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主要香稻产区气候生态因子对水稻香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阳树英 邹应斌 +5 位作者 夏冰 刘少坤 赵继华 陈海含 沈斌 张函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44-49,共6页
以香稻品种Basmati、湘晚籼13号、中香1号和非香稻常规品种黄华占为试验材料,以永顺县、江永县、长沙市为3个试验点,用GC-MS交替移动窗口因子分析法(AMWFA)定性定量分析水稻香气质量,并比较分析了这3个产区地形地貌差异性及其气候生态... 以香稻品种Basmati、湘晚籼13号、中香1号和非香稻常规品种黄华占为试验材料,以永顺县、江永县、长沙市为3个试验点,用GC-MS交替移动窗口因子分析法(AMWFA)定性定量分析水稻香气质量,并比较分析了这3个产区地形地貌差异性及其气候生态因子的差异性,讨论了主要香稻产区气候生态因子与水稻香气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香稻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日均气温最低、日最高气温最低、日最低气温最低,而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传统地方香稻产区的香稻香味最浓,香味物质种类最多;日均气温低和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稻米游离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这也是导致江永香稻和永顺香稻比长沙地区香稻香味更浓、米粒更油光发亮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香气质量 气象生态因子 日均气温 气温日较差 昼夜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地方香稻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特殊生境成香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阳树英 邹应斌 +3 位作者 夏冰 吴朝晖 周婷 陈逸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综述了中国传统地方香稻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的广泛性,在分析中国传统地方香稻的生境气候生态因子的特殊性、生境土壤生态因子的特殊性、生境灌溉水生态因子的特殊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使中国传统地方香稻致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本文综述了中国传统地方香稻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的广泛性,在分析中国传统地方香稻的生境气候生态因子的特殊性、生境土壤生态因子的特殊性、生境灌溉水生态因子的特殊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使中国传统地方香稻致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适宜的地温和气温,尤其是灌浆结实期以日均温23℃为最适宜;灌溉水和土壤中一定的营养元素含量和组成比例。因此,笔者认为揭示中国传统地方香稻成香机理有2个新的研究思路可以探索:一是要找出关键的成香营养元素及其影响香稻的主要时期和主要器官;二是弄清楚成香的关键营养元素富集的成因,即成香的关键营养元素是由于植株本身的特殊生物学特性富集而成,还是由于土壤的性质、土壤和灌溉水中营养元素的特殊组成情况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香稻 品种资源 多样性 生态环境 成香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