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在湖南某人工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晓 张国强 +2 位作者 彭建国 林宣军 林汉柱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3,共4页
我国南方地区的地表水资源丰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低位热能,适合于发展地表水源热泵。2004年,在湖南省湘潭市建成了利用湖水的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用于区域供冷供热。建造该系统前,采用简化模型对运行时的水温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分... 我国南方地区的地表水资源丰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低位热能,适合于发展地表水源热泵。2004年,在湖南省湘潭市建成了利用湖水的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用于区域供冷供热。建造该系统前,采用简化模型对运行时的水温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对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每日的进水温度进行了监测,对地表水源热泵和风冷热泵的COP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汇/热源温度和供水温度下,地表水源热泵的COP比风冷热泵高0.4-0.9,该系统的COP值和运行稳定性均优于风冷热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地表水源热泵 工程应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束换热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培志 张营 李晓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8,共5页
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束换热模型,模拟计算了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不同管程布置下换热管干斑分布和平均降膜因子,并进行比较分析;并在下进上出的管程布置形式下研究了制冷剂流量、管间距、满液区排管数对蒸发器换热性能的... 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束换热模型,模拟计算了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不同管程布置下换热管干斑分布和平均降膜因子,并进行比较分析;并在下进上出的管程布置形式下研究了制冷剂流量、管间距、满液区排管数对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其在制冷空调领域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蒸发 数值模拟 分布参数法 管束换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晓 张国强 +1 位作者 林宣军 林汉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52-1457,共6页
建立了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逐时负荷与逐时气象参数对位于长沙的某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封闭水体的深度和面积对制冷及制热工况下机组进液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建立了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逐时负荷与逐时气象参数对位于长沙的某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封闭水体的深度和面积对制冷及制热工况下机组进液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体的深度对系统的供冷性能有利,对系统的供热性能反而不利;增加水体的面积对提高系统供冷性能的作用较小,对提高系统供热性能的作用较大。在一些与长沙气候类似的地区应用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时,只要换热盘管长度适当,换热流体可以不采用防冻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 特性分析 换热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模拟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培志 陈嘉鹏 +1 位作者 陈君文 李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33-1738,共6页
针对垂直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在MATLAB平台上建立热渗耦合作用下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数值传热模型,并通过岩土热响应试验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基于建立的三维数值传热模型,分析U型管内水流速度、回填材料热物性参数、地下水渗流速度及地... 针对垂直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在MATLAB平台上建立热渗耦合作用下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数值传热模型,并通过岩土热响应试验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基于建立的三维数值传热模型,分析U型管内水流速度、回填材料热物性参数、地下水渗流速度及地下水水位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U型管内水流速度从0.1 m/s增大到0.2 m/s时,可以明显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与增大导热系数相比,增大容积比热对提升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不明显;当地下水渗流速度从0 m/a增大到35 m/a时,地埋管换热器与土壤的换热效果明显;地下水位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三维数值传热模型 地下水渗流 岩土热响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深与水面风力对湖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晓 林汉柱 张国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为了研究水深与水面风力对湖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垂向一维湖泊水温模型。根据株洲的典型气象年逐时气象参数,对4,8,5.6 m水深时的全年垂向水温分布进行了逐时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水面风力的混合作用,水体应达到一定的水深... 为了研究水深与水面风力对湖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垂向一维湖泊水温模型。根据株洲的典型气象年逐时气象参数,对4,8,5.6 m水深时的全年垂向水温分布进行了逐时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水面风力的混合作用,水体应达到一定的水深,才会出现温度分层现象。如果株洲的湖水深度不小于5.6 m,夏季可以从底层取到温度较低的水,热泵机组的制冷性能优于带冷却塔的冷水机组;而且,冬季取水温度在4℃以上,能够保证在冬季大部分时间内热泵系统的正常制热运行。文章得出的结论也适用于与株洲气候类似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 水面风力 湖水源热泵系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热泵与城市供水系统相结合的水、冷、暖三联产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欧阳长青 郝小礼 李晓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为探讨将城市供水作为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实现建筑供水、供冷、供暖三联供的可行性,调查了城市供水与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在水源取水口、水温、水质、水量要求上的一致性,并提出了水源热泵与城市供水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以日供水量... 为探讨将城市供水作为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实现建筑供水、供冷、供暖三联供的可行性,调查了城市供水与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在水源取水口、水温、水质、水量要求上的一致性,并提出了水源热泵与城市供水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以日供水量为20万t的城市供水厂为例,理论分析了系统在夏季和冬季的节能潜力,对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夏季和冬季的一次能源节约率分别为40.8%和18.3%。通过将水源热泵与城市供水系统相结合,实现城市供水、供冷、供暖三联产,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是可行的,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热泵 城市供水 联产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