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母猪和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计伟 谢春艳 +1 位作者 赵艳平 肖定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320-4326,共7页
乳酸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在维护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生长及增强肠道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对乳酸菌在胃肠道内生存的耐受性、生物学功能及其对仔猪和母猪的影响进行综述,并总结引起其应用效果不稳定的可能因素。
关键词 乳酸菌 耐受性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多糖对ETEC感染小鼠肠道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解影 马勇 +3 位作者 谢春艳 王海华 台文静 方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4-68,共5页
为探讨浒苔多糖(EP)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感染小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最适添加剂量,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ETEC模型组、300 mg/L EP+ETEC组、600 mg/L EP+ETEC组和1000 mg/L EP+ETEC组。所有小鼠饲喂维持饲粮,对照组饲喂饮用水,EP... 为探讨浒苔多糖(EP)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感染小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最适添加剂量,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ETEC模型组、300 mg/L EP+ETEC组、600 mg/L EP+ETEC组和1000 mg/L EP+ETEC组。所有小鼠饲喂维持饲粮,对照组饲喂饮用水,EP试验组在饮用水中添加相应剂量浒苔多糖。造模采用灌胃ETEC方法,并对小鼠血清炎性因子及空肠相关蛋白丰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添加600 mg/L剂量的浒苔多糖使感染后小鼠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显著降低30.22%、56.70%(P<0.05),Claudin-1在小鼠空肠中的表达丰度显著上调80%(P<0.05)。结合空肠NF-κB信号通路检测结果表明,浒苔多糖可缓解ETEC感染导致的小鼠肠道黏膜损伤,且作用机制与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多糖 小鼠 ETEC 黏膜损伤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和Bt蛋白联合暴露对细菌毒性的影响
3
作者 高帆帆 王莉 +4 位作者 杨思培 高榕 吴志斌 方俊 梁运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87-1494,共8页
为考察重金属和Bt蛋白联合暴露对微生物生物毒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Zn^(2+)、Cd^(2+)作为重金属离子代表,Cry1Ac蛋白作为Bt蛋白代表,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生长曲线、菌落数... 为考察重金属和Bt蛋白联合暴露对微生物生物毒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Zn^(2+)、Cd^(2+)作为重金属离子代表,Cry1Ac蛋白作为Bt蛋白代表,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生长曲线、菌落数、活性氧(ROS)产生量,探究Zn^(2+)、Cd^(2+)、Cry1Ac蛋白单独和联合暴露对细菌生长及毒性的影响,同时选用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Zn^(2+)、Cd^(2+)及Cry1Ac蛋白浓度增加(Zn^(2+)为2~20μg∙mL^(-1),Cd^(2+)为2~10μg∙mL^(-1),Cry1Ac为0.2~4μg∙mL^(-1))对E.coli、B.subtilis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细菌存活率也显著降低(P<0.05),其中B.subtilis的耐性强于E.coli;细菌ROS产生量表明,单独Zn^(2+)、Cd^(2+)能对细菌造成严重氧化损伤,而Zn^(2+)、Cd^(2+)与Cry1Ac蛋白结合能显著降低(P<0.05)金属对E.coli和B.subtilis的氧化损伤,结合后Zn^(2+)-Cry1Ac对大肠杆菌毒性效果强于Cd^(2+)-Cry1Ac;发光细菌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Cry1Ac蛋白能缓解Zn^(2+)、Cd^(2+)对细菌的毒害。研究表明重金属和Bt蛋白联合暴露时Bt蛋白能缓解重金属对细菌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BT蛋白 联合暴露 细菌生长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果皮衍生碳量子点对典型细菌的毒性分析
4
作者 杨思培 高榕 +3 位作者 高帆帆 吴志斌 梁运姗 方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124,共8页
碳量子点(CQDs)及其功能化材料因其独特性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这类改性材料对环境生物潜在毒性尚不清楚。该研究选用橙子皮和西瓜皮制备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选取典型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受试生... 碳量子点(CQDs)及其功能化材料因其独特性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这类改性材料对环境生物潜在毒性尚不清楚。该研究选用橙子皮和西瓜皮制备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选取典型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受试生物,通过分析细菌的生长曲线、菌落数、活性氧(ROS)含量和形态,考察2种菌体对N-CQDs的耐受性特征;同时,采用费氏弧菌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验证了2种生物质衍生的N-CQDs对该菌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N-CQDs浓度的增加,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数均略有增加;N-CQDs对费氏弧菌的毒性较低。研究表明2种果皮衍生的N-CQDs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为CQDs的应用及其风险评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果皮 细菌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