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褐斑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维生素 C、E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7
1
作者 易运连 饶汉珍 汤爱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2-333,共2页
通过测定 34例黄褐斑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和维生素 C、 E(VitC|VitE)含量,并与 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患者的 SOD和 Vit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而 MDA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且... 通过测定 34例黄褐斑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和维生素 C、 E(VitC|VitE)含量,并与 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患者的 SOD和 Vit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而 MDA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且对氧自由基引发本病的机制作了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丙二醛 维生素C 维生素E SOD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器治疗太田痣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邓波 杜乾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2-283,共2页
为了探讨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运用 PhotoGenica- T10激光器,对 69例患者进行多次局部照射,治疗间期 1~ 3月,观察疗效。经过 2~ 8次治疗后, 39例痊愈,显效 26例,有效 4例,有效率 94.2%。婴幼儿疗效明显优于成年人。... 为了探讨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运用 PhotoGenica- T10激光器,对 69例患者进行多次局部照射,治疗间期 1~ 3月,观察疗效。经过 2~ 8次治疗后, 39例痊愈,显效 26例,有效 4例,有效率 94.2%。婴幼儿疗效明显优于成年人。无 1例留下瘢痕,为目前治疗太田痣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器 太田痣 激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对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超 周辉 +1 位作者 瞿锐 刘稚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9-360,共2页
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和(或)雌二醇(E2)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凋亡的影响。应用吖啶橙(AO)染色法检测SLE患者、健康献血员PBMC与生理、病理浓度的DHEA和(或)E2培养48h的凋亡百分率。SLE患者PBMC凋亡率高于健... 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和(或)雌二醇(E2)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凋亡的影响。应用吖啶橙(AO)染色法检测SLE患者、健康献血员PBMC与生理、病理浓度的DHEA和(或)E2培养48h的凋亡百分率。SLE患者PBMC凋亡率高于健康献血员(P<0.01)。不论生理或者病理浓度的E2对SLE患者、健康献血员PBMC凋亡无影响(P>0.05)。生理浓度的DHEA及DHEA+E2对健康献血员PBMC凋亡无影响(P>0.05),但可显著抑制SLE患者PBMC凋亡(P<0.05);病理浓度的DHEA及DHEA+E2可显著促进SLE患者、健康献血员PBMC凋亡(P<0.05)。DHEA及DHEA+E2对PBMC凋亡的影响,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DHEA对SLE患者PBMC凋亡起重要作用;DHEA浓度降低可能导致凋亡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性激素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细胞凋亡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红付 朱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皮肌炎 并发症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早期酒渣鼻11例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邓波 杜乾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9-220,共2页
为了探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酒渣鼻的疗效,用Photogenica V型脉冲染料激光,照射酒渣鼻,每2月重复1次,观察疗效。经1~6次照射后,11例患者8例治愈,显效3例。未见明显副作用,为目前治疗酒渣鼻的一种安全、有的效的方法。
关键词 脉冲染料激光 酒渣鼻 激光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活性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声忠 高庆林 杜乾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2,共3页
我们检测了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发现活动期SLE患者产生IL-2活性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我们检测了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发现活动期SLE患者产生IL-2活性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还观察了离体环境对SLE患者PBMC产生IL-2活性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