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RT-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唐连飞 禹思宇 周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47-1853,共7页
试验旨在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建立一种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根据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的H3和N2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利用数字RT-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 试验旨在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建立一种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根据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的H3和N2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利用数字RT-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SIV。结果显示,该数字RT-PCR检测方法与其他主要相关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良好;对猪H3N2流感病毒而言,最低可检测到106倍稀释的病毒株。数字RT-PCR方法能够对RNA模板定量分析。在H3N2SIV的鉴定上,数字RT-PCR方法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更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3N2亚型 分子信标探针 数字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灵敏性 特异性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T-PCR技术检测盐渍猪肠衣中猪瘟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中武 唐连飞 +5 位作者 鲁杏华 姜金林 孟芳 朱金国 李丹丹 向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1-683,共3页
参考GenBank中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序列,设计一对CSFV特异性PCR引物;从CSFV感染猪盐渍小肠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后进行PCR扩增,在盐渍小肠中成功扩增出与预期大小(168bp)一致的特异性条带,而正常猪和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猪小肠扩增... 参考GenBank中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序列,设计一对CSFV特异性PCR引物;从CSFV感染猪盐渍小肠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后进行PCR扩增,在盐渍小肠中成功扩增出与预期大小(168bp)一致的特异性条带,而正常猪和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猪小肠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用本方法对20例不同稀释浓度的盐渍猪肠衣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比经典抗原检测方法(抗原捕获ELISA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实验表明,本RT-PCR技术能应用于盐渍猪肠衣的CSFV检测,为快速、准确检测盐渍猪肠衣中CSFV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RT—PCR 盐渍猪肠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大豆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梓 谭建锡 +3 位作者 周慧平 袁小雅 朱金国 王利兵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1-888,共8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插入-删除标记(In Del)在基因组中广泛分布,日益成为主要作物的重要遗传标记。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大豆品种的SNP和In Del的多态性,可为大豆种质的品种鉴定提供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公...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插入-删除标记(In Del)在基因组中广泛分布,日益成为主要作物的重要遗传标记。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大豆品种的SNP和In Del的多态性,可为大豆种质的品种鉴定提供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中的大豆基因信息,筛选了3条DNA序列作为目标分析片段,以大豆种质粤夏119作为参比基因型,利用DHPLC技术平台对10份大豆品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混合参比DNA后的大豆样本产生DHPLC谱图均具有多态性,谱型与测序基因型一一对应。综合3条目标片段的DHPLC特征谱图可以区分所有大豆品种。试验结果验证了DHPLC应用于大豆品种鉴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由于DHPLC分辨率高、快速、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在大豆的品种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 INDEL 大豆 鉴定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烟花爆竹放射性污染分析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江放明 刘正华 +4 位作者 袁晓芬 陈新焕 谭爱喜 张光辉 肖家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6期61-64,共4页
结合湖南烟花爆竹产业实际情况,研究分析了烟花爆竹放射性核素污染的主要来源,采用便携式γ辐射剂量检测仪快速检测了主要原材料和湖南浏阳、醴陵、常德、郴州、邵阳生产的各类烟花爆竹成品中放射性核素总含量。结果表明,与环境辐射本... 结合湖南烟花爆竹产业实际情况,研究分析了烟花爆竹放射性核素污染的主要来源,采用便携式γ辐射剂量检测仪快速检测了主要原材料和湖南浏阳、醴陵、常德、郴州、邵阳生产的各类烟花爆竹成品中放射性核素总含量。结果表明,与环境辐射本底值相比,湖南烟花爆竹主要原材料及产品未受到明显的放射性核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花爆竹 放射性污染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29种酸性除草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34
5
作者 颜鸿飞 黄志强 +2 位作者 张莹 李拥军 王美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3,共6页
建立了茶叶中29种酸性除草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与确证方法。采用乙腈超声振荡提取试样中29种酸性除草剂,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净化,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衍生化,再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选择离子监测方... 建立了茶叶中29种酸性除草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与确证方法。采用乙腈超声振荡提取试样中29种酸性除草剂,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净化,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衍生化,再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选择离子监测方式测定,外标法定量,根据离子丰度比确证。在加标水平为0.01,0.05,0.1mg/kg时,29种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57.1%~12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20.9%;方法的检出限在0.002~0.005mg/kg之间。该方法准确、灵敏、快速,可满足国际上对茶叶中29种酸性除草剂残留的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衍生化 固相萃取 除草剂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9种双酚-二环氧甘油醚的迁移量 被引量:7
6
作者 龚强 丁利 +6 位作者 肖家勇 吴新华 成婧 朱绍华 焦艳娜 付善良 王利兵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4-1271,共8页
基于石墨烯固相萃取,以实际样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BADGE)及其衍生物BADGE· H2O、BADGE·HCl、BADGE·2H2O、BADGE·2HCl、BADGE·H2O·HCl和双酚F-二缩水甘... 基于石墨烯固相萃取,以实际样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BADGE)及其衍生物BADGE· H2O、BADGE·HCl、BADGE·2H2O、BADGE·2HCl、BADGE·H2O·HCl和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BFDGE)及其衍生物BFDGE·2HCl、BFDGE·2H2O等9种双酚-二环氧甘油醚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以叔丁基甲醚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提取液经石墨烯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质量分数0.1%乙酸的5 mmol/L醋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经COSMOSIL C18分析柱分离后,采用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检测.9种双酚-二环氧甘油醚中2种在0.5~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种在5.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他5种在2.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2 2).对牛肉、橘片两种罐头食品进行3个水平的添加回收实验,9种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分别为:60.0%~97.6%(牛肉)和65.7%~111.3%(橘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方法的检测低限为0.1~1.0 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功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二环氧甘油醚迁移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双酚-二环氧甘油醚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及增塑剂向干性食品模拟物Tenax TA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韩伟 于艳军 +2 位作者 赵青 李宁涛 王利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5-961,共7页
采用改性聚苯醚多孔聚合物微球Tenax TA为干性食品模拟物,用于纤维素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3-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BH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P)向Tenax TA迁移的研究,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迁移试... 采用改性聚苯醚多孔聚合物微球Tenax TA为干性食品模拟物,用于纤维素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3-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BH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P)向Tenax TA迁移的研究,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迁移试验以白卡纸和牛皮纸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迁移时间和迁移温度下3种目标物向Tenax TA迁移的实验,获取有机化合物从纸基纤维素向Tenax TA迁移的规律。结果表明,有机化合物从纸基材料向多孔聚合物微球的迁移经历了气体吸附和脱附两个步骤。在Tenax TA吸附目标化合物的过程中,纤维素纸基材料的微观孔径尺寸越大,与迁移物的相互作用越小,迁移物迁移的速率越大,Tenax TA的吸附效率越高;当吸附达到平衡后,迁移时间的延长会引发Tenax TA中迁移物的脱附,进而导致目标化合物的迁移率下降。对45种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目标迁移物的筛查表明,BHA和DCP分别存在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量分别为0.027μg/dm^2和0.81μg/dm^2,均小于欧盟指令规定的特定迁移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抗氧化剂 增塑剂 干性食品模拟物 Tenax TA 迁移 超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萍 肖家勇 +6 位作者 欧阳振宇 陈盼 白雪 朱中武 孟芳 吴愈柏 唐连飞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11期28-30,共3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P72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使用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重组质粒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00个拷贝值,具有良好的... 根据GenBank公布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P72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使用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重组质粒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00个拷贝值,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72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猪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欧阳振宇 唐连飞 +4 位作者 朱中武 肖家勇 孟芳 黄萍 吴愈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5-77,共3页
根据WHO推荐的检测A型猪流感病毒的引物和探针序列,建立了A型猪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使用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重组质粒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00拷贝/25μL反应体系,显示出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 根据WHO推荐的检测A型猪流感病毒的引物和探针序列,建立了A型猪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使用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重组质粒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00拷贝/25μL反应体系,显示出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临床上已用于实验室鼻拭子样品的检测,并成为一种快速定量检测A型猪流感病毒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猪流感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H1N1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残留 被引量:4
10
作者 龚强 丁利 +5 位作者 肖家勇 姚碧容 成婧 朱绍华 付善良 王利兵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9-662,共4页
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色谱及质谱条件,建立了血液和尿液2种生物样品中高关注度化学品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MOC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不同比例乙腈提取,经C18柱净化,以乙腈-0.1%HAc溶液作流动相... 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色谱及质谱条件,建立了血液和尿液2种生物样品中高关注度化学品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MOC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不同比例乙腈提取,经C18柱净化,以乙腈-0.1%HAc溶液作流动相,等度洗脱,经Agilent Eclipse AAA色谱柱分离后,质谱检测。分别以267.3〉231.0为定量离子对,267.3〉195.2、267.3〉140.0为定性离子对进行MOCA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血液1.0~100.0ng/mL(相关系数为0.9998),尿液0.5~50.0ng/mL(相关系数为0.9999);回收率范围为:血液81.0%~89.7%(相对标准偏差为5.76%~8.47%),尿液84.0%~95.0%(相对标准偏差为2.87%~7.54%)。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高危人群MOCA的健康风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关注度化学品 MOCA 生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纸质包装材料中米氏酮、对二甲氨基二苯甲酮及2-异丙基硫杂蒽酮的迁移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绍华 丁利 +4 位作者 肖家勇 龚强 焦艳娜 成婧 王利兵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60-1166,共7页
为测定纸质包装材料中米氏酮、对二甲氨基二苯甲酮及2-异丙基硫杂蒽酮的迁移量,建立了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MSPE-HPLC-MS/MS)。该方法采用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Fe3O4磁性亚微米粒子,以其为固相萃取材料,并以Agilent Ec... 为测定纸质包装材料中米氏酮、对二甲氨基二苯甲酮及2-异丙基硫杂蒽酮的迁移量,建立了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MSPE-HPLC-MS/MS)。该方法采用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Fe3O4磁性亚微米粒子,以其为固相萃取材料,并以Agilent Eclipse AAA柱为分析柱,甲醇和水溶液为流动相,正离子模式下测定,流量为0.5 mL/min。对磁固相萃取中影响米氏酮、对二甲氨基二苯甲酮及2-异丙基硫杂蒽酮的主要萃取因素(包括磁性纳米粒子用量、洗脱溶剂和体积、PH值)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米氏酮等3种物质在0.5~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最低定量限均为0.5 ng/mL,检测限为0.2 ng/mL,3种物质的添加回收率为78.3~92.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4%,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纸质包装材料中米氏酮、对二甲氨基二苯甲酮及2-异丙基硫杂蒽酮在实际样品中的残留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亚微米粒子 米氏酮 对二甲氨基二苯甲酮 2-异丙基硫杂蒽酮 纸质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粒子比色检测重金属铅离子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宙 梅博 +3 位作者 丁利 唐瑶 王利兵 程云辉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2,36,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基于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纳米粒子的检测重金属铅离子的方法。方法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合成粒径为13 nm的金纳米粒子,并用半胱氨酸进行修饰(Cys-Au NPs)。在Pb2+诱导下,Cys能通过螯合配体结合作用捕获Pb2+,导致Au NPs聚...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基于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纳米粒子的检测重金属铅离子的方法。方法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合成粒径为13 nm的金纳米粒子,并用半胱氨酸进行修饰(Cys-Au NPs)。在Pb2+诱导下,Cys能通过螯合配体结合作用捕获Pb2+,导致Au NPs聚集,使Au NPs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发生变化,且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结果该比色法的检测范围为0.02~5μmol/L,检出限为0.01μmol/L。通过对比Pb2+与其他金属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好。结论该比色法可用于Pb2+的实际检测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铅离子 比色法 金纳米粒子 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N1猪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抗原表位的筛选及其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连飞 易征璇 +6 位作者 朱中武 朱金国 陈盼 孟芳 禹思宇 欧阳振宇 姜金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0-193,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H1N1猪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抗原分子的模拟表位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抗原性。用抗H1N1猪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小鼠血清IgG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筛选,3轮亲和筛选后,特异性噬菌体得到了有效富集;对随机挑选的47个噬菌体克隆用... 本研究旨在对H1N1猪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抗原分子的模拟表位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抗原性。用抗H1N1猪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小鼠血清IgG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筛选,3轮亲和筛选后,特异性噬菌体得到了有效富集;对随机挑选的47个噬菌体克隆用ELISA进行鉴定,其中40个为阳性;对40个阳性克隆测序得到3种不同氨基酸序列;用Westernblotting对获得的3个不同序列的噬菌体克隆进行抗原性分析,显示这3种噬菌体插入短肽能和H1N1猪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特异性结合。结果表明,本试验获得了3种H1N1猪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模拟抗原表位,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抗原性,为H1N1猪流感病毒的疫苗研究和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肽库 抗原表位 猪流感病毒 血凝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猪源性食品中猪瘟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中武 黄萍 +5 位作者 鲁杏华 唐连飞 孟芳 莫瑾 喻珊 李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7-630,共4页
为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猪瘟病毒(CSFV),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CSFV序列,设计引物及特异性TaqMan探针,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以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的CSFV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用本方法对几种不同猪源性食品(盐渍... 为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猪瘟病毒(CSFV),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CSFV序列,设计引物及特异性TaqMan探针,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以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的CSFV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用本方法对几种不同猪源性食品(盐渍肠衣、鲜肉和腌肉)中的CSF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比普通RT-PCR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本研究表明,该实时荧光RT-PCR能用于猪源性食品中的CSFV检测,为快速、准确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CSFV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TAQMAN探针 猪源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检测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禹思宇 周宇 +3 位作者 唐连飞 孟芳 袁晓芬 梁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7期67-71,76,共6页
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建立一种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根据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HA和NA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SIV。构建重组质粒p SK-H3和p ... 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建立一种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根据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HA和NA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SIV。构建重组质粒p SK-H3和p SK-N2并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达到102拷贝/μL;与其它主要相关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试验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均小于3%,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强、特异性好。此方法的建立将为流感病毒H3N2亚型定型检测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3N2亚型 分子信标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梅博 丁利 +2 位作者 程云辉 许宙 王利兵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8,79,共6页
目的研究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方法介绍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原理和近几年来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重点综述常见的几种纳米材料(包括金纳米粒子、金纳米棒、银纳米粒子、磁纳米粒子、石墨烯和量子... 目的研究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方法介绍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原理和近几年来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重点综述常见的几种纳米材料(包括金纳米粒子、金纳米棒、银纳米粒子、磁纳米粒子、石墨烯和量子点)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新进展。结果 SPR生物传感器是对表面折射率变化敏感的一项分析技术,然而,传统的SPR传感器无法检测极小的折射率变化,这就阻碍了其在超灵敏检测中的应用。结论采用纳米材料提高SPR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是SPR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表面等离子共振 生物传感器 灵敏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纸中紫外吸收剂向固态模拟物的迁移行为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博 丁利 +3 位作者 齐崴 苏荣欣 王利兵 何志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8-263,共6页
研究4种紫外吸收剂,即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UV-327)、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UV-P)、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和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在50、75℃和100℃3个温度条件下从食... 研究4种紫外吸收剂,即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UV-327)、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UV-P)、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和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在50、75℃和100℃3个温度条件下从食品包装牛皮纸迁移到固态食品模拟物Tenax~?中的迁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紫外吸收剂的迁移速度加快,迁移量增加。此外,不同紫外吸收剂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对分子质量、油水分配系数等)也对其迁移规律和平衡迁移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以达到预测迁移量的目的。数据证明,所构建的模型可很好地预测在达到迁移平衡前,紫外吸收剂从牛皮纸迁移到Tenax~?中的迁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 包装纸 食品安全 传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蓟(朝鲜蓟)根茎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平喜 高必达 +2 位作者 王晓丽 王中美 肖宝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2-64,共3页
菜蓟(朝鲜蓟)自19世纪从法国引进中国,种植于上海的法租界,目前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周红艳等,2008)。20世纪80年代后,上海、浙江、山东、云南、湖南、北京、湖北、青海、陕西等省市相继引种栽培,初期病虫害较少,但随着种... 菜蓟(朝鲜蓟)自19世纪从法国引进中国,种植于上海的法租界,目前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周红艳等,2008)。20世纪80年代后,上海、浙江、山东、云南、湖南、北京、湖北、青海、陕西等省市相继引种栽培,初期病虫害较少,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病害逐渐增加,最为突出的是2009年在湖南西洞庭湖地区暴发的毁灭性病害--细菌性根茎腐烂病,即朝鲜蓟软腐病,植株病死率达35%~60%,产量损失近60%。 菜蓟(朝鲜蓟)是一种高效的特色冬季作物,但近年来根茎腐烂病(软腐病)发生严重,防治困难,造成产量损失较大,已经成为制约朝鲜蓟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防治该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重点改善和控制病原菌生存环境,增强朝鲜蓟植株的抗病和耐病能力,减少病原菌侵染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腐烂病 朝鲜蓟 综合防控 发生规律 毁灭性病害 综合防治 种植年限 洞庭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茶枝镰蛾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慧平 陈艺欢 +1 位作者 肖铁光 朱景全 《作物研究》 2013年第4期365-366,共2页
茶枝镰蛾Casmara patrona Meyrick是油茶上主要的蛀茎害虫,给油茶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对茶枝镰蛾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表明,茶枝镰蛾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中越冬;虫害发生时间与3月份的气象因子关系密切;茶枝镰蛾3月上旬开始活... 茶枝镰蛾Casmara patrona Meyrick是油茶上主要的蛀茎害虫,给油茶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对茶枝镰蛾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表明,茶枝镰蛾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中越冬;虫害发生时间与3月份的气象因子关系密切;茶枝镰蛾3月上旬开始活动及为害,3月下旬为害加重,在浏阳油茶被害率达50%。提出了茶枝镰蛾的农业防控、物理防控、药剂防控措施,并提出了生物防控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镰蛾 油茶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材料在食品组分分离和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瑶 许宙 +2 位作者 丁利 王利兵 程云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4-227,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具有功能性微粒比表面积大、可进行表面修饰、可高度选择性结合目标物以及特殊的磁响应等特性,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文章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磁性纳米材料... 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具有功能性微粒比表面积大、可进行表面修饰、可高度选择性结合目标物以及特殊的磁响应等特性,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文章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磁性纳米材料应用于食品组分分离,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材料 食品组分 分离 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