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1
作者 毛竞 关欣 李巧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数字农业作为现代化农业最前沿的发展领域,能有效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通过在数字水平上对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疏通管理、信息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整个领域进行设计改造,最终实现农业数字化。介绍了国内外数字农业的发展现... 数字农业作为现代化农业最前沿的发展领域,能有效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通过在数字水平上对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疏通管理、信息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整个领域进行设计改造,最终实现农业数字化。介绍了国内外数字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红色旅游联动发展模式探析--以湖南长株潭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晖 邹冬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0-133,共4页
循环经济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旅游产业存在天然耦合性。当前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十分迅猛,但环境退化、资源浪费、旅游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基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旅游产业存在天然耦合性。当前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十分迅猛,但环境退化、资源浪费、旅游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红色旅游联动模式有益于构建创新型红色旅游产业范式,能有效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化、集群化、低碳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红色旅游 长株潭 联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湘东矿区镉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登峰 赵运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1期41-43,共3页
[目的]了解湘东矿区镉污染状况。[方法]调查湖南湘东地区2县10个乡镇3类地块的镉污染状况。[结果]湘东地区含有较高浓度的镉,其含量相对国家标准均已达到严重污染程度。煤铁矿是主要的镉污染源,且铁矿区的镉含量高于煤矿区。土壤p H和... [目的]了解湘东矿区镉污染状况。[方法]调查湖南湘东地区2县10个乡镇3类地块的镉污染状况。[结果]湘东地区含有较高浓度的镉,其含量相对国家标准均已达到严重污染程度。煤铁矿是主要的镉污染源,且铁矿区的镉含量高于煤矿区。土壤p H和电导率是导致镉生物有效性差异的重要因素,其中,煤矿开采带来有效态镉污染的风险更大。该地区以籼稻为主,容易积累镉。[结论]湘东地区土壤的镉污染可能会威胁当地食品安全,应加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煤矿 铁矿 土壤污染 生物有效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荻生态包装箱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倩滢 张珺 +1 位作者 易自力 李有志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20-127,共8页
目的对南荻生态包装箱和传统木质胶合板包装箱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比较分析,探索前者对后者的生态替代性。方法文中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使用ReCiPe 2016方法对2种包装箱的18种环境影响类型展开全生命周期... 目的对南荻生态包装箱和传统木质胶合板包装箱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比较分析,探索前者对后者的生态替代性。方法文中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使用ReCiPe 2016方法对2种包装箱的18种环境影响类型展开全生命周期的LCA研究。结果南荻生态包装箱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单一分值为3.08 Pt,包装箱生产、运输和废弃物处置阶段占比分别为68%、8%、24%;传统木质胶合板包装箱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单一分值为3.61 Pt,包装箱生产、运输和废弃物处置阶段占比分别为75%、6%、19%;前者较之后者每功能单位减少14.7%的环境影响。结论结果表明南荻生态包装箱整体环境表现优于传统木质胶合板包装箱,南荻刨花板用量的减少带来的环境效益最大,循环利用包装箱及其生物质,以及改进包装箱尺寸设计也是减少化石资源消耗的可能途径。在洞庭湖造纸业全面退出情境下,研究为决策者在技术和环境层面选择南荻的利用方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荻 包装箱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对镉的积累及其动态分布 被引量:61
5
作者 唐非 雷鸣 +5 位作者 唐贞 杨仁斌 宋正国 唐世荣 彭莎 廖海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2-1098,共7页
选取10个水稻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积累特征及其动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期水稻不同部位Cd积累规律为根系>茎叶>稻壳>糙米。常规稻根系Cd含量在幼苗期最低,分蘖期最高,而杂交稻生长周期小于120d的水... 选取10个水稻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积累特征及其动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期水稻不同部位Cd积累规律为根系>茎叶>稻壳>糙米。常规稻根系Cd含量在幼苗期最低,分蘖期最高,而杂交稻生长周期小于120d的水稻根系Cd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分蘖期,生长周期大于120d的水稻根系Cd含量最大值出现在成熟期。水稻茎和叶中Cd的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不同品种水稻糙米内Cd的含量范围为0.21~1.53mg·kg-1,Cd含量相对较低的常规稻和杂交稻分别为湘早籼42和T优705,均接近或超过国家粮食卫生标准限值(0.2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D 积累 动态分布 稻田 糙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秃杉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77
6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3 位作者 杨满元 邹芳平 陈志阳 林仲桂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00-2105,共6页
在贵州雷公山秃杉分布区域选择6类典型样地,运用相邻格子法,对秃杉种群进行生态学调查,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与存活曲线,并应用均值(-X)、聚集度指数(I)、聚集指数(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指... 在贵州雷公山秃杉分布区域选择6类典型样地,运用相邻格子法,对秃杉种群进行生态学调查,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与存活曲线,并应用均值(-X)、聚集度指数(I)、聚集指数(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指数(K)等聚集强度指数分析种群分布格局,为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秃杉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幼苗严重不足,成年阶段个体较为丰富,种群有衰退趋势;(2)秃杉种群的死亡率qx从Ⅰ龄级至Ⅶ龄级增大,其中在Ⅴ龄级与Ⅵ龄级有两次死亡高峰,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Ⅱ型;(3)种群分布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珍稀濒危植物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雷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 被引量:69
7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2 位作者 李建国 陈盛彬 陈志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3,共7页
采用定量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4类典型样地,分别代表群落演替进程中4个不同的阶段。再以每个调查样方作为多维资源的综合... 采用定量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4类典型样地,分别代表群落演替进程中4个不同的阶段。再以每个调查样方作为多维资源的综合资源位,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算了不同演替阶段内所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以及同一资源同一演替阶段内所有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优势种群生态位占绝对优势,揭示了它们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高的资源利用能力;(2)种群生态位动态较好地表征了演替过程中对应种群与生境的动态变化,尤其是优势种群的更迭;(3)总体上,生态位较宽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有较多相似生态特性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也较大;(4)群落内种群的平均生态重叠随演替逐渐增加,至中后期最高,后期略有回落,这主要是群落内种群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将丰富该地区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替进程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竞争 紫色土 衡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 被引量:36
8
作者 杨宁 彭晚霞 +1 位作者 邹冬生 林仲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74-477,共4页
以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的部分试验数据,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在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 以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的部分试验数据,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在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其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分别采用3种典型模式,即: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与林果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石山区 水土保持 生态经济型植被 恢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模式建设 被引量:66
9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6,共7页
以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采集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紫色土生态实验站部分收集整理的资料和实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干旱缺水、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 以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采集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紫色土生态实验站部分收集整理的资料和实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干旱缺水、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在此基础上,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在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上坡、中坡与下坡其植被恢复建设分别采用3种典型模式,即: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和经济林果与绿肥牧草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模式 紫色土 衡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节芒与荻人工杂交种F_1群体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艾辛 朱玉叶 +3 位作者 蒋建雄 龙卫 李莎莎 易自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26,共9页
对五节芒与荻种间人工杂交种群体的开花物候、花粉育性、结实率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F1植株群体和个体花期持续时间长,从6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个体之间花期具很高同步性;通过对抽穗开花分蘖数的统计分析,... 对五节芒与荻种间人工杂交种群体的开花物候、花粉育性、结实率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F1植株群体和个体花期持续时间长,从6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个体之间花期具很高同步性;通过对抽穗开花分蘖数的统计分析,在杂交种的持续开花过程中,可以将群体和个体的花期分为2个开花高峰,第1次开花高峰出现在6月,第2个开花高峰期出现在9月;从孕穗期和始花期的时间看,杂交种66.07%的个体的花期偏向于早花的荻亲本,31.25%的个体的花期与亲本五节芒相近,只有2.68%的花期晚于五节芒,说明早花性状的遗传力高;开花物候指数与结实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始花时间与结实率呈负相关关系,开花数和花期持续时间与结实率呈正相关关系。2)亲本荻和五节芒花粉育性较高,可育花粉率显著高于F1群体植株;F1群体2次开花高峰的花粉育性分别为(50.79±18.61)%,(65.42±14.71)%,第2次开花高峰时的花粉育性比第1次开花高峰时高;花粉育性在杂交种群体个体间有较大的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9.56%;花粉育性与结实率的关系不密切,相关系数低,未达到显著性水平。3)种间杂交种F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基本正常,只有少部分的花粉母细胞出现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各时期异常行为率均低于2.0%。本试验结果说明五节芒和荻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开花物候和生殖特性的研究数据表明杂交种进行进一步遗传改良不存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节芒 杂交种 开花物候 结实率 减数分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酸性蛋白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跃中 李忠英 +1 位作者 温拥军 吴永尧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对经诱变后黑曲霉固体发酵生产酸性蛋白酶的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发酵产酶的最适培养基和条件为米糠20 g,碳源玉米粉60 g/kg,氮源硝酸铵5 g/kg,MnCl2 4 g/kg,料液比1.0∶1.5,调初始pH值7,以6mL/100g的接种量接种... 对经诱变后黑曲霉固体发酵生产酸性蛋白酶的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发酵产酶的最适培养基和条件为米糠20 g,碳源玉米粉60 g/kg,氮源硝酸铵5 g/kg,MnCl2 4 g/kg,料液比1.0∶1.5,调初始pH值7,以6mL/100g的接种量接种,在40℃、180 r/min下发酵72 h,摇瓶产酶达到1 120.0 U/mL,比基础培养基提高了近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酸性蛋白酶 固体发酵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铅锌矿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现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灿 邹冬生 朱佳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743-21746,共4页
调查了湖南湘西铅锌矿区植物组成,研究了尾矿区土壤及周围植物根部土壤的Pb、Zn和Cd含量和基本理化性质,分析了在这些区域自然定居的11种优势植物体内的3种重金属元素的耐性、富集特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极端贫瘠,土壤中Pb、Cd和Zn含... 调查了湖南湘西铅锌矿区植物组成,研究了尾矿区土壤及周围植物根部土壤的Pb、Zn和Cd含量和基本理化性质,分析了在这些区域自然定居的11种优势植物体内的3种重金属元素的耐性、富集特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极端贫瘠,土壤中Pb、Cd和Zn含量分别达2 789.001、59.83和2 892.00 mg/kg,重金属污染极为严重。该矿区的主要优势物种为禾本科和菊科植物,其中野菊花、狗尾巴草和五节芒3种植物地上部生物量较大且对某些重金属向地上部转运能力较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潜力;地枇杷的地上部Cd含量最大,达152 mg/kg,转运系数为1.03,是潜在的Cd超富集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矿 重金属 超积累植物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植物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丽 李峰 +3 位作者 王志强 陈心胜 任勃 谢永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0-285,共6页
为了解淮河流域内水生植物特征及分布成因,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淮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植物的组成、水体和土壤环境特征及两者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共有水生植物51种,其中挺水植物种类最多,共计28种,占... 为了解淮河流域内水生植物特征及分布成因,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淮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植物的组成、水体和土壤环境特征及两者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共有水生植物51种,其中挺水植物种类最多,共计28种,占物种总数的54.9%;沉水植物12种,浮叶植物10种,两者共占物种数的43.1%;漂浮植物仅有浮萍1种。主要群落类型共14种,其中沉水植物5种,挺水植物6种,浮叶植物3种。群落间各环境因子变异较大,其中以水体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可溶性磷等变化最显著。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水体环境因子如总磷、可溶性磷酸盐、铵态氮和溶解氧是决定该区域水生植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生植物 CCA分析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茴香渣生物转化法制莽草酸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伟 曹庸 +1 位作者 雷勇 陈雪香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B10期113-116,共4页
利用莎门氏菌B31转化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探讨莽草酸的微生物转化因子。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莎门氏菌B31自身不产莽草酸;菌种在对莽草酸溶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在20-24h莽草酸质量浓度达到最大,莽草酸质量浓度由原溶液中8.04g/... 利用莎门氏菌B31转化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探讨莽草酸的微生物转化因子。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莎门氏菌B31自身不产莽草酸;菌种在对莽草酸溶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在20-24h莽草酸质量浓度达到最大,莽草酸质量浓度由原溶液中8.04g/L增加到8.80g/L,继续培养,莽草酸出现分解现象;莎门氏菌B31对质量分数为2%的八角糖无转化现象,对八角渣水提液的转化效果最好。以八角渣和蒸馏水的固液比为1:40(g:mL)时的提取液加入莎门氏菌B31培养转化24h后,莽草酸最高质量浓度为0.213g/L,为未转化前莽草酸含量的2.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莽草酸 莎门氏茵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坪草耐践踏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登峰 姬承东 赵运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216-3218,共3页
从耐践踏性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践踏对草坪草的具体影响、草坪草耐践踏性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草坪草耐践踏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草坪草 耐践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保卫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基因启动子片段基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荟芬 刘春林 +2 位作者 李进 范亚丽 阮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45-148,151,共5页
将16个在拟南芥保卫细胞中进行特异性表达和8个非特异表达基因的转录起始密码子ATG上游-500bp的启动子序列在PLACE上进行分析,认为AAAAG基序和TAAAG基序控制某些基因在保卫细胞中进行特异性表达,但分析结果显示有的保卫细胞特异表达启... 将16个在拟南芥保卫细胞中进行特异性表达和8个非特异表达基因的转录起始密码子ATG上游-500bp的启动子序列在PLACE上进行分析,认为AAAAG基序和TAAAG基序控制某些基因在保卫细胞中进行特异性表达,但分析结果显示有的保卫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序列中却不含有这两个基序,说明还要其它类型的未知基序控制着保卫细胞中的特异表达,这一理论分析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卫细胞 启动子 特异 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7
作者 夏冰 刘清波 邓念丹 《作物研究》 2008年第4期288-292,共5页
综述了水稻氮素的吸收量和利用效率及其与产量、产量构成、株高、叶面积指数等农艺性状的关系,指出水稻氮素的吸收量和氮素的籽粒生产效率,在不同籼粳亚种间和相同亚种的不同品种间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并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这... 综述了水稻氮素的吸收量和利用效率及其与产量、产量构成、株高、叶面积指数等农艺性状的关系,指出水稻氮素的吸收量和氮素的籽粒生产效率,在不同籼粳亚种间和相同亚种的不同品种间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并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这为超级稻实现高产量和氮素高效利用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还讨论了根系吸收氮素的能力,土壤氮素的供应能力和栽培环境条件对水稻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以及增强水稻氮素吸收能力和高利用效率的育种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吸收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有机碳对植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舒灏 石国荣 谭军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20-23,26,共5页
本试验设置2%木本泥炭(M1)、2%草本泥炭(M2)和2%褐煤(M3)3个处理,对植烟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施用外源有机碳能显著提高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R>0.25),其中粒径>5 mm的团聚体含量... 本试验设置2%木本泥炭(M1)、2%草本泥炭(M2)和2%褐煤(M3)3个处理,对植烟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施用外源有机碳能显著提高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R>0.25),其中粒径>5 mm的团聚体含量(WR>5)增加最为显著;同时,施用外源有机碳也能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外源有机碳施用12个月时,M1、M2和M3处理的植烟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分别提高了23%,13%和21%,而几何平均直径(GMD)则分别提高了33%,18%和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有机碳 植烟土壤 水稳性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不同组织部位及其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勇 曹庸 +1 位作者 陈雪香 李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B10期109-112,共4页
通过超声波提取虎杖根状茎中不同组织部位及其不同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并采用HPLC方法检测分析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在虎杖根状茎不同组织部位中,白藜芦醇含量(质量分数计)依次为:根状茎芽>髓>木质部>韧皮部>周皮,其... 通过超声波提取虎杖根状茎中不同组织部位及其不同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并采用HPLC方法检测分析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在虎杖根状茎不同组织部位中,白藜芦醇含量(质量分数计)依次为:根状茎芽>髓>木质部>韧皮部>周皮,其中根状茎芽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高达0.4251%,髓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为0.2664%。在同一批根状茎芽诱导的不同颜色愈伤组织体系中,棕褐色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最高为0.0550%,淡黄绿色愈伤组织中仅为0.0005%。光照培养条件下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为0.0104%,黑暗培养条件下为0.0075%。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依次为:根状茎芽>茎>叶,以根状茎芽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质量分数最高,为0.0550%。不同组织部位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为:鲜茎(根状茎中韧皮部)>根状茎中木质部>根状茎中髓,鲜茎中达到0.0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根状茎 愈伤组织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秋梨和新高梨的分子遗传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金海 伍贤进 周书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299,241,共4页
金秋梨和新高梨的形态性状、生物学性状以及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酶谱均产生了变化。利用异源DNA探针—小麦rDNA克隆pTA71,与四种核酸内切酶PstⅠ、BamHⅠ、EcoRⅠ及BglⅡ酶切消化的金秋梨和新高梨叶片总... 金秋梨和新高梨的形态性状、生物学性状以及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酶谱均产生了变化。利用异源DNA探针—小麦rDNA克隆pTA71,与四种核酸内切酶PstⅠ、BamHⅠ、EcoRⅠ及BglⅡ酶切消化的金秋梨和新高梨叶片总DNA杂交,结果表明,pTA71-PstⅠ和pTA71-BamHⅠ二种探针—酶组合可在金秋梨和新高梨中检测到RFLP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LP 同工酶 金秋梨 新高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