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脂肪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兰立新 肖怀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547-7548,7561,共3页
微生物脂肪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类,也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对脂肪酶在食品工业、有机合成、生物柴油合成、手性药物合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生物脂肪酶 食品工业 手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2
作者 游玟娟 温拥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6115-16116,16118,共3页
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进以及实验教学环节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尝试。实践表明,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杰山 苏敏 曾子茜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4期36-37,共2页
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阐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走彻底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通过分析辅导员的基本职责、基本工作和典型工作任务,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提出了... 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阐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走彻底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通过分析辅导员的基本职责、基本工作和典型工作任务,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提出了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队伍建设 现状 典型工作任务 专业化 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09碱性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1 位作者 兰立新 林亲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3,共3页
从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底物浓度、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方面研究了2709碱性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优化了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在70℃预处理10min水解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单因素正交... 从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底物浓度、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方面研究了2709碱性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优化了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在70℃预处理10min水解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单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3%底物浓度,4000U/g SPI加酶量,50℃酶解4.5h效果较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加酶量和酶解温度对水解度影响显著,酶解时间和底物浓度对水解度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水解度 蛋白酶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制备多肽工艺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1 位作者 杨涛 林亲录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9-654,共6页
为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发酵生产大豆多肽工艺,应用Minimum Run Equireplicated Res IV析因设计进行了主效因子的筛选,根据主效因子影响及变化方向进行爬陡坡试验,最后,应用二次旋转中心复合响应面设计对液态发酵多肽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工... 为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发酵生产大豆多肽工艺,应用Minimum Run Equireplicated Res IV析因设计进行了主效因子的筛选,根据主效因子影响及变化方向进行爬陡坡试验,最后,应用二次旋转中心复合响应面设计对液态发酵多肽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工艺条件为豆粕浓度6.0%、pH 8.0、装瓶量93.0 mL.300 mL-1。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多肽含量为707.204μg.mL-1,验证试验结果为683.023±9.23μg.mL-1(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大豆多肽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降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高产中性蛋白酶菌株 被引量:9
6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兰立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54,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菌株产中性蛋白酶能力,在原生质体最佳形成条件下制备得到Bacillus subtilis UN9原生质体,并对其进行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通过摇瓶复筛,得到高产、稳定的突变株Bacillus subtilis Promax NTG14,产酶能力相比出发菌株... 为进一步提高菌株产中性蛋白酶能力,在原生质体最佳形成条件下制备得到Bacillus subtilis UN9原生质体,并对其进行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通过摇瓶复筛,得到高产、稳定的突变株Bacillus subtilis Promax NTG14,产酶能力相比出发菌株提高了近24%,中性蛋白酶活力达4286.09U/mL。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诱变原生质体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优良产酶菌株选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诱变 原生质体 中性蛋白酶 亚硝基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仿生法萃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1 位作者 兰立新 郭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为优化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以绿原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优化设计得到了半仿生法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根据仿生学原理并结合影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各种因素,对提取温度、时间及料液比等3个因素进行研究... 为优化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以绿原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优化设计得到了半仿生法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根据仿生学原理并结合影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各种因素,对提取温度、时间及料液比等3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金银花为原料,以磷酸二氢钠-柠檬酸缓冲液为萃取剂(pH值分别为2.0、7.5和8.3),料液比(MA(金银花):MB(萃取液)=1:20),在70℃、每次提取1h、提取3次时,绿原酸含量达到最高,为12.08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半仿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协同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1 位作者 兰立新 林亲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0,共3页
从双酶配比、酶解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研究了中性蛋白酶(1398)和碱性蛋白酶(2709)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得到复合酶解最佳条件。单因素结果表明以双酶配比为1:3(1398:2709)、pH9.5、60℃和酶解3.5... 从双酶配比、酶解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研究了中性蛋白酶(1398)和碱性蛋白酶(2709)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得到复合酶解最佳条件。单因素结果表明以双酶配比为1:3(1398:2709)、pH9.5、60℃和酶解3.5h时对水解较为有利。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表明,双酶配比(1398:2709)和pH值对酶解影响最为显著(P<0.05),酶解时间和温度对酶解影响最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水解度 中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法萃取豆粕中总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1 位作者 兰立新 李继睿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0-52,共3页
为了提高豆粕中总异黄酮的提取效率,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四种因素对异黄酮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并结合方差分析优化了异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70℃、60%vol乙醇、料液比为1:16... 为了提高豆粕中总异黄酮的提取效率,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四种因素对异黄酮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并结合方差分析优化了异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70℃、60%vol乙醇、料液比为1:16、萃取90min时,可以较好地提取豆粕中的异黄酮。正交试验发现,在70℃、60%vol乙醇、料液比为1:12、萃取120min条件下,豆粕中的异黄酮提取率最高(0.468%),方差分析发现,温度对提取影响显著(0.01<p<0.05),萃取时间、乙醇浓度以及料液比对提取影响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提取工艺 豆粕 乙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金沙草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英文)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用响应面优化技术研究了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等对海金沙草粗多糖提取的定量影响,获得了提取工艺的最优工艺参数:提取时间为123.3 min,固液比(s/w)为1∶20.9,提取温度为49.9℃,二阶多项式曲线回归模型预测多糖产量为12.466%,多糖... 用响应面优化技术研究了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等对海金沙草粗多糖提取的定量影响,获得了提取工艺的最优工艺参数:提取时间为123.3 min,固液比(s/w)为1∶20.9,提取温度为49.9℃,二阶多项式曲线回归模型预测多糖产量为12.466%,多糖提取验证试验结果(提取率)为12.85±0.18%(n=3),比模型预测稍高。多糖经纯化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以维生素C为对照品),结果发现,多糖产物对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氧自由基(.OH)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金沙草 多糖 超氧阴离子(SOAFR) 羟基氧自由基(HOFR) 氧自由基(OFRs) 响应面法(R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DE-8降解油脂下脚料中残油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跃中 李继睿 +1 位作者 兰立新 吴永尧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8-173,共6页
以Bacillus DE-8为试验菌株,选用不同的油脂下脚料为发酵基质,对其降解条件进行正交优化研究.结果表明:BacillusDE-8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是起始pH值为8,接种量4%、摇床转速为160r/min、温度为32℃、添加1%氯化钙及1%表面活性剂十二苯磺酸... 以Bacillus DE-8为试验菌株,选用不同的油脂下脚料为发酵基质,对其降解条件进行正交优化研究.结果表明:BacillusDE-8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是起始pH值为8,接种量4%、摇床转速为160r/min、温度为32℃、添加1%氯化钙及1%表面活性剂十二苯磺酸钠,发酵72h,在该条件下,验证试验残油降解率达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DE-8 油脂下脚料 发酵条件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x-4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1 位作者 兰立新 林亲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0-32,共3页
为优化枯草芽孢杆菌Bx-4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研究了甘氨酸、青霉素、溶菌酶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形成与再生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分别达到77.44%和88.03%。
关键词 原生质体 形成 再生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羟基功能化聚苯乙烯/聚乙烯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阳小宇 吴新华 +1 位作者 赵阳锋 黄启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08-1612,1660,共6页
采用CpTiCl3/I4/Zn催化体系引发苯乙烯活性自由基聚合,之后引入乙烯,以MAO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配位聚合,合成无规聚苯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aPS-b-PE。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乙烯压力和Al/Ti摩尔比等反应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使用氯仿... 采用CpTiCl3/I4/Zn催化体系引发苯乙烯活性自由基聚合,之后引入乙烯,以MAO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配位聚合,合成无规聚苯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aPS-b-PE。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乙烯压力和Al/Ti摩尔比等反应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使用氯仿对共聚物进行抽提,采用GPC、DSC和13C NMR对氯仿可溶部分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DSC结果显示,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6℃,属于无规聚苯乙烯相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Tm为112℃,属于聚乙烯相的熔点。13C NMR结果证明聚苯乙烯链段为无定形态。这些表征结果表明星状羟基功能化aPS-b-PE共聚物是嵌段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化合物 活性自由基聚合 配位聚合 星状 苯乙烯 乙烯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酶解液水解度对起泡性和乳化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粮油食品科技》 2009年第6期21-22,共2页
研究了中性蛋白酶(AS.1398)、碱性蛋白酶(2709)和双酶协同作用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液水解度与乳化和起泡功能特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酶解液起泡性随水解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在不同酶解液样品中,起泡性以中性蛋白酶(单酶)酶解液最好... 研究了中性蛋白酶(AS.1398)、碱性蛋白酶(2709)和双酶协同作用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液水解度与乳化和起泡功能特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酶解液起泡性随水解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在不同酶解液样品中,起泡性以中性蛋白酶(单酶)酶解液最好。当水解度为20%时起泡性达到了(360±2.46)%。乳化性随着水解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以双酶复合酶解液最差(水解度为25%时乳化性最差,为17.60±0.80 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SPI) 水解度(pH) 乳化性 起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化制备硫酸铁铵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展英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70-772,共3页
用铁粉和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再用双氧水作氧化剂、铁氰化钾作指示剂制备硫酸铁,最后加入饱和硫酸铵,经过蒸发、冷却、结晶、抽滤制得硫酸铁铵产品。确定了硫酸浓度为3 mol/L,搅拌速度为870 r/min,制备硫酸亚铁反应温度为95℃,制备... 用铁粉和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再用双氧水作氧化剂、铁氰化钾作指示剂制备硫酸铁,最后加入饱和硫酸铵,经过蒸发、冷却、结晶、抽滤制得硫酸铁铵产品。确定了硫酸浓度为3 mol/L,搅拌速度为870 r/min,制备硫酸亚铁反应温度为95℃,制备硫酸铁铵反应温度为45℃和制备硫酸铁铵溶液酸度为pH≤0.5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硫酸亚铁 硫酸铁 硫酸铁铵 绿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CNMC-0014深层摇瓶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酶生物合成的影响
16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兰立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9-264,共6页
应用统计学方法优化了B.sustilis CNMC-0014中性蛋白酶产生的培养基组分。单因素试验研究发现,在测试的6种碳源中,以甘油和玉米粉对产酶影响显著,酶活力分别达到了3955.16±2.15U/ml和3939.15±1.87U/ml。氮源试验中发现,大豆... 应用统计学方法优化了B.sustilis CNMC-0014中性蛋白酶产生的培养基组分。单因素试验研究发现,在测试的6种碳源中,以甘油和玉米粉对产酶影响显著,酶活力分别达到了3955.16±2.15U/ml和3939.15±1.87U/ml。氮源试验中发现,大豆粉对产酶影响最为显著,酶活力达到4318.12±5.66U/ml。通过极差分析与正交分析优化了培养基配比,优化方案为:2%玉米粉,1%甘油,3%玉米粉和3%麸皮。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甘油和玉米粉对产酶影响显著(p<0.05),大豆粉对产酶极显著(p<0.01),麸皮对产酶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还研究了金属离子、溶氧、起始pH值、菌龄以及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2+、Mg2+、Na+、Zn+、Mn2+可以在不同程度对产酶有激活作用,特别是Ca2+,酶活力达到了4552.97U/ml,而Fe3+、Fe2+、K+、Ag+对产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特别是Ag+(酶活力仅为987.46U/ml),最适摇瓶装量为50ml/300ml,最佳起始pH值为7.5,最佳菌龄与接种量分别为24h和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蛋白酶 枯草芽孢杆菌 沉没发酵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胱胺自组装膜和SiO_2纳米颗粒增强效应的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17
作者 王潇蕤 张云 +1 位作者 张玉玮 王桦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胱胺自组装膜和SiO2纳米颗粒增强效应的生物分子固定法,并将之用于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所制备的SiO2纳米颗粒具有生物亲和性高和比表面积大等优良理化性能,经表面功能化后可高效键合日本血吸虫抗原(SjAg)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胱胺自组装膜和SiO2纳米颗粒增强效应的生物分子固定法,并将之用于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所制备的SiO2纳米颗粒具有生物亲和性高和比表面积大等优良理化性能,经表面功能化后可高效键合日本血吸虫抗原(SjAg)分子,制得敏化的SjAg@SiO2颗粒。将SjAg@SiO2固定于修饰了胱胺自组装膜的石英晶体表面,发展了一种新型压电免疫传感器,用于日本血吸虫抗体(SjAb)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SiO2颗粒的纳米三维(3D)空间结构有利于所固定的抗原对抗体的识别,进而获得了对目标物SjAb的高灵敏检测。所研制的传感器检测感染兔血清样中SjAb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6~22.7μg/mL,检测下限为0.4μg/mL(S/N=3)。此外,临床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技术的分析检测能力与经典酶联免疫法(ELISA)相接近,可望用于血吸虫病临床生化诊断、现场筛查和疫情监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纳米颗粒 日本血吸虫 生物分子固定化 压电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核银壳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织云 杨熙 《贵州农机化》 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
纳米金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及生物亲和性,其光学特性、电子特性、传感特性及生物化学特性成为研究热点,在超分子、生物化学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研... 纳米金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及生物亲和性,其光学特性、电子特性、传感特性及生物化学特性成为研究热点,在超分子、生物化学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研究了以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的用量、氯金酸试剂加入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保护剂的用量、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制备纳米金的影响。同时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金核银壳溶液、研究其纳米金用量、AgNO3用量、柠檬酸三纳还原剂用量等影响因素。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纳米金、金核银壳的吸光度及最大吸收波长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纳米金的最优条件为(0.01%)氯金酸体积为50μl、(1%)柠檬酸三钠体积为14ml、(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量为3ml、适宜温度91.6℃、时间30分钟;制备金核银壳溶液的最优条件为纳米金用量为150μl,(0.01%)AgNO3用量为450μl,(1%)柠檬酸三钠用量2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金核银壳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薄荷叶中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松长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5期35-36,39,共3页
通过乙醇浸提,超声波提取,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分光光度法测定薄荷叶中总黄酮立此法。测定过程中,以芦丁为对照标准品,确定了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以芦丁的吸光度和浓度制作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0.4833x-0.0001,R2=0.9997,样品在浓度... 通过乙醇浸提,超声波提取,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分光光度法测定薄荷叶中总黄酮立此法。测定过程中,以芦丁为对照标准品,确定了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以芦丁的吸光度和浓度制作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0.4833x-0.0001,R2=0.9997,样品在浓度为0.010~0.996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测定薄荷叶的总黄酮含量平均值为3.04%;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为0.97%。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稳定性皆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叶 超声波 总黄酮含量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蛋白酶法水解及产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希强 肖怀秋 李玉珍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1,共4页
为研究豌豆蛋白质酶解前后功能特性变化,利用Alcasase2.4L碱性蛋白酶对其限制性酶解,对酶解水解度动态变化、蛋白质回收率及酶解产物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lcasase2.4L碱性蛋白酶能够有效酶解豌豆蛋白,蛋白质回收率可... 为研究豌豆蛋白质酶解前后功能特性变化,利用Alcasase2.4L碱性蛋白酶对其限制性酶解,对酶解水解度动态变化、蛋白质回收率及酶解产物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lcasase2.4L碱性蛋白酶能够有效酶解豌豆蛋白,蛋白质回收率可达84%,与豌豆原蛋白相比,在pH 2~12范围内,不同水解度的酶解产物溶解性均有明显改善,最高可达95%左右。5%水解度的酶解产物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相比豌豆蛋白均较好,但随着酶解的进一步进行,其乳化和起泡特性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质 乳化性 起泡性 碱性蛋白酶 豌豆蛋白酶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