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0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农业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谭雪兰 朱红梅 +1 位作者 张坤 包春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317-319,共3页
以湖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就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案、实践、成效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旨在构建地方农业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 课程体系 优化 综合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导向下的农业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遥感系列课程体系设置——以湖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2
作者 方武生 谭雪兰 洪华俏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4期152-154,共3页
遥感系列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遥感课程一般学时短,实践机会少,不能满足毕业后工作的需要。面向用人单位需求,合理设置遥感课程体系,抓住课程教学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软件操作能力和项目运筹能力,以便学... 遥感系列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遥感课程一般学时短,实践机会少,不能满足毕业后工作的需要。面向用人单位需求,合理设置遥感课程体系,抓住课程教学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软件操作能力和项目运筹能力,以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遥感类就业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就业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雪芬 关欣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8期69-71,共3页
文章阐述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和现状,以新的培养目标为前提,分析了教学方法和内容、课程设置和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进行了一些改革的探讨。
关键词 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测绘专业RS和GIS一体化综合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城规专业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小魁 谢红霞 +2 位作者 周清 郭亚东 田良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前非测绘专业RS和GIS的实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上存在前后割裂的缺陷,具体表现为RS采集数据后,缺少进一步深入的空间分析和知识挖掘过程;而GIS操作的数据源现势性差,大多采用已经示例数据,既导致了数据资源的浪费,又使学生缺少对空... 目前非测绘专业RS和GIS的实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上存在前后割裂的缺陷,具体表现为RS采集数据后,缺少进一步深入的空间分析和知识挖掘过程;而GIS操作的数据源现势性差,大多采用已经示例数据,既导致了数据资源的浪费,又使学生缺少对空间信息项目总体流程的把握。本文厘清了这两门课程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将这两门课程实习合并为空间数据采集和分析综合实习的思路,以解决城乡规划科学问题为目标,以项目实战过程为主线,对实习内容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即采用面向对象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了解译,其成果作为GIS数据源;然后通过空间分析计算城市规划指标,并进行了建筑日照分析。在湖南农业大学城规专业进行了实践检验,结果表明,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实习包括空间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建库和空间分析,逻辑清晰、可操作性强,提升了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实习效果较好,可为其他高校和专业的空间信息相关课程实习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实习改革 一体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与优化建议——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郭亚东 周清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801-17804,共4页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区,根据2005和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利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一半的其他用地按面积比例从大到小依次转变为绿地、道路、娱乐、生...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区,根据2005和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利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一半的其他用地按面积比例从大到小依次转变为绿地、道路、娱乐、生活及教学用地。新增教学和娱乐用地分别集中在以修业广场为中心的400 m和以老校门为圆心的300 m缓冲区内,新增生活用地呈现南北分化的趋势,新增道路虽较分散但与其余的用地类型毗邻度较高,水域基本不变,而新增绿地面积较大的一片集中在中西部,其余与生活用地的空间演变规律一致。总体来看,土地开发的重点在北部、中部及靠近浏阳河的沿线南端,呈正"S"形格局。未来的校园建设应遵循"科学、生态、人文"的理念,兼顾系统性、关联性和坚持弹性规划的原则对用地布局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土地利用 结构 空间布局 演变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科研和科普的重要基地——记湖南农业大学土壤及岩石标本馆 被引量:2
6
作者 廖超林 张杨珠 +3 位作者 黄运湘 尹力初 王翠红 周卫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8-500,共3页
土壤标本记载着土壤的发生演变历史。论文主要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土壤及岩石标本馆概况、建立与发展、馆藏情况与展出及功能实践。
关键词 土壤 岩石 标本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筑三维快速建模——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谢小魁 陈青海 +1 位作者 谢红霞 周清 《绿色科技》 2016年第4期182-184,共3页
指出了传统的野外实测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研究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快速获取大范围三维建筑模型的方法,并据此方法开发了湖南农业大学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包括9个小区的374栋建筑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基于... 指出了传统的野外实测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研究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快速获取大范围三维建筑模型的方法,并据此方法开发了湖南农业大学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包括9个小区的374栋建筑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建筑和景观建模,存在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以期为智慧城市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湖南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I涨幅对贫困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影响分析——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8
作者 陶虹向 王瑞哲 张坤 《河南农业》 2012年第12期6-7,9,共3页
选取湖南农业大学8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及个体调查,探究了CPI涨幅大小对贫困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幸福指数构成有所不同;贫困大学生幸福指数影响主要分布在食品与居住区间;在当前CPI5%涨幅形势下,只... 选取湖南农业大学8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及个体调查,探究了CPI涨幅大小对贫困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幸福指数构成有所不同;贫困大学生幸福指数影响主要分布在食品与居住区间;在当前CPI5%涨幅形势下,只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可以有效避免CPI上涨对贫困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I涨幅 贫困大学生 幸福指数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降水资源农业高效利用途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改兰 段建南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8期66-69,共4页
结合湖南省的降水、土壤、地域条件及农业生产特点,与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相对比,分析探讨了湖南省发展集雨补灌和推行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包括降水就地入渗、田间微集水、农艺节水)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适应当地条件的降水资源农业... 结合湖南省的降水、土壤、地域条件及农业生产特点,与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相对比,分析探讨了湖南省发展集雨补灌和推行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包括降水就地入渗、田间微集水、农艺节水)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适应当地条件的降水资源农业高效利用的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资源 集雨补灌 田间微集水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设“两型农业”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湖南省茶陵县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敏 杨君 +2 位作者 匡远配 段建南 何飞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1期19-22,共4页
以位于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的湖南省株洲市典型的农业大县——茶陵县为研究单元,分别以湖南省、株洲市为参照区域,从"两型农业"的角度对茶陵县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基于"两型农业&qu... 以位于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的湖南省株洲市典型的农业大县——茶陵县为研究单元,分别以湖南省、株洲市为参照区域,从"两型农业"的角度对茶陵县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基于"两型农业"的茶陵县综合承载力从小于实际人口逐渐回升至可承载状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逐年提升,而经济资源承载能力则有所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农业 相对资源承载力 茶陵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村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宋晓明 柳王荣 +2 位作者 姜珊 姜彩红 吴根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09-1519,共11页
为揭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村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以湖南省46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核算了2019年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及农村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铵态氮(COD、TN、TP、NH_(4)^(+)-N)的排放量,采用水污染指数法量化... 为揭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村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以湖南省46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核算了2019年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及农村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铵态氮(COD、TN、TP、NH_(4)^(+)-N)的排放量,采用水污染指数法量化了农村地表水水质类别,对农业面源等标污染负荷、单位国土面积和单位地表径流等标污染负荷与水质类别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TN;COD的主要来源是畜禽养殖业,TP的主要来源是农村生活污水,而TN和NH_(4)^(+)-N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46个区县中,农村水体水质类别为Ⅲ类及以下的区县有19个,Ⅳ类15个、Ⅴ类7个、劣Ⅴ类5个,TN是造成水质较差的主要定类指标。等标污染负荷与水质类别无明显相关性,而单位国土面积和单位地表径流等标污染负荷与水质类别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2、0.9933;4种污染物中,COD单位国土面积和单位地表径流等标污染负荷与水质类别无明显相关性,而TN、TP、NH_(4)^(+)-N与水质类别呈正相关,是湖南农村水体水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TN是水质类别的决定性因子。利用本研究所得响应关系函数模型可以初步预测农村水体水质类别,进而有效降低农村水环境质量监测的难度和成本,同时为不同类别农业污染源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等标污染负荷 水质类别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环境有效硫状况的研究
12
作者 肖益群 刘鹏 +2 位作者 杨志辉 黄启为 葛旦之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为了解湖南省农业环境有效硫状况,1997~1998年对全省各地、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硫及主要河流水中硫含量进行取样测定,并对有关大气及降水中硫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在6.6~265.1mg/k... 为了解湖南省农业环境有效硫状况,1997~1998年对全省各地、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硫及主要河流水中硫含量进行取样测定,并对有关大气及降水中硫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在6.6~265.1mg/kg之间,平均为(36.8±3.1)mg/kg,其中低于16mg/kg的土样占20.9%.土壤有效硫含量以湘西和湘北较高,湘东和湘南较低.8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有效硫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石灰岩、第四纪红土、砂岩、花岗岩、河流冲积物、湖积物、板页岩、紫色砂页岩.大气中SO2的含量以吉首最高,株州及郴州最低,平均含量为0.093mg/m3.降水中硫的含量,城市平均为3.74mg/L,郊区为2.70mg/L,农村为1.78mg/L.湖南省四大河流水中硫的含量(除湘江的长沙段外)为0.67~4.45mg/L,平均为2.4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 有效硫 二氧化硫 沉降 湖南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粮关系的湖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谢平 文倩 +1 位作者 孙水娟 杨柳青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4-277,295,共4页
从人粮关系角度估算土地生产潜力,对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应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指数模型研究了湖南省2000—2008年耕地资源的人粮关系状况,... 从人粮关系角度估算土地生产潜力,对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应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指数模型研究了湖南省2000—2008年耕地资源的人粮关系状况,结果如下:(1)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湖南省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7 423.38万人,人口承载力指数为0.922,人粮关系基本平衡,但人粮关系状况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2)湖南省中北部、西部和南部3大区域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2000—2004年处于逐年下降趋势,之后则逐年上升。(3)中北部人粮关系2004年后由盈余状态转为富裕状态,西部一直处于超载和临界超载的边缘,南部则多为盈余状态。表明湖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地区差异较大,人口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今后应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土地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实现区域资源、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粮关系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大数据可视化方法的中国生猪空间流通模式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勍 毛克彪 +4 位作者 马莹 谭雪兰 韩家琪 黎玲萍 夏浪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手段研究中国省际间生猪流通问题,用GIS将整合后的多源数据进行数据可视化,研究中国19个省(市)的区域间生猪流通现状。参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前人研究成果,将区域间生猪流通现状与中国城市群可视... 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手段研究中国省际间生猪流通问题,用GIS将整合后的多源数据进行数据可视化,研究中国19个省(市)的区域间生猪流通现状。参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前人研究成果,将区域间生猪流通现状与中国城市群可视化结果结合进行分析,归纳各城市群生猪流通现况,获得基于城市群发展的生猪空间流通模式,从空间角度分析中国整体生猪空间流通格局存在问题。结果显示,中国总体生猪流向有明显的"西猪东运,北猪南运"趋势,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最主要3个吸纳外埠生猪供应地区,是中国整体生猪流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可视化 生猪流通 城市群 流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分异 被引量:7
15
作者 谭洁 董俐 +2 位作者 周卫军 谭雪兰 刘沛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生产与经济、农业人口与社会3个评价维度构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模糊Borda法、因子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和GIS技术,通过组合评价方法定量研究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分异... 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生产与经济、农业人口与社会3个评价维度构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模糊Borda法、因子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和GIS技术,通过组合评价方法定量研究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分异现状。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区域上总体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由东至西递减;农业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南北低中部高,东部强西部弱;农业生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围绕湘北洞庭湖农业区和湘南农业综合区向外围递减;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表现为一横两纵优势带和南北两个落后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分异 组合评价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地质因素对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任云 关欣 李巧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6-270,共5页
探讨了地下水水位与基准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影响,同时根据勘察地球化学和农业地质研究工作中积累的大量土壤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含量资料,探讨与农用地分等定级相关的土壤质量标准。
关键词 土壤 潜育化 农用地 分等定级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君 周子英 刘文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1,共5页
以湖南省为例,动态分析耕地资源数量变化,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湖南省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体系,对影响区域耕地资源数量动态变化的自然、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和非农建设用地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耕地变化的... 以湖南省为例,动态分析耕地资源数量变化,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湖南省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体系,对影响区域耕地资源数量动态变化的自然、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和非农建设用地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基于此,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湖南省1997-2007年耕地变化回归模型,分析了各驱动影响因子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湖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分别为经济发展因子、资金投入因子、科技进步和政策驱动因子等4大类,且长期影响着湖南省耕地面积变化,并在未来还将继续影响。其中,前3类因子使耕地面积逐年递减,而政策因子则对湖南省耕地面积变化起着双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因子 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可拓云模型的湖南省怀化市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子英 刘伏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7-274,共8页
[目的]对湖南省怀化市农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为推动该市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PSR指标框架,构建了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合作博弈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建立基于可拓云模型的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目的]对湖南省怀化市农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为推动该市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PSR指标框架,构建了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合作博弈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建立基于可拓云模型的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以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价该市2010—2019年农业生态安全状况。[结果]2010—2019年期间,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从“比较安全”状态向“安全”状态转化,安全等级有所上升,但是整体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结论]为了进一步提升怀化市农业生态安全等级,必须减少单位GDP能耗,兴建农业水利设施,提升土地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同时应优化农村生活环境,以促进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安全评价 PSR模型 可拓云模型 怀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的环境生态效应及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海龙 罗建新 +1 位作者 赵莉 肖巧琳 《作物研究》 2007年第B12期771-774,共4页
阐述了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后的畜禽粪便排放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概括了畜禽粪便的资源潜力、资源化利用方式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畜禽粪便 环境生态效应 污染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52县草地资源的类型、等级及利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邢虎成 王贤芳 +2 位作者 周清 闫景彩 揭雨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103,共13页
经过40年的发展,湖南省草地类型、面积和分布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草地调查的数据已不能反映现实草地资源现状,要科学地配置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首先需要摸清草地资源的家底。2018年项目组选择湖南52个县进行了草... 经过40年的发展,湖南省草地类型、面积和分布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草地调查的数据已不能反映现实草地资源现状,要科学地配置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首先需要摸清草地资源的家底。2018年项目组选择湖南52个县进行了草地清查,共设置3030个样地,调查每个样地的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草地类型、草地等级、盖度、草地产量、石漠化、退化、草地利用情况等。结果表明:52县中,天然草地可分为4个草地类,即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其中热性灌草丛样地数最大,占78.44%;其次是低地草甸类,占16.63%;暖性灌草丛和山地草甸类都较少,合计占4.93%。4个草地类包含了35个草地型,其中F05(白茅)、G01(芦苇)和G02(芦苇、藨草)草地型占比较大。天然草地处于海拔300 m以下的占94.47%,处于300~800 m的占4.54%,而海拔高于800 m的占0.99%。有76.83%的草地分布在阳坡和半阳坡,有71.10%的草地分布在坡中部以上,有14.58%的草地位于河流、湖泊、水库和坑塘的滩涂地。天然草地以Ⅲ等草地为主,占76.15%;天然草地分为8级,1级草地最多,占全体天然草地样地数57.68%。草地利用率低,有67.78%的草地未利用。草地干草产量均较高,干草产量为1000~5000 kg·hm^(-2)的占42.78%,干草产量为5000~20000 kg·hm^(-2)的占41.40%,干草产量大于20000 kg·hm^(-2)有11.9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天然草地覆盖情况总体良好,平均覆盖度为81.53%。94.38%的草地样地无石漠化问题,石漠化区域集中分布在湘西武陵山片区、湘中衡邵盆地,以及湘南郴州、永州两市。草地退化面积约为12.73%,邵阳、永州、湘西、郴州、娄底、张家界和衡阳等7个市州存在草地退化问题。本次清查为湖南省草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草地资源 草地类型 草地等级 利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