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秀军 凌桂明 +6 位作者 缪竞陶 文伟 姚戈虹 陈海曦 胡远胜 徐先鸿 彭仁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仿真内窥镜尿路成像方法和技术。方法 采用磁共振水成像 (MRH)和 /或磁共振静脉尿路造影 (MR IVU)作为影像源 ,应用导航软件对 15 0例患者进行了磁共振仿真尿路镜观察 ,其中 10 7例同时行了X线静脉尿路造影 (X IVU)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仿真内窥镜尿路成像方法和技术。方法 采用磁共振水成像 (MRH)和 /或磁共振静脉尿路造影 (MR IVU)作为影像源 ,应用导航软件对 15 0例患者进行了磁共振仿真尿路镜观察 ,其中 10 7例同时行了X线静脉尿路造影 (X IVU) ,33例行了输尿管镜或膀胱镜检查。结果 单层块单激发FSE序列除外 ,几种MRH和MR IVU技术 ,均有效地采集了全尿路影像 ,并获得仿真内镜图像 ,无任何与检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仿真尿道镜的内腔和病变的内镜样显示 ,可由二维HT2 FSE或多薄层单激发FSE序列、和一次屏气下的二维或三维快速破坏梯度重聚 (FSPGR)序列获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 磁共振成像 快速破坏梯度重聚序列 尿路造影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9例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CT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京 李家邦 +3 位作者 易正佳 梁清华 王小宜 唐北沙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对259例中风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 CT 对比分析,发现中经络组的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生率相近,出血量偏小,腔隙性梗塞多,预后较好,中脏腑组以脑出血为主,出血量大,预后差;气虚血瘀证组的脑梗塞较重,预后欠佳;痰热内闭心窍证组的脑出血量偏小... 对259例中风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 CT 对比分析,发现中经络组的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生率相近,出血量偏小,腔隙性梗塞多,预后较好,中脏腑组以脑出血为主,出血量大,预后差;气虚血瘀证组的脑梗塞较重,预后欠佳;痰热内闭心窍证组的脑出血量偏小,伴有感染,预后差;脱证多为严重脑出血,预后极差。提示中风病的 CT 表现与中医辨证有一定关系,CT 可作为中风病辨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CT 辨证分型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常规和动态增强MRI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姜新雅 王小宜 +1 位作者 陈宇 陈常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和动态增强MR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组织学诊断和肿瘤富血管度的评价。方法使用10TeslaMRI系统(MagnetomImpact,Siemens)对114例髓外硬膜下肿瘤进行常规扫描,对常见肿瘤(神经鞘... 目的探讨常规和动态增强MR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组织学诊断和肿瘤富血管度的评价。方法使用10TeslaMRI系统(MagnetomImpact,Siemens)对114例髓外硬膜下肿瘤进行常规扫描,对常见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的MRI征象进行等级相关和回归系数分析,同时对23例肿瘤进行SE(200/15)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分析CERT曲线类型。结果得出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偏回归方程式,回代结果表明诊断正确率为813%。CERT曲线Ⅰ、Ⅱ、Ⅲ型多见于血管母细胞瘤和脊膜瘤,Ⅳ、Ⅴ型多见于神经类肿瘤。结论常规MRI能鉴别大多数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性质,动态增强MRI有助于肿瘤定性诊断和肿瘤富血管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硬膜下肿瘤 成像 动态增强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面部富血管病变的介入性颈外动脉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秀军 彭仁罗 +3 位作者 邵良 南振鸿 王麟川 武志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41-844,共4页
目的 探讨颅面部富血管病变的选择性颈外动脉插管治疗技术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颈外动脉插管化疗或超选择栓塞术治疗颅面部富血管病变 19例次 ,恶性病变化疗 7例次 (3例加超选择栓塞 ) ,良性病变 12例仅行... 目的 探讨颅面部富血管病变的选择性颈外动脉插管治疗技术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颈外动脉插管化疗或超选择栓塞术治疗颅面部富血管病变 19例次 ,恶性病变化疗 7例次 (3例加超选择栓塞 ) ,良性病变 12例仅行病灶和供血动脉的栓塞。结果 介入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15例栓塞治疗者均获供血动脉及病灶的栓塞 ,且 12例栓后造影复查病变完全消失 ,仅 3例仍见部分病变显示。无严重并发症。 14例介入后再行病变切除者发现病灶退缩、术中失血少 ,病理显示病灶及周边血管栓塞和血栓性脉管炎。结论 颈外动脉选择性化疗、栓塞术对颅面部富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畸形 头颈部 放射学 介入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的血管内栓塞与化学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秀军 彭仁罗 +3 位作者 邵良 南振鸿 王麟川 武志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选择性动脉内治疗技术及价值。方法 对 19例颅内外肿瘤进行了 2 2次选择性动脉栓塞或化疗 ,其中区域性化疗 13例次 ,血管内栓塞 12例。结果 所有病人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且栓后肿瘤染色部分或全部消...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选择性动脉内治疗技术及价值。方法 对 19例颅内外肿瘤进行了 2 2次选择性动脉栓塞或化疗 ,其中区域性化疗 13例次 ,血管内栓塞 12例。结果 所有病人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且栓后肿瘤染色部分或全部消失、供血动脉闭塞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再行病变切除时发现病变退缩、术中失血少 ,病理显示病灶及周边血管栓塞和血栓性脉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介入性治疗 血管内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扁桃体位置临床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秀军 彭仁罗 +1 位作者 周高峰 韩再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18-320,共3页
目的:用MRI测量小脑扁桃体位置,以确定其正常值范围,探讨其发育规律。材料与方法:在颅脑分正中矢状面SETT图像上测量了317例正常人和42例Chiari畸形(n=29)及可疑患者(n=13)的小脑扁桃体高距和枕大孔前后径,正常人按性别、年... 目的:用MRI测量小脑扁桃体位置,以确定其正常值范围,探讨其发育规律。材料与方法:在颅脑分正中矢状面SETT图像上测量了317例正常人和42例Chiari畸形(n=29)及可疑患者(n=13)的小脑扁桃体高距和枕大孔前后径,正常人按性别、年龄分16组,每组20例(70岁以上女性组仅17例),用t检验作统计分析。结果:小脑扁桃体不低于颅基线3nun者均为正常组,且其无论男女均于30-50岁时最低;不同性别同年龄组间其位置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性别部分年龄组间其位置有显著差异,但相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ari畸形及可疑组其高距分别为(-11.5】6.6)规及(-3.9±0.9)m,两组间及其与正常各组间有显著差异。枕大孔前后径男稍大于女,部分年龄组有显著性别差异。其于20岁前随年龄而扩大,之后基本稳定,50岁以后又渐行扩大,Chiari畸形及可疑织间及其与大部分正常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脑扁桃体位置和枕大孔前后径一生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Chiall畸形并非都伴枕大孔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 CHIARI畸形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支气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刚 刘进康 +1 位作者 曾纪珍 周正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技术改善碘支气管造影影像及副作用。材料和方法:应用数字减影支气管造影(DSB)技术共检查35例患者,其中19例选用76%泛影葡胺磺胺混悬液,12例用20%泛影葡胺、4例用稀释的优维显(Ultravi...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技术改善碘支气管造影影像及副作用。材料和方法:应用数字减影支气管造影(DSB)技术共检查35例患者,其中19例选用76%泛影葡胺磺胺混悬液,12例用20%泛影葡胺、4例用稀释的优维显(Ultravist)做造影剂。结果:35例DSB影像均达优质,但用低浓度泛影葡胺病例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高浓度泛影葡胺。根据DSB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11例,支气管炎5例,支扩并支气管炎15例、肺结核1例、支气管狭窄2例、正常1例。结论:DSB技术可明显降低碘水的使用浓度,减少副反应,而且图像优良、易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 支气管造影 支气管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幕枕骨附着处位置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秀军 彭仁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幕枕内附着处位置正常范围及发育规律。材料与方法:测量317例正常人和42例Chiari畸形及可疑患者小脑幕枕内附着点高距及斜距。正常人按性别、年龄分16组,每组20例(≥70岁女性组17例);应用10... 目的:探讨小脑幕枕内附着处位置正常范围及发育规律。材料与方法:测量317例正常人和42例Chiari畸形及可疑患者小脑幕枕内附着点高距及斜距。正常人按性别、年龄分16组,每组20例(≥70岁女性组17例);应用10T超导MR扫描机;用t检验作统计分析。结果:其正常值范围高距男性为(289±46~335±45)mm,女性为(304±40~330±52)mm;斜距男性为(383±43~418±41)mm,女性为(367±50~398±30)mm;部分组间有显著年龄及性别差异,且其均显著大于Chiari畸形及可疑患者的。结论:小脑幕枕内附着处位置有一定变化规律,其位置过低可致Chiari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 小脑扁桃体下疝 NMR 成像 小脑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彭仁罗 谭长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甲状腺位于颈前环状软骨平面下方,包绕气管前侧方。分左右叶,中间以峡部相连。每叶长约3~5cm、宽2~3cm、厚约1cm,其包膜完整。剖面见许多分隔的胶样组织,称为滤泡。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含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甲状腺位于颈前环状软骨平面下方,包绕气管前侧方。分左右叶,中间以峡部相连。每叶长约3~5cm、宽2~3cm、厚约1cm,其包膜完整。剖面见许多分隔的胶样组织,称为滤泡。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含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参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CT 诊断 甲状腺肿 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脑性偏瘫的CT诊断研究
10
作者 陈桦 彭仁罗 +3 位作者 林义雯 周佩芳 杨秀军 陈常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脑性偏瘫的CT形态学改变。材料和方法:对72例临床诊断为脑性偏瘫的患儿进行CT检查,并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中,CT异常63例,CT阳性率为87.5%。CT表现可分成五种不同的类型:(... 目的:研究儿童脑性偏瘫的CT形态学改变。材料和方法:对72例临床诊断为脑性偏瘫的患儿进行CT检查,并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中,CT异常63例,CT阳性率为87.5%。CT表现可分成五种不同的类型:(1)脑发育畸形(11.1%),反映出生前大脑的发育障碍;(2)脑室周萎缩(38.9%),与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损害有关;(3)皮质或皮质下软化(22.2%);(4)混合型(15.3%);(5)正常(12.5%)。结论:CT表现及分类反映了不同脑发育阶段脑损害的病理特点,CT形态学研究对脑性偏瘫的病因学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偏瘫 儿童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线段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疗效追踪分析
11
作者 王小宜 仇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40-541,共2页
血管内线段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疗效追踪分析王小宜①仇斌我院自1991年至1996年期间采用真丝线段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s)共47例,现将追踪有完整临床资料... 血管内线段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疗效追踪分析王小宜①仇斌我院自1991年至1996年期间采用真丝线段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s)共47例,现将追踪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1例的疗效等情况报告如下。1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血管内栓塞 丝线 治疗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脑膜瘤的MRI动态增强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长青 王小宜 +1 位作者 彭仁罗 于翼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评价 MRI动态增强对颅内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 1.0T超导 MRI系统对32例颅内脑膜瘤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组织亚型脑膜瘤的对比增强率.时间(CER-T)曲线、增强峰值(EP)和最大增强百分率(... 目的:评价 MRI动态增强对颅内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 1.0T超导 MRI系统对32例颅内脑膜瘤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组织亚型脑膜瘤的对比增强率.时间(CER-T)曲线、增强峰值(EP)和最大增强百分率( MCER)的差别。结果: 4例血管瘤型脑膜瘤 CER-T曲线均表现为快速陡峭上升,在 60s内到达峰值,然后缓慢下降; 8例上皮细胞型脑膜瘤CER-T曲线中有7例表现为快速上升,一般在60~210s内到达峰值,然后亦缓慢下降;9例纤维细胞型脑膜瘤 CER-T曲线均表现为持续相对缓慢上升,峰值出现在210s以后或未见峰值;11例混合型脑膜瘤的 CER.T曲线则表现不一。血供丰富的脑膜瘤其EP值和MCER值较血供不丰富的脑膜瘤高。结论:MRI动态增强对颅内脑膜瘤的组织亚型和血管丰富程度的判别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磁共振 动态增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宇 王小宜 王焕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髓外硬膜下各类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着重在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的鉴别)。材料和方法:对已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1例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表现用各种指标进行系统比较。结果:神经类肿瘤多呈长T1长T2信... 目的:探讨MRI对髓外硬膜下各类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着重在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的鉴别)。材料和方法:对已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1例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表现用各种指标进行系统比较。结果:神经类肿瘤多呈长T1长T2信号,易有坏死/囊变、斑点征、脊髓受压水肿、可跨越椎间孔、多不均匀性明显强化,其中神经鞘瘤易囊变,仅跨越单个椎间孔,神经纤维瘤常多发和跨越多个椎间孔。脊膜瘤多呈等T1稍长或等T2信号,较均匀性一般强化和脊膜征,不跨越椎间孔,无脊髓受压水肿。结论:MRI能对大多数肿瘤进行初步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硬膜下肿瘤 磁共振成像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压力研究
14
作者 李文斌 何理盛 +5 位作者 易善楚 蔡宏伟 郭曲练 谭秀娟 王小宜 曹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75-275,共1页
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已受到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医师的关注。脑AVM 供血动脉压是反映其血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其压力变化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作者曾在开颅术中直接测量脑 AVM... 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已受到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医师的关注。脑AVM 供血动脉压是反映其血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其压力变化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作者曾在开颅术中直接测量脑 AVM 供血动脉压力,但其值可能受到全麻药物的影响。Jungreis 报道经 Tracker 导管测定供血动脉压力变化,认为供血动脉压力测定可指导栓塞术的进程。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液动力学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