与PaCO2 之差 [P(i a) CO2 ]和胃粘膜pH( pHi)。 结果 A、B两组T2 P(i a)CO2 较组内各时点均明显增高 ,pHi明显降低 (P <0 0 1) ;与A组比较 ,B组T2 、T3P(i a) CO2 显著降低 ,pHi显著增高 (P <0 0 5 ) ;与T1比较 :A组T3P(i a) CO2 仍显著增高 ,pHi显著降低 (P <0 0 5 ) ,B组T3P(i a) CO2 和 pHi基本恢复至T1水平。结论 低温CPB期间持续静脉注入一定剂量的丙泊酚可减轻胃粘膜低灌流和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酸中毒 丙泊酚 心肺转流 低温 体外循环期间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宁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坚松 李凤美 +1 位作者 李友清 蔡宏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9-71,共3页
以心肌组织MDA含量和CPK活性及超微结构变化为依据,观察强力宁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力宁能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MDA含量和CPK活性的升幅(P<0.01),同时,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超微... 以心肌组织MDA含量和CPK活性及超微结构变化为依据,观察强力宁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力宁能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MDA含量和CPK活性的升幅(P<0.01),同时,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提示强力宁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强力宁 甘草次酸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降压时动静脉血酸碱差异和P_(ET)CO_2变化
8
作者 李铁罗 彭行芳 +3 位作者 徐道妙 李锋华 陈江辉 赵双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7-48,共2页
控制性降压时动静脉血酸碱差异和PETCO2变化李铁罗*彭行芳*徐道妙*李锋华*陈江辉*赵双平*最近,有关循环功能严重衰减时动静脉血酸碱差异显著增大的研究颇多。本文观察了硝普钠(SNP)控制性降压时动静脉血血气值、呼气... 控制性降压时动静脉血酸碱差异和PETCO2变化李铁罗*彭行芳*徐道妙*李锋华*陈江辉*赵双平*最近,有关循环功能严重衰减时动静脉血酸碱差异显著增大的研究颇多。本文观察了硝普钠(SNP)控制性降压时动静脉血血气值、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和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控制性降压 动静血气值 呼吸末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压力研究
9
作者 李文斌 何理盛 +5 位作者 易善楚 蔡宏伟 郭曲练 谭秀娟 王小宜 曹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75-275,共1页
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已受到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医师的关注。脑AVM 供血动脉压是反映其血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其压力变化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作者曾在开颅术中直接测量脑 AVM... 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已受到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医师的关注。脑AVM 供血动脉压是反映其血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其压力变化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作者曾在开颅术中直接测量脑 AVM 供血动脉压力,但其值可能受到全麻药物的影响。Jungreis 报道经 Tracker 导管测定供血动脉压力变化,认为供血动脉压力测定可指导栓塞术的进程。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液动力学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