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淹水土壤有效态硒提取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军鸽 刘鹏 +2 位作者 葛旦之 杨志辉 罗翠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8,共4页
采集几种肥力水平与含硒量差异较大的土壤连续两季 (次 )盆栽水稻 ,以植株含硒量 (μg/kg)和吸硒量(μg/盆 )作参比标准 ,对 6种提取剂所提取的有效态硒作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提取剂与水稻植株提取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采集几种肥力水平与含硒量差异较大的土壤连续两季 (次 )盆栽水稻 ,以植株含硒量 (μg/kg)和吸硒量(μg/盆 )作参比标准 ,对 6种提取剂所提取的有效态硒作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提取剂与水稻植株提取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提取剂有水和 0 .0 3mol/L NH4F- 0 .0 2 5 m ol/L HCl;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的提取剂为0 .2 m ol/L K2 SO4,除第一季 (次 )水稻植株的吸硒量外 ,0 .5 m ol/L Na HCO3和 AB- DTPA与两季 (次 )水稻的含硒量和第一季 (次 )水稻的吸硒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由此初步认为 ,除 0 .2 mol/L K2 SO4外 ,其他 5种提取剂均可作为淹水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提取剂 有效态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溶液中Se(Ⅵ)的价态转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辉勇 熊远福 +2 位作者 杨志辉 刘军鸽 葛旦之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4-246,共3页
为了有效利用土壤硒 ,以紫潮泥和红黄泥为试验材料 ,在 pH分别为 7.5和 6 .5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土壤在淹水还原培养和氧化培养过程中Se(Ⅵ )价态转化的条件 .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溶液Eh值的变化 ,Se(Ⅵ )逐渐向有机硒、Se(Ⅳ )转化 ;Se(Ⅵ ... 为了有效利用土壤硒 ,以紫潮泥和红黄泥为试验材料 ,在 pH分别为 7.5和 6 .5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土壤在淹水还原培养和氧化培养过程中Se(Ⅵ )价态转化的条件 .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溶液Eh值的变化 ,Se(Ⅵ )逐渐向有机硒、Se(Ⅳ )转化 ;Se(Ⅵ )与Se(Ⅳ )相互转化体系的临界电位范围为 2 16 .6~ 74.1mV ,同时土壤溶液 pH值从 6 .5上升到 7.5 ,临界电位下降 5 0 .1mV ;Se(Ⅵ )与Se(Ⅳ )相互转化的氧化还原体系在土壤重要的氧化还原体系序位中处于NO3 N体系、锰体系之后 ,大致与铁体系平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液 Se(Ⅵ) 价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条件下土壤硒迁移行为的研究 Ⅰ.还原淋溶作用下土壤硒的溶液迁移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鹏 杨志辉 +2 位作者 葛旦之 刘军鸽 李辉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土壤模拟方法研究了淹水土壤中随溶液迁移的 Se形态 .结果表明 ,经 36 d持续的还原淋溶作用 ,柱底渗滤液中总 Se量保持在 7.73μg/ L 左右 ,其中有机键合 Se占 6 2 .2 % ,Se6 + 占 2 2 .1% ,Se4+ 占 15 .6 % ;加入的 Se蛋白经土壤... 采用土壤模拟方法研究了淹水土壤中随溶液迁移的 Se形态 .结果表明 ,经 36 d持续的还原淋溶作用 ,柱底渗滤液中总 Se量保持在 7.73μg/ L 左右 ,其中有机键合 Se占 6 2 .2 % ,Se6 + 占 2 2 .1% ,Se4+ 占 15 .6 % ;加入的 Se蛋白经土壤还原分解 ,形成水溶性有机 Se随水迁移 ,流失较多 ;含 Se6 + (Na2 Se O4)和 Se4+ (Na2 Se O3)溶液 ,经土柱淋渗 ,随溶液迁移至柱底的 Se,前者为有机态 ,后者有机态占 2 3.8% ,无机态 Se4+占 5 6 .2 % ,后者 Se的迁移量较前者大 ,但时间滞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还原 淋溶作用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条件下土壤硒迁移行为的研究Ⅱ.还原淋溶作用下土壤硒的迁移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鹏 葛旦之 +2 位作者 罗翠兰 刘军鸽 李辉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84-87,共4页
对模拟土柱淋溶下的 1 5~ 2 0 ,35~ 45 ,75~ 85 cm土层土壤作各种形态硒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淹水土壤硒的迁移主要受硒铁化合物还原淋溶机制控制 ,其次受富里酸键合硒淋溶及机械 (粘粒 )淋溶等机制的影响 ;外加的叶蛋白硒在土壤中... 对模拟土柱淋溶下的 1 5~ 2 0 ,35~ 45 ,75~ 85 cm土层土壤作各种形态硒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淹水土壤硒的迁移主要受硒铁化合物还原淋溶机制控制 ,其次受富里酸键合硒淋溶及机械 (粘粒 )淋溶等机制的影响 ;外加的叶蛋白硒在土壤中分解成水溶性有机硒随水淋溶 ,少量以富里酸硒积累在中下层土壤 .Se6 + (Na2 Se O4)及 Se4+(Na2 Se O3)溶液经土柱淋溶 ,主要形成富里酸硒积累于土壤 ,且表土层积累率高于中下部土层 ,Se6 +积累又高于Se4+ .淋溶过程中 Se4+的迁移强度比 Se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 土壤 还原淋溶作用 迁移机理 土柱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