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
5
1
作者
欧将
梁骥
+5 位作者
宋强勇
晏姣
杨志富
熊锋
陈力华
欧晓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为明确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残留风险,开展了一年十地的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残留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1~20.0 mg·L^(-1)范围内,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质...
为明确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残留风险,开展了一年十地的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残留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1~20.0 mg·L^(-1)范围内,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在0.05、0.50 mg·kg^(-1)和2.00 mg·kg^(-1)添加水平下,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1%~112.3%和90.5%~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1%~8.2%和3.5%~9.1%,检测方法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1)。采收间隔期为14 d,时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中值(STMR)分别为0.16 mg·kg^(-1)和0.12 mg·kg^(-1),最高残留值(HR)分别为1.44 mg·kg^(-1)和1.48 mg·kg^(-1)。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对一般人群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0.142%和0.036%,短期膳食摄入风险商分别为7.8%和5.7%,对1~6岁儿童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商分别为19.6%和14.4%。研究表明,按照推荐剂量规范使用,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中的残留量对1~6岁儿童和一般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吡菌酰胺
吡唑醚菌酯
葡萄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唑啉草酯的水解及光解特性
被引量:
4
2
作者
欧将
刘开林
+4 位作者
滕玉婷
曾利红
张贵群
聂春林
欧晓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9-654,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研究了唑啉草酯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和光解特性。结果表明:在pH值分别为4.0、7.0和9.0的缓冲溶液中,25℃时唑啉草酯的半衰期分别为347、40.8和1.08 h,50℃时则分别为57.8、11.6和...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研究了唑啉草酯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和光解特性。结果表明:在pH值分别为4.0、7.0和9.0的缓冲溶液中,25℃时唑啉草酯的半衰期分别为347、40.8和1.08 h,50℃时则分别为57.8、11.6和0.498 h,均为易水解;唑啉草酯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酸性条件下水解较慢;其水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温度效应系数为2.18~6.00。在模拟太阳光氙灯辐射下,唑啉草酯在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随其pH值的升高而加快,在pH值为8.0时最短,为10.0 h;唑啉草酯在自然水体中的光解速率依次为池塘水>稻田水>河水>纯水,4种条件下的半衰期分别为5.17、7.79、8.56和38.5 h。唑啉草酯水解的主要产物是M2(8-(2,6-二乙基-4-甲基苯基)-9-羟基-1,2,4,5-四氢吡唑[1,2-d][1,4,5]噁二氮杂卓-7-酮),其降解机理主要是酯水解反应,M2在光照条件下进一步降解,表明光解为唑啉草酯降解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唑啉草酯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其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啉草酯
水解
光解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
5
1
作者
欧将
梁骥
宋强勇
晏姣
杨志富
熊锋
陈力华
欧晓明
机构
湖南化工研究院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农用化学品重点实验室
湖南
安全生产科学
研究
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文摘
为明确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残留风险,开展了一年十地的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残留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1~20.0 mg·L^(-1)范围内,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在0.05、0.50 mg·kg^(-1)和2.00 mg·kg^(-1)添加水平下,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1%~112.3%和90.5%~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1%~8.2%和3.5%~9.1%,检测方法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1)。采收间隔期为14 d,时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中值(STMR)分别为0.16 mg·kg^(-1)和0.12 mg·kg^(-1),最高残留值(HR)分别为1.44 mg·kg^(-1)和1.48 mg·kg^(-1)。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对一般人群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0.142%和0.036%,短期膳食摄入风险商分别为7.8%和5.7%,对1~6岁儿童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商分别为19.6%和14.4%。研究表明,按照推荐剂量规范使用,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中的残留量对1~6岁儿童和一般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处于安全水平。
关键词
氟吡菌酰胺
吡唑醚菌酯
葡萄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Keywords
fluopyram
pyraclostrobin
grape
residue
dietary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TS255.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唑啉草酯的水解及光解特性
被引量:
4
2
作者
欧将
刘开林
滕玉婷
曾利红
张贵群
聂春林
欧晓明
机构
湖南化工研究院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农用化学品重点实验室
湖南
化研院检测
技术
有限公司
湖南
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9-654,共6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J50270).
文摘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研究了唑啉草酯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和光解特性。结果表明:在pH值分别为4.0、7.0和9.0的缓冲溶液中,25℃时唑啉草酯的半衰期分别为347、40.8和1.08 h,50℃时则分别为57.8、11.6和0.498 h,均为易水解;唑啉草酯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酸性条件下水解较慢;其水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温度效应系数为2.18~6.00。在模拟太阳光氙灯辐射下,唑啉草酯在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随其pH值的升高而加快,在pH值为8.0时最短,为10.0 h;唑啉草酯在自然水体中的光解速率依次为池塘水>稻田水>河水>纯水,4种条件下的半衰期分别为5.17、7.79、8.56和38.5 h。唑啉草酯水解的主要产物是M2(8-(2,6-二乙基-4-甲基苯基)-9-羟基-1,2,4,5-四氢吡唑[1,2-d][1,4,5]噁二氮杂卓-7-酮),其降解机理主要是酯水解反应,M2在光照条件下进一步降解,表明光解为唑啉草酯降解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唑啉草酯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其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唑啉草酯
水解
光解
半衰期
Keywords
pinoxaden
hydrolysis
photolysis
half-life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TQ457.2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欧将
梁骥
宋强勇
晏姣
杨志富
熊锋
陈力华
欧晓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唑啉草酯的水解及光解特性
欧将
刘开林
滕玉婷
曾利红
张贵群
聂春林
欧晓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