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湖南省衡阳市、张家界市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辉 曾福生 杜红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2-24,共3页
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存在政府“缺位”与“越位”并存、农技人员素质偏低、教育培训缺失等问题。而政府机构臃肿和“政府人”的自利行为,农业的客观弱质性等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 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存在政府“缺位”与“越位”并存、农技人员素质偏低、教育培训缺失等问题。而政府机构臃肿和“政府人”的自利行为,农业的客观弱质性等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政策取向上政府应注重农业技术公共性职能与经营性能的分离,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与政府的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形成投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服务 湖南省 衡阳市 张家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珺 吴玉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3-226,共4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IT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服务已显示出了超强的生命力。本文在分析农业信息服务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我国农业信息服务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信息服务 农村经济发展 农产品竞争力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物元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贺政楚 周建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3期328-332,共5页
按照物元模型、可拓数学方法与关联函数理论,根据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理论,建立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计算其综合关联度,将多指标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给出定量的数值评定结果,利用综合关联度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直... 按照物元模型、可拓数学方法与关联函数理论,根据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理论,建立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计算其综合关联度,将多指标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给出定量的数值评定结果,利用综合关联度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直观全面地衡量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状态。选择湖南省宁远县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实例,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结构合理,实际意义明确,评价结果较为直观明确地反映了宁远县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这表明该评价方法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表1,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模型 农业经济 县域经济 可拓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湖南湘西科技扶贫开发型运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辉 黄大金 曾福生 《湖南农业科学》 2004年第2期6-9,共4页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会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文章以湘西自治州为例,总结探讨了科技扶贫开发型的模式、运行及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而提出该模式改良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农业结构 湖南 湘西地区 科技扶贫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湖南的实践谈农作物品种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赛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26,共4页
对狭义和广义以及国外的品种管理模式做了较为简要的概述,对湖南省的品种管理工作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最后对加强品种管理工作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思想。本文首次提出了建立"农作物品种全程管理体系"的新概念,希望对农作物品种... 对狭义和广义以及国外的品种管理模式做了较为简要的概述,对湖南省的品种管理工作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最后对加强品种管理工作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思想。本文首次提出了建立"农作物品种全程管理体系"的新概念,希望对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带来崭新的局面,从而真正有效地推动农作物品种管理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 管理 思路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素质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大金 陈良凤 《湖南农业科学》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针对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了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素质必须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并对其具体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 农村经济 农民素质 外向型农业 经济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态经济评价研究
7
作者 宋明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0-222,共3页
研究了湖南省14市、8种农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度,通过构建农作物生态经济适宜性分析评价体系,建立分析评价模型,参考近12年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出生态经济适宜度,并以此分析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对不同农作物适宜度分区的特点进行... 研究了湖南省14市、8种农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度,通过构建农作物生态经济适宜性分析评价体系,建立分析评价模型,参考近12年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出生态经济适宜度,并以此分析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对不同农作物适宜度分区的特点进行了阐述,为农作物结构调整及统一布局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农作物种类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生态经济 评价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湖南县域农业规模经营的战略思考——以株洲县为例
8
作者 彭灿 刘传娥 包达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0期165-168,共4页
农业规模经营是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业的又一重大改革。发展规模经营,可以发挥规模优势,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有利于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以株洲县为例,分析目前发展农... 农业规模经营是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业的又一重大改革。发展规模经营,可以发挥规模优势,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有利于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以株洲县为例,分析目前发展农业规划经营的效益,剖析制约株洲县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农业 规模经营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农户教育投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纯阳 莫鸣 张红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7-30,共4页
在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下,家庭教育决策函数有所差别,因而体现出来的教育行为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湖南西部贫困县的分析发现,虽然贫困地区大部分农户已经具备了教育的投资性理念,即大多数农户已经意识到了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机会而存在... 在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下,家庭教育决策函数有所差别,因而体现出来的教育行为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湖南西部贫困县的分析发现,虽然贫困地区大部分农户已经具备了教育的投资性理念,即大多数农户已经意识到了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机会而存在,但是受成本和收益双重悲观预期的影响,农户仍然缺乏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为了促进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尽快改变农户对教育投资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户 教育 投资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大省的产粮优势转变为区域综合经济优势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福生 李明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我国粮食主产区产粮优势在向区域综合经济优势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困难,如政策激励、人地矛盾、农业弱质性、结构调整滞后性、优势转化平台等方面。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应加强将粮食主产区产粮优势转变为区域综合经... 我国粮食主产区产粮优势在向区域综合经济优势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困难,如政策激励、人地矛盾、农业弱质性、结构调整滞后性、优势转化平台等方面。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应加强将粮食主产区产粮优势转变为区域综合经济优势,这就需要从利益调节机制、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完善农村经营制度和构建农业生产要素平台等多种视角,寻求一系列富有现实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大省 产粮优势 区域综合经济优势 粮食安全 农村经营制度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福生 匡远配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技术进步是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从技术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基础,技术进步是结构变动的基础和动力,技术关联是产业关联的核心因素,技术的生产周期决定产业兴衰更替,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移动来实现的5... 技术进步是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从技术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基础,技术进步是结构变动的基础和动力,技术关联是产业关联的核心因素,技术的生产周期决定产业兴衰更替,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移动来实现的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农业结构优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作用的实证分析——对湖南西部贫困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纯阳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4,共6页
本文以湖南西部贫困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证明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力资本投资... 本文以湖南西部贫困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证明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几种主要形式中,教育和劳动力迁移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产生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技术培训对于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有效,而对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西部贫困县 贫困地区 实证分析 农民增收 湖南 人力资本理论 外出务工收入 农民收入 劳动力迁移 经营性收入 实证研究 收入状况 主要形式 技术培训 适用性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技进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机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忠伟 曾福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科技进步 中国 作用机理 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形成完善的农业技术市场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福生 匡远配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21-122,共2页
详细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约束,提出了完善农业技术市场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市场 中国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对湖南西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纯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7,共3页
以湖南西部贫困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证明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几种主要... 以湖南西部贫困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证明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几种主要形式中,教育和劳动力迁移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产生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技术培训对于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有效,而对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人力资本 教育 劳动力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纯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9-30,共2页
依据主要发达国农业近年来的农业发展现状,对国际农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进行了总体描述,并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特征,由此提出可为我国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 发展趋势 经济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忠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9-70,共2页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分析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提出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与农业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业结构调整 中国 农业经营方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8
作者 曾福生 罗峦 《湖南农业科学》 2003年第4期12-14,共3页
文章回顾了农业科技革命的历程,详细阐述了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农业科技革命之路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世界 农业科技 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经济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及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霞 周洪兵 《湖南农业科学》 2002年第1期31-33,共3页
农户作为农业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单位 ,其经济行为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我国现行政策、市场机制及农户自身因素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户经济行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农户经济行为合理化标准的建议 ,以及促... 农户作为农业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单位 ,其经济行为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我国现行政策、市场机制及农户自身因素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户经济行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农户经济行为合理化标准的建议 ,以及促进农户经济行为合理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经济行为 合理化标准 农业投资行为 市场建设 非农化择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福生 朱琪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8期7-10,共4页
我国农业生产力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极不平衡,且受过去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系统.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并存,在技术结构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 我国农业生产力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极不平衡,且受过去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系统.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并存,在技术结构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模式必须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试验,以有利于实现农业科研良性循环.根据我国近年来的一些实践,农业科技成果进入产业的方式可采用以下一些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国 发展模式 计划管理体制 农村社会经济 农业生产力 传统农业 体系 现代农业技术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