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艺性状和SNP分子标记的湖南78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佳璐 璩馥榕 +5 位作者 蔡天晨 赵洋 杨培迪 刘勇 周跃斌 刘振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33,共15页
为明确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探明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并对其进行精准鉴定评价,本研究利用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技术(GBTS)对湖南省内的78份茶树种质资源的76252个SNP位点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这批资源的30项... 为明确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探明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并对其进行精准鉴定评价,本研究利用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技术(GBTS)对湖南省内的78份茶树种质资源的76252个SNP位点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这批资源的30项农艺性状和15项生化成分进行了精准鉴定。结果表明,78份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间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07~2.08,变异系数为2.26%~47.50%,最小的是萼片数,最大的是叶齿深度;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36~2.09,变异系数为5.90%~118.49%,最小的是水浸出物,最大的是没食子酸;欧氏距离为20时可将78份茶树种质资源分为5个类群,在第Ⅰ、Ⅲ类群中,叶长、叶片大小、叶基、酚氨比、没食子酸(GA)、茶碱(THEO)、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均存在显著差异。基于78份资源的基因型检测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可将78份资源分为3个类群。同时,本研究挖掘出表型性状特异、高氨基酸、高可可碱、高咖啡碱等功能成分特异茶树资源23份。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精准鉴定 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研究——以“挑担茶叶上北京”茶歌为例
2
作者 范凯晗 周跃斌 沈程文 《福建茶叶》 2025年第3期78-81,共4页
湖南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其中茶歌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我国政府对茶文化的高度重视为茶歌文化的研究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的研究作为茶歌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湖南茶歌研究的全面性以及精神内涵。基于此,本文以《... 湖南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其中茶歌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我国政府对茶文化的高度重视为茶歌文化的研究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的研究作为茶歌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湖南茶歌研究的全面性以及精神内涵。基于此,本文以《挑担茶叶上北京》为例,将该茶歌的文化内涵挖掘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笔者对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现状、湖南茶歌文化特性进行了梳理分析,从生态内涵的挖掘、历史内涵挖掘、艺术文化内涵的拓展、经济文化内涵的提升等方面对《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初浅挖掘,以期为湖南茶歌的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提供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茶歌 文化内涵研究 文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响应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林俊铭 赵体跃 +2 位作者 黄翔翔 赵剑 王坤波 《中国茶叶》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茶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生态特性。然而,高温胁迫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茶树生理及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茶树... 茶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生态特性。然而,高温胁迫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茶树生理及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茶树响应高温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提高茶树栽培措施和选育耐热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高温 响应 次生代谢 热休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茶树杂交F_(1)代主要生化成分遗传多样性分析
4
作者 刘子涵 姚林 +6 位作者 彭律文 段继华 谢念祠 于晶 陈宇宏 雷雨 周跃斌 《茶叶通讯》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深入解析不同茶树品种杂交F_(1)代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茶树种质资源,为特异茶树资源的发掘利用及茶树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物质基础。以38个杂交F_(1)代茶树新品系为试验对象,基于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其主要... 为深入解析不同茶树品种杂交F_(1)代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茶树种质资源,为特异茶树资源的发掘利用及茶树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物质基础。以38个杂交F_(1)代茶树新品系为试验对象,基于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其主要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杂交F_(1)代生化成分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6,变异系数为5.21%~50.21%,平均变异系数为24.40%;各生化成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酚氨比和茶多酚、表儿茶素(E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茶多酚和水浸出物、没食子儿茶素(DL-C)和表儿茶素(E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氨基酸和茶多酚、氨基酸和酚氨比、氨基酸和ECG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2.492%。可将38个杂交F_(1)代划分为两个类群。其中第一类群包含20份资源,以较高氨基酸含量和酚氨比为主要特征,适制绿茶;第二类群包含18份资源,其显著特点为较高的水浸出物含量、儿茶素总量以及高茶多酚含量、高酚氨比,红绿茶兼制。筛选出24份高茶多酚资源、6份高咖啡碱资源和1份高氨基酸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杂交 F_(1)代 遗传多样性 生化成分 特异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CsSCL2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5
作者 杨婷 于依然 +4 位作者 郝宁 曹嘉健 王春华 武涛 杜亚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共9页
本研究通过SCL23蛋白系统发生树,获得了其在黄瓜中的同源蛋白CsSCL23,利用黄瓜649对CsSCL23基因进行克隆,研究其分子特征和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黄瓜中仅有1个CsSCL23蛋白,与甜瓜CmSCL23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该蛋白含有保守的GRAS motif序列... 本研究通过SCL23蛋白系统发生树,获得了其在黄瓜中的同源蛋白CsSCL23,利用黄瓜649对CsSCL23基因进行克隆,研究其分子特征和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黄瓜中仅有1个CsSCL23蛋白,与甜瓜CmSCL23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该蛋白含有保守的GRAS motif序列,是1个典型的GRAS家族基因;CsSCL23基因CDS全长为1 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8 766 230,理论等电点为6.04,不稳定系数为56.93,脂肪系数为91.17,总平均亲水性为–0.245,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属于不稳定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黄瓜CsSCL23蛋白由4种结构组成,包括45.27%α–螺旋,4.27%β–转角,10.14%延伸链和40.32%无规则卷曲;CsSCL23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赤霉素和脱落酸结合相关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CsSCL23在黄瓜的花、根和叶柄中高表达;在黄瓜根系施加外源激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后,CsSCL23在黄瓜根系的伸长区和成熟区均响应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刺激且表达量显著上调;利用100μmol/L外源激素生长素和脱落酸对黄瓜幼苗进行处理后,发现CsSCL23基因在处理后6 h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CsSCL23基因可能介导植物激素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CsSCL23 基因克隆 脱落酸 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光质调控蔬菜作物几类生物活性物质合成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华伟 黄科 +3 位作者 吴秋云 刘明月 唐晨晨 王军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5,共7页
蔬菜作物中富含多种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以及防癌抗癌等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光照是影响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同时也是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合成与代谢的重要因子。综述了LED... 蔬菜作物中富含多种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以及防癌抗癌等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光照是影响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同时也是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合成与代谢的重要因子。综述了LED光质及比例对蔬菜作物体内酚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萝卜硫苷、维生素C等活性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并简要概括了光质调控上述活性物质的分子机制。该综述不仅可为蔬菜作物生物活性物质的光质调控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LED光质调控高品质蔬菜作物的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LED光质 酚类化合物 类胡萝卜素 萝卜硫苷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大茶类加工关键工序及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安会敏 陈圆 +2 位作者 李适 刘仲华 黄建安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4期5-14,共10页
茶是由茶鲜叶经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一类饮料。杀青、发酵、做青、渥堆、萎凋和闷黄分别是中国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和黄茶的关键加工工序。茶叶关键加工技术通过调控酶促反应、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等影响茶... 茶是由茶鲜叶经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一类饮料。杀青、发酵、做青、渥堆、萎凋和闷黄分别是中国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和黄茶的关键加工工序。茶叶关键加工技术通过调控酶促反应、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等影响茶叶呈香呈味的关键挥发性成分与非挥发性成分,进而影响茶叶风味。相较于种类,各关键风味物质的含量和比例对茶叶风味的综合作用更值得关注。茶叶关键风味物质的研究为茶叶数字化、智能化加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大茶类 关键加工工序 香气化合物 滋味化合物 智能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茯砖茶的品质、抗氧化性比较及“金花”菌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荣蓉 冉莉莎 +4 位作者 屈丽池 谢念祠 丁梦梅 朱洺志 王坤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2-279,共8页
本研究以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浙江省和贵州省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化学成分、品质特征、抗氧化活性及“金花”菌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 本研究以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浙江省和贵州省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化学成分、品质特征、抗氧化活性及“金花”菌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贵州茯砖茶游离氨基酸、总儿茶素含量最高(9.03、63.12 mg/g)。浙江茯砖茶茶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132.93、8.63 mg/g)。滋味属性显示湖南茯砖苦味最强,陕西茯砖茶涩味最强,浙江茯砖茶苦味回味和咸味最强,贵州茯砖茶鲜味和丰富度最强。不同茯砖茶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其中湖北和浙江茯砖茶抗氧化活性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茯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滋味属性显著正相关(P<0.05),茶多酚对茯砖茶的抗氧化活性有贡献。5株“金花”菌在相同培养基上形态差异相对较小,湖南菌株生长速度快于其它菌株。本研究对解析不同产地茯砖茶的化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不同产地 品质特征 抗氧化活性 金花菌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解析青花菜芽苗黄酮类物质对外源ABA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晨晨 张文霞 +3 位作者 陈芳珍 武志健 黄科 王军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4,共10页
为探究植物激素脱落酸对青花菜芽苗黄酮类物质合成的作用机制,以青花菜品种耐寒优秀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外源喷施50μmol·L^(-1)的ABA,对处理后的青花菜芽苗进行代谢组和转录组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代谢组共检测出14类物质,包含... 为探究植物激素脱落酸对青花菜芽苗黄酮类物质合成的作用机制,以青花菜品种耐寒优秀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外源喷施50μmol·L^(-1)的ABA,对处理后的青花菜芽苗进行代谢组和转录组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代谢组共检测出14类物质,包含黄酮共212种,具有明显差异的黄酮共30种。其中,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桑色素含量明显上升,柚皮苷、银锻苷和枸橘苷含量明显下降。通过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黄酮合成途径、苯丙烷合成途径以及ABA信号通路共筛选出13个相关调控基因,其中LOC106337270、LOC106329559、LOC106326133对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桑色素含量呈明显正相关,推测上述基因可响应ABA信号参与调控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征了青花菜芽苗响应外源ABA并调控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为后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调控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黄酮 转录组 代谢组 外源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茶园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佳乐 王金波 +1 位作者 王沅江 周跃斌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2023年3—7月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了信阳茶园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病虫害防控现状,分析了当前茶园病虫害防控存在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控措施不力;茶农绿色防控意识不强;缺乏从事绿色防控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小规模的茶叶生产模式转型升级难... 2023年3—7月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了信阳茶园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病虫害防控现状,分析了当前茶园病虫害防控存在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控措施不力;茶农绿色防控意识不强;缺乏从事绿色防控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小规模的茶叶生产模式转型升级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加强绿色防控宣传引导,培育示范企业,发挥领头作用;加强引进和培育茶园管理绿色防控技术专业人员;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增加资金投入,支持生态茶园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病虫害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技术 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土壤对辣椒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11
作者 刘娟 何海燕 +5 位作者 熊红英 熊程 王军伟 黄科 刘明月 周龙 《辣椒杂志》 2022年第4期17-22,共6页
为探讨不同土壤养分对辣椒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以‘丰抗21’为试验品种,分别栽种于四纪红土、石灰岩土、板页岩土、河流冲积土、紫色土5种湖南省典型土壤并测量养分含量,探求其对辣椒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土... 为探讨不同土壤养分对辣椒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以‘丰抗21’为试验品种,分别栽种于四纪红土、石灰岩土、板页岩土、河流冲积土、紫色土5种湖南省典型土壤并测量养分含量,探求其对辣椒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土壤对辣椒产量及其性状都有影响,在5种土壤中自身养分含量较高的是河流冲积土与石灰岩土;辣椒产量以石灰岩土产量最高,总产量为745.74 kg/667m2,以四纪红土最低,总产量为192.27 kg/667m2;紫色土、石灰岩土处理下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土壤,紫色土、石灰岩土、河流冲积土处理下单果长与果柄长基本相同,但与板页岩土、四纪红土存在差异。综上所述,石灰岩土壤最适合辣椒生长,其次是河流冲积土与紫色土,板页岩土与四纪红土条件下产量稍差,此外不同土壤对辣椒果形也有一定影响。适宜的种植土壤是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但仍需进行合理的施肥才可以达到辣椒的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土壤类型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EBR与ALA对高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文霞 陈汉 +2 位作者 胡佳未 黄科 王军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96,共8页
为探究外源EBR和ALA对高温胁迫下越夏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博辣红牛和长研青香2个辣椒品种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的EBR(0.001、0.01、0.1、1.0 mg·L^(-1))与ALA(15、30、45、60 mg·L^(-1))。结果表明:外源EBR和ALA均能不同程... 为探究外源EBR和ALA对高温胁迫下越夏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博辣红牛和长研青香2个辣椒品种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的EBR(0.001、0.01、0.1、1.0 mg·L^(-1))与ALA(15、30、45、60 mg·L^(-1))。结果表明:外源EBR和ALA均能不同程度地提升幼苗抵御高温逆境的能力,喷施不同浓度的EBR和ALA后,辣椒幼苗株高、茎粗、干鲜质量、壮苗指数等生长指标均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NR、Ni R、GS等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提升,且以0.01 mg·L^(-1)EBR和45 mg·L^(-1)ALA处理缓解高温胁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辣椒幼苗 2 4-表油菜素内酯(EBR) 5-氨基乙酰丙酸(ALA)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辣椒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嘉垲 杨晨 欧立军 《辣椒杂志》 2023年第3期20-23,共4页
辣椒是我国第一大蔬菜作物,设施栽培辣椒的比例越来越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设施土壤盐碱化越来越严重,耐盐辣椒品种的筛选和选育是有效解决设施土壤盐碱化的手段之一。对目前国内10个推广面积较大的辣椒品种进行0.15 mol/L NaCl处理... 辣椒是我国第一大蔬菜作物,设施栽培辣椒的比例越来越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设施土壤盐碱化越来越严重,耐盐辣椒品种的筛选和选育是有效解决设施土壤盐碱化的手段之一。对目前国内10个推广面积较大的辣椒品种进行0.15 mol/L NaCl处理,并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鲜质量等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耐盐能力较强的品种。研究发现,盐胁迫下10个辣椒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鲜质量等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Z663、博辣皱线4号和星悦的下降程度较大,博辣5号的下降水平较低。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耐盐胁迫能力存在差异,博辣5号耐盐能力较强,可以作为盐碱地种植的优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辣椒 发芽率 鲜质量 相对盐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塑料大棚结构及其对秋延后辣椒种植效益的影响
14
作者 何海燕 唐晨晨 +2 位作者 王军伟 刘明月 黄科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0期53-58,共6页
针对秋延后辣椒在湖南地区生产时易发生高温障碍的现状,对传统大棚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以传统大棚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二者的结构、室内温度变化及其对秋延后辣椒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月20日至9月26日,优化大棚室内白天平均气温明显... 针对秋延后辣椒在湖南地区生产时易发生高温障碍的现状,对传统大棚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以传统大棚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二者的结构、室内温度变化及其对秋延后辣椒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月20日至9月26日,优化大棚室内白天平均气温明显低于传统大棚,其降温效果优于传统大棚,而在9月27日至11月30日,优化大棚室内白天平均气温则明显高于传统大棚,优化大棚的保温效果优于传统大棚;优化大棚的室内夜晚平均气温在8月20日至11月8日明显低于传统大棚,而在11月9~30日则高于传统大棚;优化大棚的秋延后辣椒种植效益也明显高于传统大棚。与传统大棚相比,优化大棚可显著提高秋延后辣椒的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667 m^(2)产量显著提高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温度 通风 降温效果 秋延后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