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为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小芬 陈亮 +2 位作者 陈静萍 苏小军 王克勤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4-9,共6页
预处理和发酵技术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生物燃料的关键技术。综述了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预处理技术和发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预处理和发酵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生物燃料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生物燃料 乙醇 预处理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原料生物转化燃料乙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蔡柳 曾璐 +3 位作者 张婷婷 高艳 田开忠 苏小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对我国红薯、木薯和马铃薯转化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论述了3种原料的生物学特性、种植情况及其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进展,比较了3种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经济参数,对当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展望了薯类... 对我国红薯、木薯和马铃薯转化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论述了3种原料的生物学特性、种植情况及其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进展,比较了3种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经济参数,对当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展望了薯类乙醇发展的未来。对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乙醇 红薯 木薯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和植物生长物质对南荻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魏娟 肖亮 +3 位作者 易自力 王学华 杨塞 陈智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620,共5页
以南荻种子为材料,设4℃低温处理(常温为CK)和GA3、IAA、6–BA和2,4–D 4种植物生长物质(各设4个质量浓度50、100、200、400 mg/L),均以清水为CK,处理南荻种子,测定南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以及芽长等指标... 以南荻种子为材料,设4℃低温处理(常温为CK)和GA3、IAA、6–BA和2,4–D 4种植物生长物质(各设4个质量浓度50、100、200、400 mg/L),均以清水为CK,处理南荻种子,测定南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以及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4℃低温处理能显著提高南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极显著提高南荻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但芽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各质量浓度的GA3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长,其中100 mg/L GA3处理对南荻种子萌发的效果较好;除400 mg/L外,IAA各质量浓度均能提高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促进根的生长,其中以50 mg/L IAA处理对南荻种子的萌发效果较好;各质量浓度的6–BA处理能极显著提高南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南荻种子的发芽势和促进芽的生长,极显著的降低南荻种子的活力指数和抑制根的生长;2,4–D对南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的影响都随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各质量浓度的2,4–D可极显著降低南荻种子的活力指数和抑制根的生长,其中以200 mg/L 2,4–D处理对南荻种子萌发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荻 低温 赤霉素 吲哚乙酸 6–苄氨基腺嘌呤 2 4–二氯苯氧乙酸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木糖产乙醇菌株的筛选
4
作者 岳力 熊兴耀 +2 位作者 苏小军 周红丽 曾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4,118,共6页
为获得高效转化木糖为乙醇的菌株,以木糖为唯一碳源,通过TTC平板显色法从自然环境中进行菌株的初筛,并分别对初筛菌株进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再以相同发酵条件下乙醇产量为复筛指标筛选产醇率最高的菌株,进而对其发酵木糖产乙醇的... 为获得高效转化木糖为乙醇的菌株,以木糖为唯一碳源,通过TTC平板显色法从自然环境中进行菌株的初筛,并分别对初筛菌株进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再以相同发酵条件下乙醇产量为复筛指标筛选产醇率最高的菌株,进而对其发酵木糖产乙醇的工艺条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初筛共获得4株发酵木糖产乙醇菌株,其中M3菌株的乙醇得率最高,为22.1%;试验对M3个体形态以及菌落形态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绘制了生长曲线;发酵木糖产乙醇的最佳发酵工艺为木糖浓度30g/L,发酵时间48h,初始pH 5,发酵温度28℃,其乙醇得率达25.3%,比原条件下乙醇得率提高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乙醇 发酵 M3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武小芬 苏小军 +2 位作者 陈亮 陈静萍 王克勤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7-274,共8页
木质素是由愈创木基丙烷、紫丁香基丙烷和对羟苯基丙烷3种单体组成的三维网状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在现代能源和化工行业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木质素的结构出发,对木质素分离纯化和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化学... 木质素是由愈创木基丙烷、紫丁香基丙烷和对羟苯基丙烷3种单体组成的三维网状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在现代能源和化工行业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木质素的结构出发,对木质素分离纯化和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化学降解法、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木质素结构研究方法所面临的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结构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生根粉浸泡南荻插茎对其存活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魏娟 肖亮 +2 位作者 杨塞 王学华 易自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2-1006,共5页
为了给南荻大规模繁殖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茎秆为材料,通过5种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溶液(0,25,50,100和200 mg·L^(-1))处理来研究生根粉对南荻扦插的存活率、生长速率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 为了给南荻大规模繁殖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茎秆为材料,通过5种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溶液(0,25,50,100和200 mg·L^(-1))处理来研究生根粉对南荻扦插的存活率、生长速率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生根粉溶液浸泡处理后,南荻茎秆扦插出苗率的变化范围为65.55%~70.00%,各处理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生根粉溶液对南荻苗初期的纵向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生根粉处理对苗前期和后期能起到一定的优势,各处理效果随时间不同而不同;南荻叶片的生长速率随时间和生根粉浓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除了对茎粗没有显著影响外,生根粉对南荻茎秆扦插苗的生长速率、出叶率、地上与地下部干重、倒三叶长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50 mg·L^(-1)处理的各项指标都呈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根粉 南荻 扦插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秸秆辐照酶解工艺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青丹 王克勤 +3 位作者 胡婷春 张婷婷 熊兴耀 陈亮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78,83,共5页
通过采用60Co-γ辐照处理稻草秸秆,提高稻草秸秆的酶解效果。采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稻草秸秆酶解液中可发酵性糖的含量,对水解温度、加酶量、液固比、水解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对稻草秸秆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稻草秸秆辐照酶解... 通过采用60Co-γ辐照处理稻草秸秆,提高稻草秸秆的酶解效果。采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稻草秸秆酶解液中可发酵性糖的含量,对水解温度、加酶量、液固比、水解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对稻草秸秆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稻草秸秆辐照酶解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秸秆辐照剂量在0~2 000 kGy内,辐照预处理最佳剂量为1 200 kGy;得到稻草秸秆最优辐照酶解条件:预处理辐照剂量为1 200 kGy、水解温度为45℃、水解时间为36 h、液固比为60、加酶量为120 U/g。在此最佳条件下,稻草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总转化率达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秸秆 辐照 酶解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纤维素酶糖化降解芒草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婷春 杨青丹 +4 位作者 张婷婷 高艳 苏小军 王克勤 熊兴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共4页
以芒草(Miscanthus.sinensis Andress)为试验材料,研究60Co-γ辐照和纤维素酶对其糖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对辐照剂量、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固液比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对芒草酶解液中还原糖含量进行检测,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对酶... 以芒草(Miscanthus.sinensis Andress)为试验材料,研究60Co-γ辐照和纤维素酶对其糖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对辐照剂量、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固液比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对芒草酶解液中还原糖含量进行检测,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未经辐照时,当加酶量为240U/g,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60h,固液比1∶65,芒草的还原糖产量仅为132.59mg/g;而当辐照剂量为800kGy,加酶量150U/g,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60h,固液比1∶55,还原糖产量可达281.3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草 辐照 酶解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山全粉-小麦粉混粉特性及其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清明 舒青青 +5 位作者 夏磊 郭时印 苏小军 熊兴耀 王锋 韦本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66-1771,共6页
为拓宽淮山全粉的应用渠道,对不同配比淮山全粉-小麦粉混粉的粉质特性、吹泡特性以及面团粘性等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淮山全粉对酥性饼干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淮山全粉的添加显著改变了面团流变特性,添加淮山全粉后,面团的... 为拓宽淮山全粉的应用渠道,对不同配比淮山全粉-小麦粉混粉的粉质特性、吹泡特性以及面团粘性等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淮山全粉对酥性饼干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淮山全粉的添加显著改变了面团流变特性,添加淮山全粉后,面团的形成时间延长,吸水率、弱化度增大,稳定时间缩短,其总体评价值下降;随着淮山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酥性饼干面团的P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L值、P/L值变小,其黏着性和附着功增大,饼干感官评分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淮山-小麦粉配比为2∶8时,满足了作为酥性饼干原料粉的要求,制作的饼干感官品质较好。本研究结果为淮山全粉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全粉 流变特性 面团 饼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南荻繁殖体幼苗生长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娟 肖亮 +1 位作者 王学华 易自力 《作物研究》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给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大规模繁殖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以南荻不同地下茎繁殖体(1年生切段、1年生顶芽、3年生切段、3年生顶芽、6年生切段)为材料,通过对出苗率、株高、叶数、倒3叶长等指标的观察,研究了繁殖母体对南荻... 为给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大规模繁殖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以南荻不同地下茎繁殖体(1年生切段、1年生顶芽、3年生切段、3年生顶芽、6年生切段)为材料,通过对出苗率、株高、叶数、倒3叶长等指标的观察,研究了繁殖母体对南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繁殖母体长成的幼苗在出苗率、株高、叶数、倒3叶、地下芽长和地下部干重上都表现为地下茎切段>地下茎顶芽、1年生>3年生>6年生,说明南荻幼苗繁殖以年限较短的地下茎切段作为繁殖材料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荻 繁殖 地下茎 顶芽 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草本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娟 王学华 肖亮 《作物研究》 2015年第5期558-563,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芒草(Miscanthus)、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芦竹(Arundodonaxl)、皇草(Pennisetum sinense Roxd)、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k)等典型能源草本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能源草本植物繁...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芒草(Miscanthus)、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芦竹(Arundodonaxl)、皇草(Pennisetum sinense Roxd)、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k)等典型能源草本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能源草本植物繁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方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草 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蒎烯抑制柑橘意大利青霉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美红 王萌 +3 位作者 杨书珍 苏小军 代梅 彭丽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7,共7页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饼法评价β-蒎烯对意大利青霉菌的作用效果,分析β-蒎烯对病菌菌丝几丁质分布、菌丝活性氧代谢、排酸能力和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山梨醇、胆固醇或半胱氨酸作为保护剂探讨其对β-蒎烯抑制病菌孢子萌发的保护作...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饼法评价β-蒎烯对意大利青霉菌的作用效果,分析β-蒎烯对病菌菌丝几丁质分布、菌丝活性氧代谢、排酸能力和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山梨醇、胆固醇或半胱氨酸作为保护剂探讨其对β-蒎烯抑制病菌孢子萌发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β-蒎烯对青霉菌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0.087~0.696mg/mL的β-蒎烯能有效抑制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β-蒎烯处理改变菌丝细胞壁几丁质分配,促进活性氧积累,降低菌丝排酸活性,显著降低菌丝中麦角固醇含量;添加麦角固醇替代物胆固醇、渗透调节剂山梨醇以及活性氧清除剂半胱氨酸均能有效促进受0.348mg/mL β-蒎烯抑制的青霉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这些结果说明,β-蒎烯发挥对意大利青霉的抑菌作用与损伤真菌细胞壁结构、促进活性氧积累和抑制膜脂组分麦角固醇增加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蒎烯 意大利青霉 抑制机制 麦角固醇 活性氧积累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芒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郑铖 易自力 +3 位作者 肖亮 杨塞 陈智勇 潘志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2,共6页
为研究芒属植物种子对盐分胁迫的耐受性,分别采用50mmol/L、100mmol/L、150mmol/L、200mmol/L、250mmol/L和300mmol/L等6个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荻、南荻、芒及芒×南荻杂交种等四种不同来源的芒属植物种子,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 为研究芒属植物种子对盐分胁迫的耐受性,分别采用50mmol/L、100mmol/L、150mmol/L、200mmol/L、250mmol/L和300mmol/L等6个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荻、南荻、芒及芒×南荻杂交种等四种不同来源的芒属植物种子,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芒属植物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不同种下降趋势不同。NaCl胁迫下,胚芽和胚根长度比对照显著降低,盐浓度愈高抑制作用愈强,不同种抑制程度不同。半致死浓度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芒属植物种子的抗盐能力为杂交种>荻>南荻>芒,与隶属函数法排序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属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能源草在酸性红壤中的性状比较及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侯维 肖亮 +4 位作者 易自力 覃静萍 杨塞 郑铖 陈智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7-244,共8页
本研究比较了7种能源草在酸性红壤中物候期、越冬率、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等20个性状,并利用其中与适应性相关的12个性状来综合评价不同能源草在酸性红壤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7种能源草中除狼尾草以外其余各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且都... 本研究比较了7种能源草在酸性红壤中物候期、越冬率、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等20个性状,并利用其中与适应性相关的12个性状来综合评价不同能源草在酸性红壤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7种能源草中除狼尾草以外其余各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且都能在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2)7种能源草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化学成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五节芒、湘杂芒、柳枝稷的干物质产量较高,单株分别达到5385.24,4846.09和4566.83g,而斑茅、奇岗和湘杂芒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分别达46.13%,45.38%和45.16%;3)对12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累计贡献率为92.626%的4个主成分因子,说明前4个主成分代表了主要的遗传信息;4)利用主成分线性模型综合评价7种能源草的适应性,排序结果如下:湘杂芒>五节芒>狼尾草>斑茅>柳枝稷>奇岗>荻。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南方酸性红壤边际性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草 酸性红壤 边际土地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环境因子对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铖 肖亮 +1 位作者 陈智勇 易自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54-2258,共5页
为研究芒(Miscanthus sinensis)种子的萌发特性,探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时间、土壤含水量和播种深度对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5℃为芒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低于10℃时,抑制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2)光照时间对芒种子萌发... 为研究芒(Miscanthus sinensis)种子的萌发特性,探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时间、土壤含水量和播种深度对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5℃为芒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低于10℃时,抑制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2)光照时间对芒种子萌发率无影响,但对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有显著(P<0.05)影响,光照12h为最适光照时间;3)芒种子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0%,土壤含水量25%时,芒种子萌发受到显著(P<0.05)抑制;4)播种深度对芒种子出苗与建植影响较大,3mm播种深度最为适宜。综上所述,本研究为芒进行温室育苗与大田建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照时间 土壤含水量 播种深度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因子对湘杂芒3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铖 易自力 +1 位作者 潘志军 肖亮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2,共5页
为探讨湘杂芒3号种子的萌发特性,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35℃)、不同光照时间(明/暗时间:0h/24h、6h/18h、12h/12h、18h/6h、24h/0h)、不同水分含量(5%、10%、15%、20%、25%)和不同播种深度(0mm、3mm、5mm、10mm、1... 为探讨湘杂芒3号种子的萌发特性,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35℃)、不同光照时间(明/暗时间:0h/24h、6h/18h、12h/12h、18h/6h、24h/0h)、不同水分含量(5%、10%、15%、20%、25%)和不同播种深度(0mm、3mm、5mm、10mm、15mm、20mm)条件下对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高和胚根长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湘杂芒3号最适萌发温度为25℃,最适光照时间为0h/24h(明/暗),即无光照;最适萌发水分含量为10%;播种深度对湘杂芒3号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影响显著,种子宜浅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杂芒3号 温度 光照时间 水分含量 播种深度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单酶复配酶解辐照玉米秸秆的研究
17
作者 滕彦淇 胡秋龙 +2 位作者 苏小军 李会东 金元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1-4,47,共5页
[目的]优化单酶复配酶解纤维素的条件。[方法]以经1 200 k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过的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外切葡聚糖酶、内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等酶进行优化。[结果]4个因素对酶解产还原糖的影响主... [目的]优化单酶复配酶解纤维素的条件。[方法]以经1 200 k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过的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外切葡聚糖酶、内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等酶进行优化。[结果]4个因素对酶解产还原糖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木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内切葡聚糖酶。得到最优酶添加量为外切葡聚糖酶1.07 U/g、内切葡聚糖酶31.53 U/g、β-葡萄糖苷酶20.81 U/g和木聚糖酶81.96 U/g。在上述条件下,试验验证还原糖产量372.624 mg/g与预测值能够很好地吻合。[结论]该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单酶复配酶解辐照玉米秸秆的方法可靠,可为单酶复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辐照 响应面法 酶解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