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响应低氮胁迫的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肖燕 姚珺玥 +2 位作者 刘冬 宋海星 张振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6-1538,共13页
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的需求不断提高,氮肥被过量施用,而作物的氮素利用率(NUE)却在不断降低。本研究从低氮胁迫下油菜的生理变化入手,结合高通量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技术,分析了油菜在低氮0、3、72 h下的转录组差异响应,鉴定了氮的吸收... 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的需求不断提高,氮肥被过量施用,而作物的氮素利用率(NUE)却在不断降低。本研究从低氮胁迫下油菜的生理变化入手,结合高通量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技术,分析了油菜在低氮0、3、72 h下的转录组差异响应,鉴定了氮的吸收﹑转运﹑分配和转录因子等方面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在低氮处理后,氮优先分配到地上部,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降低,而谷氨酞胺合成酶(GS)活性升高,油菜植株总氮浓度降低,NUE升高。基因基因本位论(GO)功能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地上部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是参与代谢过程、蛋白结合、离子结合、阴离子结合等,根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是参与分子功能、初级代谢过程、离子结合、阴离子结合等。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低氮胁迫72 h后,根中BnaGLNs家族基因表达大部分升高;根中BnaWRKY33s和BnaWRKY70s的基因表达量降低;BnaMYB4s、BnaMYB44s和BnaMYB51s亚家族中的大部分基因的表达量降低;BnaNIAs家族中的大部分基因表达上调;在BnaNRT2.1s和BnaNRT3.1s亚家族中,根中BnaA6NRT2.1(BnaA06g04560D)、BnaA6NRT2.1(BnaA06g04570D)、BnaA2NRT3.1(BnaA02g11760D)、BnaC2NRT3.1(BnaC02g16150D)的表达上调。同时,地上部和根发生外显子跳跃(SE),外显子选择性跳跃(MXE)类型的可变剪接积极加强对低氮的适应。总而言之,在低氮处理下,甘蓝型油菜可以通过调控BnaNRTs、BnaGLNs、BnaNIAs家族基因提高NUE,以及调控BnaMYBs、BnaWRKYs家族和可变剪接积极适应低氮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低氮胁迫 NO3^- 可变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生态型Tor-1根系响应镉的转录组学与可变剪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肖燕 姚珺玥 +4 位作者 廖琼 吴秀文 宋海星 罗劲松 张振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13-1525,共13页
【目的】研究拟南芥生态型根系对镉(Cd)的适应性机制,挖掘耐Cd基因,为培育修复型植物提供生理基础和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高Cd积累同时高耐受性的拟南芥生态型Tor-1为试验材料,测定Cd处理后根系的生理变化、氧化应激反应、抗氧化... 【目的】研究拟南芥生态型根系对镉(Cd)的适应性机制,挖掘耐Cd基因,为培育修复型植物提供生理基础和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高Cd积累同时高耐受性的拟南芥生态型Tor-1为试验材料,测定Cd处理后根系的生理变化、氧化应激反应、抗氧化酶活性,结合转录组学和可变剪接分析,以期从分子水平上解析Tor-1根系对Cd的适应性机制。【结果】Cd处理后,拟南芥生态型Tor-1的主根长度和根尖数没有明显差异,但根系总体积、总表面积显著降低,总根长极显著下降,表明根系受到损伤;根系丙二醛浓度较对照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显著;脯氨酸浓度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基因本位论(GO)富集分析显示,在生物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代谢过程和对化学物质的反应功能富集最为显著;在细胞组分中,DEGs在细胞外组分功能显著富集;在核酸功能中,DEGs在氧化应激活性和血红素结合功能显著富集。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表明,高比例诱导的DEGs富集于7条KEGG途径,分别为苯丙素生物合成(4.49%)、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14.45%)、代谢途径(20.57%)、硫代葡萄糖苷(GS)生物合成(0.89%)、谷胱甘肽(GSH)代谢(2.04%)、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及色氨酸的生物合成(1.39%)、苯丙氨酸代谢(1.14%)。在Cd胁迫下,Tor-1根系苯丙素合成与代谢和GSH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大部分显著上调,而GS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并发生可变剪接事件,其中内含子保留事件发生最多。【结论】Tor-1根系在应对Cd胁迫时虽然根系形态受到一定损伤,但可通过增加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减轻镉胁迫产生的危害,并积极通过调节苯丙素合成与代谢、GSH代谢以及抑制GS合成对应的基因来减轻Cd对植物的伤害,还可通过可变剪接来积极适应Cd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生态型 苯丙素 硫代葡萄糖苷 谷胱甘肽代谢 可变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对不同氮效率油菜生长后期硝态氮再利用的调控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余音 卢胜 +3 位作者 宋海星 官春云 陈柯豪 张振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78-1386,共9页
【目的】研究了进一步解析乙烯对油菜生长后期硝态氮(NO_3~–)再利用的影响,揭示植株生长后期氮素再利用的生理机制。【方法】以氮高效油菜品种湘油15(27号)与氮低效油菜品种814(6号)为试验材料,在15mmol/L氮水平下,每7天浇灌一次50 m L... 【目的】研究了进一步解析乙烯对油菜生长后期硝态氮(NO_3~–)再利用的影响,揭示植株生长后期氮素再利用的生理机制。【方法】以氮高效油菜品种湘油15(27号)与氮低效油菜品种814(6号)为试验材料,在15mmol/L氮水平下,每7天浇灌一次50 m L 100μmol/L 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简称ACC),研究ACC对植物生长后期(花期、收获期)氮素再利用的影响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NUE)的关系。并用拟南芥野生型(col.0)和突变体(nrt1.5)材料作为验证,分别于玻璃顶网室和22℃恒温培养室进行砂培试验。【结果】ACC处理显著抑制了油菜Bn NRT1.5的表达,且植株的衰老可以显著诱导Bn NRT1.5的表达。相对于对照处理,ACC处理植株韧皮部汁液NO_3~–的再转运能力显著降低,导致下部叶NO_3~–含量显著升高,中部叶NO_3~–含量显著下降,上部叶NO_3~–含量无显著变化,进而导致植株含氮量和籽粒含氮量显著提高,以及以生物量和籽粒产量为基础的氮素利用效率(NUE)显著降低。由此推测,油菜生长后期氮素的再利用能力受到NRT1.5基因的显著调控。拟南芥野生型和突变体材料的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拟南芥野生型(col.0)材料,拟南芥nrt1.5植株生长后期相对于col.0有更多的NO_3~–累积在植株衰老叶片中,更少的NO_3~–通过韧皮部转运到生长旺盛的新叶,植物生长后期氮素从老叶向新叶转运的再利用能力显著降低。【结论】油菜生长后期氮素的再利用能力受到ACC的显著调控,油菜和拟南芥NRT1.5基因表达量分别受到抑制或者发生基因突变时,会导致植株韧皮部汁液NO_3~–再转运量减少,更多NO_3~–累积在衰老叶片中而不能得以高效的再利用。因此,调控油菜生长后期NRT1.5的表达,提高油菜生长后期氮素的再转运和利用可以作为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NRT1.5 ACC 氮素再利用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BA提高甘蓝型油菜抗镉胁迫能力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涛 唐天娇 +3 位作者 廖佳元 姚珺玥 官春云 张振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2-531,共10页
【目的】植物脱落酸(ABA)可调节植物生长、种子休眠和叶片衰老,还可对非生物胁迫作出反应。比较添加外源ABA前后镉(Cd)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的生理反应,可深化对脱落酸提高作物抗性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作用机理的认识。【方法】供试甘蓝型油... 【目的】植物脱落酸(ABA)可调节植物生长、种子休眠和叶片衰老,还可对非生物胁迫作出反应。比较添加外源ABA前后镉(Cd)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的生理反应,可深化对脱落酸提高作物抗性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作用机理的认识。【方法】供试甘蓝型油菜品种为814号,试验设3个处理:正常培养(CK)、10μmol/L CdCl2(Cd)和5μmol/L ABA+10μmol/L CdCl2(A+Cd)。在处理4天后,观察甘蓝型油菜表型,测定脯氨酸及丙二醛(MDA)含量、Cd含量、硝酸盐和铵盐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与Cd处理相比,A+Cd处理甘蓝型油菜新叶SPAD值提高了1.1倍,根部脯氨酸含量增加了29.0%,MDA含量降低了48.3%。外源ABA的添加会抑制甘蓝型油菜对Cd的吸收,降低甘蓝型油菜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减小Cd对甘蓝型油菜的毒害作用,影响甘蓝型油菜对NO3–的吸收,降低油菜体内的总氮含量。与Cd处理相比,A+Cd处理甘蓝型油菜根部NR活性显著提高82.8%,更多的NH4+分配到了地上部,地上部GS活性升高了32.1%,增强了甘蓝型油菜体内的氮同化和代谢过程,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了17.2%。【结论】外源ABA的添加可降低Cd的吸收量,提高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脯氨酸的合成和降低丙二醛的生成,进而增强甘蓝型油菜对Cd的抗性,增强甘蓝型油菜体内氮同化和代谢的过程,并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ABA) 镉胁迫 铵盐 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型拟南芥耐铵毒害差异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韩庆芬 陈海飞 张振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85-1193,共9页
【目的】利用拟南芥生态型群体研究拟南芥耐铵毒害的生理机制,为挖掘耐铵基因提供生理基础及理论指导。【方法】共收集了95份生态型拟南芥材料,采用水培实验方法,将拟南芥幼苗移栽后在正常培养液(2mmol/L NO3–-N处理)中培养8天,然后转... 【目的】利用拟南芥生态型群体研究拟南芥耐铵毒害的生理机制,为挖掘耐铵基因提供生理基础及理论指导。【方法】共收集了95份生态型拟南芥材料,采用水培实验方法,将拟南芥幼苗移栽后在正常培养液(2mmol/L NO3–-N处理)中培养8天,然后转移至含有1 mmol/L (NH4)2SO4的营养液(2 mmol/L NH4+-N处理)中培养8天,收获后,测定植株全氮量、地上部游离铵含量,以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培养3天后取样,采用RT-PCR技术分析根部主要的铵态氮转运蛋白基因AMT1;1和AMT1;2的表达水平;拟南芥幼苗移栽后在正常培养液中培养8天,转移至丰度为5%的1 mmol/L (15NH4)2SO4中培养,分别处理3 h、6 h和24 h取样,用于同位素分析。【结果】2 mmol/L铵态氮处理下拟南芥群体地上部的生长被显著抑制,并且大量游离铵离子累积于地上部,铵态氮下拟南芥群体体内铵含量是对照硝态氮下的1.5倍以上,其中Si-0生态型在铵态氮下铵含量为19.17μmol/g, FW,是对照的20倍。在硝态氮培养条件下,内源铵的含量与拟南芥地上部生长呈显著负相关,铵态氮培养条件下,地上部生长与铵含量同样呈较高的负相关性,因此内源铵含量少的生态型拟南芥在铵态氮下亦耐铵,所以本研究以拟南芥群体组织内铵含量为主因子,筛选出耐铵拟南芥生态型Or-1、Ta-0,HSM和铵敏感拟南芥生态型Rak-2、Lpv-18、Hi-0,结果表明铵敏感生态型在硝态氮下铵含量是耐铵生态型的1.7倍至10倍。耐铵拟南芥生态型铵转运蛋白基因AMT1;1和AMT1;2的表达水平较铵敏感拟南芥高,植株全氮和地上部15N标记试验结果表明,耐铵拟南芥铵态氮吸收速率高于敏感型。并且耐铵拟南芥生态型在两种氮形态下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显著高于铵敏感生态型,在硝态氮培养条件下GS活性是铵敏感生态型的1.1~1.8倍,在铵态氮培养条件下是1.2~1.6倍,说明耐铵拟南芥生态型的铵同化能力强于敏感型。【结论】耐铵生态型拟南芥是通过更高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将大量的游离铵同化以减少植株体内游离铵含量,从而减轻植株铵毒害;而不是通过减少铵态氮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铵毒害 铵同化 谷氨酰胺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