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唑菌酮在柑橘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彦文 杨仁斌 +1 位作者 郭正元 邱建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2,29,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GC-ECD)测定了恶唑菌酮在柑桔及土壤中的残留量,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是:对20g桔皮和土壤样品为0.0048mg/kg,对50g桔肉样品为0.001mg/kg,。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恶唑菌酮在柑桔全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1.73 ̄... 采用气相色谱(GC-ECD)测定了恶唑菌酮在柑桔及土壤中的残留量,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是:对20g桔皮和土壤样品为0.0048mg/kg,对50g桔肉样品为0.001mg/kg,。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恶唑菌酮在柑桔全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1.73 ̄23.98d和9.68 ̄11.81d;按推荐剂量即恶唑菌酮6.25%WG稀释1000倍液喷施桔树,最多4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20d,恶唑菌酮在收获的柑桔全果和桔肉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最大残留限量,食用桔肉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恶唑菌酮 柑橘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唑菌酮在土壤中淋溶迁移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彦文 郭正元 杨仁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0-273,共4页
采用土柱淋溶方法研究了恶唑菌酮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恶唑菌酮在土柱中的垂直分布随着施药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改变而变化。当施药量从175μg增加到700μg或降雨量从50mm增至200mm时恶唑菌酮的最大淋溶深度随着农... 采用土柱淋溶方法研究了恶唑菌酮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恶唑菌酮在土柱中的垂直分布随着施药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改变而变化。当施药量从175μg增加到700μg或降雨量从50mm增至200mm时恶唑菌酮的最大淋溶深度随着农药施用量和降雨量的加大而加深;而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恶唑菌酮的最大淋溶深度减小。不同表面活性剂污染对恶唑菌酮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有显著影响,但作用结果不同。在实验浓度下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污染对恶唑菌酮的淋溶迁移有促进作用,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污染则会阻滞恶唑菌酮的淋溶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淋溶 表面活性剂 恶唑菌酮 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IC模型及其应用进展
3
作者 刘丽 廖柏寒 +2 位作者 曾清如 铁柏清 徐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介绍MAGIC模型及其在预测土壤和地表水酸化趋势及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荷中的应用,提出了该模型的应用展望。
关键词 MAGIC模型 酸化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